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望月吟诗歌
嫦娥,你如今过的怎么样
在那上古洪荒
天上冒出十个太阳
那是玉帝十个爱子呵
罪恶的邪火,从天而降
烤焦了森林和庄稼
烘干了黄河和长江
我,英雄后羿
沿着华夏大地拼命追赶
从东海之滨到西山之巅
用百发百中的震天弓
一口气射落九个太阳
我不怕天神震怒
因为我是百姓的王
回家
我的嫦娥不见了
家和国的选题
我只能答对其中一项
而今,疲惫的身心
早已厌倦继续闯荡
我想归隐,回有穷国
帮我妻子打谷采桑
喝一瓢凉水,然后
关上柴门,牵牛上山去放
而且
我打算在茅庐们前
种上一片桃林
阳春三月的早晨
携爱人来这里徜徉
我要把最美的桃花一朵
轻轻地摘下,然后
温柔地插在妻的发上
冬天下雪的时候
独自一人去狩猎
捉几只雉鸡
打几只黄羊
用千年白狐的`皮毛
为妻做一身节日盛装
然而,这夙愿
这美好的夙愿已经无法得偿
推开虚掩着的门
昔日的温馨如常
摸一摸冰锅凉灶
仍留有我爱吃的饼粮
男儿有泪不轻弹么
睹物思人
任热泪打湿绣枕鸳鸯
嫦娥,我的嫦娥,她飞了
爱妻啊
你独自一人去了何方
有人说你飞天奔月
可那广寒宫里何等凄凉
秋霜,是否已冻僵你如花的笑容
寒风,是否刺透了你单薄的衣裳
月亮啊
你见过我家嫦娥吗
恳请用你桂花几枝
给她搭一间栖身的小房
不,我不想这样
我不信命运如此荒唐
我不惜踏破铁鞋去寻你
天南海北
万水千山
我发誓生生世世要等你
九转轮回
地老天荒
嫦娥啊
望月诗歌
月窥窗
蟾光盈帘。
倾泄一地的银色
一如往日的`冰凉。
伸手,欲挽起那冷冷的诗意,
低眉,忽忆起默然凝望时的寂寞。
呵,
斑驳的梧桐影,
窗前风铃昵喃。
往事,悠悠,
夜色阑珊,片花回映。
心湖轻荡,
怎可以,无声地,
一任泪光滑落。
温柔的月色,
醉人的清韵流光。
生活里的千般滋味,
轻描淡写地在脑海里画出,
感性与理性,渐各自成形。
轻触了心头软软的东西,
轻抚了些许湿润的地方,
一任,泪珠留在腮边。
呵,
就让我沐浴在这银色里,
让这秋月,带着几分冷意安静地与我相望。
默默无语的月儿,
就这样,陪伴我一生,
如身后长长的影子。
夜朦胧,心绪微澜。
诗歌:望月
诗歌:望月1
秋月悄悄的爬上心头
思念却在黄昏后
无情的岁月似秋风
一片一片的落叶随风走
烟雨迷蒙锁重楼
往事又隔一个秋
孤寂哀思伴夜雨
一滴一滴是离愁
还得再等几个秋
一片秋心一片愁
望眼欲穿的期盼
一丝一丝失落的等候
覆水应是难回收
流失的岁月还在梦里头
梦醒之后更凄
一缕一缕携哀愁
无尽的思念不会停流
思念的小舟停泊在渡口
等待着那熟悉的脚步
一步一步地走向小舟
赏花望月把歌喉
回眸往事望星空
云遮圆月半边明
一半喜悦一半忧愁
诗歌:望月2
月儿站在高高的楼顶
孤寂中透出一丝忧郁
温柔的目光吻遍我的全身
为了留住月儿匆匆的脚步
我登上高高的楼顶
想伸手揽住月儿白淅的脸庞
她却娇羞地钻进了
棉絮一样厚实的云层
我站在高高的楼顶
月儿高高站在我的头顶
我远远望着散发银辉的月儿
月儿也深情地望着我
月是中秋的月
人是中秋的人
遥远的天空下是否也
站着一个望月的人
诗歌:望月3
十五的月亮
在海陆交界的天空
于淡淡云雾之中
宛若随风飘荡
虽说它
已然
惑净智圆
自心如此明亮
却也因
这些云雾的阻挡
身旁时有迷障
这一个中秋之夜
我独坐于河滨
举目将它仰望
期盼它能为我领航
可它时隐时现
未解我心之彷徨
诗歌:望月4
【在列车上】
来了又走——
身边的人继续变换
为了人生和明天
多少陌生人挤在一起
不曾点头,微笑
片刻,又各奔东西
不知疲倦的列车
永远勇往直前
仿佛是不能停止的光阴
透过窗子外
我看到兴奋的列车
正赶往一个陌生的方向
——碧绿的田野,一页页
翻向另一个方向
而我和我内心
所拉出的弓箭,又将会
射入哪片遥远的光尘?
诗歌:望月5
【油菜花】
多么艳丽的一群人啊
她们穿翠绿衣裳
带金黄头冠
更多耀眼的阳光
在它们眼中流动
更多响亮的笑声,从
她们口中溢出
春天站在田野上
春天奔跑在蓝天下
有力的臂膀
直指秋天
诗歌:望月6
【夜晚,回到岳阳】
那么安静的一条漆黑的河流
倾泻在列车四周
倾泻在天地间
一艘长长的小船,轰隆隆
正驶向对岸
哪里漂来金色莲花?
起初是稀疏的,一朵,两朵
呵,大片耀眼的莲花
将要轰轰烈烈
开放在湖南最北部
开放在墨黑的河流上空
多想变成一只春天的蜜蜂啊
嗡嗡鸣叫着
扑向那温暖,恬静的莲花
噢,不不
要变成一只安静的蝴蝶
一言不发,轻轻粘住那朵
属于你的莲花之瓣
诗歌:望月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看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没有月的中秋,忘了约定,一些诺言渐行渐远,在蝶变......一样的夜,一样的水,泛出镀水银光,是麋香般的霓虹,像极了千年寒宫里的萤光。清风里摇曳出绝美长诗,恰似当年,蓝色泪光把记忆浇得滚烫......幼时的自己,喜欢有月光的夜,自己家和奶奶家的的那段路,我安心的走在神秘暮雾里,路得尽头有薄如蝉翼的光亮,一端是妈妈,一端是奶奶,轻笑在手电筒的微光里......
我追逐着自己的影子,不紧不慢得走,心情随头顶的蝴蝶结一起雀跃,抬头有月,陪着我,走走停停。
那时的月,有我猜不出的故事,尚不懂人间的悲欢离合,一如无畏亦无惧的我......多少年不再走上乡间的夜路,岁月单调如四季,妈妈和奶奶的手里始终握着一把手电筒,一次次看我出发,一次次等我归来,驱走我身前的雾霭。从时光的画扇里信步走出,已不再是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越是长大,越走得如履薄冰,到底明白了,路不只是起点和终点那么简单,从千百种可能性里寻找一种存在的依据,稍有不慎差之毫厘便会失之千里,总是盯紧了凌乱脚步,忘了皓月当空是我儿时的追逐......这样的'日子,会拥挤了码头和车站,有游子归来,披一身月华,有暖光碰弯在地上。有人站在千百年前的窗棂边,写下千古佳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今晚,阴云庇护的月也定是美极了的,嵌在在墨蓝色天鹅绒里,像婴儿纤尘不染的心境,逊色了湖光山色,纵使没有众人仰望,依然坦荡宁静着,让一世凡人望尘莫急。
有些想念文字了,之于我,文字是一部心经,失去了,便会乱了经络......若汐红尘里,每一颗心里有纤尘也有欲|望,善美丑恶、悲悲喜喜、爱恨情仇总是并蒂而生,文字里没有丑恶,只有两种美,一种华丽,一种凄美......
一如爱情的结局。
心海茫茫,多想专注的做一件事,普渡一个人的生命。
可惜,人,总是美好在记忆里;
真正唯美的爱恋,总是那些未来得及发生的。
迷蒙双眼,看不清三步以外的世界,就算除却万水千山,依旧不忍看进一片心田。
任何神秘的地方,去过一次便不再神秘,哪怕是我魂牵梦绕的敦煌,徘徊在心门外,不忍惊动了一方静好。
听爸爸说,我坚持留下的无名小苗谢了花结了紫色的小果,团团扁扁的有葡萄那么大。那片碧叶葱翠,我曾托着腮瞅着,一筹莫展。在我离开的日子里,终于有晶紫精灵恣意散落,可惜没来得及安慰一室落花,花期已化成灰......嘱咐爸爸好好照看,希望这些精灵果能等得长久些,最好等到北风吹,一起招呼着、陪伴着,走过一个冬。彼时的恻隐之心成全了它的绚丽,也让我的坚持变成了坚守。我想,真好,终于有一份执拗是对的......
我滑落湖畔,你飘然山巅,
相遇
让我们飘上云端
又在云端
天涯两散
你说我的眼里有画卷
我担心这画卷不够长
雨一停你就能读完......
我飘然山巅,你滑落湖畔
俯瞰
你脚下寸土是我遥远思念
分不清你的眼,
还有湖光潋滟
你说我眉心有曲调
我担心这曲调不够悠长。
跟不上你的的歌谣......
诗歌:望月8
中秋望月
望着遥远的月宫
神话中的
她还在
千年来从未易主
容貌可曾永葆
似乎正在飞翔
永存人们心中
今夜的月亮圆又亮
月圆人间情
月亮盛世兴
秋风起兮
桂花飘香
犹如裙摆轻拂
不由自主
东张西望
感觉她刚过
诗歌:望月9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诗鉴赏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句中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歌:望月10
*
于安静的一偶
邂逅
端坐流年的门扉
捧一卷诗书
默默净读
岁月情怀
翻阅残缺的棱角
并不感觉
落寞孤独
*
反而
为寻觅一份宁静
在岁月里慢慢回味
那份执着与不舍
牵盼的心如一缕炊烟
缓缓升腾暖意融融
*
慵懒时光的陌
一丝清风徐来
翩然而至
合着清风的优雅
婉约一帘幽梦的情节
默默守望一世的情盅
*
于宁静的角落栖息
摊开书案
坐拥山水之间
念你依然
字字句句缓缓刻印
一份纯净
干净的没有一丝尘埃
残缺的断句找不到对白
但依稀能读懂心中的等待
*
等待是悠悠的一片云
忽安静亦或跳动
心中的欢喜
亦或落寞惆怅
在一望无际的原野
飘洒而过
*
于宁静的角落里端坐
以一颗淡定的心
品读你的世界
不惊不喜
淡定从容
文字易轻盈飞旋
亦或波澜不惊
都能在患得患失的情景间
慢慢沉淀一颗琉璃之心
*
与文字交融
品读心与心的共鸣
可以沉醉或迷恋
更应坦荡面对
现实的残酷或无奈
以一颗平淡的心态淡然处之
不惊不喜
*
因为宁静可以让一颗心默默洗礼
因为宁静可以
让一个人念到忘了自己
不为世间烦扰所困
不为事实所争
*
彻一杯茶茗
捧一卷诗书
在宁静的尘世间端坐
默默读你
心平静
一切皆安静
安静如丝
给我一缕悠扬的遐想
徜徉在书海之央
默默守望
中秋望月诗歌
中秋望月诗歌1
你,擎着不换的容颜。
千年,又千年。
江南细雨,打湿了云岚。
塞外飞雪,径自舞翩跹。
君不见,
旧日楼头,双栖的飞燕。
茅草屋上,四散的炊烟。
君不见,
阡陌古道,遗失的誓言。
烟波画船,又涨起了风帆。
君不见,
那溪流的奔放里,再没有了飘零的纸船,
闹市喧嚣里,有了张扬的清欢。
望你,
千年,又千年。
守着你不变的容颜,
把思念写满纸笺。
春风吹绿柳,秋水绕堤寒。
红尘侧畔,
又有谁埋葬了满地花残。
读你,
千年,又千年。
几阙清词的忧伤,被斟满,
三杯两盏,
饮尽了几世愁情,
更饮尽了亘古的缠绵。
中秋望月诗歌2
听风望月过中秋,
花落惹人愁。
阶前细柳婆娑影,
晃悠悠、缕缕情柔。
薄酒蟾宫遥对,
浓思又聚心头。
轩窗夜夜守清幽,
无奈泪空流。
曾经约定今何在?
誓盟铭记忆无由。
魂魄痴迷不醒,
帘帘醉梦难休。
听风望月过中秋,
花落惹人愁。
阶前细柳婆娑影,
晃悠悠、缕缕情柔。
薄酒蟾宫遥对,
浓思又聚心头。
轩窗夜夜守清幽,
无奈泪空流。
曾经约定今何在?
誓盟铭记忆无由。
魂魄痴迷不醒,
帘帘醉梦难休。
中秋望月诗歌3
月儿站在高高的楼顶
孤寂中透出一丝忧郁
温柔的目光吻遍我的全身
为了留住月儿匆匆的脚步
我登上高高的楼顶
想伸手揽住月儿白淅的脸庞
她却娇羞地钻进了
棉絮一样厚实的云层
我站在高高的楼顶
月儿高高站在我的头顶
我远远望着散发银辉的月儿
月儿也深情地望着我
月是中秋的月
人是中秋的人
遥远的'天空下是否也
站着一个望月的人
中秋望月诗歌4
十五的月亮
在海陆交界的天空
于淡淡云雾之中
宛若随风飘荡
虽说它
已然
惑净智圆
自心如此明亮
却也因
这些云雾的阻挡
身旁时有迷障
这一个中秋之夜
我独坐于河滨
举目将它仰望
期盼它能为我领航
可它时隐时现
未解我心之彷徨
中秋望月诗歌5
我望着月亮,念着你的模样
一缕馨香翻起心海的甘醇
遥想有一天,也是月满风轻的时刻
你走近我,解我的不解之梦
即使隔着洪荒的回忆
你也会教我,迈向想而未及的路
掌纹似的街道,暗藏玄机
我总是迷失,徘徊在丁字路口
月光打开一幅秋天的版图
纷飞的秋叶,如写满思念的信
飘落在曾经虚设的梦里
和梦的行装一起,去未来诉说
黑夜漫上来,昨天走进记忆
和记忆中的记忆叠印成一张底片
今夜,能否显影出一掬短暂的微笑
让黎明的鼾声掩饰月下的叹息
每逢这样的时刻,总想一种牵手
拯救心灵的那份疲惫
中秋望月诗歌6
中秋望月
望着遥远的月宫
神话中的
她还在
千年来从未易主
容貌可曾永葆
似乎正在飞翔
永存人们心中
今夜的月亮圆又亮
月圆人间情
月亮盛世兴
秋风起兮
桂花飘香
犹如裙摆轻拂
不由自主
东张西望
感觉她刚过
中秋望月诗歌7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1.白诗:抒发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
2.诗中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具体表现为:①地点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湓江边度过。②情景对比。欢乐之景与冷清之景对比。③情感对比。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