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家具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当前的家居设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逐渐追求更为多元化的家具类型。藤编家具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家具种类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对藤料的利用,从而编造出适合人们使用的家具,相比于其他家具种类,藤编家具具有更高的耐脏性、耐磨性,加之其便于清理的特点,目前被社会大众所广泛喜爱。基于此,本研究将对藤编家具的设计进行研究,并从藤编家具的概念以及特性入手,针对家具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创新途径进行分析,因此来为我国藤编家具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性的支持与帮助,为其在我国家具设计产业中的合理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藤编家具;家具设计;设计创新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注重对家具造型、色彩以及结构的设计,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将体现出其独有的民族风格。目前,随着人们对环保产业的不断重视,日常家具的绿色化、环保化设计也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内容。藤编家具是我国传统的家具类型,藤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家具材料,其不仅可以设计成各种造型,同时通过设计者的创新,将会使藤编家具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体现出了其独有的环保价值。
一、藤编家具概述
(一)藤编家具的概念
顾名思义,藤编家具就是指以藤为主要的编造材料,通过加工以及编制等手段而制成的家具。藤编家具使我国较为古老的家具类型之一,其最初所使用的藤料来自于印度尼西亚所使用的天然藤料,而我国目前所主要使用的藤料为棕榈藤。目前,藤编家具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南方城市当中,人们将其制成了橱柜、桌子、椅子以及床等,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耐脏、耐磨等特点,加之其热传导性较差,同时也具有冬暖夏凉的主要特点,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所使用的主要家具类型1。
(二)藤编家具的主要藤类
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使我国的藤编家具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对藤编家具所使用藤料的不同,主要可以将其分为棕榈藤、青藤以及其他三种不同的类型。棕榈藤作为目前所主要使用的藤编家具材料,我国常用的棕榈藤共有3属20种,其中以云南和海南等地区为藤种多产区2。相比而言,棕榈藤的材质相对较好,属木本藤材,部分藤材表面还附有花纹,在使用其进行编制家具时,可以将此类家具成为花藤家具,具有较高的装饰性。青藤作为我国独有的野生植物之一,遍布于我国的山西、湖北以及湖南等省份,其藤茎为实心,具有较高的韧性,晾干后的表皮呈米黄色,具有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加之其人工栽培比较容易,目前也被常用与藤编家具的制作中3。除此之外,我国常用的藤类还包括葛藤、紫藤、鸡血藤等,其均为我国藤编家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资源保障。
二、藤编家具的设计原则
(一)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作为藤编家具的主要设计原则,其主要是指在对藤编家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当考虑到家具的舒适度和美观符合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应当符合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以及操作习惯,满足其基本的功能诉求和心理诉求。在对人性化原则的实质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主要是为了在设计的过程中凸显出更多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人们的真实诉求,关注其在现代化社会以及环境中的生存价值,从而将更多的人性化因素注入到编藤家具当中,使其发挥出更高的人性价值。
(二)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提出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伴随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也试图通过对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统一整合,从而促进我国的健康发展4。因此,藤编家具的设计也应当充分遵循可持续原则,尤其在家具用材的选择和使用上,应当尽可能确保材料的可持续使用,尤其是藤编家具作为一种绿色产品,针对其的设计也应当更为环保化,更具藤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采伐,以此来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发挥出绿色环保的主要特点。相较于其他家具材料,藤材自身就具有较高的环保特点,因此在编制家具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确保边裁工艺水平的提升,在发挥出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尽可能的遵循可持续原则。
(三)时代性原则
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创造并设计出了更多的多元化家具类型。在针对藤编家具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发挥出其时代性的特点,针对家具设计中的色彩、结构以及形态等进行充分的考量,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尽量的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5。针对藤编家具中所带有的凹凸花纹等,不仅可以体现出编织工艺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将为材料的艺术表现能力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给予设计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作思想。除此之外,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编藤家具均具有古板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大批量生产因素的影响,加之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产品设计模式,因此通过对时代性原则的遵循,将为编藤家具的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想象空间,充分体现出编藤家具的时代设计感。
三、藤编家具设计的创新途径
由于藤材材料具有高韧性的特点,因此在编制家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其造型、色彩以及编制方法的创新和变化,以此来凸显出藤编家具更具特色的设计感。
(一)造型创新
针对藤编家具的造型创新,应当主要从其设计的思想以及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该考虑家具的实用性,同时对于家具的审美特点也应当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甚至体现出其特异性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藤编家具的编织面设计,以此来展现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比如通过对编织面新装的改变,将传统中较为规矩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设计为心形、三角形、菱形以及椭圆形等,以此来凸显出其造型的创新特点6。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藤材整合编织,以此来实现对造型的合理创新,并体现出其更高的观赏价值。
(二)线条创新
线条创新是藤编家具设计创新中的核心环节,线是由点组成,通过对点和线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确保家具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将表达出的设计者的设计情感。设计者通过对藤材的合理利用和组合,以此来创新出更多的不同结构以及排列顺序,避免以往单一、重复排列模式的出现,减少视觉上相同节奏性对使用者产生的影响,发挥出线条变化所带来的别样律动。在结构上,线条以及形状的不同将会使藤材的编织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予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尤其是是藤材作为一种绿色家具材料,部分光滑的藤材将会给人一种流线型的视觉体验,从而凸显出藤编家具的不同设计风格7。同时,根据线条的造型设计,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以及曲线等,通过设计师对于静止线条的动态化创作,将体现出藤编家具的不同表现力。
(三)色彩和图案创新
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使其针对家具的创新性特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藤编家具作为一种传统的古老家具种类,通过其与现代化设计思想的有效结合,也将发挥出更具时代性的特征。设计师在对藤编家具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色彩和图案的合理使用,以此来实现对设计的进一步创新。一方面,针对色彩的变化和创新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种类的藤材,并充分把握好当前家具的色彩流行趋势,体现出藤编家具的个性化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其与其他板材家具不同的表现力,利用不同色彩的排列和应用,使其与时尚潮流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针对图案的利用则可以学习国外的相关设计风格,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同,设计出高端、华丽、古典、时尚以及典雅等多种风格的藤编家具8。由于藤编家具的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式风格,而通过其对现代化图案的利用,实现其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将进一步发挥出藤编家具的跨时代特点,表达出家具的基础设计理念。
(四)编织方法创新
由于藤编家具是一种编织类的家具,因此在对其设计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从编织方法的创新上,以此来凸显出其与众不同的设计特点。目前,市场中常见的藤编家具编织方法主要包括平编编织法、菱形编织法以及乱花编织法,设计师在对藤编家具设计时,可以通过与其他编制方法的结合,包括牛眼编织法、菊花编织法米字花编织法以及密梗编织法等,通过对编织方法的创新和有效结合,将为藤编家具的设计创新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不同的编织方法也将赋予编藤家具不同的风格特点,使其具备更多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其独有的家具色彩。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低碳生活的不断追求,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充分体验回归自然的感受逐渐成为了目前的一股新兴潮流。藤编家具作为一种绿色家具,其通过对藤料的设计和利用,从而凸显出更为现代化的藤艺风格,不仅具有结构稳定、便于清理的特点,同时通过在制作中辅以柳条以及等灯心草等,也将更具色彩性和创新性。从本研究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藤编家具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人性化、可持续化以及时代性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其造型、线条以及色彩和图案的创新,才能满足当代居民的基本要求,并为我国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注释:
1.单海斌,武恒,刘杏娥,等.论藤木办公家具的创新性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1(01):178-184.
2.尹永恒.从自然的材料到自然的设计——西南地区竹材、木材、藤材家具家居产品设计探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02(02):246-250.
3.曹悦.让生活回归自然——藤编家具的设计与推广[J].现代装饰(理论),2014,05(05):115-116.
4.凌士义,李晓翔.民间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以藤编艺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5,01(01):73-74.
5.何源源.探讨“线”构成元素在现代藤编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4(04):27.
6.何源源.藤编家具商业化设计问题与应对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05):255.
7.邱雨靖,梁昭华.论陕西藤编艺术的表现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04(04):171+232+264.
8.邱雨靖,梁昭华.浅谈当代藤编家具的艺术特征[J].艺术教育,2015,09(09):97.
作者:赵争强单位:淮阴工学院
民间藤编工艺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将民间工艺合理的应用于现代家居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家居设计的形式和方法,而且可以推动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所以家居设计中应用民间工艺已经成为目前家居设计领域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以藤编家具为例,对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家居设计中适当的引用其他民间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藤编家具;家居设计;民间工艺
前言
民间工艺即来源于大众生活的民俗艺术,例如微雕、陶瓷、刺绣、皮影等均属于民间工艺,藤编是木艺民间工艺的一种具体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应用过程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现代家居设计中基于藤编工艺产品在造型、材质、色彩等方面的优势,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1藤编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藤编文化的应用,注重突出构造的理性化发展,并结合了感性的魅力,从而使藤编工艺具有重要的审美感,以满足人们的家居设计需要。藤编文化突出流畅的线条美,并对原有的民俗文化进行了继承,不单单具有审美感,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藤编文化体现出了民俗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风俗性,家居设计中对藤编的应用,使审美设计突出了较强的文化性。藤编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家居设计的独特性,使传统工艺与现代家具设计结合,较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藤编文化更体现出了淡雅设计理念,丰富了家居设计的文化内涵。
1.1藤编家具工艺较成熟
我国拥有超过2000年的编藤历史,使我国编藤家具制作过程中,从选材、打磨和加工,到抛光、组装、编制、半成品打磨、喷油等环节均形成了较成熟的工艺,而且各环节中应用的技艺也从纯手工逐渐过渡到了专用设备生产,如洗藤机、磨藤机等,极大的提升了藤编家具制造的质量和效率,为编藤民间工艺在家具设计中应用提供了可能。例如我国在长期编藤工艺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超过600种藤类中,巴丹腾和沙藤更适合应用于藤椅骨架,而里藤更适合应用于盘花;打磨的过程中先用利用80目粗砂带和180目细砂带可以更好的保证原料打磨效果;火枪、操作台和高压空气冷却枪等工具先后对藤进行加热、弯曲和冷却处理可以更好的保证藤弯曲的质量等。只有藤编家具制作工艺成熟,才能保证家具设计成果成功的向产品成果转化,并向市场供应。
1.2藤编家具符合现代美学
藤编家具具有诸多其他材质家具所不具有的美感,与现代美学更加符合,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基础上创新,继承与发展传统工艺文化,所以将其应用于家具设计中也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2.1藤编家具具有造型美藤编家具造型可以借鉴传统藤编物品的造型的'部分元素以及藤条相互编织本身构成的一种纹理美,体现了一种传统韵味。例如在沙发设计过程中,藤编家具无需再对表面进行过多的装饰,本身枝条编织的纹理已经是沙发的一种装饰,并且具有中国传统工艺特色同时又具有创新。在藤编工艺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创造了编辫、包缠、花纹编织等多种传统藤编工艺,而且利用藤材在开裂性、力学性能、柔韧性、耐用性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平编、斜纹编、扮插法、多角孔编等造型方法,使家具设计中可选用的藤编形式灵活多样,例如现代藤编家具中较常见的M造型、波浪纹造型、涡卷花造型等均建立在各类编藤方式形成的曲线基础上,使家具整体造型的流畅感、圆润感大幅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藤材的弹性较大,所以不适合作为受力支撑结构,其造型美要体现在合理结构的基础上。
1.2.2材质美材质美在藤编家具的设计风格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融入现代设计和空间设计的藤编家具,体现出了藤艺的舒适感,并具有一定的时尚气息,将自然和人文底蕴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家具设计中应用的藤材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叶稍及其残留物、表面节和蜡质物被处理且被按需加工的藤条,其在柔韧性、易加工性、密实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类是藤材表面光泽结构处理获得的条状藤皮,其通常具有明显的肌理和纹理;另一类是分解藤条并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所形成的藤芯,在藤编中可以塑造出让人感觉较舒服的弹性触感。三种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都可以灵活的弯曲、扭转、劈开、编制,在虚实结合、重复应用下,藤类自然的材质质感呼之欲出,给人带来强烈的生命力之感。
1.2.3色彩美藤编的色彩美实现了一种淡雅的设计,将自然色彩在家具设计中进行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色彩美的体现,注重回归自然,以自然美装点家具,使人们对生活的压力进行放松,更好地享受温馨的生活。藤材通体原色通常为平淡柔和的淡黄色,利用这种采择进行家具设计可以烘托出清新的自然气氛。如果设计环境要求藤编家具的要具有其他色彩,可以通过漂白、染色、涂饰等工艺实现。例如,漂白后的藤材表现出略青的白色,设计的家具产品更显高贵典雅;锅炉蒸煮染色的藤材颜色较深且不均匀,设计的家具产品更显朴素敦厚、自然纯朴;整体涂饰的藤材色泽变化更加多样、灵活,可以使设计的家具产品与其所处的室内环境和人群更加贴切,烘托整体设计氛围。
1.3藤编家具市场需求旺盛
藤编家具产品除凭借自身在造型、材质、色泽等方面的优势,保证其深受现代消费者喜爱外,以下几方面也保证了藤编家具市场的旺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将藤编工艺应用于家居设计中的可行性。首先,竹子一直被视为植物“四君子之一”,代表着纯洁、友爱、正直,而且“竹”与“祝”谐音,“常青藤“代表着自强不息、万古长青”,藤编的工艺又可以体现出爱情的缠绵,所以处于人们对吉祥寓意的期盼,藤编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其次,藤编家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基本延续原生态性的工艺,使藤材的天然性得到了较好的保证,整个使用过程基本无害、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在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升的作用下,这种生态性的家具设计方式更受消费者的喜爱。除此之外,藤编的制作工艺和效果等,均可以体现出使用者在精神世界对返璞归真、水到渠成、生态和谐的追求,换言之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使用者的品位,所以在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对丰富精神世界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可体现使用者品位的藤编家居越来越受到喜爱。
2藤编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2.1把握藤编材料的审美性
在人们认识到藤编家具在造型、材质和色彩方面的优势以及藤编产品在寓意、品味和环保理念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基础上,是否意味着藤编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的过程中,只能采用藤材编制而成呢?其实不然,主要是因为如果仅选择藤材作为藤编设计的工艺原料,很可能因室内整体环境的塑造定位以及使用人群等因素严重限制,在家具设计中应用藤材民间工艺应以工艺的方法和形式为重点,而不是限制在藤材的使用方面,即在藤编工艺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利用皮革、木料等藤材以外的原材料,通过藤编的方法和形式,体现出藤编的效果,这不仅可以扩大藤编的应用范围,而且可以更加灵活的那么足家居设计的实际需要。例如,家具设计中选用的“藤椅”,虽然在整体样式上与传统藤椅并无明显差异,但实际上,金属结构表面应用的“藤编材料”为皮革,这种设计将皮革的质感和藤编工艺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的与周围的皮质沙发和整体空间的格调相融合,也可以被视为对藤编工艺的合理应用。可见,在家具设计的过程中应用藤编民间工艺,主要是对工艺的方法、方式和形式等方面进行灵活的应用,而不是非要限制在原有藤材的选材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以藤材为主要材料的藤编家具所具有的部分优势,是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所以如何在材料中进行取舍,是设计人员应深刻认识的问题。
2.2将藤编工艺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结合
战国和秦朝时期,人们主要是用藤编技术制作筐娄等生产工具;战乱纷飞的三国时期,人们用藤编技术制作盾牌;元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藤编技术开始应用于生活家居用品的制造业;随后各年代藤编的方式、形式等按照人们的审美取向进行不断的演变,可见,藤编工艺在应用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而且一直与时代元素紧密结合。按照此规律,笔者认为在将藤编技术应用于现代家居设计,制造藤编家具的过程中,在准确把握藤编工艺本质的前提下,需要有意识的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例如,将木元素融入藤编家具选材方面;将现代技术融入打磨、油漆、用材、衔接等各方面等,将藤编工艺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结合,可以推动藤编工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而且可以在变革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家具设计中基于具体民间工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应用,既是丰富家具设计方法、形式的有效途径,又是对民间工艺的有效传承和发扬,是发挥民间工艺当代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具体民间工艺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要进行,杜绝盲目的应用导致民间工艺变质。
参考文献:
[1]凌士义,李晓翔.民间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以藤编艺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5(01):73-74.
[2]邱雨靖,梁昭华.论陕西藤编艺术的表现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04):171-232-264.
[3]邱雨靖,梁昭华.藤编造型与现代花样家具相碰撞[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33-37.
[4]邱雨靖,梁昭华.浅谈当代藤编家具的艺术特征[J].艺术教育,2015(09):97.
[5]庞鲜,江涛.浅析藤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5(11):71-72.
儿童家具设计原则分析论文
一、儿童家具材料分析
除功能上的安全性原则外,儿童家具选材也应遵循安全性原则。由于材料科学的日益进步,可以用儿童家具的材料选择范围也愈发广泛,如原木、人造板材、塑料、布等,从其来源成分,主要分为天然和人造材料两大类。材质的选择体现了儿童家具不同的情感表达,如原木材料体现了自然淳朴、塑料材质体现了时尚耐用等。两者比较,天然材料在绿色环保、亲和力等方面更适合用作儿童家具,但由于其强度结构、价格较昂贵、数量有限、取材相对不宜等原因,同时,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人造材料绿色环保性能的短板得到补强,人造材料异军突起。
1、天然材料(木制、竹制等)家具
由于纯实木材质天然的亲和力、富有手感的触觉,纯实木材质的运用在儿童家具设计中屡见不鲜。相较于人造板材材质,纯实木材质虽在价钱上不占优势,但配合安全的表面处理工艺,纯实木材质在绿色环保性能上更为出众。但由于其防水性需要,表面涂层材料的选用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竹制家具吸湿、吸热性能高于其它材料,其强度、刚度、耐磨性均优于传统木制家具,作为儿童家具材料具有很大优势。
2、人造板材家具
人造板材材质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由于生产中若使用不合格的粘结剂,会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有致癌的风险。在儿童家具材质选择中,应该注意选择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的`人造板材材质。
3、塑料家具
由于塑料材质密度小、质量轻、疏水性、表面处理多样、颜色丰富、成型性好、可塑性高等优点,是儿童家具材质选择中的常见选项。在儿童家具设计中,采用优质塑料材质(例如PP聚丙烯材质),不仅能满足儿童对色彩、功能的不同需求,还能达到完全回收利用和再生的目的。
4、软体材料家具
软体材料家具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以弹簧、填充为主的家具、泡沫塑料成型家具、充气成型家具。软体材料家具具有舒适、手感柔软、不易造成伤害等特性,符合儿童好动、易受伤害等特质,能够有效降低儿童受伤的几率。在采用软体材质作为儿童家具材质选择时,应该符合人机工程学(软硬适中,以免造成儿童骨骼成长畸形),选择阻燃性、防火性能好的表面材质。
二、基于设计原则的儿童家具设计
以下设计是上述设计准则在实际案例——东莞市某小学阅览室中的运用。由于使用场所是小学阅览室,设计时除了基本的儿童家具设计准则外,还应该考虑一下方面。在完成阅览室家具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配合室内设计,使空间具有多变性和趣味性。材质选用具有良好触感,易于清洁,易于替代的材料。由于是阅览室,家具设计应该注意引导儿童的正确坐姿及读书良好习惯。该阅览室囊括了小学一年至六年级,学生身高差较大,其儿童家具设计还应考虑功能的延续和变形。设计一:毛毛虫长凳由于该阅览室面积不大,并且分隔成三部分,以供不同年级学生使用,故此整个家具设计要“经济实用”,即每单位人所占用的面积不能太大。像上面案例分析中的单个沙发型、动物造型类的家具就不太适合用于该小学阅览室。故此,该设计以毛毛虫的形态为仿生要素,由不同的圆形或半圆形单元组成,节省空间,富有趣味性。所有的单元都可分拆,成为独立的座椅,还可以按照使用需要排列组合,任意加长或缩短整体长度。材料选用彩色聚丙烯塑料,质量轻,易于搬动,容易清洁。设计二:该座椅设计由环形沙发座位单体和可移动的置物台组成。置物台跨度和沙发宽度一致,可以沿着沙发旋转。小朋友坐在沙发上,需要使用置物台放置水杯等物品时,可以直接将置物台旋转到需要位置。由于本设计体积较大,不宜经常移动,故采用木制或玻璃钢内胆,外面包覆绒质软绵,来获得更好的触感体验设计三:该设计是书柜小单元,单个尺寸30CM*30CM。可以在阅览室随意摆放和组合,作为大书架的补充或者临时书架。该设计灵盖来源于乐高组合积木,每个小单元四壁上都有相应的突起和凹槽,在组装时起到固定作用,增加安全性。同时在书架壁上设计了抽象的表情镂空,让小朋友在找书的同时也能得到有趣的惊喜,增加小朋友对阅览书籍的兴趣。材料使用天然木材,也可在表面涂以彩色油漆。如果整个阅览室色彩设计十分丰富,可以保持原色来调和过多的色彩;如果阅览室色彩设计比较单一,也可以涂以彩色油漆来增加趣味性,但基本原则是要选择安全环保的油漆。
三、总结
儿童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使得儿童家具设计相较于成人家具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更全面。不仅需满足人机工程学、色彩与功能设计的的合理性、材质选用的绿色安全性,还应充分满足儿童成长、社会交往等心理因素。上述三个基于某小学阅览室的儿童家具设计虽考虑了一部分设计准则,但还有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完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