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明代东林党首领、无锡人顾宪成撰写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许多读书人的座右铭。
(二)寄畅园
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曲涧盘幽石,长松育碧萝。
峰高看鸟渡,径僻少人过。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改作别业,名“凤骨行窝”。园中多古木,后倚一墩。该墩为江南巡抚周忱为改善惠山寺风水,堆叠于正统十年(1445)。园成之时,秦金作诗道:
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曲涧盘幽石,长松育碧萝。
峰高看鸟渡,径僻少人过。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
秦金逝世后,园子转给族孙秦梁,由其父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1506)之夏,“葺园池于惠山之麓”,园名亦称“凤骨山庄”。
康熙、乾隆两帝各六次南巡,均必到此园,是为寄畅园的鼎盛期。辛末年(1751),乾隆首次南巡,指定寄畅园为巡幸之地,喜其幽致,携图以归,于北京清漪园万寿山东北麓仿建“惠山园”,即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三)蠡园
明代诗人王永积在《五里湖》诗中赞誉蠡湖是垂钓的好去处:
鸬鹚出没鱼同患,却笑沧江垂钓叟。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
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
(四)黄埠墩
明代南京右都御史海瑞来锡时曾为环翠楼题了“玩山临水第—楼”的匾额。
清圣祖玄烨、高宗弘历多次下江南,曾在黄埠墩盘桓或借宿。玄烨题了“兰若”的匾额。
新镌文天祥《过无锡》诗碑。阁中悬“正气长存”和“千古流芳”额
《过无锡》诗一首: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夜读程婴存国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五)惠山二泉书院
清末著名学者俞樾曾拜谒题联:
自胜国至熙朝,歌咏不忘,四百年来五开府;
以事功兼学术,馨香无愧,九龙山下一崇祠。
(六)惠山寺
1.唐相李绅
他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历史上,惠山寺与一些名人名字连在一起。唐相李绅曾经苦读惠山寺的故事广为流传。李绅家境贫寒,在寺中读经书、写文稿,曾经得到僧人的帮助,后中进士,官至相位。
2.唐代诗人皮日休诗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3.听松石床题刻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4.抗金名将李纲诗,置于惠山李忠定公祠东壁。
不愁芒屦长南谪,满愿灵旌助北征;酹沏一杯抵泪眼,烟云何处是三京?
5.天下第二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苏轼
6.唐代诗人皮日休诗
为丞相饮茶需用二泉水而将二泉水进贡到宫内的情况写下;
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七)唐代诗人皇甫冉在《无锡惠山寺流泉歌》云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无冬春。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只为灵泉留。,
(八)文徵明诗碑中的《太湖》诗云: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无锡文字客诗词
无锡文字客:冬雨(三)
【七律下平十二侵】
萧瑟西风拔素琴,悄然寒气袭衣襟。
堤边枯柳观丝舞,池里残荷听雨吟。
幸有早梅初绽蕊,不须晚菊总悲音。
相思一缕凭栏望,祈盼娇颜伞下临。
无锡文字客:冬雨(四)
【七律上平十灰】
朔风携雨带寒来,池里枯荷遭重摧。
雾笼东江舟入静,烟迷北岭鸟啼哀。
早梅绽放枝头舞,晚菊凋零院内堆。
墨染素笺思往事,今宵梦伴燕南回。
无锡文字客:雪中情
【五绝下平八庚】
踏雪寻梅影,临风问柳情。
痴吟清雅句,相伴管弦声。
无锡文字客:雪中情
【七绝新韵八寒】
东风一夜千林变,玉宇琼楼降世间。
清影徘徊难入梦,心随明月几重天。
无锡文字客:共白头
【七绝新韵七尤】
红尘静守咏春秋,独上兰舟景色幽。
邂逅水云情婉切,漫长岁月共白头。
无锡文字客:相伴
【七绝上平十灰】
花香蝶舞早春来,神往魂牵仰玉腮。
遥望苍穹金阕远,何时相伴上楼台。
无锡文字客:长思
【七绝上平四支】
数点梅花落墨池,回头眷恋又相思。
人生弹指芳华过,无限闲愁总不知。
无锡文字客:文字客
【七绝新韵九文】
沉醉诗词文字客,痴吟雅韵第一人。
空庭抱月相思断,孤枕愁眠寂寞身。
无锡文字客:思韵
【七绝下平一先】
细数窗前花落几,微观院里叶飞千。
伊人浅醉谁陪伴,平仄相思付管弦。
雅韵诗音:
【七绝新韵十唐】
闲忆当初痴海誓,尔弹一曲凤求凰。
两相缱绻白云处,作赋吟诗叙话长。
无锡文字客:
【七绝新韵八寒】
红尘有你心无憾,白首与卿世尽欢。
日月经天花共舞,凤鸾比翼不孤单。
无锡文字客:网缘
【七绝新韵九文】
游走屏前寻伴侣,倘佯网海觅知音。
从今不再轻吟月,清雅相随慢诵春。
雅韵诗音:
【七绝新韵八寒】
屏前游走来回赋,清雅连云锦瑟弹。
解语知音消寂寞,说今道古忘更阑。
红豆
【七绝上平四支】
红豆团圆寄盼思,钟情厚爱世人知。
绽花成果漫长日,风雨同舟心不移。
雪梅
【七绝新韵八寒】
娇姿洁爽傲霜寒,墨客文人赞笔端。
秋艳春芳从不恋,愿陪白雪宿良缘。
【七绝,望月思,平水韵一先】
无锡文字客!
依栏望月思千里,能否齐眉共百年。
挑尽灯花难入梦,心事一片晕诗笺。
【七绝,望月思,平水韵七阳】
无锡文字客!
良辰美景影成双,笔染清愁入画廊。
翘首天涯空对月,清风伴酒吟八方。
【五律,望月思,平水韵二萧】
无锡文字客!
凭栏远影昭,疑得一川娇。
接日流思静。连天水欲飘。
风掀锡海浪,波涌太湖潮。
已是达天阁,烟霞别样佻。
形容中秋的诗词
从古至今,形容中秋的诗词有很多,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形容中秋的诗词:
一、《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简析: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二、《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析: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三、《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简析:《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四、《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简析: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五、《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简析: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六、《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简析: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七、《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简析: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八、《木兰花慢》(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简析: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辛弃疾还有一首《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九、《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简析: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十、《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简析: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形容龙的诗词
篇一:中国龙
五千年的精神,
五千年的歌。
形成一派的文化,
代表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黄龙是道德圣灵,
为皇家的尊贵专享独得。
贝赑厚重忠诚,
总把那颂碑驼。
囚龙本性文雅,
欢快祥和最喜音乐。
睚眦性爆耿直鲁莽,
好报打不平多。
嘲风好险挑战坚难,
爱镇妖除魔。
蒲牢爱吼热闹喧哗,,
专在那巨钟坐。
狻猊拨烟撩雾,
香炉之上看香火。
狴犴严禁肃穆,
管理监狱和枷索。
螭吻总在房檐脊顶站,
蚣蝮吞江吐水守护在江河。
你们是一体,
是中华生生不息的脉波。
是一种能量的代名,
是一种高超本领的活泼。
有着高深智慧,远博的知识,
变化多幻展转腾落。
有着那不屈不挠的个性,
刚硬挺拔的执着。
人们都想成为你,不被坚难困折,
向着目标锲而不舍。
不论是削壁刀崖,
滚油烈火。
你总是审察怎样闯,或者改变策略和方向,
最终要抓住那成果。
篇二:龙的爱
我踏步向前迈
穿越千年
来到长城之外
战马嘶吼敌从外来
银甲血袍生死同在
夕阳似血
壮歌如此豪迈
热血澎湃
往昔依稀犹在
奈何岁月难等待
黄沙掩尘埃
世界奇迹,我站在
那天蓝的爱
是我中华的情怀
龙的爱
篇三:龙
你是中国的山河,
你是中国的民族。
你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
我们的精神,
我们的灵魂。
我们的血肉身躯,
我们的言行。
我们就是你,
你就是我们。
你在发育,
你在成长。
你在飞腾,
展现你的刚强。
你有着不屈不折的坚韧,
最好助人为乐的善心。
总爱创新进取拼博向上,
把那真理去寻。
有人总是叫你别的名称:
日月潭有点文雅,喊你喜玛拉亚山,不如叫你拉萨,显得简单好听。
蒙古包,天山也行,银川、上海滩、北京。
我觉得你还是叫龙!这是最响亮的好名。
篇四:行龙
吾心如岳九层高,
何惧风欺雨飘摇。
而今潜龙当伏地,
只待雷霆冲云霄。
篇五:玉龙
雪可以分为两种
战罢玉龙三百万
败鳞残甲漫天飞
分类的依据就是
我们的龙族终于
是失败还是胜利了
悲伤的缟素和
喜悦的晶莹
都是那么美丽
因为它们都是美玉
它们代表了龙族
我们骄傲的龙族
他们优秀的体质
在寒酷的凌厉面前
永远都不肯选择
那屈辱的瓦全
篇六:蛟龙
深潭蛟龙舞当空,
云剪千岭始从容。
日照鳞甲万金闪,
脚踏乾坤锁群峰。
篇七:流淌的.火龙
记忆深处山乡轻纱曳地的月色
红绸般飘舞的火龙
总是在我的头顶汹涌
红红地奔腾在山乡田野
串串星光点燃彝人的激情
无论在都市还是故里
火龙流淌过我的心田
火焰烧落庄稼上的虫群
烧去所有的苦难
不会忘却的火把直立在心中
燃烧灵魂深处壮美的诗篇
搅动雄鹰俯视下的沃土
奔涌的火浪驮伏着彝人的梦
火焰浇灌着彝乡的岁月
那是心灵的枯槁
点燃那堆古老的传说
火种从天空跌落
点醒深邃的黑夜
从内心迸发的热能
引燃彝人的火把火焰
沿着血管喷流她的热情
邀来四方宾朋
让鲜艳的生活从彝乡溢出
火焰涌起层层索玛花潮
漾起圈圈“达体舞”龙
踏响彝人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