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长征励志短故事及感悟 正文

长征励志短故事及感悟

时间:2025-05-16 17:03:15

长征作文300字篇1

  远足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是距离却比上一次远得多。无论哪次,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累”,不过,这次累非常有意义,好想期待下次的到来。

  远足是考验毅力和耐力的时候,贵在坚持,“热”与“累”的考验我们一定能克服。

  远足之所以等成功,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无数次鼓励,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有些老师也陪我们走完了这漫漫“长征”路。

  榜样在身边,励志成榜样。生活中处处有榜样,无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有我们的榜样,就这次远足来说,能坚持的同学就是我们的榜样。

  这次远足,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排着长长的队伍,这队伍少说也有一里路,宛如一条长龙,那场面可真是壮观。

  对于这次远足,必然有许多家长不会认可,在途中一些家长也说出了不认可的话,但是我想对他们说:“远足的受益者是我们。”再过几年,想想这次远足,这是件多么美的事情啊。当然,远足的成功离不开司机和群众的支持。我们应该谢谢他们,谢谢老师,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的保障。

  这次远足我们收获到的不是累,而是更强的毅力和更加的坚强。相信我们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样,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做最美的自己,加油!!!

长征作文300字篇2

  听着“红军长征的伟大创举”讲座,让我好像进入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长征早已过去,但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在我的眼中,长征精神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怕困难,意志坚定,向一个目标努力拼搏。

  在这次的玉树地震的救灾中,我们的子弟兵们就秉着前人的长征精神日日夜夜地奋战在灾区,一刻不停地救出灾民,从没放弃过任何一个生还的可能,挽回了千百人宝贵的生命。就这样,让灾区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就是长征精神。

  在前不久的王家岭煤矿矿难发生后,国家第一时间就派出了救援部队,无数个日日夜夜,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也是长征精神。

  我们社会的安定和和谐,都是由我们的子弟兵们秉着前人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的毅力艰苦拼搏而得来的。

长征作文300字篇3

  在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读过毛主席的长征诗,可是我一点也不明白,后来有一次去幼儿园,把妈妈给我带的面包和牛奶偷偷地给扔了,后来被妈妈知道了,她很生气,对我说:“你一点都不知道珍惜,牛奶,面包你不想吃,红军长征的时候吃的是什么,草根、树皮,“长征”一词再次深深印到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读了小学,认识了很多字,学校还组织我们看了电影《长征》和《飞夺泸定桥》,对长征终于有了深刻了解。红军叔叔在两年里,经过了14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当时是吃野菜,树根,最后把牛皮带,枪带,鞋带都煮吃了,非常困难,共经历了25000里,是红军叔叔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长征”到今年已经是整整70年了,虽然离我们很遥远,可是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坚韧的意志,却永远激励着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品质,好好学习,去建设伟大的祖国。

长征作文300字篇4

  现在我们看见了的是长征路上的纪念品。这是什么?一个游客指着一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问道。我慢慢的'陈述着当时的情况。

  1935年的秋天,长征路上的红四方面军进入了草地。有许多的同志因为长途跋涉所以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累的实在走不了,跟不上部队了,所以上级就派炊事班的班长来照顾我们。因为我们走不动所以经常的走一段休息一段,往往休息的时间比走的时间要长。老班长当天色黑后就找到了休息的地方,他趁我和两个同志都睡着了就去洗衣服。因为当时很黑,班长觉得有一个东西钻出了水面,看了看什么都没有而只是看见了几阵浪花。第二天他在来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了鱼,就用缝衣服的针做成鱼钩钓鱼。所以以后的每天找睡的地方的时候老班长到会找到有河的地方。于是他们每天都能吃到鱼汤。可老班长呢?每次都不吃鱼,都让我和两个同志们吃,自己就吃我们剩下的骨头。最后的时候老班长还是死去了。老班长死前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一定要做出草原,完成党的任务。”

  听完之后这个故事,有许多的妇女感动的都哭了。男人们都噙着泪水。说:“这真是个舍己为人、忠于红军的人。”

长征作文300字篇5

  时光荏苒,已然过去了八十年了。

  自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已经过去八十年了,八十年,雄关漫漫真如铁……

  虽然从未经历过那场战役,但是听到老人们讲起这些事情仍然是热泪盈眶,遥望湘江水被染成了红色,当时是白骨遍地是,如今两岸的灌木丛,早已被你们的热血灌盖。日日夜夜流淌的湘江水,哺育着代代的中华儿女,身为中华儿女的其中一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拼搏,去努力。

  闭上眼睛去感受你的存在,或许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或许我不能描述出来你的面孔,或许早已化为尘土被风吹向了远方,但是你的精神,化为风,化为雨,化为阳光,化为知识……默默滋润,默默指导,为我们开辟了中华复兴,中华崛起的光辉道路。

  中华的儿女秉承着长征精神,继续前进,纵使过去八十年,一百年,甚至世世代代,都不会遗忘长征精神。丹心照日月,浩气长存,大写的人字方方正正,抒写着中华儿女情。

  沿袭着长征长者的道路前进,去体验长征的不屈,不弃……

长征作文300字篇6

  近日,由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分团委开展的以忆长征岁月悟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双向开展。线上结合QQ空间,让同学写出对长征胜利的感想,篇幅较短。线下采取征文,绘画以及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宣扬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继承革命优良传统。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再一次回忆长征,感悟长征精神,也更加坚定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活动形式多样,参与方式简单,同学纷纷积极参加。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不少优秀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到同学们对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责任感,真切反映了其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对工农红军的缅怀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

长征作文300字篇7

  大家知道两万五千里长征吗?它是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0日开始由江西的瑞金出发,到1936年10月19日达到陕西吴起镇的路程。

  这段长征路是多么艰苦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开始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就在这个月,红军渡过了长征第一河——都河,11月29日,红军开始抢渡湘江了,这次战斗,为了保护领导战士们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战后,湘江上漂起了许多红军的尸体,湘江也被血染红了,真令人伤心,1月,红一方面军做了竹排,准备强渡乌江,最后,倔强的乌江也屈服在了红军之下。突破了重要关卡娄山关的红军,又假装成了战败的敌人,智取了遵义城,还用智慧四渡赤水,战胜敌人,红军战士渡过了金沙河,又强渡了大渡河,之后,翻越了大山夹金山,来到了草地,红军三次过草地,遭到了敌人的八次攻击,可恶的敌人总想把共产党彻底消灭,经过了千辛万苦,红军终于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我要向这些红军战士学习这种爱国报国、不惜自我的精神。

长征作文300字篇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家喻户晓的诗句正是当年毛主席为红军战士所写的。

  如今,离红军长征胜利已经80周年了。二年的徒步行走,二万五千里的跋涉,这考验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长征,更是心理上的长征。80年前的今天,红军们正经历着漫漫风雨路,一次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征程。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过雪山说不尽的艰难险阻,道不完的智勇多谋。波涛汹涌的赤水冲走了战士的躯体,却留下了坚强不屈的精神,茫茫雪山冰冻住了战士的脚步,却留下一颗颗如火的心在胸膛里熊熊燃烧,灰暗的沼泽吞噬了战士的身体,却留下了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烈士们踏着鲜血和荆棘,用他们的身体铺完了长征之路,铺向了我们美好灿烂的今天,今天,往日的硝烟滚滚已不在,骇人的大炮已不在,无情的枪口已不在,四处吹响着和平的号角,可我们缅怀先烈的真心还在,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还在,那通往光明的前进道路还在。

  在长征胜利8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展望未来,再完成一次通往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之路的万里长征。

长征作文300字篇9

  没有人会知道,灾难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降临,我们能做的,只有悲伤和盼望。今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就不能不提到诗。忧患的诗人“屈原”,被世人铭记,也被世人所悼念。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诗文被娱乐所贬值,诗文被娱乐代替。

  现在的诗人在忧患诗文的未来。北川诗社的50位诗人在讨论诗文时,被这场天灾结束了他们华丽的生命,他们在担忧……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成长了不少,开始用那些美妙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最深刻的感受。我们开始发现,诗文的魅力所在。

  老师组织我们开始创作现代儿童诗,这是我的作品,大家提提意见吧:

  六月的鲜花,争奇斗俏,

  六月的阳光,分外妖娆。

  六月的街道,洒满绿荫,

  六月的节日,溢满欢笑。

  六月,是爱心将汶川照耀,

  我们与灾区孩子肝胆相照。

  不要怕,心手相连,共度难关,

  让中华民族发光闪耀!

  让我们铭记,铭记这场刻苦铭心的灾难,铭记我们的成长,铭记我们的责任!

  忧患出杰作,国难出诗人!

长征黄山作文

  走进黄山入口,我就面临着拔山涉水的征途。我眺望远方,紫石峰、清潭峰、天都峰依次排列,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山峰时隐时现,半遮半露,就像融为一体一般。我们来到览车区,在览车上视下方,呈现的是万丈深渊,原来览车正在山谷里徘徊。它不断上升,与云雾擦肩而过。云雾腾飞,婀娜多姿地前来迎接远客。在天穹的怀抱中,像是在行色匆匆地赶路,又像在嬉戏,天空就像建立了一个游乐园,热闹得都要把天空给打翻了。缆车已经升到云端了,只见四面八方的远峰都笼罩在云雾之中,被遮得时隐时现,它的影子虚幻不定,山势莫辨。我向远眺,望见了黄山最陡峭的天都峰和第一高峰莲花峰,我想:它为什么叫莲花峰呢?我仔细观察山势,发现有几座小峰簇拥着一座高大巍峨的大峰,呈众星拱月的姿态,像一朵初放的莲花,所以就管它叫莲花峰。

  想着想着,就下了车,我向四周一看,才知道已经到了山谷顶了,现在,我们就准备绕过天都峰,向莲花峰前进。我们来到天都峰下,正像我预料一样,天都峰果然是“怪石区”,它怪石嶙峋,有猴子观海、童子拜仙、金鱼凿山、乌龟登崖等。那儿也是“奇松区”,最让我欣赏的是迎客松,它用翡翠般华丽的枝叶张开手臂,像是在打招呼,又似在指路。它那笔直的树身显得多么炯炯有神,多么栩栩如生,它那惟妙惟肖的'姿态,让我浮想联翩。绕过天都峰,再走了一段路程,就是莲花峰下,爬了一阵,我抬头一看,山峦直插云天,我情不自禁地失口道“不愧是黄山第一高峰啊!”刹那间,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悄悄地萌生了:爬上莲花峰山顶。我们一鼓作气,才爬到20%,我就累得四肢乏力、胸闷气短了。我向下一看,悬崖绝壁,许多峡谷分布在山脚的四面八方,吓得我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歇了一会儿,就继续踏上了征途。我们手脚并用,穿过石洞、绕过石壁,松树给我们鼓励,云朵为我们加油,它们赋予我振作的力量。我竟自告奋勇,克服苦累,一举征服了莲花峰。我看了看地图,才知道我们还要翻越三座山,穿越两道峡谷,到光明顶。

  我们翻山越岭,四处寻觅指路标。一路上,我被松树吸引住了,我看得流连忘返:松树婀娜多姿,魅力无穷。它们非常引人注目:共有56根枝叉的团结松,就像中国56个民族,同心协力;黑虎松可吓人了,就像真有一只老虎,迎面扑来;探海松,像一个人,悠闲地仰望云海……。瞧,真是美丽得天衣无缝。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光明顶,跋山涉水的长征终于成功了!这时,我才明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真谛。

歌颂长征作文

  导语:“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些豪迈激昂的歌曲都是歌颂长征的。

  “饥寒中的中国革命/竟只用一把炒面一捧雪/就爬过了位于宝兴西北/懋功正南/海拔近五千米的这个/历史性坎坷”——詹永祥《雪山》

  小时候见过的“雪山”,在邀请到学校来作报告的老红军头上:苍苍白发象形的雪山,我怀疑就跟他所历经的长征有着因果。那时候,老红军嘴里的长征因为苍老的方言而含混不清;那时候,老红军被老师介绍成为“爬过雪山的老同志”;那时候,以为长征仅仅就是爬雪山,以为雪山是一枚不朽的勋章,珍藏在老红军心窝里,随岁月的堆积慢慢提升,变成红领巾眼前一头耸立的白发。微型的“雪山”,跟二万五千里烽烟失去关联。

  后来,通过课堂上一首著名的诗歌,知道雪山是放在尾联的一句浪漫主义,岷山千里的积雪与三军过后的笑颜,成了牢固的历史逻辑。那时候心目中的雪山,仅仅是一种海拔,仅仅是一个路标,它指向红军的豪迈,指向革命的胜利。

  然而,雪山终究是一个政党和一支军队的历史坎坷。当长征渐渐沉淀成后来创业者心中的一种鞭策和激励,雪山是一个坐标,标志着民族精神的高度,革命意志的高度。在岁月的回眸中,长征中的万水千山渐渐地低下去,而雪山,成为一首磅礴史诗中的词眼,渐渐在怀念和追忆中高大起来。当更多的功绩镀亮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无数胜利前的坎坷,都在重温一幅历史图景中找到了譬喻——

  “1935年的雪不断落在横放背包上的枪支上,金黄色的军号和猎猎作响的方面军旗帜上。布制的五星和八角帽下,这群反穿着羊皮的南方籍农民,像一群战争年代的食草动物,他们的饥饿是一把从喉咙里长出的`锄头,渐渐挖出了埋藏在六月深处的草根与野菜……”

  南飞雁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八十年后的小学课本,依然这样描写一个季节。如果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的那个秋天,如果让一群迁徙的候鸟来描写人间的景象,肯定会有这样对应的句子——“秋天到了,一支队伍往北飞。”

  在历史特定时刻,南飞的雁阵与北上的军队构成立体的画面。方向相反的运动共同把那年的秋色写进历史永恒的记忆。

  然而,大地上艰难行进的红军,与天高云淡间自由翱翔的大雁,毕竟不是优美的映衬,而是一种悲壮的反差和对照:天空里没有敌人的围追堵截,不存在四渡赤水的智慧和五岭逶迤的阻拦;天空里没有险关和沼泽,不需要七根火柴的温暖和皮带虚拟的营养……

  对于北上的队伍,“雁南飞”是心头回荡的一支久远的歌,一个幸福的意象。是的,梅坑话别时何叔衡相赠的绨袍,依然是林伯渠征途中战胜风雨的“雁翅”。客家女池育华跨越世纪的沧桑守望中,北上的丈夫始终都是一只行将南归的“大雁”。六盘山上的一支雁阵,是那位领袖“屈指行程二万”时的算筹。而那草地上两人爬着拖着、一人躺着望着的“三人行”中,北上的信念与南飞的雁群都一样,在征途中一点点积累胜利的曙光。

  南飞雁,是革命者的仰望,给予了留痕史册的机遇。

  山丹丹花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从赣南馥郁的桂花香,到陕北山丹丹花红艳艳的笑脸,有二万五千里。当《十送红军》的民歌犹在江西的秋风中飘荡,另一支陕北民歌已在山丹丹花枝叶间孕育,含苞未放。一支铁流的英勇,万里征途的风尘,将是这种山丹丹花一年间要红起来的原因。

  一段革命的征途终于延伸到山丹丹花扎根的土地。一支队伍饱尝的困苦,被山丹丹花视作亲人遭遇的艰难。拥有革命的热情和纯朴的人民,“陕北”是长征篇幅里一个多么温暖的终端名词。是的,十一个省份之中的曲折和坎坷,万水千山间的饥寒与泥泞,无数绑腿上的疲惫和坚毅,都可以在陕北卸下来,放在窑洞里,放在米酒中。山丹丹花像陕北人民支起的火柴,等候中央红军的旗帜来擦燃,历史的天空被照红了一角,长征的队伍和盼望的百姓一时都被温暖。

  山丹丹花,穷苦人民的花,站在陕北的土地上,见证着穷苦大众的革命与革命的穷苦大众互相拥抱的时刻。山丹丹花,热烈奔放的花,它所照耀的革命和被革命照耀的花枝,说出了八十年后,人们依然纪念长征的根源。

长征有感作文欣赏

  长征有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这是毛泽东写《七律长征》这首诗写的气壮山河,最能表现红军战士在爬雪山,过草地,枪林弹雨中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

  长征路上危机起伏,食物短缺,困难重重,红军战士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金色的鱼钩》讲了一个老战士照顾小士兵的生活,又因没有食物天天钓鱼给他们吃,自己却吃鱼骨头,最后因极度饥饿,而失去生命的故事。《永远的丰碑》讲了一个军需老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而自己却冻死在行军路上,与大山融为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故事。一个个战士都倒在了长征的路上,又有新的士兵站了起来。长征的路有多长,红军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虽能覆盖红军战士的身驱,却不能淹没他们的信念。茫茫沼泽能吞噬他们的身躯,却不能含噬他们的赤诚之心。如雨的子弹虽能夺去战士的生命,却不能夺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丰碑,他们是路标,长征精神永存!

  长征路上的故事讲不完道不仅尽,这种精神这种永恒的信念才造就了中华民族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事实上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一次长征呢?在学习上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和难题,我们应该像红军战士一样永往直前,不怕困难,永攀高峰才是。

  长征的精神是一首歌永唱不衰,长征在我们心底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