2.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蔡元培
3. 我宁愿我的学生打网球来消磨时间,至少还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 ——卢棱。
4. 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柏拉图
5. 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 ——恽代英
6.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苏格拉底
7. 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使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 ——卢棱
8. 教育上的秘诀,便是使身心两种锻炼可以互相调剂。 ——卢棱
9. 体操和音乐二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柏拉图
10.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不能使身体吃亏。 ——斯宾塞
11.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 ——斯宾塞
12. 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歌德
13.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歌德
14. 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 ——苏霍姆林斯基
15. 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
16. 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格言
17.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8. 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 无病无痛。
19. 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
20.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21. 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22. 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
23. 生命在于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24. 生命需要运动(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25.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
26.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法国医学家——蒂素)
27. 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德国诗人——卢梭)
28. 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塞涅卡)
29.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列夫.托尔斯泰)
30.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吴阶平
31. 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臧克家
32. 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越忙越要抽空练,练好身体常保健;决心信心加恒心,修炼身心意志坚。——庄炎林
33. 磨练肌胳,防病御症。——姜子牙
34. 淡泊名利,动静相济,劳逸适度。——华佗
35.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孙思邈
36.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37.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38. 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服。——马雅可夫斯基
39.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洛克
40.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高尔基
41.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秘诀。——爱默生
42. 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其有害的。——康德
43. 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就无资格管理他人;经营不好自己健康的人,又如何经营好他的事业。——希尔康
44. 身体健康者常年轻。——马尔夫特
45. 从锻炼角度看,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走着。——卢梭
46. 走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对创造性的人来说,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最好方式。——哈拉里德
47.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48. 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每年的高考命题都跟时下社会热点相关,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2019年高考各省市的作文题目吧。
1全国卷Ⅰ
适用范围(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全国卷Ⅱ
全国卷Ⅱ适用范围:(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全国卷Ⅲ
全国卷Ⅲ适用范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新学期的生活你们准备好了吗?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5上海卷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6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7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8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9全国汉语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来安中学举行“奥运我最爱”的主题班会。小华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大伟说:“我最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世界冠军,像他那样自豪地说‘I a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国造)!”小齐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我没什么体育特长,但经常锻炼身体!”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得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7中考考生必看的内容。
考点一:明确文章的论点
概括论点应注意: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句子。
题型:概括全文中心论点;找出或概括局部论点(分论点)。
例:2003年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第18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从文章标题看,“奥林匹克新格言”只是论题,表明作者阐述的范围而非观点。开头第一段先引用新任国际奥委会(微博)主席雅克·罗格的话来阐述新格言的内容,但不是作者的观点,看法。直到首段最后作者提出新格言的意义才是作者的观点,而下文也围绕着这个意义在展开论述,所以新格言的意义才是全文论点。
考点二: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题型:补充论据,补充论据要注意所选题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一致性;注意语境句式的一致性;注意所选题材古今中外的全面性问题;注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
考点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判断论证方法。 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论证方法有三个: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注意: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常常容易混为一谈。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
考点四:理清论证的结构
题型:判断文章层次结构。 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议论文结构有总分、并列、层进、对照等关系。
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通读整篇文章,常常会出现了“首先”、“其次”、“再次”这之类的关键词语,清晰的表现出这三段是层进关系。
考点五:品味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某语句的作用。
题型:词语的指代义及重点词句的理解。例: 2005年的 《为你打开一扇门》第12题:第④段中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 “这”指的是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 “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 “高智商的野蛮人”。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情感。
本题共有三个空。前一空为词语指代题。一般来说,代词的指代对象往往在前面出现,联系上文,不难可以答出;然后用 “代入法”进行验证。同时,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 “危言”与前一句中的 “有人说”相呼应,指代的内容更为明确。后两空需要对这一段的内容有正确的把握,对信息的筛选与提炼有一定的能力。如果把握住 “知识”与 “情感”两个重要的信息。填空时,将前一空的 “高智商的野蛮人”与 “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对比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填入正确答案。
考点六:开放型试题
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有的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有的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还有的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等。
议论类文章的解题并不难,只要你细细读文章,认真审题目,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每一部分的分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和结构层次,扎实地掌握知识点,那么,你在议论文阅读中不仅可以得高分,而且可以得满分。
这篇2017中考考生必看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