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云舒是什么诗的句子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所以,最早的出处是:《菜根谭》。
【菜根谭简介】
《菜根谭》是明朝道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
同时他作为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现存有大体两种不同版本--清刻版与明刻版,明刻版来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本词条采用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氧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注释
1.唧唧(jījī):叹息的声音.同《琵琶行》中“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之“唧唧”.
2.当户(dānghù):对着门.
3.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4.惟:只.
5.何:什么.
6.军帖:军中的文告.
7.可汗(kè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8.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0.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辔头: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3.辞:离开,辞行.
14.溅溅(jiānjiān):急水流动声.
15.旦:早晨.
16.但闻:只听见
17.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啾啾(jiūjiū):马叫的声音.
19.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0.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21.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22.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23.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4.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25.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6.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27.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不用:不愿意做.
29.尚书郎:古代官名.
30.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1.郭:外城.
32.扶:扶持.将:助词,不译.
33.姊(zǐ):姐姐.
34理:梳理.
35.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6.霍霍(huò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
37.著:通假字通“着”,穿.
38.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39.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4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41.双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傍地走,并排跑.
42.“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43.行:读xíng.
44.傍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注:《木兰诗》已成为语文出版社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4课及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七年级上第28课.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鞍鞯〔ān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金柝〔tuò〕阿姊〔zǐ〕霍霍〔huò〕可汗〔kèhán〕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离骚是什么诗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作品名称:离骚
作品别名:离骚赋
作品出处:《楚辞》
文学体裁:楚辞
创作年代:战国
外文名称:TalesofWoe
作者:屈原
文学题材:政治抒情诗
作品原文
帝高阳1之苗裔2兮,朕3皇4考5曰伯庸。
摄提6贞7于孟8陬9兮,惟庚寅11吾以降11。
皇览揆12余初度兮,肇13锡14余以嘉名:
名15余曰正则兮,字16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17兮,又重18之以修能。
扈19江离与辟芷20兮,纫21秋兰22以为佩。
汨23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24。
朝搴25阰之木兰兮,夕揽26洲之宿莽27。
日月忽28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29。
惟30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1。
不抚32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3?
乘骐骥34以驰骋兮,来吾道35夫先路!
昔三后36之纯粹兮,固37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38兮,岂惟纫夫蕙茞39!
彼尧、舜之耿介40兮,既遵道41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42兮,夫惟捷径43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44兮,路幽昧45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46兮,恐皇舆之败绩47!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48。
荃49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50。
余固知謇謇51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52以为正53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54兮,羌55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56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57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58。
余既滋59兰之九畹兮,又树60蕙之百亩61。
畦62留夷与揭车63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64枝叶之峻65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66。
虽萎67绝68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69秽70。
众皆竞71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72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73心而嫉妒。
忽74驰骛75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76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77。
苟78余情其信姱79以练要80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81木根以结茞兮,贯82薜荔之落蕊。
矫83菌桂以纫蕙兮,索84胡绳之纚纚85。
謇吾法86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87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88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89之多艰90。
余虽好修姱91以鞿羁兮,謇朝谇92而夕替93。
既替余以蕙纕94兮,又申95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96。
怨灵修97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98嫉余之蛾眉兮,谣99诼100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101规矩而改102错103。
背绳墨104以追曲105兮,竞周容106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107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108兮,余不忍为此态109也。
鸷鸟之不群110兮,自前世111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112而相安?
屈113心而抑志兮,忍尤114而攘115诟116。
伏117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18。
悔相道119之不察兮,延120伫乎吾将反。
回121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122之未远。
步123余马于兰皋124兮,驰椒丘且焉止息125。
进不入以离尤126兮,退将复修吾初服127。
制128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129以为裳。
不吾知130其亦已兮,苟131余情其信芳。
高132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133。
芳134与泽其杂糅兮,惟135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136兮,将往观137乎四荒。
佩缤纷138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139。
民生140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141。
虽体解吾犹142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43。
女嬃144之婵媛145兮,申申146其詈予,曰:
鲧婞直147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148。
汝何博謇149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150?
薋菉葹以盈室151兮,判152独离而不服。
众153不可户说兮,孰云154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155兮,夫何茕156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157以节中兮,喟158凭心而历兹。
济159沅、湘以南征兮,就160重华而敶词:
启161《九辩》与《九歌》162兮,夏康163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164后兮,五子165用166失乎家衖。
羿167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168。
固乱流其鲜169终兮,浞170又贪夫厥家。
浇171身被服强圉172兮,纵欲而不忍173。
日174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175颠陨。
夏桀176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177之菹醢178兮,殷宗用而179不长。
汤、禹俨180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181。
举贤才而授182能兮,循绳墨而不颇183。
皇天无私阿184兮,览民德焉错185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186兮,苟得用此下土187。
瞻前而顾后188兮,相观189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190而可用兮?孰非善191而可服?
阽192余身而危死兮,览193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194凿而正枘兮,固前修195以菹醢。
曾196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197。
揽茹198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199。
跪敷200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201。
驷202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203。
朝发轫204于苍梧205兮,夕余至乎县圃206。
欲少留此灵琐207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208羲和209弭节兮,望崦嵫210而勿迫。
路漫漫211其修远212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213兮,总余辔乎扶桑214。
折若木215以拂日兮,聊逍遥216以相羊217。
前218望舒使先驱兮,后219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220兮,雷师221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222兮,继之以日夜223。
飘风224屯其相离兮,帅225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226兮,斑227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228阍开关兮,倚阊阖229而望予。
时暧暧230其将罢兮,结231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232而不分兮,好蔽233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234兮,登阆风而绁235马。
忽反顾236以流涕兮,哀高丘237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238兮,折琼枝239以继佩。
及荣华240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241。
吾令丰隆242乘云兮,求宓妃243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244兮,吾令謇修245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246兮,忽纬繣247其难迁。
夕归次248于穷石兮,朝濯发249乎洧盘。
保250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251。
虽252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253。
览相观254于四极兮,周流255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256之偃蹇兮,见有娀257之佚女。
吾令鸩258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259兮,余犹恶其佻260巧。
心犹豫261而狐疑兮,欲自适262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263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264而无所止兮,聊浮游265以逍遥。
及266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267之二姚。
理弱268而媒拙兮,恐导言269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270兮,好蔽美而称恶271。
闺中272既以邃远兮,哲王273又不寤。
怀274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275?
索琼茅276以筳277篿兮,命灵氛278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279而慕之?
思九州280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281?
曰:勉282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283女?
何所284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285?
世幽昧以昡曜286兮,孰云察287余之善恶?
民288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289其独异!
户服290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291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292之能当?
苏粪壤293以充祎兮,谓申椒294其不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巫咸295将夕降296兮,怀297椒糈而要之。
百神298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299。
皇300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301。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302之所同。
汤、禹俨而求合303兮,挚304、咎繇305而能调。
苟306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307夫行媒?
说操308筑于傅岩兮,武丁用309而不疑。
吕望310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311。
宁戚312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313辅。
及年岁之未晏314兮,时亦犹其未央315。
恐鹈鴂316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317不芳。
何琼佩之偃蹇318兮,众薆319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不谅320兮,恐嫉妒而折321之。
时缤纷其变易322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323。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324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325兮,莫好修之害326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327而容长。
委328厥美以从俗兮,苟得329列乎众芳。
椒330专佞以慢慆兮,樧331又欲充夫佩帏。
既干进332而务入333兮,又何芳之能祗334?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335?
惟兹佩336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337。
芳菲菲338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339。
和调度340以自娱341兮,聊342浮游而求女343。
及余饰之方344壮兮,周流观乎上下345。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346兮,历347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348兮,精琼爢349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350兮,杂瑶象351以为车。
何离心352之可同兮?吾将远逝353以自疏。
邅354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355兮,鸣356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357兮,夕余至乎西极358。
凤皇翼359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360。
忽吾行此流沙361兮,遵赤水362而容与363。
麾364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365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366兮,腾367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368以左转兮,指西海369以为期。
屯370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371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372兮,载云旗之委蛇373。
抑志374而弭节375兮,神376高驰之邈邈377。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378以偷乐。
陟升皇379之赫戏380兮,忽临睨夫旧乡381。
仆382夫悲余马怀383兮,蜷局384顾而不行。
乱385曰:已矣386哉!
国无人387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388与为389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390![11]
词句注释
1、高阳:颛顼之号。
2、苗裔(yì):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
3、朕:我。
4、皇:美。
5、考:已故的父亲。
6、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
7、贞:正。
8、孟:开始。
9、陬(zōu):正月。
10、庚寅(gēngyín):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
11、降(hōng):降生。
12、揆(kuí):推理揣度。
13、肇(zhào):开始。
14、锡(xī):赐。
15、名:命名。
16、字:表字,这里活用作动词,起个表字。
17、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18、重(chóng):再。
19、扈(hù):楚方言,披挂。
20、江离、芷:均为香草名。
21、纫(rèn):草有茎叶可做绳索。
22、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23、汨(mì):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24、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25、搴(qiān):拔取。
26、揽(lǎn):采摘。
27、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28、忽:迅速的样子。
29、代序:指不断更迭。
30、惟:思虑。
31、迟暮:衰老。
32、抚:趁。
33、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34、骐骥(qíjì):骏马。
35、道:通“导”,引导。
36、三后:夏禹、商汤、周文王。
37、固:本来。
38、申椒、菌桂:均为香木名。
39、蕙(huì)、茞(chén):均为香草名。
40、耿介:光明正大。
41、遵道:遵循正道。
42、猖披:猖狂。
43、捷径:邪道。
44、偷乐:苟且享乐。
45、幽昧(mèi):黑暗。
46、殃(yāng):灾祸。
47、败绩:喻指君国的倾危。
48、踵武:足迹,即脚印。
49、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50、齌(jì)怒:暴怒。
51、謇謇(jiǎnjiǎn):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
52、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故言。
53、正:通“证”。
54、期:约定。
55、羌:楚语,表转折,相当于现在的“却”。
56、成言:诚信之言。
57、既:本来。
58、数化:多次变化。
59、滋:栽种。
60、树:种植。
61、亩(mǔ):二百四十步为亩。
62、畦(qí):五十亩为畦。
63、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64、冀(jì):希望。
65、峻:长。
66、刈(yì):收获。
67、萎:枯萎。
68、绝:落尽。
69、芜(wú):荒芜。
70、秽(huì):污秽。
71、竞:并。
72、羌(qiāng):楚人语气词。
73、兴:生。
74、忽:急。
75、驰骛(wù):乱驰。
76、冉冉(rǎnrǎn):渐渐。
77、英:花。
78、苟:确实。
79、信姱(kuā):诚信而美好。
80、练要:心中简练合于要道。
81、掔(qiān):持取。
82、贯:拾取。
83、矫:举起。
84、索:草有茎叶可做绳索。此作动词,意为搓绳。
85、纚纚(lílí):绳索美好貌。
86、法:效法。
87、周:合。
88、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89、民生:万民的生存。
90、艰:难。
91、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92、谇(suì):进谏。
93、替:废。
94、纕(xiāng):佩带。
95、申:重复。
96、悔:怨恨。
97、灵修:指楚怀王。
98、众女:喻群臣。
99、谣:诋毁。
100、诼(zhuó):诽谤。
101、偭(miǎn):违背。
102、改:更改。
103、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104、绳墨:正曲直之具。
105、曲:斜曲。
106、周容:苟合取容,指以求容媚为常法。
107、侘傺(chàchì):失志貌。
108、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109、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110、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
111、前世:古代。
112、异道:不同的道路。
113、屈:委屈。
114、尤:过错。
115、攘:除去。
116、诟(gòu):耻辱。
117、伏:通“服”,保持,坚守。
118、厚:厚待。
119、相道:观看。
120、延:长。
121、回:调转。
122、行迷:指迷途。
123、步:徐行。
124、皋(gāo):水边高地。
125、止息:休息一下。
126、尤:罪过。
127、修吾初服:指修身洁行。
128、制:裁制。
129、芙蓉:莲花。
130、不吾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131、苟:如果。
132、高:指帽高。
133、陆离:修长而美好的样子。
134、芳:指芬芳之物。
135、惟:通“唯”,只有。
136、游目:纵目瞭望。
137、往观:前去观望。
138、缤纷:极言多。
139、章:明显。
140、民生:人生。
141、常:恒常之法。
142、犹:尚且。
143、惩:惧怕。
144、女嬃(xū):屈原的姐姐。
145、婵媛(chányuán):牵挂。
146、申申:反反复复。
147、婞(xìng)直:刚正。
148、羽之野:羽山的郊野。
149、博謇:过于刚直。
150、姱(kuā)节:美好的节操。
151、盈室:满屋。
152、判:区别。
153、众:众人。
154、云:助词,无实义。
155、朋:朋党。
156、茕(qióng):孤独。
157、前圣:前代圣贤。
158、喟:叹息声。
159、济:渡过。
160、就:靠近。
161、启:禹之子。夏朝的开国君主。
162、《九辩》《九歌》:相传是启从天上偷带到人间的乐曲。
163、夏康:启子太康。
164、图:图谋。
165、五子:指夏康等兄弟五人。
166、用:因此。
167、羿:指后羿。
168、封狐:大狐。
169、鲜:少。
170、浞(zhuó):寒浞,羿相。
171、浇(ào):寒浞之子。
172、强圉(yǔ):强壮多力。
173、不忍:不能加以克制。
174、日:天天。
175、用夫:因此。
176、夏桀(jié):夏之亡国之君。
177、辛:殷纣王之名。
178、菹醢(zūhǎi):肉酱,名词动用,指剁成肉酱。
179、用而:因而。
180、俨(yǎn):庄严。
181、莫差:没有丝毫差错。
182、授:任用。
183、颇:倾斜。
184、私阿:偏私。
185、错:置。
186、茂行:美好的德行。
187、下土:天下。
188、瞻前而顾后:观察古往今来的成败。
189、相观:观察。
190、非义:不行仁义。
191、非善:不行善事。
192、阽(diàn):临危,遇到危险。
193、览:反观。
194、量:度。
195、前修:前贤。
196、曾:屡次。
197、当:遇。
198、茹(rú):柔软。
199、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200、敷(fū):铺开。
201、中正:治国之道。
202、驷:驾车。
203、上征:上天远行。
204、发轫(rèn):出发。
205、苍梧:舜所葬之地。
206、县圃(pǔ):神山,在昆仑山之上。
207、灵琐:神之所在处。
208、令:命令。
209、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
210、崦嵫(yānzī):神话中日所入之山。
211、漫漫:路遥远的样子。
212、修远:长远。
213、咸池:日浴处。
214、扶桑:日所拂之木。
215、若木:日所入之处的树木。
216、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
217、相羊:徘徊。
218、前:在前面。
219、后:在后面。
220、先戒:在前面警戒。
221、雷师:雷神。
222、飞腾:腾空而飞。
223、日夜:指日夜兼程。
224、飘风:旋风。
225、帅:率领。
226、离合:忽散忽聚。
227、斑:文彩杂乱,五彩缤纷。
228、帝:天帝。
229、阊阖(chānghé):天门。
230(àiài)、暧暧:昏暗的样子。
231、结:编结。
232、溷(hùn)浊:混乱污浊。
233、蔽:掩盖。
234、白水:神话中的水名。
235、绁(xiè):拴,系。
236、反顾:回头望。
237、高丘:高山。
238、春宫:东方青帝的居舍。
239、琼(qióng)枝:玉树的花枝。
240、荣华:花朵。
241、可诒(yí):可以赠送。
242、丰隆:云神。
243、宓(fú)妃:神女,伏羲氏之女。
244、结言:约好之言。
245、謇(jiǎn)修:伏羲氏之臣。
246、离合:言辞未定。
247、纬繣(wěihuà):不相投合。
248、次:住宿。
249、濯发:洗头发。
250、保:依仗。
251、淫游:过分的游乐。
252、虽:诚然。
253、改求:另外寻求。
254、览相观:细细观察。
255、周流:周游。
256、瑶台:以玉砌成的台。
257、有娀(sōng):传说中的上古国名。
258、鸩(zhèn):鸟名。
259、鸣逝:边叫边飞。
260、佻(tiāo):轻浮。
261、犹豫:拿不定主意。
262、自适:亲自去。
263、受诒:指完成聘礼之事。
264、远集:远止。
265、浮游:漫游。
266、及:趁着。
267、有虞(yú):传说中的上古国名。
268、理弱:指媒人软弱。
269、导言:媒人撮合的言辞。
270、嫉贤:嫉妒贤能。
271、称恶:称赞邪恶。
272、闺中:女子居住的内室。
273、哲王:明智的君王。
274、怀:怀抱。
275、终古:永久。
276、琼茅:灵草。
277、筳(tíng):小竹片。
278、灵氛:传说中的上古神巫。
279、信修:诚然美好。
280、九州:泛指天下。
281、女:美女。
282、勉:努力。
283、释:舍弃。
284、何所:何处。
285、故宇:故国。
286、昡曜(yào):惑乱浑浊。
287、察:明辨。
288、民:指天下众人。
289、党人:朋党之人。
290、服:佩用。
291、览察:察看。
292、珵美:即“美珵”,美玉。
293、粪壤:粪土。
294、申椒:申地之椒。
295、巫咸:古神巫。
296、夕降:傍晚从天而降。
297、怀:馈。
298、百神:指天上的众神。
299、并迎:一起来迎接。
300、皇:皇天。
301、吉故:明君遇贤臣的吉祥故事。
302、矱(yuē):度。
303、合:志同道合的人。
304、挚(zhì):伊尹名。
305、咎繇(jiùyáo):夏禹之臣。
306、苟:如果。
307、用:凭借。
308、操:持,拿。
309、用:重用。
310、吕望:指吕尚。
311、举:举用。
312、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313、该:周详。
314、晏:晚。
315、未央:未尽。
316、鹈鴂(tíjué):鸟名,即伯劳。一说杜鹃。
317、为之:因此。
318、偃蹇(yǎnjiǎn):盛多美丽的样子。
319、薆(ài):遮蔽。
320、谅:信。
321、折:摧毁。
322、变易:变化。
323、茅:比喻已经蜕化变质的谗佞之人。
324、直:竟然。
325、他故:其他的理由。
326、害:弊端。
327、无实:不结果实。
328、委:丢弃。
329、得:能够。
330、椒(jiāo):楚大夫子椒。
331、樧(shā):茱萸。
332、干进:求进。
333、务入:钻营。
334、祗(zhī):散发。
335、揭车与江离:比喻自己培育的'一般人才。
336、兹佩:喻指屈原的内美与追求。
337、历兹:到如今这一地步。
338、芳菲菲:指香气浓郁。
339、沬(mèi):消失。
340、和调度:指调节自己的心态,缓和自己的心情
341、自娱:自乐。
342、聊:姑且。
343、求女:寻求志同道合的人。
344、方:正。
345、上下:到处。
346、吉占:指两美必合而言。
347、历:选择。
348、羞:通“馐”,指美食。
349、琼爢(mí):玉屑。
350、飞龙:长翅膀的龙。
351、象:象牙。
352、离心:不同的去向。
353、远逝:远去。
354、邅(zhān):楚地方言,转向。
355、晻蔼(ǎnǎi):旌旗蔽日貌。
356、鸣:响起。
357、天津:天河的渡口。在东极萁、斗之间。
358、西极:西方的尽头。
359、翼:古代一种旗帜。
360、翼翼:和貌。
361、流沙:指西极,其处流沙如水。
362、赤水:出昆仑山。
363、容与:游戏貌。
364、麾(huī):指挥。
365、西皇:帝少嗥。
366、艰:指路途艰险。
367、腾:飞驰。
368、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
369、西海:神话中西方之海。
370、屯:聚集。
371、轪(dài):车轮。
372、婉婉:在前进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373、委蛇(wēiyí):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374、志:通“帜”,旗帜。
375、弭(mǐ)节:放下赶车的马鞭,使车停止。
376、神:神思,指人的精神。
377、邈邈(miǎomiǎo):浩渺无际的样子。
378、假日:犹言借此时机。
379、皇:天。
380、赫戏:形容光明。
381、旧乡:指楚国。
382、仆:御者。
383、怀:思。
834、蜷(quán)局:卷屈不行貌。
385、乱:终篇的结语。
386、已矣:绝望之词,谓“算了吧”。
387、国无人:国家无人。
388、足:足以。
389、为:实行。
390、居:住所,这里是指一生所选择的道路和归宿。
相关成语
【扑朔迷离】
出自《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造句:敌军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
侦探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磨刀霍霍】
原意用力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出处《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造句:这路敌人磨刀霍霍,马上就要行动了。
主旨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一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