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稼轩长短句樊川文集 正文

稼轩长短句樊川文集

时间:2025-05-23 03:39:21

古代散文作家

  古代的`散文作家有很多,其中对文学贡献较大的名家又是那几位呢?

  古代散文作家

  司马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司马相如、班固、阮籍、嵇康、宋廉、刘基、方苞、姚鼐、徐霞客、范仲淹、王勃、苏洵、苏辙、曾巩、宋玉、贾谊、杨雄、枚乘、张衡、蔡邕、杜牧、左思、陆机、陶潜、鲍照、庾信、丘迟、袁枚、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高启、梅曾亮、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元好问、汤显祖、龚自珍

  拓展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

  李白(诗集《李太白集》)

  杜甫(诗集《杜工部集》)

  屈原(长诗《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司马迁(史学著作《史记》;赋《报任安书》)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曹雪芹(长篇小说《红楼梦》)

  白居易(诗集《白氏长庆集》)

  苏轼(诗文集《苏文忠公全集》)

  韩愈(诗文集《韩昌黎集》)

  柳宗元(诗文集《柳河东集》)

  欧阳修(诗文集《欧阳文忠公集》;词集《六一词》)

  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隋唐志传》、《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施耐庵(长篇小说《水浒传》)

  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

  辛弃疾(词集《稼轩长短句》)

  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汤显祖(传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诗文集《玉茗堂文集》)

  孟浩然(诗集《孟浩然集》)

  王维(诗集《辋川集》)

  高适(诗集《高常侍集》)

  岑参(诗集《岑嘉州集》)

  李煜(词集《南唐二主词》)

  柳永(词集《乐章集》)

  孔尚任(传奇《桃花扇》)

  洪升(传奇《长生殿》)

  王安石(诗文集《临川集》)

  司马相如(赋《子虚》、《上林》)

  班固(史学著作《汉书》;赋《两都赋》)

  刘禹锡(诗文集《刘宾客集》)

  黄庭坚(诗文集《山谷集》)

  陆游(诗集《剑南诗稿》;文集《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

  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诗文集《文木山房诗文集》)

  蒲松龄(短篇集《聊斋志异》)

  曹植(诗集《曹子建集》;赋《洛神赋》)

  陶潜(诗文集《靖节先生集》)

  元稹(诗集《元氏长庆集》)

  秦观(词集《淮海居士长短句》;诗集《淮海集》)

  周邦彦(词集《清真集》)

  李清照(词集《淑玉词》、《易安词》;文集《易安居士文集》)

  杜牧(诗文集《樊川文集》)

  李商隐(诗集《李义山诗集》;文集《樊南文集》)

  李贺(诗集《昌谷集》)

  李汝珍(长篇小说《镜花缘》)

  许仲琳(长篇小说《封神演义》)

  马致远(杂剧《汉宫秋》;散曲集《东篱乐府》)

  郑光祖(杂剧《倩女离魂》)

  白朴(杂剧《梧桐雨》、《墙头马上》)

  王昌龄(诗集《王昌龄集》)

  王之焕(诗集《王之焕集》)

  笑笑生(长篇小说《金瓶梅》)

  冯梦龙(短篇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三遂平妖传》;传奇《双雄记》)

  姜夔(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晏殊(词集《珠玉词》;文集《晏元献遗文》)

  晏几道(词集《小山词》)

  阮籍(诗文集《阮步兵集》)

  嵇康(诗文集《嵇中散集》)

  高则诚(杂剧《琵琶记》)

  施惠(杂剧《幽闺记》)

  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

  褚人获(长篇小说《隋唐演义》)

  西周生(长篇小说《醒世因缘传》)

  李百川(长篇小说《绿野仙踪》)

  范成大(诗集《石湖居士诗集》;词集《石湖词》)

  杨万里(诗集《诚斋集》)

  曹操(诗集《魏武帝集》)

  蔡文姬(长诗《胡笳十八拍》)

  温庭筠(诗集《温飞卿诗集》;词集《金奁集》)

  韦庄(诗词集《浣花集》)

  宋廉(诗文集《宋廉文集》)

  刘基(诗文集《诚意伯文集》)

  方苞(文集《方苞集》)

  姚鼐(文集《惜抱轩全集》)

  李渔(文集《闲情偶寄》;传奇《风筝误》、《比目鱼》、《蜃中楼》;短篇集《无声戏》、《十二楼》)

  谢灵运(诗集《谢康乐集》)

  鲍照(诗集《鲍参军集》)

  谢眺(诗集《谢宣城集》)

  吴文英(词集《梦窗词》)

  徐霞客(散文集《山海经》)

  范仲淹(文集《范文正公集》)

  苏洵(文集《嘉佑集》)

  苏辙(文集《栾诚集》)

  曾巩(诗文集《元丰类稿》;史学著作《隆平集》)

  宋玉(赋《九辩》、《风赋》、《神女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

  石玉昆(长篇小说《三侠五义》)

  郭小亭(长篇小说《济公全传》)

  文天祥(诗文集《文山全集》)

  袁枚(诗文集《随园诗话》、《小仓山房诗文集》)

  王勃(诗文集《王子安集注》)

  骆宾王(诗文集《洛临海集笺注》)

  贾谊(文集《贾长沙集》)

  杨雄(赋《甘泉赋》、《长杨赋》;文集《法言》、《解嘲》)

  李宝嘉(长篇小说《官场现行记》)

  吴趼人(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长篇小说《老残游记》)

  曾朴(长篇小说《孽海花》)

  孟郊(诗集《孟东野诗集》)

  贺知章(诗集《吴中四士诗注》)

  龚自珍(诗文集《龚自珍全集》)

  黄遵宪(诗集《人镜庐诗草》)

  柳亚子(诗词集《柳亚子诗词选》

散文作家

  散文家是一种常见的作家型式,因为散文是一种比较随性,短篇的文章。那么中国当代较为有名的散文家都有谁呢?

  中国当代八大散文家

  林清玄

  林清玄,(1953--),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1.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2.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3.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

  4.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

  5.玫瑰与爱是如此类似,盛开的玫瑰会一瓣一瓣落下,爱到了顶点,也会一步步地走入泪中。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他的散文,阳刚与阴柔并工,知性与感性并济,文言与白话交融。梁实秋言:“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2.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3.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4.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5.你是挣不脱的夸父,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

  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余秋雨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又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表达的内容却是浓重的。

  1.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2.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

  3.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一路走来,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4.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

  5.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冰心

  冰心(1900-1999),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非常精粹。冰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

  1.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3.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4.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这枝上繁花,又归何处?只惹得人心生烦厌。

  5.记忆是时间停留在过去的影子。为了未来的记忆,请着手你现在的画。

  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1.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2.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3.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4.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5.我虽然没有叹息过,但叹息却堆在我的心里。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1.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2.我一直都错怪是你带走了一切其实一切本来就会离开只有你如约而来。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认识你的孤独。

  3.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

  4.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5.赏花赏到气息,氛围,情怀。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贾平凹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被誉为“鬼才”

  1.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只是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2.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超越了,众生便尊你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独。

  3.他的脚步沉重,世上最沉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不是金子,也不是石头,是腿。

  4.当你正真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5.我看见你坐在金字塔顶上,你更加闪亮,你几时能回樱镇呢?闲暇时来野地看看向日葵,它拙朴的心里也藏有太阳。

  刘亮程

  刘亮程,新疆沙湾人。著名作家。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在文化时尚主潮之外另辟一片天地,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他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来的大才华。

  1.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2.明知你路途遥远,明知你很累,却送一块石头给你,是我不想让你走吗。

  3.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那不是我的,我不会留下脚印

  4.我们不能完全窥见自己的梦,那是和我们同行的一种生活,只能被沉睡窥见。

  5.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

小学语文古代作家诗词知识

  小升初考试形式多样,考察的内容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全方面的.能力。小编为大家提供2017年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作家作品:

  (一)、古代作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

  墨子,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今存53篇。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81篇。

  (二)、作品: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作家春天散文

  春天,美丽着,开着嫩绿的芽树,已经可以活蹦乱跳的年龄,在灰色的枝杈上生生地长着、翠绿着、鲜活而清盈着,使灰的世界迎来春的生机盎然与跳跃而准备着持久着的生命。下面是有关著名作家写的春天散文,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作家春天散文篇1: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家春天散文篇2:丁立梅《醉太阳》

  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一个老妇人,站在一堵院墙外,仰着头,不动,全身呈倾听姿势。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分别了一冬的鸟儿们,重逢了,从四面八方。它们在那排玉兰树上,快乐地跳来跳去,翅膀上驮着阳光,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积蓄了一冬的话,有的说呢。

  老妇人见有人在打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说开了:“听鸟叫呢,叫得真好听。”说完,也不管我答不答话,继续走她的路。我也继续走我的路。却因这春天的偶遇,独自微笑了很久。

  一个年轻的母亲,带了小女儿,沿着河边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寻找。阳光在她们的衣上、发上跳着舞。我好奇了,问:“找什么呢?”

  “我们在找小虫子呢。”小女孩抢先答。她的母亲在一边,微笑着认可了她的话。“小虫子?”我有些惊讶了。“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寻找春天的小虫子!”小女孩见我一脸迷惑,她有些得意了,响亮地告诉我。

  哦,这真有意思。我心动了,忍不住也在草丛里寻开了。小蜜蜂出来了没?小瓢虫出来了没?甲壳虫出来了没?小蚂蚁算不算呢?

  想那个老师真有颗美好的心,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和幸福。

  在河边摆地摊的男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银饰,摆了一地。阳光照在那些银饰上,流影飞溅。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地啄上一啄———他在打盹。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子。我拿起一只银镯问他:“这个,可是真的?”他答:“当然是真的。”言之凿凿。

  我笑笑,放下。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不时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继续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作家春天散文篇3: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北平的春天似乎已经开始了,虽然我还不大觉得。立春已过了十天,现在是六九六十三的起头了,布袖摊在两肩,穷人该有欣欣向荣之意。光绪甲辰即一九0四年小除那时我在江南水师学堂曾作一诗云:

  “一年倏就除,风物何凄紧。百岁良悠悠,向日催人尽。既不为大椿,便应如朝菌。一死息群生,何处问灵蠢。”但是第二天除夕我又做了这样一首云:

  “东风三月烟花好,凉意千山云树幽,冬最无情今归去,明朝又得及春游,”这诗是一样的不成东西,不过可以表示我总是很爱春天的。春天有什么好呢,要讲他的力量及其道德的意义,最好去查盲诗人爱罗先河的抒情诗的演说,那篇世界语原稿是由我笔录,译本也是我写的,所以约略都还记得,但是这里誊录自然也更可不必了。春天的是官能的美,是要去直接领略的,关门歌颂一无是处,所以这里抽象的话暂且割爱。

  且说我自己的关于春的经验,都是与游有相关的。古人虽说以鸟鸣春,但我觉得还是在别方面更感到春的印象,即是水与花木。迂阔的说一句,或者这正是活物的根本的缘故罢。小时候,在春天总有些出游的机会,扫墓与香市是主要的两件事,而通行只有水路,所在又多是山上野外,那么这水与花木自然就不会缺少的。

  香市是公众的行事,禹庙南镇香炉峰为其代表。扫墓是私家的,会稽的乌石头调马场等地方至今在我的记忆中还是一种代表的春景。庚子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记云:

  “晨坐船出东郭门,挽纤行十里,至绕门山,今称东湖,为陶心云先生所创修,堤计长二百丈,皆植千叶桃垂柳及女贞子各树,游人颇多。又三十里至富盛埠,乘兜桥过市行三里许,越岭,约千余级。山中映山红牛郎花甚多,又有蕉藤数株,着花蔚蓝色*,状如豆花,结实即刀豆也,可入药。路皆竹林,竹吻之出土者粗于碗口而长仅二三寸,颇为可观。忽闻有声如鸡鸣,阁阁然,山谷皆响,问之轿夫,云系雉鸡叫也。又二里许过一溪,阔数丈,水没及肝,界者乱流而渡,水中圆石颗颗,大如鹅卵,整洁可喜。行一二里至墓所,松柏夹道,颇称闳壮。方祭时,小雨籁籁落衣袂间,幸即晴雾。下山午餐,下午开船。将进城门,忽天色*如墨,雷电并作,大雨倾注,至家不息。”

  旧事重提,本来没有多大意思,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明我春游的观念而已。我们本是水乡的居民,平常对于水不觉得怎么新奇,要去临流赏玩一番,可是生平与水太相习了,自有一种情分,仿佛觉得生活的美与悦乐之背景里都有水在,由水而生的草木次之,禽虫又次之。我非不喜禽虫,但它总离不了草木,不但是吃食,也实是必要的寄托,盖即使以鸟鸣春,这鸣也得在枝头或草原上才好,若是雕笼金锁,无论怎样的鸣得起劲,总使人听了索然兴尽也。

  话休烦絮。到底北京的春天怎么样了呢,老实说,我住在北京和北平已将二十年,不可谓不久矣,对于春游却并无什么经验。妙峰山虽热闹,尚无暇瞻仰,清明郊游只有野哭可听耳。北平缺少水气,使春光减了成色*,而气候变化稍剧,春天似不曾独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头,亦不妨称为冬的尾,总之风和日暖让我们着了单抬可以随意倘佯的时候是极少,刚觉得不冷就要热了起来了。不过这春的季候自然还是有的。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说节气上的立春也已过了。第二,生物的发生当然是春的证据,牛山和尚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是也。人在春天却只是懒散,雅人称曰春困,这似乎是别一种表示。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腴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我倒还是爱北平的冬天。春天总是故乡的有意思,虽然这是三四十年前的事,现在怎么样我不知道。至于冬天,就是三四十年前的故乡的冬天我也不喜欢:那些手脚生冻瘃,半夜里醒过来像是悬空挂着似的上下四旁都是冷气的感觉,很不好受,在北平的纸糊过的屋子里就不会有的。在屋里不苦寒,冬天便有一种好处,可以让人家作事:手不僵冻,不必炙砚呵笔,于我们写文章的人大有利益。北平虽几乎没有春天,我并无什么不满意,盖吾以冬读代春游之乐久矣。

  甘五年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