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指尖蝴蝶文案短句 正文

指尖蝴蝶文案短句

时间:2025-05-05 19:29:32

中班健康:指尖上的蝴蝶

  活动目的:

  1、了解重心与平衡的关系

  2、通过实验,找到蝴蝶的重心平衡点

  活动准备:

  卡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彩笔火柴棍硬币不倒翁长短木棍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参与游戏:《踮不起来的脚》。

  提问:这是为什么?

  师:人移动时是随着重心移动的。为了踮起脚,必须将身体的重心向前移,但因为前方有门阻挡,所以无法移动重心,那么,这个动作也就无法做到了。

  游戏1:

  (1)在水平跑步机上缓步前行,让你的朋友用布条将你的双眼蒙上,此时,你保持缓行状态,别停下。

  (2)持续几分钟后,让你的朋友关闭机器,然后帮助你从跑步机上下来,注意不要将布条从眼睛上取下来。

  (3)试着原地踏步,这时尽管你感觉像是在原地不动,其实你在向前移动。

  游戏2:

  (1)打开房门,在房门的边缘站立,鼻尖和腹部轻轻的接触门扉,双脚门的两边。

  (2)试着踮起脚,但脚跟却离不开地面。

  2、参与游戏:《无法站起来》

  提问:这是为什么?

  师:在这个游戏中,支撑你的地方就是你的基点。当你站着的时候,你的双脚就是你的基点。重力对你身体的作用都集中在身体的重心上,而不是均衡的作用在你身体的各个部位上。当你站着的时候,你的'重心就在你双脚的正上方,所以你可以直立不倒。当你的头抵着墙壁的时候,你的重心在你的两个基点——头和脚之间。为了能够重新站起来,你必须把重心移回到双脚的正上方。而由于你不能使用双手和双脚,只能靠背部肌肉把你拉起来,但在这种状态下背部力量不够大,所以,不管用多大的力气,你就是站不起来。

  3、参与游戏:《拾不起来的钱币》提问:这是为什么?

  4、交流问题,探讨答案。教师总结:,在重力作用下,每个物体都有一个重心,找到重心就找到了平衡点。(力学上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二、提出问题探索实验

  1、尝试用手将长短木棍同时直立与地面,双手同时放开,看哪根木棍先倒下

  2、观察不倒翁,为何不倒,它的重心在哪里呢?

  3、总结:重心越低,物体越稳

  三、实验操作

  1、教师出示一只可以停在手指尖上的蝴蝶,请幼儿观看

  2、提供材料,幼儿动手制作一只可以停在手指尖上的蝴蝶

  3、幼儿交流,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制作意图:

  提高幼儿投准的能力。

  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育价值: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练习幼儿大肌肉灵活性,巩固幼儿对数序的理解。

  选用材料:

  碎花布头、压膜好的.小花、棉花、大米、竹竿、旧蚊帐头、粗铁丝。

  制作方法:

  1、用粗铁丝围成圆,用即时贴缠绕固定,并用旧蚊帐或纱帘用铁丝固定成网兜型,在铁丝下方用竹竿固定,把压好膜的小花用针先缝在边上装饰,捕蝶网即成。

  2、用碎花布制成蝴蝶形状的沙包(中间装米,外边用棉花包裹)既有重量又不会伤到幼儿,把数子卡片固定在蝴蝶上即可。

  适合年龄和地点:可在户外或室内体育活动中进行,适合3-5岁幼儿

  操作方法:

  1、3-4岁幼儿可一人拿网,一人扔蝴蝶,投到网中。

  2、4-5岁幼儿可按数序投蝴蝶沙包至网中。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中班健康:舌尖上的美食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各地特色美食,激发探究美食的兴趣。

  2、知道食物有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道。

  3、能根据表情判断同伴品尝的味道。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食物(西红柿、辣椒、蛋糕、苦瓜),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道的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信息分享。

  ——请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

  二、开阔视野。

  ——(出示电子大书)师: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东西方饮食差异很大,每个地方的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实物。

  ——师:北方的幼儿喜欢吃什么?(面食)

  ——师:***的幼儿喜欢什么?(馕)

  ——师:湖南的幼儿喜欢吃什么?(辣椒)

  ——师:云南的幼儿喜欢吃什么?(米线)

  三、活动体验。

  ——教师出示西红柿、辣椒、蛋糕、苦瓜,并请个别幼儿尝尝,说说它们都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让幼儿想象一下还有什么东西是酸、甜、苦、辣的呢?

  ——师:说一说自己喜欢吃什么味道的食物。

  ——师:为什么人能尝出食物的味道?(简单介绍味蕾的作用)

  四、游戏:“尝一尝”。

  ——教师准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水,眼罩一个或蒙眼布。

  ——请一个幼儿上来戴上眼罩,品尝其中一杯水,并做相应的表情,再请在座的幼儿猜一猜他尝到的是什么味道。请参与游戏的幼儿说一说尝到这种味道的感受。

  活动应变

  活动前可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地美食的知识、图片。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更多不同味道的食物或饮料,请幼儿品尝,说一说尝到的味道。

  2、开展美术活动,鼓励幼儿想象和绘画吃某种味道的食物的表情。

  区角活动

  1、美工区:鼓励幼儿想象和绘画吃某种味道的食物的表情。

  2、科学区:投放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水,让幼儿观察和分别。

  环境创设

  主题展示区:将各个地方的食物图片和人物图片贴到主题区。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分享一下自己家乡的美食,有条件的话打印图片带回幼儿园分享。

  随机教育

  日常进餐时,提示幼儿关注、辨别各种食物的味道。

  相关链接

  可以和幼儿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了解中国各地的美食。

指尖上的父亲散文

  中午在厨房做饭,剥一枚大蒜,拇指尖一阵尖利的疼痛,停下查看,原来是自己前几天剪指甲时剪得太深了。不由想起了父亲。

  父亲是个爱干净的人,表现之一就是经常给我们兄妹剪指甲,而且他总喜欢剪得很深,直到指甲陷进肉里,我们疼得大叫,他却哈哈大笑,说下次一定注意,但到了下次还是如此。于是,每次父亲让我们伸出手来时,我都有些害怕和不情愿。

  父亲的爱干净还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记得小时候每次听说父亲要回来,母亲总是一阵慌乱,因为父亲特别爱整洁,看到一点脏乱就容易发脾气,而父亲很少在家,母亲要教书又要带我们兄妹四个,家里不可能弄得那么干净,所以她得赶紧收拾。

  记得幼时作文写过父亲,写外表时主要写了两点,一是身材颀长,二就是干净,虽然衣着很朴素,但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我好像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他衣服上总是连一丝灰都看不到”,这里不免有模仿从书上看到句子的痕迹,但更多的是真实的感觉。

  小时候的我,只知道父亲很忙,很少在家。长大后的我才知道那时作为乡干部的父亲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插秧还要带头唱歌鼓舞干劲,有几个村委会的办公用房就是在他建议下和村里干部群众一同建起来的,“现在都还在用呢!”每次说起这个,父亲都是满脸的自豪。

  每次回来,父亲都骑着他那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时自行车可是个稀罕物,是单位配给他工作用的。我有时也沾些光,年幼的我总是坐在前面的杠子上,时间一长脚就麻了,每次下车都站不起来,一次在路上鞋子掉了都不知道。稍稍长大后我开始坐后面,一次不小心脚挨到了车轮,顿时脚后跟血流如注,父亲赶紧把我送到医院,此后又让我坐到前面的杠子上去了。记得父亲在一个乡任党委书记时还用自行车带过我,那时开始有汽车了,但他工作之外很少用,我那时是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极不愿意极力避免用公车,为此对父亲还有些意见,现在我才知道其实他已经做得够好了。进城后单位给父亲配了手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时他交了公,这样很少有人用手机时他用上了,到我们都普遍用手机时他反而没了手机,前两年才让大哥给买了一只。

  父亲的车技很好,一次寒假我们到姑姑家去玩,过年前,父亲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们,几十里路,坑坑洼洼的,特别是还要经过一座很高很陡的坡,父亲载着我们兄妹四人竟然一下也不停,那又高又陡的坡也是一下子冲上去的,那时我对父亲真是崇拜极了:这么厉害!有次下了雨,风也很大,我们都没带伞,我坐在中间,后面有兄长挡着,前面有父亲宽厚的脊背,到家身上竟然一点都没湿,大家都啧啧称奇。他在乡里经常晚上喝醉了酒还能摸黑骑十几里坑洼乡村土路,很顺利地到达家中,有同事称赞他车技的同时也常常打趣他那么晚还回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父亲其实还是很顾家的。

  很少在家的父亲,一回到家,就会钻进厨房,给我们做好吃的,过年时和大伯家合在一起吃的大餐也是父亲主厨,他做的菜都是家常菜,但色香味俱全,是我们最爱吃的。一有空他还喜欢到菜地上去,或者在院子的园子里侍弄果树。园子里原来有四棵梨树,两棵雪梨两棵麻皮梨,都枝繁叶茂,是我们童年的乐园,知了在这里声声地叫着夏天,我则用它们的蝉蜕换些难得的零花钱,初中时还作了勤工俭学的收入,当然除去园子里的杂草则是父亲交代给我们的必修课目。每到收获季节,果实累累,要用装谷的箩筐来装,我们个个吃得肚子发胀,还要分好多给亲戚和邻居,后来他为了栽那种矮化嫁接的柑桔树,把这几棵梨树移来移去的,结果都给弄死了,我们对此都颇有怨言。在旁边盖新房子后在门口挖了池塘,他干脆在塘的四周全种上了柑桔和蔬菜,一次收的冬瓜竟有近一人长,吃不完拿来晒了干菜。父亲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虽然长年在机关工作,但他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除了喜欢种菜种果,每年夏季双抢时,他都要我们去给叔叔伯伯小姨姑姑家帮忙,而他自己一有空也会去稻田里身体力行。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还非常节俭,有一个习惯他至今保留着,每次吃饭时他总是把碗里的饭吃得一粒都不剩,我们都笑说他的碗简直不用洗,他就和我们讲起往事,当年家里人多粮食紧张,当家的曾祖母规定只有干生活的爷爷和大伯可以多吃点,其他人都只能吃一碗饭,总是吃不饱的他自然要爱惜碗里的每一粒饭了。这对我影响很大,在中学念书时总是吃最便宜的饭菜,衣服穿得一次竟然引起了别人的同情。

  正式退休后,花了大半年时间修整老屋,今年五一,父亲带着母亲回到了故乡,并且立即就将荒芜了多年的池塘四周翻挖种上了各种蔬菜,还去离家有些路的菜地忙活,很快我们再去时就吃上了他亲手种的菜蔬。

  父亲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喝酒。现在退休了仍然喜欢,搬到故乡去之前一次体检查出白细胞减少,我们都让他少喝酒,他稍微收敛了些,很快复检时查得白细胞上升接近正常了他又恢复了原样,还说是因为修整老屋时太操劳了,不是喝酒的缘故。从我记事起,他就有这个嗜好,并且几乎每喝必醉。醉了回家来很容易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打人,哥哥弟弟们都挨过他的打,当然不只是喝醉时,但我没有。只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事,我躺在地上手被绑着,仍然倔强地朝着站在旁边的父亲大喊大叫,有些醉态的父亲望着我哈哈大笑。

  父亲看上去就是个严肃的人,加上很少在家更显得严厉。长大后第一次听说他闲下来也喜欢打扑克时竟然有些不信,虽然早就看过一张他年轻时打篮球的照片。家里人都有些怕他,只有我不怕。哥哥和弟弟有什么话(多半是请求)想和父亲说又不敢说时,就会让我去说,他们说“女儿种,说错了他也不会骂你。”因为我是四兄妹中唯一的女儿,加之从小学习成绩又好,父亲对我一直很偏爱,别说打,骂都极少。年幼时,父亲还经常给我梳头扎辫子,这是我听村里人讲的,尤其是河边洗衣的村妇们常常在我面前提起,大约因为这在重男轻女观念很重的乡村非常罕见吧。我有些惊讶,母亲太忙,忙得连自己的头发都顾不上梳,我只在旧照片上看过母亲的长辫子,现实中只看到自己和母亲一样一直都是一头短发。父亲每次出差都要给我带各种漂亮的衣裙,只是我却总是不肯穿,那时的我习惯了朴素的衣着,且观念偏执,性格固执。

  说到我性格中的固执部分,一部分可能源于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偏爱,使我年幼时在家里显得有些霸道和暴躁,更大部分可能源自父亲的遗传,母亲就常说我的倔强固执和父亲如出一辙。父亲是个传统思想很重的人,很重视乡村的人情世故和礼节,而我对此一直是一头雾水且不喜欢,在父亲眼里可能变成不尊重吧,我们各执已见,互不相让,为此前几年与父亲起过一次激烈的冲突,急坏了的母亲直说我和父亲是两头犟驴。我的个子和母亲一样矮小,与父亲颀长高挑的`身材相去甚远,但其实我的相貌更接近父亲。高考后的一天我和父亲走在校园里,路遇从未见过父亲的同桌,她后来跟我说她一猜就知道是我父亲,因为远远地看着我们两个人的脸,简直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参加工作后一位第一次见到父亲的同事也说我和父亲长得太像了。但是也有同事和外单位的朋友觉得奇怪:父亲这么喜欢喝酒,我怎么滴酒不沾,我笑笑,有时想,也许就因为父亲嗜好我才这样吧。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父亲偏爱我的一个原因,我只知道,在严厉得让家人都有些怕的父亲面前,我敢于说出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至于高考文理分科时我是在自己犹下豫不决的情况下才想到回家去征求父母的意见,母亲当时不在家,父亲也只是给了我一个建议,最后还是我自己拿的主意。甚至毕业分配时还大声地与他顶撞起来,并按自己意愿分配到了一个偏远的山乡,虽然事后大哥告诉我,其实父亲内心深处也是希望我去乡下的。我有些惊讶,虽然父亲在给我的信中说过他是因为面子的缘故才去找人想把我分到县城某机关的,当时一心想去乡村的我,对此毫不领情。不论父亲内心是怎么想的,我毕竟是公然地顶撞了他,当时的他气得暴跳如雷。其实我虽然从小一直都不怎么怕他,但公然顶撞也还是很少的,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父亲在我眼里一直都是家中的权威,所以后来在婆婆家看到小姑子经常顶撞公公时很是惊讶,在我们家这是不可想象的呀,丈夫笑说他们家民主我们家专制。大哥就曾说过家里只有我是一直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人生道路的。

  因为父亲很少在家,印象中也一直不苟言笑,我依恋和交流更多的是母亲,年幼时父母吵架我也是本能地向着母亲,冲着父亲大哭大喊。十多年前,全家省吃俭用,在县城盖了新房子,把家搬到了县城,父亲在家的时间多了,我却独自一人在一个偏远的山乡,并且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家,和父亲相处的时间仍然很少,能感觉到他平易慈爱的另一面,但仍然不习惯和他单独在一起,常常不知道说什么甚至有些紧张,不像和母亲在一起叽叽喳喳没个完。我总是避免和父亲单独相处,也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父亲节。我觉得自己儿时不怕父亲,长大后倒是有些怕他了,我想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只知道有什么说什么,不懂得那严后面的爱,爱后面的严。小时候怕剪指甲,怕父亲又剪得很深很疼,现在却很是怀念,因为那是疼,那更是爱。

  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也一直保持着瘦长的身材,看起来也显得年轻,在下意识里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不老的。无意中看到张一寸照片,大约是办身份证用的,脸上的皮肤纹路都照得很清楚,我忽然就看到了父亲的苍老,就像是一瞬间的事,其实当然不是,父亲现在虽然仍然喜欢喝酒,但酒量已经小了很多,爱吃辣的他现在吃点稍微辣的菜就会满头大汗……是我没有认真关注过父亲。就像这指尖,指甲剪深了,平时也不觉得有什么,一触摸才感觉和发现了那尖锐的疼痛,并由此想起了父亲。

  父亲就在我的指尖上,我再怎么粗心和回避,他始终都在那里,始终都在我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