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泳池游泳安全常识短句 正文

泳池游泳安全常识短句

时间:2025-10-12 04:56:29

游泳的安全常识

  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够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快乐健康成长,安全常识是孩子成长中不得不学习的部分之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游泳的安全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1、下水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2、远离河道,严禁去水库游泳。

  3、身心情况欠佳时,如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绪不好时不宜游泳。

  4、身体患病不游泳,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立即游泳。

  5、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不游泳,恶劣天气不外出游泳。

  6、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告标语的.水域,严禁游泳、戏水。

  7、游泳池边不要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

  8、游泳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

  9、游泳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10、水中活动,感到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

  11、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支,无法游回岸边,应立即举手求救,。

  12、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支持,如在游泳池,要向救生人员请求支持。儿童少年不可贸然下水施救。

  13、发生溺水事件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

  14、发生溺水事件时,不太熟悉水性者应采取仰卧位,头部向下,使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切忌慌张,将手臂上举乱扑动,加速身体下沉。

  15、发生溺水事件时,会游泳者,如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16、溺水者救起后,要清除口鼻喉内异物,排出溺水者胃肺部水,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

野外游泳安全常识

  户外运动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加强安全意识,如何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意外事故后如何自救和救人就是我们应该着重讨论和强调的`。户外活动中无论是登山、朔溪、漂流还是速降、定向等,都经常会遇到江河湖海。因此溺水是户外运动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事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野外游泳安全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安全游泳的原则

  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1、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癫痫、皮肤病、眼疾等不宜游泳;

  2、疲倦、生病、饱食、空腹、情绪不好及酗酒后不宜游泳;

  3、正确评估自我能力,游泳时不能逞强好胜,应该量力而为。泳技差者不能到深水处或离岸太远。

  二、选择安全场所:

  1、不可在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警示标志区域内游泳;

  2、不可在航道、港区、急流区、礁岩区、码头旁及水草生长区域游泳;

  3、游泳时遇大雷雨或地震时应立即上岸;

  4、了解水温、海浪、风力、潮流等情况;

  5、不明地形或水浅处均不宜跳水、不可贸然潜入深水;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1、热身运动:入水前应先做伸展热身操;

  2、游泳中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且以最大肺活量吸气及吐气,做到有节奏,不易多说话,以防呛水;

  3、养成睁眼游泳的习惯,戴泳镜,以免被撞或踢伤;

  4、结伴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5、从事水上活动,除游泳外,均应穿着救生衣;

  6、不可拿呼救的动作开玩笑;

  7、离水后应立即擦干身体、保持体温;

  8、游泳前应仔细勘察水域,并用浮标划分深浅水及安全区域。

  野外溺水的原因:

  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溺水。

  一、个人因素:

  1、因呛水而慌乱,影响泳姿造成溺水;

  2、误入深水区;

  3、游泳运动过度引起体力不支或呼吸配合失调造成生理缺氧,如抽筋等。

  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再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相反,心慌意乱会造成周身肌肉紧张体力过早耗尽而发生溺水。

  二、环境因素:

  1、岩石湿滑、滚动、间距大;

  2、水温差异大,水温过低;

  3、漩涡暗流:在江河中游泳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旋涡,此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沿其切线方向游离旋涡中心,而千万不能采取直立踩水姿势顶水逆流而游,以防被强大的旋涡吸入水下。万一被卷入水下,也应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气争取以潜泳在水下奋力一拼,此时顽强的求生意识是你获救的唯一希望;

  4、河床差异;

  5、豪雨引起山洪暴发。

室外游泳的安全常识

  炎炎盛夏,游泳是我们的首选运动,除了到正规的游泳馆游泳以外,我们还会选择室外游泳池、海滨、沙滩等地避暑度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室外游泳的安全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一、时间的选择

  1、室外游泳要避开正午太阳直射的时间,选择在早晨和下午四点以后比较好,游泳时着装比较少,紫外线会灼伤您的皮肤;

  2、室外温度连续三天28度以上,且要选择风和日丽的日子比较好,如遇突发雷雨天气,要迅速离开水域,到安全地带避雨和欣赏风景。

  二、地点的选择

  1、室外游泳池

  一定要选择泳池周边比较开阔地方,顶端和附近不要有电缆和高压线,室外池与室内池一样,要配备相对专业的救生人员;

  2、海滨、沙滩

  旅游景点和度假圣地,都会有指定的游泳区域,在那里会有醒目的标识物,配备专业的海洋救生员;

  一定不要选择游野泳,生命的代价谁也付不起!

  三、泳装的选择

  1、泳衣

  泳衣要紧身、合体、鲜艳,海滨、沙滩游泳时的风浪会比较大,兜水的泳衣会消耗您的体力,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隐患。鲜艳的泳衣会令您成为靓丽的的风景,也会成为救生员关注的`对象;

  2、泳裤(沙滩裤)

  泳裤(沙滩裤)要选择带有内衬的,且不要带有口袋和兜兜的;

  四、备品的选择

  1、防水的防晒霜

  在室外游泳,提前十分钟涂好防晒霜是必做的工作;

  2、毛巾被

  在室外游泳要带一块大点的毛巾被,起水后要迅速擦干身体,微风拂来之时,湿气和寒气也会侵蚀您的身体;

  3、矿泉水

  游泳看不到汗液的流出,但是,频繁的换气,会让我们感到口干舌燥,矿泉水是我们补充水份的最佳选择。

野外游泳时必备的安全常识

  户外运动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加强安全意识,如何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意外事故后如何自救和救人就是我们应该着重讨论和强调的.。户外活动中无论是登山、朔溪、漂流还是速降、定向等,都经常会遇到江河湖海。因此溺水是户外运动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事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野外游泳时必备的安全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安全游泳的原则

  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1、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癫痫、皮肤病、眼疾等不宜游泳;

  2、疲倦、生病、饱食、空腹、情绪不好及酗酒后不宜游泳;

  3、正确评估自我能力,游泳时不能逞强好胜,应该量力而为。泳技差者不能到深水处或离岸太远。

  二、选择安全场所:

  1、不可在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警示标志区域内游泳;

  2、不可在航道、港区、急流区、礁岩区、码头旁及水草生长区域游泳;

  3、游泳时遇大雷雨或地震时应立即上岸;

  4、了解水温、海浪、风力、潮流等情况;

  5、不明地形或水浅处均不宜跳水、不可贸然潜入深水;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1、热身运动:入水前应先做伸展热身操;

  2、游泳中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且以最大肺活量吸气及吐气,做到有节奏,不易多说话,以防呛水;

  3、养成睁眼游泳的习惯,戴泳镜,以免被撞或踢伤;

  4、结伴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5、从事水上活动,除游泳外,均应穿着救生衣;

  6、不可拿呼救的动作开玩笑;

  7、离水后应立即擦干身体、保持体温;

  8、游泳前应仔细勘察水域,并用浮标划分深浅水及安全区域。

  野外溺水的原因:

  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溺水。

  一、个人因素:

  1、因呛水而慌乱,影响泳姿造成溺水;

  2、误入深水区;

  3、游泳运动过度引起体力不支或呼吸配合失调造成生理缺氧,如抽筋等。

  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再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相反,心慌意乱会造成周身肌肉紧张体力过早耗尽而发生溺水。

  二、环境因素:

  1、岩石湿滑、滚动、间距大;

  2、水温差异大,水温过低;

  3、漩涡暗流:在江河中游泳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旋涡,此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沿其切线方向游离旋涡中心,而千万不能采取直立踩水姿势顶水逆流而游,以防被强大的旋涡吸入水下。万一被卷入水下,也应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气争取以潜泳在水下奋力一拼,此时顽强的求生意识是你获救的唯一希望;

  4、河床差异;

  5、豪雨引起山洪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