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千灯湖夜景诗词短句 正文

千灯湖夜景诗词短句

时间:2025-05-17 06:59:20

关于夜品千灯湖的优美散文

  对于杭州的千岛湖,人们可能熟视无睹。然而,在广东珠江三角洲腹地,有一个与其一字之差的湖泊——千灯湖,又有几人知晓?

  南海千灯湖,这个人工雕刻的城市印记,山水环绕,千灯争艳,亭台楼榭,错落有致,一湖美景与不远处的雷岗山顶上高高矗立的魁奇阁交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娇艳妩媚。

  人类的智慧不可小觑,正因为在一次次精雕细琢的传承起合中,千灯湖原本冷若冰箱的钢铁森林,被打造得如此含情脉脉,成为了珠江三角洲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康熙要告诉你的是,这并不是千灯湖的最美时刻,只有到了夜晚,当你漫步湖边,你才会真正领略到她的精髓。那灯、那水、那人,那悠扬的音乐声,让人在亦幻亦真的感受中体验千灯湖的温情浪漫之夜。

  露天舞池、倩影飘浮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里的音乐便就响了起来,伴着华尔兹、不鲁斯、迪斯科的舞曲,人们踩着节拍,欢快地舞起来。在他们中间,有青春亮丽的少男少女,有花甲、古稀的老伯、大婶;有事业有成的老板,也有外来务工者。

  在这里,超凡脱俗的人们,没有职务高低,不分身份贵贱,只为以舞会友。他们相聚在一起,也许彼此不曾相识,但只要音乐响起,充满动感的身影起伏漂浮,尽情地跳、尽情地舞,只为健身强体,跳个兴高采烈,舞得潇潇洒洒,心情随着强劲的音乐节奏而舒缓,烦恼随着音乐的飘逸而远去。

  在飘浮的倩影中,康熙采访了一位身材颀长的女士。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姐告诉我,她是一位私营业主,家住千灯湖附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她的生意近年来一直举步维艰,白天忙于与客户交流洽谈生意,还要管理公司几百人的吃喝拉撒,忙得不可开交。一到晚上,每当踏进千灯湖,才是她感觉最幸福的时刻,舞步随着轻轻的音乐飘移,白天的一切烦恼顿时烟消云散,绷得紧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大姐的装备齐全,舞鞋、紧身衣、超短裙,一副标准的舞者装扮。她的舞也跳的非常棒,缓缓的音乐响起,她那苗条的身段随着节拍在舞池里飘浮,已过不惑之年的她,看上去,宛如一位二十出头的青春美少女。她说,跳舞使她释放了工作的压力,同时跳舞也使她一直保持了一副好身材。

  丝竹声声、乐韵无穷

  在千灯湖西侧的.广场上,笔者经常见到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踩着一部自行车,带着老伴,还有他心爱的竹笛、扬琴、二胡,面对千灯倒影的湖水,尽情地吹拉弹唱。老人祖籍潮汕,几年前在韶关一国有企业退休,来到他在南海工作的儿子处颐养天年。刚来那阵,老人家整天关在家里,觉得很不舒服,几次想着回老家。自从千灯湖建成后,老人家思恋家乡的情怀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千灯湖给了老人家无限的晚年乐趣。

  每当夜幕降临,老人家带着心爱的乐器,放声千灯湖,只有那刻的心情才真正让老人家感受到了什么叫美滋滋。老人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最擅长的还是竹笛和扬琴,他每每出现,周边总要聚集许多围观的人群。康熙也是一个民族乐器爱好者,每当见到老人家,总忍不住要操起老人家的二胡,与他附和两曲。老人家的潮汕小调我不会,我们的共同的曲目只能是名歌或革命歌曲了。老人告诉我,老是自己自吹自弹,未免有些和高曲寡,真想多一些发烧友,开一个私伙局,一班人一起玩,那才过隐。

  老人家的心愿不到半年时间就实现了,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大姐来了,一位来自大沥的在职教师来了,一位来自湖南的退休老人来了……来自四川的刘大姐,退休前是四川某剧团专业的二胡手,两年前随着儿子来到南海,人生地不熟,倍感孤独,自从加入这个私伙局后,晚年生活就充满了快乐;那位来自大沥的在职教师,更是一个热心的发烧友,自告奋勇地成为业余乐队的联络人,除了不定期组织老人们在千岛湖自娱自乐外,还把乐队拉到附近的黄岐、盐步等地,与当地的发烧友交流技艺,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如今,这支自发组织起来的私伙局队伍越来越壮观,老人们他乡遇知音,相拥在夜幕下的千灯湖畔,自吹自弹、激情演绎,在娱乐了自己的同时,也给漫步千灯湖的人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单车新贵、强身健体

  夜幕下的千灯湖,邀三五知己,租一叶小舟,荡漾在碧绿的湖面,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除了这个水上运动娱乐项目,如今的千灯湖畔,又多了一个陆地运动娱乐项目,那就是两人或三人单车新贵族。

  在富裕的南海,随着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单车作为代步工具,已越来越少了。每当人们驾着小汽车来到千灯湖散步时,花上几元钱租一部久违的单车,活动活动筋骨,也是一种乐趣。于是,在千灯湖,租车的业务越来越好,开租车档的生意人也就越来越多。康熙仔细观察,租三人单车的大部分是一家三口,且一般都是老爸把持车头,掌握一家人的方向,而租两人单车的一般是情侣,且往往是妹妹坐车头,哥哥后边溜。这种在运动中放松,在放松中密切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单车运动,无疑又成了千灯湖畔的一种时尚。

  水上的小舟在摇,陆上的单车在跑,为千灯湖勾勒出一道亮丽的动感风景线。

  竹林深处、夜色浪漫

  朋友,还记得那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吗?当乐曲清幽飘起的时候,阿哥来到了澜沧江边翠绿欲滴的凤尾竹林,穿起心仪的筒裙,在碧波莹莹的丽江边漫步起舞,等待心上人的到来…..

  这首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云南小调把阿哥阿妹的唯美爱情故事演绎得如痴如醉。然而,在美丽的千灯湖畔,也有一片神秘的翠绿竹林,夜色中的竹林深处,美丽的姑娘轻倚在竹林旁,清澈的双眸中流露出期待的目光。月光斜洒在她的衣裙上,把她曼妙的身影一直拖到千灯湖金色的水面上。

  湖畔的乐声渐渐轻灵飘逸起来,姑娘起身来到湖水旁,在月下忘情的轻舞着、旋转着,波光中叠映着她曼妙的身影,月光下裙摆也轻轻飘扬,姑娘斜倚在竹林旁清唱起情歌,眼前生出心上人飘逸轻灵的舞姿,着一缕时尚,似一个精灵,在月光下泻一地旋转的身影。竹林的小径上,微风轻拂竹叶,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美丽的姑娘正深情的凝望,痴情的哥哥爱慕的话语,在静谧的夜晚愈加缠绵,彼此正倾诉着心中的爱恋。

  此情此景,康熙忍不住举起了手中的相机。这时,傍边的竹林深处,传来一位姑娘铃声般的招呼声,“大哥,想听听我与阿朱的浪漫故事吗?”于是,在那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在美丽的千灯湖边,我倾听了一对时尚男女的现代爱情故事。

  这位网名叫小龙女的亮丽美眉,是工作在广州一个外资企业的白领,在一次网聊中认识了在南海工作的阿朱,阿朱把自己伪装成为一个古稀老头,在天南地北的网聊中,小龙女被阿朱博学多才的知识所感染,怎么也不相信阿朱是一个古稀老头。于是,她决定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到现实中来,看看阿朱的庐山真面目。

  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他们相约千灯湖,双方都惊奇地发现,站在彼此对方真的是青春四溢的金童和玉女。他们两眼相对,默默无语,彼此的心灵净化得只剩下千灯湖的美了。于是,那晚,他们泛舟千灯湖上,该发生的一切,自然都发生了……

夜灯散文

  每当夜色降临,华灯初上,我的心总会被都市那五彩缤纷的灯光,撩一拨得难以平静。可我又觉得那些华美、高贵的都市之光太过于妩媚与娇一艳了,可望而不可亲近,似乎与我们这些漂泊者多少有了点隔膜与距离。此时,我便会想起童年故乡老街的夜灯。

  那是一盏盏极普通的马灯,灯的提手和底座由于有些年头了,上面布满了灰垢和浮锈。不过,灯的玻璃罩儿却被主人擦一拭的透明晶亮,枣核样大小的灯苗欢快的闪耀着。灯是挂在门楣上的,而挂灯的人家,不是卖大馍的便是经营熟食、小吃之类的店面。店主人会时不时提着马灯,走到店门口,把灯高高举起。亮开嗓门吆喝那么一、两声:“羊肉汤开了!羊肉汤……”在这寒冷、寂静的夜晚,狭窄、悠长的老街,回荡着这滚一烫的吆喝,使得这寒冷、寂静的夜晚,多了些许情趣。马灯的光亮,更让每一位过客的心里漾起暖意。

  老马家的羊肉汤馆是老街人气最旺的.了,房屋有些低矮,里面还算宽敞。灶塘里吐着火苗,大锅里的羊骨汤升腾着白色的雾气,浓浓的香味儿在屋子里弥散。跟随父亲挤进温暖的人堆,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怀里,并不是为了那诱人的香味,而是沉迷于歪爷爷的故事里。如若那一晚,歪爷爷没有来。即使喝上了不敢去想的羊肉汤,或者吃上一捧酥香的花生米,心里也是无比的空落与失望。

  歪爷爷说书全凭着心情,有了兴致谁也拦不住。假如没了心情,你越急越催,他给你风大就是不开船。这会儿,卖冰糖球的老周头手里的烟袋锅往鞋底上磕磕,笑眯着眼儿说:“孩子们,想听书吗?”“想啊!”屋里的孩子们早已急得抓耳挠腮了,一起涌到老周头的身边。这边卖包子的老耿头看出了蹊跷,大声嚷嚷着:“孩子们,别听他瞎扯淡,狗嘴里怎能吐出象牙?来,我说个故事!”“哈哈哈…….”孩子们笑了起来,老耿头从来没说过什么故事。“孩子们别闹,就叫你们的耿爷给说上一个!”老周头将起军来。老耿头真给镇住了,尴尬地挠着脑袋。

  “看,拿起劲了。来,孩子们,我说,尿罐子;你们就一起喊,打包子的嘴。给你们讲故事了,就别喊。”果真,这边老周头一喊:尿罐子,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打包子的嘴。老耿头给喊急了,大叫一声:“好了,我就说上一段!”

  老耿头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那是个清晨,头锅包子刚出来,走来一位老者,七十多岁,面带微笑:“买包子,四个。”老耿头见是老人,便随便客气的问了一句:“四个包子够吗?”“啊,够了够了,我是买给老母亲吃的。八十八了,这些怕一次吃不下呢。”老者连忙回着话。“得,这四个包子不收钱!”说到这里,老耿头动了感情:“我打了大半辈子的包子,都是说买包子给老婆、孩子吃的。这说买给老母亲吃的,我还是头一回啊!”一片唏嘘,转而是格外的寂静,屋子里的人沉默无语。

  过了好大一会儿,老周头见还没有人接着茬儿,看了看歪爷,歪爷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故事里。便抹了抹下巴的胡茬,烟袋锅往桌子上“啪”的一摔,“我来说吧。”

  老周头说起“三国”来了,那可是歪爷爷的拿手,当着歪爷爷的面,老周头也敢说?嗨!老周头还真说上了。“话说赵云在中军大帐立下了军令状,带着三千兵卒往华容道而去”……这边瘸腿“八仙”抬杠了:“哪里是赵云啊?是关羽吧?”

  “呀,你知道关羽和曹操啥关系吗?诸葛亮能派他去?”

  “是关羽!”

  “赵云!”正当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的时候。那边的歪爷爷受不了了,“二混子,倒碗水。”“二混”是我们的孩子王,只要歪爷爷喊他倒水,那就有故事了哩。这边的老周头与瘸腿“八仙”相视一笑,蹲在一边不做声了。那时,哪里知道大人们的激将法啊?嘴上的生理缺陷,多少影响了歪爷爷的叙述,说起来显得有些吃力,而这些不会减少大伙儿丝毫的兴致。直到灶塘里的火渐渐的熄灭了,这才带着满足离去。

  多少年过去了,狭窄的老街已变得宽敞靓丽起来。昔日,低矮的房屋和那摇晃的马灯,也早已无法寻觅了。连同那些让我难以忘怀的人们和那些温馨的故事,都封存在永恒的记忆里。可我总觉得那些人还在,那灯还在依然亮着,小屋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千镜如千湖,千湖各有其鉴照》席慕蓉散文

  “这面镜子我留下来很久了,因为是母亲的,只是也不觉得太特别,直到母亲从外国回来,说了一句:‘这是我结婚的时候人家送的呀!’我才吓了一跳,母亲十九岁结婚,这镜子经历多少岁月了?”她对着镜子着迷起来。

  “所谓古董,大援款是这么回事吧,大概背后有一个细心的女人,很固执的一直爱惜它,爱惜它,后来就变成古董了。”

  那面小梳妆镜暂时并没有变成古董,却幻成为一面又一面的画布,象古神话里的法镜,青春和生命的秘钥都在其中。站在画室中一时只觉千镜是千湖,千湖各有其鉴照。

  “奇怪,你画的镜子怎么全是这样椭圆的、古典的,你没有想过画一长排镜子,又大又方又冷又亮,舞蹈家的影子很不真实的浮在里面,或者三角组合的穿衣镜,有着‘花面交相映’的重复。”

  “不,我不想画那种。”

  “如果画古铜镜呢?那种有许多雕纹而且照起人来模模糊糊的那一种。”

  “那倒可以考虑。”

  “习惯上,人家都把画家当作一种空间艺术的经营人,可是看你的画读你的诗,觉得你急于抓住的却是时间。你怎么会那样迷上时间的呢?你画镜子、作画荷花、你画欧洲婚礼上一束白白香香的小苍兰,你画雨后的彩虹(虽说是为小孩画的)你好象有点着急,你怕那些东西消失了,你要画下的写下的.其实是时间。”

  “啊,”她显然没有分辨的意思:“我画镜子,也许因为它象征青春,如果年华能倒流,如果一切能再来一次,我一定把每件事都记得,而不要忘记……”

  “我仍然记得十九岁那年,站在北投家中的院子里,背后是高大的大屯山.脚下是新长出来的小绿草,我心里疼惜得不得了,我几乎要叫出来;‘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我是在跟谁说话?我知道我是跟日后的‘我’说话,我要日后的我不要忘记这一刹!”

  于是,另一个十九年过去,魔术似的,她真的没有忘记十九年前那一刹时的景象。让人觉得一个凡人那样哀婉无奈的美丽祝告恐怕是连天地神明都要不忍的。人类是如此有限的一种生物,人类活得如此粗疏懒慢,独有一个女子渴望记住每一刹间的美丽,那么,神明想,成全她吧!

  连你的诗也是一样,象《悲歌》里:

  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再见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己永不再现

  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

  日月和流年

  《青春》里: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而在《时光的河流》里:

  啊我至爱的此刻

  从我们床前流过的

  是时光的河吗

  “我真是一个舍不得忘记的人……”她说。

  (诚如她在《艺术品》那首诗中说的:是一件不朽的记忆,一件不肯让它消逝的努力,一件想挽回什么的欲望。)

  “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

  “初中,从我停止偷抄二姐的作文去交作业的时候,我就只好自己写了。”

关于心醉千岛湖的散文

  千岛湖是黄山——千岛湖——杭州这条名山、名水、名城黄金旅行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初听名字就让人充满无限的向往。暑期,有幸欣赏了这号称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岛湖。

  到达黄山市歙县深渡港是早上十点,这里是黄山市陆基最大的内陆水运港口,深渡港位于歙县深渡镇处昌源河与新安江交界地带。

  游船十一点从深渡出发,隔着包厢大玻璃窗看见沿岸画卷便徐徐展开,只见两岸青山峰峦叠障,蜿蜒不断,晴空万里,水天一色,碧蓝色如丝绸般的新安江穿梭在青山之间,江面碧波粼粼,岸边绿水映照着青山中粉墙黛瓦的徽派新居,呈现出一幅幅变幻优美的山水长卷,这是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的美妙结合。渐渐地,水面越来越蓝,水中岛屿多起来,不管是深蓝还是浅蓝,水却是一样的清澈,那碧蓝的丝绸,胜于少女光洁柔嫩的肌肤。

  看过桂林的山,也赏过九寨的水,却从没见过千岛湖这样让心灵震撼的秀山胜水,原来千岛湖的前世正是被古今众多诗人吟诵过的新安江:“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唐代诗人孟浩然以此来赞美新安江的清澈;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写下了“千仞写乔木,百丈见游鳞”的诗句;李白描绘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新安江也被称为“唐诗之路”,这就不难明白美丽无比的千岛湖秀水之因。

  千岛湖的主要源水为新安江,来自徽州及黄山的支流汇水。新安江发源徽州,流经浙江淳安,在钱塘江入海,是钱塘江正源,历来以清澈著称,徽州文化犹如新安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我兴步来到甲板上,遥望蓝天下一望无际而并不茫茫的千岛湖,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似乎进入神仙境地,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碧蓝色的水在船尾泛起白浪,一座座大大小小系着金色腰带的.绿岛从我眼前、身后划过,那些岛屿似巨大的盆景,又似一只只小船。我看到了一座座岛上茂密的森林,那是传说中的鸟岛吗?还是猴岛?

  亦或是蛇岛?偶尔还会闪过白色的灯塔,我无法形容此刻欢愉的心情,更无法述尽碧蓝浩淼的千岛湖无限的美丽,你不是身临其境,怎会想象到人间会有如此仙境?有诗人说新安江流过千岛湖,是许多浪花凝固成了岛屿。船在水中行,我在画中游,极目眺望,心旷神怡,按不够的快门,拍不完的美景。一条新安江,迷了古人,醉了今人。

  千岛湖也叫新安江水电站,是1957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水电站,千岛湖总面积98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因湖中有1078个翠岛而得名。蓄水量相当于三千多个西湖。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来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的绝佳咏赞。

  进入中心湖区,新威2号在梅峰岛脚下一个码头停泊靠岸,下船,沿着石阶一路往上走,岛上绿树葱茏,尤其松树居多,大约用了半小时登上了梅峰岛。梅峰岛是千岛湖中最高的岛屿,俗话说:“不上梅峰观群岛,不识千岛真面目”,这里生态环境甚好,是千岛湖的一级景点。这里能看到千岛湖大大小小岛屿三百多座,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码头纵横交错,姿态各异的群岛尽收眼底,青岛碧水金腰带。

  湖水似一条条碧蓝的丝带逶逸迂回在群岛之间,水天一色中,那一座座小岛如一颗颗翡翠洒落湖面,让你分不清楚是湖水染绿了小岛,还是小岛染蓝了湖水,眼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亲切、和谐,似诗又似画。陶醉在湖光山色的胜景中,我的思绪已随湖水漂向了很远,如果能抛开世间一切烦恼,隐居千岛湖某个精致的小岛,早看晨雾,暮看晚霞,春观百花,秋赏红叶,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妙曼生活,那又是人生怎样一种境界?

  青天与碧蓝浩瀚的湖水相映成趣,相陪相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湖的梦,一湖的深情。真想长坐这里不走,然而,旅途匆匆,不容久呆。人生,多数时候都是步履匆匆,身不由己,再美的景只能留在心里。

  据说多彩的千岛湖,景因节气变,色随四时换,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湖。

  下了岛,水上泛舟荡漾,坐小木船划过去到对面小岛,坐在摇摇晃晃、吱吱呀呀的小木船里看荡漾着的深水,还真有点胆颤心惊;接着花港观鱼、观赏新安江特有的大头鱼;过状元桥,惊险刺激,有惊无险。参加了几项娱乐活动后在另一码头登船。

  中午在船上品尝过新安江鲜美的鲤鱼,一江碧水伴我继续快乐的旅行。

  下午四点多到达浙江淳安客运码头,不多久就到了杭州,看见车窗外已经是奔腾的钱塘江,我似乎看见了新安江美丽的影子,千岛湖如少女明亮的蓝色眼眸,依然在我眼前闪动,让我沉醉于她那一湖的梦境里回味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