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缘博物馆心得体会1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早就久闻闽台缘博物馆,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站在广场上,远远可望到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闽台缘博物馆。我细细揣摩着个题名:“闽”福建,“台”台湾。“缘”也指我们福建与台湾的情谊。好“闽台缘”啊!
来到二楼大厅,映入眼帘一幅火药爆绘的壁画——“巨榕”。该壁画是由现代艺术家蔡国强爆绘的。画高18米,宽9米。这幅画寓意深远,象征着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
在乡土闽台专题馆,我们不仅可以听到亲切的闽台民谣,还可以看到拜年的团圆场景,闹元宵的喜庆场面,迎春的美妙画卷,……据史书记载闽南人、客家人、台湾人等本是一家亲,都中原。
在专题展馆里,最吸引,闹元宵时的场景:瞧,穿着青布衫,头发盘成髻的妇人正搓着汤圆,在她面前摆着簸箕,里面是白胖胖的.汤圆。旁边蹲着小,正要点燃爆竹,另孝吓得赶紧捂住了耳朵,多么有意思呀……
走出“闽台缘”,看见有人在广场上放风筝,风筝飞得高高的,但线依然在手中。对啊!台湾那个风筝,飞得高高的,但线依然在祖国母亲的手中,永不……
闽台缘博物馆心得体会2
蓝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飘游。今天是星期五,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到位于福建省泉州清源山下,西湖之畔的“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参观。8:30,我们就出发了,大概是我带的东西太多,所以一路上我热得满头大汗,直喊累,只好从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的喝了下去。
“终,终于到了”,已经累得快趴下的我说,我们来到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根矗立在水池旁边的大龙柱,从斜向看,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龙柱,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过,这些小龙柱上的龙有48只,而大龙柱只有两条龙,总共50条龙。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水池很浅,参观完大门后,我们来到大厅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用火药炸开制作成的《同文、同种、同根生》的绘画,十分壮观!我和同学们都用手机情不自禁地拍起照来。
接着,我们来到了闽台展厅,一进去仿佛来到了古代,里面都是一些古代人用的东西。有的是化石,有的是以前一些闽台人民的生活场景。还有一些节庆、生命礼俗的文化场景,还有郑成功和施琅将军的一些英雄事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蜡人像刻得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十分逼真,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老师跟我们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有五缘,这五缘分别是:地缘,血缘,法缘,商缘以及文缘,台湾的祖先大部分都是从福建这漂洋过海去的。展馆里的文物和风俗图片和我们这里是一样的,这说明台湾人和我们是一家人。听了老师的一席话,真希望台湾快点回到祖国的怀抱!
秋游完了闽台缘,我受益匪浅,增长了许多见识,认识了很多祖国历史的文化。
闽台缘博物馆心得体会3
说起家乡泉州,大家一定知道闻名遐迩的闽台缘博物馆吧!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它坐落于中国的文化名城——泉州市区西北侧。它北倚清源山,南接美丽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这里可真是两岸文化交流和对台湾窗口宣传的重要窗口呀!
来到闽台缘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那高约二十米的“九龙柱”。这对“九龙柱”还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景象,这是以九龙吐珠象征着海峡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两岸关系坚如磐石,永远不分开。这两根柱子到晚上还会熠熠发光呢!
走进大厅,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要数那着名设计师蔡国强先生创作的火药爆绘壁画了。画面由一棵大榕树组成,用火药在日本特制的纸上爆破,绘成一幅画这幅壁画的寓意象征着两岸同文,同种,同根生。这幅画的制作方法堪称一绝,不愧是闽台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呀!
接着,来到了闽台缘二楼的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主题馆的前沿部分。一幅红色海峡两岸地图的漆画和四根雕刻威龙盘旋在上的柱子头顶为立体感很强的蓝色天空图画。主题的第一个部分,呈现的是一幅远古家园的场景。海峡两岸一水之隔,福建与台湾一带水的地理渊源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一座台湾海峡地形变迁示意模型。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海平面之下大陆与台湾的连接情形,这边是地缘。虽然我们与台湾人身在异地,不过我们同是中国人,闽台缘博物馆想要表达的就是台湾人与大陆人民本是同根生,两岸关系非常密切。接下来便是法缘,商缘以及文缘。
博物馆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展和临时的展厅。《乡土闽台》专题展面积2889平方米,按“春,夏,秋,冬”四个节时,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间风貌:“半月沉江”,“南海金莲”,“白璧青云”,你可能想不到,这些竟是泉州素食名菜。临时展厅面积1500多平方米,可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及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展示合作互动的平台。
闽台缘就像一壶好茶,带给我甘甜的滋味,每次去到那儿,我都能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洗涤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我们与台湾同胞息息相关,我相信,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归祖国!
闽台缘博物馆心得体会4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情同手足。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我们一家子就来到了象征闽台亲缘关系的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坐落于中国文化名城——泉州市区西北侧。北倚国家级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这里可真是一个两岸文化交流和对台湾宣传的重要窗口啊!
一到广场上,一对高约20米的“九龙柱”呈现在我的眼前。这对“九龙柱”还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景象,这是以“九龙吐珠”象征着海峡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海峡两岸的关系坚如磐石,永远都不会分开!衬托这雄伟景色的还有那48根“七彩灯柱”,这些灯柱可都是用我们泉州德化的特产——陶瓷,一小块一小块拼凑而成的。夜晚,这些灯柱还会发出明媚的光呢!
走进大厅,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要数那著名设计师蔡国强先生创作的火药爆绘壁画。这幅画是用火药在日本特制的高知麻纸上进行爆破,炙烧成一棵大榕树,并以现代化灯光和电脑技术控制,将海西两岸常用的百家姓显现在这幅画上,几秒钟变换一种不同的姓氏图腾。这幅壁画寓意是象征着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生。这幅画的制作方法堪称一绝,不愧是这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时间可过的真快,我们又来到了二楼的主展馆。这里的主展馆可是都是围绕“五缘”来展览的哦!
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缘——“地缘”部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十万年前宝岛台湾的模样,那是,正是冰河时期,台湾海峡的海平面急剧下降。终于,台湾和大陆相连了,古动物和古人类不断迁入岛内。冰期结束,全球气候逐渐回暖,海平面缓缓上升,重新形成了台湾海峡,闽台两地先民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关系,共同开辟了远古家园。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血缘”部份。据说,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自古以来,闽越族人长时间从福建移居到台湾,并激励子孙勿忘故土。
从法缘到商缘,又从商缘到文缘,都令我难于忘怀,通过这次参观,我进一步了解了闽台同文、同种、同根的关系。
游闽台缘博物馆五年级作文
今天,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对闽台缘博物馆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来到广场,放眼望去,广场上的建筑十分有特色,甚是壮观。那高耸入云的石柱尤其显眼。听老师说上面雕刻着九条龙,称为“九龙柱”。我走近仔细地数了数,果真有九条龙,这些龙盘绕着石柱,雕刻得栩栩如生。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呢!象征着海峡两岸的人们都是龙的传人,关系坚如磐石。
广场正中央有一面巨大的水池,水很浅但很清,如明镜。池水由里往外源源不断地流淌,仿佛在诉说着两岸人民渊远不断的情感。它将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倒映在水中,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瞧,那红砖白石的馆顶与倒映连在一起,像个灯笼,又像个中国结。
进入大厅,一眼就看见了闽台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火药爆绘壁画。旁边的电视机上播放着壁画爆破的场景,真是壮观,令人震惊。电视机旁的展柜里还陈列着制作这幅壁画的工具,在这,我发现了一张百家姓,原来这幅壁画隐含着180个常用姓氏。我万分震惊,站在画前仔细地端详起来,却没有找到一个姓氏。可我发现画上有一行字:同文同种同根生。这应该代表海峡两岸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关系吧!
随后,我们走进了展厅。这儿光线暗淡了下来,充满了神秘感,走在里面,仿佛步入历史文化的殿堂。我“贪婪”地吸取着知识。展厅里除了文物,还有音频。当我们站在一级台阶上时,惊喜地发现自己出现在前方的屏幕里,画面里还有花灯、古代人呢!我们仿佛瞬间穿越了。我们对着那群“古代人”招了招手,有的同学还调皮地对他们揪了揪他的辫子,可那些“古代人”却若无其事地从我们身边走开了。在屏幕里,我感兴趣地摸了摸“花灯”,感受着节日的喜庆,仿佛又回到了元宵节那一天。
参观完了博物馆,我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次游览,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闽台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闽台缘半日游作文600字1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早就久闻闽台缘博物馆大名了。今天,我有幸和快乐作文的老师、同学们一同来到闽台缘博物馆,一睹它美丽的风采。
来到了闽台缘博物馆的广场,放眼望去,那巍峨耸立的两根九龙柱是多么的壮观!上面雕刻精美的九条形态各异的龙,在柱子上蜿蜒盘旋,开心地戏着珠呢!在九龙柱下面,是一个用坚硬无比的石头——磐石做成的卧碑。它象征着闽台两岸的关系坚如磐石。哇!那么无与伦比的柱子是哪位大师雕刻出来的呢?太厉害了!接着,我又把视线转移到了广场的中央,那里有一方倒影池,瞧!池水清澈见底,水面波光粼粼,而且它们无时无刻地在往外面流——与风儿赛跑呢!据说,它还象征着福建、台湾两地的关系源远流长。再抬头望去,只见一朵金灿灿的和平莲在博物馆的顶端盛开着,向我们散播着幸福与和平的福音!
走进馆内,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品,但那挂在墙上的一幅巨大的榕树画更为夺目。经过介绍,我大吃一惊——这幅画竟是用火药爆破炙烧出来的,是艺术家蔡国强创作的。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药爆绘壁画呢,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象征着闽台两地同文,同种,同根生。看到这里,我突然萌生起了许多疑惑:为什么这种纸被火药炙烧不但不会破,还会构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呢?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纸呢……
参观完大厅,走进博物馆的内部,在里面,我知道了闽台两地的文缘、地缘、商缘、血缘和法缘上的关系。你瞧,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似乎向我们倾诉着闽台两地割舍不断的血肉亲情关系。
风还在呼呼地刮着,老师、同学们也已经走了,但我还久久地伫立在广场上,不禁思绪万千:闽台缘博物馆记载着台湾与大陆的悠久历史,它向世人宣告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闽台缘半日游作文600字2
以前,我和爸爸妈妈来闽台缘博物馆,总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今天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收获了许多知识。
站在广场上,放眼望去,广场上那两根高耸入云的石柱尤其显目,上面盘绕着九条张牙舞爪的巨龙,格外壮观。我才知道这石柱叫作“九龙柱”,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呢!柱子上的龙和下面的卧牌相组合,象征着海峡两岸的人们都是龙的传人,关系坚如磐石。广场正中央的`倒影池,非常浅但波光粼粼,水从里往外流,源源不断。我站在远处往池里望,瞧!倒影和实体连在一块真像个中国结,成了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不禁感叹设计这个博物馆的人是多么别有用心啊!
走进大厅,一眼就看见中亭悬挂着的那幅巨大的画,画的是一棵参天古榕。我总以为它是一幅水墨画,对它并不感兴趣。可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它是用火药爆破而成,是镇馆之宝,还是世界最大的火药爆绘壁画呢!多么了不起啊!
走进展厅,灯光顿时暗了下来,感觉走进了文化长廊里。展厅里展示着各种物品,有化石、陶罐、农具,民俗场景……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古代战斗用的武器。那盾牌是用青藤编织而成的,好似一顶斗笠;那大炮威风凛凛,是用青铜做成的;那土长枪、短枪,也很有意思……看到它们,我仿佛看见了祖国人们抵御外国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情景。那三尊身穿军服的蜡像,形象逼真,每次看到他们,我都吓了一跳。据老师介绍那是1945年10月25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的场景。看着这三尊蜡像,再看看墙上贴着的图片,我似乎听到了全国人们胜利的欢呼声。
游览完博物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闽台缘”三个字的含义,更深入地明白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闽台缘半日游作文600字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今天!今天,秋风送爽,满目金黄,我背起装满零食的书包和妈妈来到盼望已久的闽台缘博物馆。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当然是那我国最高的那一对“九龙柱”,高19米,宽2米,它象征着吉祥。只见那条威武、神奇的龙,栩栩如生地攀登在一根柱子上,直通云天,仿佛在天上飞行,又像在向各位中华儿女宣告着:“你们都是‘龙的传人’”!龙柱头顶上还有一根避雷针。再朝上面望去,只见刻着“闽台缘”三个大字,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向大厅走去。
我们来到了大厅,大厅居然种着一棵“树”,原来这是我国十分杰出的工艺品——火药爆破画。这幅画的作者是美籍华侨(泉州人哦)艺术家蔡国强叔叔。画家以扫把为笔,火药为墨勾勒出一棵参天古榕,栩栩如生,恍若“仙树”。这幅画高18米,宽9米,犹如一个“巨人。”闲话少说,我们还是继续探索闽台缘那远古的奥秘吧!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远古家园”。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两地原始文化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收复台湾的伟大领袖郑成功威武地站在我们面前。旁边还有一台电视,还是3D投影。电视上播放着郑成功攻打小日本的场面。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郑成功单枪匹马,奋勇杀敌,把小日本杀个精光。
接着,我们去看了黑白无常,古代人的生活、习惯等等,把博物馆游了个遍。
不愧是闽台缘,它展示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的历史关系,它象征着台湾快点回归,成为祖国的一份子。闽台缘博物馆,我为你感到自豪!
界线分明的色彩,是他的杰作。雕塑作品,则是他对概念的实验。快速完成,是他创作的首要条件。即兴创作,则是他对艺术的忠诚。
来到毕加索特展区,看到他一生的画画过程,从原本的写实,转为立体,画风截然不同。有许多我们看不懂的画作,都是毕加索的即兴作品。他不画他所看到的,而是画他所知道的。毕加索从小就接受了他爸爸的艺术教育,他爸爸认为,素描和水彩是表现艺术的最佳方式,因此直接教导他素描和水彩。他没有像我们有过幼年时的纯真画作,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而是直接跳跃式的迈进青少年艺术学习,因此得以在十四岁时就有大师级的水准。
但是眼中的他,却不认为这是完美极好的。他曾讲了一句话:“我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画得像拉斐尔等大师一样好,但是我却花了一生来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画画。”到了他中年的时候,毕加索的画作已经转成了立体派,但是他的画风有别于其他立体派创作者。因为他患了忧郁症,所以他的画作变得十分扭曲,但是这却让我们看到了毕加索的真正艺术美感。正因为如此,他画画的`速度变得很快,一天几乎就能创作出四幅画,他以快速的笔法,表达了心中的情感,这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艺术!
这次的毕加索之恋,让我感受到,原来艺术,并不是写实,只要能够表达心中的真实情感、泄漏内心的诚挚渴望,这就是艺术!我想,这次毕加索的作品大赏,真能让我对毕加索的依恋,是那么的难以割舍,是那么的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