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播音主持训练短句 正文

播音主持训练短句

时间:2025-09-13 09:41:43

播音主持技巧训练论文

  一、加强播音主持技巧训练的相关策略

  (一)以情感打动观众

  专业性技术对于播音主持工作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专业性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播音主持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巧妙地通过情感的传递起到对观众的感染效果,要想从根本上打动观众,就应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1)有效控制自身个人情感,在主持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原则性。为防止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过多融入个人情绪,将不当言论添加于主持的内容当中,对听众形成一定的误导,就应对主持人的情感控制具有一定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进行主持的过程中,应秉承“专业性为主”的原则,确保所播报的内容忠于实际,不偏不倚,方可从根本避免情感失衡等现象的发生。

  (2)应注重生活积累,丰富情感素材。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应对生活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具备丰富的情感,这便要求播音主持人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在生活中不断进行各类情感素材的积累,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储备,为播音主持工作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3)准备把握情感度,坚持客观公正性。要使所播报的内容具有客观公正性,便要求播音主持人准确把握主持过程中情感的度,对所播报内容的来源及背景进行深入地了解,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同时在主持的过程中,既要出现一定的真情实感,也应避免过于浮夸等现象的出现,将情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二)随机应变地调节气氛

  播音主持在进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这便要求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可随时针对各类突发状况进行气氛的调节。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不仅应在节目中带动起良好的氛围,通过适当的意识激发来引发听众的共鸣,使观众可在最短时间内受到气氛的感染,并融入其中。其次,除了对所播报的节目进行预先的精心设计之外,还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便及时地对现场的氛围进行把握,当出现硬件问题或现场人员调配方面的突发状况时,播音主持人就应发挥出其良好的应变技巧,利用巧妙的语音进行氛围调节,最大限度地降低气氛的尴尬。

  (三)紧密地把握串联节目的节奏

  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根据所播报内容主题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主持技巧进行表达,根据一个节目多样性的组合特点,主持人可运用不同的主持技巧与方式,在确保不脱离主题的前提条件下将分散的小节目与整体节目相互整合。节目开始时,主持人可首先通过简短的引言来引出节目,在引出的`过程中需密切注意与后面节目衔接的顺畅性,并于节目播报完毕后,将所播报的节目进行一个系统的整合。在所主持的节目互动性较强的情况下,主持人还应尽可能地使听众产生共鸣,以最大限度达成共识。

  (四)将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

  对于一名播音主持人而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其进行播音主持的基础,因为主持人在进行播报的时候,应对语音的升降韵调进行准确地把握,同时保证口齿清晰、发音准确,普通话发音标准应与播音所要求的特定水准相符,除此之外,音质与感染力也是衡量主持人普通话功底的重要标准。要实现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仅仅依靠着主持人的语言天赋,在实际生活中也应不断加强普通话锻炼,在播音主持的理论基础上融入扎实的语言播报能力。灵活性较强是播音主持工作中的一大特性,这便要求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在突发状况的影响下,也应尽力保持语调的平和与发音的平衡,在实践中训练出扎实的专业技巧。

  二、小结

  在灵活性较强的播音主持工作中,主持人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播报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由此可见,要对播音主持进行技巧训练,就应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两个方向共同入手,在打下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不断丰富内心的情感,方可将播音主持技巧提高至一个新的高度上来。

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技巧论文

  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媒介传播中,进行情感融入、情感表达,是提升媒介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广播播音中进行情感表达以提升播音成效就是典型代表。但是,当前一些播音主持工作者并未注重到情感表达对播音的重要性,抑或采取方式不当,导致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对电台播音主持中的情感表达技巧进行分析论述。

  1选择文本,有效表达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基本媒介,也是群体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相对于电视画面语言的表达,广播播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主持人作为播音活动的主要实施者,需要借助文本进行有效的情感表达。在一定条件下,文本内容的打造和选择对节目本身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一定制约或推动。因此,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如何选择合理文本,以有效进行播音中的情感表达?以广播播音为例,需要陈述一定的客观事实,这些客观事实是基于一定文本内容而呈现的,主持人则是“客观事实”的表达者。文本内容中,往往会具有一些副词或形容词,来对客观事实进行不同色彩的诠释,这种文本,正是主持人需要选择的。借助一定的副词、形容词,不仅可以诠释客观事实的真实程度,更可以表达情感,引发听众的共鸣。

  2控制语气,合理表达

  播音过程中,除了文本内容外,主持人还需要借助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正所谓“用心吐字,用爱归音”。汉语的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语气也是重要表现,不同的语气,可以体现不同的情感色彩,更对情感表达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广播播音中,由于听众只局限于“听”的层面,没有视觉的辅助,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的语气、语流、语调的处理和变化更为重要,会直接影响播音氛围和作品思想的体现、情感的表达。一般而言,广播播音过程中的语气控制往往是基于一定的.语境,这种语境创设了合理的氛围,对情感表达产生难以忽视的影响。例如,在喜悦的情绪状态或者愉悦的播音氛围下,语气一般呈现出气息饱满、吐字清晰的特征,而在悲伤氛围下,语气往往变得沉重,声音更是低沉。可以说,不同的语气,完全彰显和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主持人需要做的,就是合理控制语气,用正确的语气表达正确的态度,进而表达出最为吻合播音内容需要的情感,最大程度提升情感表达效果,激发听众情感,吸引听众注意力,强化情感表达。

  3掌控节奏,有序表达

  节奏的变化,是广播播音主持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节奏”这一词汇,多出现在音乐表达中,后来进一步延伸,进入情感领域。节奏变化对情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可以强化情感色彩的表达。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往往会带有情感色彩,不管大还是小,终究无法避免。播音主持人的停连、重音等不同的语言节奏,往往显示着情感色彩的强弱,强调重点,弱化无用消息。如面对喜事,节奏往往欢快,而对于悲事,节奏很难呈现出跃动性、跳跃性,更多的是平缓性,这实际上就显示了节奏变化对情感的表达。主持人需要做的,就是合理掌控节奏变化,有序进行情感表达。例如,在一档广播播音节目中,节目的发展往往是有序的,其情感表达也一定呈现出有序状态,主持人要借助节奏、掌握节奏,用合理的变化表现有序的情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主持人全面理解播音内容,更好地借助节奏变化传播信息,表达情感,进而吸引听众,提升播音成效。另外,主持人有选择地进行停顿,也有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诠释内容。

  4注重能力,准确表达

  广播播音与电视播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主要依靠触动受众群体的听觉,而后者则倚重视觉、听觉两个层面。表面看来,貌似广播播音更为简单,实际上,由于吸引手段单一,其吸引受众群体的难度更大。仅仅借助听觉手段,扩大受众群体,提升播音节目的影响力,最为关键的就是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中的重要方面就是情感的准确表达。准确进行情感表达,是每一个播音主持人应该具有的素质。遗憾的是,这一现状并不乐观,在节目中过度煽情、滥情等问题广泛存在。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注重自身表达能力的提升,着力关注情感的准确表达,增进广播播音中情感表达成效。那么,如何提升准确表达情感的能力?笔者认为需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要注重能力积累和塑造。主持人应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生活中见得多、闻得广,生活体验就会更为丰富,自然对各种情感的把控就更为精准。另一方面,要注重能力养成和训练。不同的播音节目场景,完全可以作为主持人培养和训练准确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主持人要学会在正确的环境下声情并茂,学会控制现场,懂得准确表达情感。这两个方面,有助于主持人从日常和工作等不同的状态中发展能力、增进能力、培养能力,进而提升情感表达的准确程度。只有把握好主、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度地表达感情,才能使节目整体所要表达的感情上升。

  5彰显个性,深刻表达

  在种类繁多的广播播音节目中,要想吸引听众兴趣和注意力,更大地占有市场,要彰显较为鲜明的、符合节目特征的、符合公众审美情趣的个性,牢牢吸引听众。因此,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要注重新奇性,近似于文学艺术活动中的“陌生化”理论,用声音诠释个性、诠释形象。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声音的个性和形象不是简单的特立独行,更不是疯狂喊叫,而是用充沛的情感支撑声音,表达大多数人的心声,引发大多数人的共鸣。可以说,缺乏一定感情的声音,就如同白开水,必定无味,难以培养和提升听众的兴趣。因此,彰显个性,深刻表达情感,理应成为播音主持人关注的重点。例如,一般而言,在进行温情类的播音节目中,更多使用女性主持人,这并非随意选择,而是基于女性声音特质的合理选择。男性声音更为粗狂,可表达澎湃激昂类的节目。但是,在实际播音中,却出现了男性主持人播音风格温情、女性主持人播音风格大气的情况,就是个性。这种个性并不突兀,而是合情合理。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压力问题,一些播音节目主持人秉承了幽默风趣的播音风格,广受欢迎,这也是鲜明个性。通常情况下,一旦播音个性形成或彰显,其更为容易扩大听众覆盖面,影响力自然也得到提升。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个性表达,实际上就是深刻表达。因为,不可否认,往往正确的个性意味着较大的关注,而较大的关注彰显着深刻的表达,节目如此,情感表达亦如此。

  6结语

  情感能引起欣赏者的审美幻觉,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体验。在播音主持中,情感是创作之魂,情感的表达重要且需要丰富深厚的控制技巧。播音、主持不仅要掌握专业表达方法,还需依托播音主持工作者们由内而外散发的个人风格和气质。只有在充分注重这两者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策略,才可真正有助于文本内容的升华,播音水平的提升,激发受众产生共鸣,以取得较好的节目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小娟.播音主持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J].新闻前哨,2012(4):70.

  [2]赵霞.浅析广播新闻播音主持的艺术性及情感表达[J].新闻爱好者,2017(9):76-78.

 

掌握娴熟的播音技巧播音论文

  摘要:电视新闻播音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娴熟的播音技巧,运用规范化的播音语言,代写硕士论文调整最佳的播音状态,把握好播音速度与节奏,正确处理重音与语气,在实践中反复探求,不断积累,将播音技巧驾驭自如。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技巧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真实、形象、生动、视听兼备和声画并茂的传播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最快、最详实、最具内涵的各类资讯,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它突破时空的界限,面向整个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作为信息的叙述者和传播者,电视新闻播音员在各类新闻节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新闻播音既是对新闻图像的补充说明,同时也包含了新闻发布者对新闻事件本身的主观看法,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在各类新闻节目中,播音员好比是节目的“形象代言人”,是观众瞩目的焦点,播音员在镜头前播音状态以及播音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档新闻节目的成败与否。完美的电视新闻播音,能使信息传播更加准确、生动、有效,能进一步激发、调动观众的求知欲,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可以说,电视新闻播音是播音员在镜头前对新闻文稿再创作的过程,播音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掌握娴熟的播音技巧。

  一、运用规范化的口语

  电视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除了外语、少数民族语和方言等节目外,它以大众最容易接受、也最感亲切的语言即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传播和交流。播音员是电视语言的集中体现者,他们的语言规范水平代表着电视语言的规范水平,尤其是新闻类节目,往往是一个电视台的宣传窗口,新闻节目制作的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台整体素质的高低。所以,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音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规范化语言,语音标准,吐字归音圆润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方言土语和语病、错句,努力将最标准、最规范、最完美的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

  人们靠视觉和听觉来接受电视新闻,通过声音,媒体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语境。这个语境是近距离的、亲切的。声音的传播又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为了能准确地获得信息,电视新闻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与书面语的朗读和一般随意性的说话明显不同。它是经过加工的一种精练的口语,符合人们的听觉习惯,能使观众“即听即懂”。因此,电视新闻播音时要避免使用象“至此”、“倘若”等书面语体色彩强的词语,在不影响文意的情况下,要多用短句、单句,少用关联词、人称代词和单音节词语。播音语言要尽量口语化,以免使受众产生歧义。这样,播音者播起来不费劲,受众也更容易理解。

  二、调整最佳的播音状态

  积极的播音状态是提高电视新闻播音质量的关键,只有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才能将新闻稿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感情、气息、声音运用自如,从而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认真备稿是保持良好播音状态的前提。备稿越充分,播音时的误差就越少;缺乏对稿件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就容易出现断句不当,语流不畅等问题。当我们拿到一篇稿子后,一定要对稿子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清脉络层次,概括出新闻的主题,弄清事件发生的背景,把握好播音的基调。

  这样,经过再创作播出的新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不仅仅是对稿件语句和段落的简单再现,而是言之有物的准确表达。“用事实说话,新鲜感人”是电视新闻播音的主要特点。电视新闻播音要给人以真实感,不仅可听,而且可信。所以,积极的播音状态还体现在播音员的用声技巧和播音仪态等方面。播音员在话筒、屏幕前要态度积极,思想放松,精神集中,在声音运用上要用真声、实声,不做作,不刻意模仿他人。发声时,气息下沉、唇舌灵活有力、吐字清新透彻,不吃字,无浊音,语调自然、节奏明快,通过严谨、规范的有声语言给观众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眼里要有受众,脑里要有事物、有情景,让自己感到观众就在我们身边,用目光和观众进行交流,以“讲说”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告诉观众朋友。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屏幕形象应当以端庄大方、亲切自然为基础,正确的坐姿一般是坐在椅子前端,腰部自然挺直,胸部放松,两肩自然下垂,胳膊自然弯曲平放在播音桌上,这样既有利于气息通畅,姿势也优雅大方。由于新闻播音员是在强烈的灯光下播音,所以还应该化些淡妆,使脸部轮廓富有层次,增强受众的信任感;不恰当的浓妆艳抹,夸张的服饰,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引起观众的反感。

  三、把握播音速度与节奏

  电视新闻播音速度的快与慢、节奏的缓与急,不仅体现播音员的播音风格,而且直接影响到新闻内容的收视效果。普遍认为,平均每分钟300字左右的播音语速最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但是,所谓的速度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简单地以播音速度快慢来判断新闻播音的好坏,而是要把它同新闻栏目的整体风格、新闻内容的格调及播音员的自身风格联系在一起,如果这几个方面和谐一致,那么这个速度就是合适的。比如,综合性强、信息量大的新闻栏目,播音的语速就可以适当的快些,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大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在一些讲说式的新闻栏目中,播音语速就相对自由,语气也比较随和。

  同样,节奏在新闻播音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节奏与速度是相辅相承的。根据稿件内容,播音应有快、有慢、有张、有弛。如果不注意节奏的变化,不注意重点层次、重点段落、重点语句的强调,所有新闻自始至终都保持同一种速度播报,那么观众听起来,不仅感觉乏味,甚至连内容也听不明白。相比较而言,简讯、短消息的播音节奏较快,体现新闻简洁、明快的特点;新闻评论、新闻专题内涵丰富、篇幅较长,播音节奏就应该根据具体内容而变化。播音节奏把握得好,能使新闻的主题更加突出,感情色彩更加丰富,词意的表达更加准确,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

  四、正确处理重音与语气

  一般来说,新闻稿件的篇幅大多较短,客观性、逻辑性较强。如果播音员有一两句话没播清楚,就可能影响受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信息接收。在一些新闻稿件中,有些长句的结构比较复杂,播音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因而,播音员在备稿时,还应着重处理好重音问题,找准重音、强调好重音,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观众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收听目的。重音的表达并不是单单靠增强音强、放大音量就行,它是在重音与非重音的轻重、虚实、长短、抑扬对比中实现的。所以重音的选择要“准”而“精”,应该在通晓全篇、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慎重确定。

  播音语气是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个体声音形式。它关系到每一篇稿件、每一句话,是播音技巧的核心。正确运用语气,能增添稿件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同的人表达同样的语句,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所以,播音在语气的处理上特别强调“再创作”。再创作的功力不足,往往使语气既不贴切,又不和谐。要获得恰如其分的播音语气,必须要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播音时,要克服高度紧张、惟恐读错的心态。播音状态要积极而松弛、从容镇定、应付自如。播音时要把握好每句话、每段话的语言流动态势,克服呆板、单一的固定腔调,力求做到活泼、自然、流畅、亲切。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播音是一门精深的语言艺术。播音员必须在实践中反复探求,不断练习和积累,用心体味才能将播音技巧驾驭自如。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播音主持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

  [2]陈京生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3]张颂播音基础[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5年.

  [4]施旗,曼时平播音表达和语言规则[M]北京: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研究论文

  摘要:在当前播音主持工作当中,播音主持人都会将准备好的文字性稿件以声音的形式传递出去。在此过程中,需要播音主持人以他们独特的语言处理技巧来获得受众的认可。可见,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的精进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

  1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任务在于快速、准确、客观地向公众传递各种新闻信息。在此过程中,播音主持语言是广播电视传递信息的重要形式之一,如果语言存在一定的缺陷,势必会影响整个节目的播出质量及收听率。在许多节目中,播音主持人往往凭借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很好地串联整个节目,并控制好节目现场气氛及渲染效果,进而提升节目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整体来看,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至关重要。

  1.1语言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重要载体

  在整个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是脱离不开且十分重要的一个重要元素,节目中播音员或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来介绍、组织、串联、评说节目,甚至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调动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注意力等,从而能够让节目内容传播更加通俗化、趣味化。可见,播音主持在节目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与受众进行思想或情感的交流沟通等都需要使用到语言。

  1.2语言表达是传播节目目的的关键因素

  播音主持的语言运作能力,包括语言使用是否得体、言辞内容是否精准、语句是否优美等,这都会影响节目的播出质量,而且在整个节目串联中都需要使用到语言,这关系节目整体的播出效果,影响收视收听率。由此可见,播音主持语言功力的重要作用。

  1.3语言表达能够体现出播音主持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底蕴

  语言不仅仅只是电视广播节目向公众传递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还是播音主持工作者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的体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主持工作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魅力让受众与节目有效连接,而且其语言表达效果能够直接展示相应的知识功底、思想道德和性格特征等。总之,对于播音主持工作者来说,语言可以让他们在节目中较好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实现节目与受众的良性交流。对此,播音主持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水平,才能真正提升节目品质,展现节目的真正魅力。

  2当前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存在的问题

  2.1普通话使用不规范

  在传统思想中,国内播音主持人应具备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这是播音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播音主持带有浓重的口音,如东北腔、港台腔等标志都极为明显,甚至一些小的地方广播电台会选择使用地方语言进行节目录制。除此之外,播报方式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曲解了生动、幽默的本意,过多地将播音的内容变得生活化、口语化。

  2.2基本功不扎实,言语运用不当

  第一,经常出现常识性错误。现在许多播音主持容易出现词语运用不当、语法错误、言辞粗糙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对于语言素质要求较高的现场直播节目,一旦主持人语言功底差,很容易弄巧成拙,闹出笑话来。第二,内容空洞、废话连篇。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都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每一档节目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播放完毕,但是部分播音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不仅言语空洞、废话连篇,更是严重耽误了节目进度,打乱原本整个节目的规划安排。第三,表现欲过强,无法正确把握语言运用的“度”。播音主持人在工作中需要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主持方式,但是部分主持人将提升自身主持方式理解为过度地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样会导致喧宾夺主,同样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不仅不能提升在受众心中的地位,反而会降低节目收视率。

  2.3幽默感把握不当

  幽默是一种出众的智慧,如果能够在电视广播中有效运用幽默,能够给受众带来无穷的欢乐,并在事业上占领先机。然而,在现实播音主持工作当中,部分主持人员对幽默的理解有限,将幽默过度地理解为以滑稽取笑他人,从而直接导致尴尬的播出氛围。

  3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

  3.1保证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化、风格亲民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播音主持的语言需要以生活为基础,凝练出更为标准化、规范化、亲民化的播出语言。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注重语言标准化。在播音主持过程中,需要首先以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的语言要求为标准,并按照现代汉语对于普通话的.标准定义进行语法规范,避免语言的口语化、地方化,以为广大受众真正起到导向性及示范性作用。现阶段,仍然有部分播音主持认为在主持中随意运用生活语言可以增强节目的幽默感,缩短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然而却过分运用“随意”二字,出现诸如发音不标准、不清晰、读音不准、语法结构性错误等问题,这是对节目的不尊重,也是对节目受众的不负责。对此,播音主持人应对社会舆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各地方电台也应对主持人的标准和用词做好规范,制定相应的标准,严格规范相关语言的使用。第二,词汇及修辞合理化。播音主持应提升语言的表现力,注重对词汇进行全新的解读及延伸,以增强播音语言词汇的深度与高度。在此期间,播音主持人要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借助比喻手法、影射手法、暗喻手法、双关手法等掌握好语言的播出尺度,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想象与共鸣。第三,语言风格亲民化。在人们喜好的广播电台节目中,语言风格亲民化是一个关键要素,其不仅要求播音主持人加强与受众的沟通,敏锐地洞察节目受众的需求,从而制定出符合大家需要的电台节目。还应提升主持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了解节目所需的风土人情,使语言运用既要通俗易懂也要规范标准,以满足节目受众差异化、个性化的收听收视需求,并提升节目的社会文化韵味,提升节目的亲民性。第四,提升语言文化底蕴。播音主持是一项综合性艺术,要求主持人员具备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和大量的经验积累,对敏感文化具有非常强的洞察力和语言凝聚力,能够做出科学的、前瞻性的思考分析,以提高节目整体的深度和品位。对此,播音主持人需要注重语言上的遣词造句,不仅要通俗易懂,更需要言之有物,提升语言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将节目作品融入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并在语言表达中增强主持人的语言文化感染力,在言谈举止中提升整个节目的深度。

  3.2注重培养文化内涵

  播音主持人需要秉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全面强化自身知识基础,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文化内涵,而非故弄玄虚、卖弄学问。事实上,播音主持的语言文化气息是在长期文化学习中积累而来,并非死记硬背节目通稿就能获得。为此,播音主持人要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经典著作,以丰富自身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并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受众。

  3.3形成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当前广播电台节目繁多,要想获得较多的节目受众,就必须要能够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现如今,我国观众已经开始对许多传统节目的新鲜感逐步下降,收视、收听率高的多是具有鲜明主持风格的节目,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中,华少以“中国好舌头”为节目打下了个性化烙印,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推出的团队主持“快乐家族”和“天天兄弟”也是由于主持人个性化语言风格而备受观众喜爱。事实上,播音主持个性化是主持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主持人言语风格、生活经历、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不同主持风格会给节目打下个性化的烙印,像赵忠祥的沉稳厚重、董卿的端庄大气、汪涵的风趣睿智、王小丫的热情爽朗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倡的个性化播音主持语言,并不是插科打诨、怪腔怪调、吐字含混,而是讲求灵动丰富、张弛有度,在节目中融入更多个人特色和个人理解。对此,播音主持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着重凝聚自己的个性化主持风格,以让受众将节目烙下主持人个性化的印记,从而吸引大批忠实粉丝和受众群体。

  3.4注重合理定位,使用幽默语言

  合理定位是播音主持人获取魅力语言的前提,也是留住节目受众的“钥匙”。播音主持人需要根据节目的播出情况、节目受众定位、收听收看习惯等设定主持定位。以私家车107为例,该广播节目的收听受众群体在20~45岁,多具有较高收入,而且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喜欢个性化、时尚化、创意化的内容。这样的节目就需要一个能够像朋友一样可以跟听众互动的主持人形象,播出形式多为音乐、时事新闻、脱口秀等内容。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语言内涵,并给予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运用多种技巧驾驭语言以赢得更多节目受众。在此期间,语言运用相对较为关键,通过较为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不同定位的节目对于“幽默”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且尺度、着力点都会有所不同,需要主持人利用自己丰富的主持经验进行尺度把控,在欢笑中拉近受众与节目的距离。

  4结语

  如今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众多,运用语言的方式也很多,播音主持在语言运用上不仅要讲求字正腔圆、语法标准,更需要针对节目的播出状况灵活运用自身才学。例如,谈话类主持需要能够见微知著,能够将情感把握得更加细致;娱乐类主持应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新闻类主持应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等。风格各异的播音主持人在语言上都需要有各自的特色与个性,在保证语言规范化、风格亲民化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主持风格,并要从全局角度注重对节目的合理定位,再融会有魅力的有声语言将思想内容传播到受众者的心里,从而真正提升节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