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古诗句子
爱情,最开始像是一件华丽的衣裳,炫眼耀目,可满路的荆棘,却不能不刮破了它,蹂躏了它,虽然一路上,他们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可这爱情还是当初的'爱情吗?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5.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6.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应急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8.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9.红尘一醉,愿得一人心。烟火夫妻,白首不相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颜易逝,伊不离君不弃。相濡以沫,执子之手偕老。青色烟雨,孤影等你归来。
10.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5.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16.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1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9.一湖秋月碎离愁,风也迷离,雨也迷离,凄凄荷叶落清秋。
20.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21.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2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2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7.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2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2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0.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31.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3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3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爱情诗句
3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3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6.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37.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3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0.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41.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4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3.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4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4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7.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48.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9.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5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1.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爱情古诗句子
爱情就像一只蝴蝶,它喜欢飞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
1.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牧《读韩杜集》
2.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3.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5.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6.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7.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金陵图》
8.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9.回首中原泪满巾。——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10.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谢灵运《七里濑》
11.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
12.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3.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午日观竞渡》
14.十年愁眼泪巴巴。——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15.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6.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7.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18.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19.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李白《幽涧泉》
20.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21.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22.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23.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咏蝉》
24.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25.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26.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27.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8.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29.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30.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司马扎《宫怨》
31.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32.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皇甫松《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33.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34.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35.不知供得几多愁。——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36.一程烟草一程愁。——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37.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38.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9.有泪无言对晚春。——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4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41.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42.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纳兰性德《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43.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4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5.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46.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7.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48.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49.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50.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51.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52.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关于爱情的古诗
关于爱情的古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李之仪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李清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成幼文《谒金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一、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
据此诗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还,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
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其四》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赏析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像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
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
爱情遇合既同梦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爱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无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怅终身。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铭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像冯浩那样,将《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首诗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
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这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
“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不论这首无题诗有无寄托,它首先是成功的爱情诗。即使读者完全把它作为爱情诗来读,也并不减低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