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大病初愈得瑟语录 正文

大病初愈得瑟语录

时间:2025-05-07 16:03:47

导语:《内经》提出"天人相应"学说,就是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大病初愈,《内经》告诉我们如何调养呢?一起来看看吧。

疾病初愈,人体正气虚弱,这时理应在饮食上给予调养,但由于脾胃运化之力较差,脏腑之气衰微,故而不适给予大量膏脂厚味。大量厚味滋补致使虚不受补,脾胃无力运化吸收精微物质补养机体,促使正气恢复。此时邪气刚刚衰弱,尚未完全康复,正气再次受损,则疾病又起,且较先前更重。这就是中医所谓的食复之症。

在大病初愈之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量摄取滋补之品予以调养,谓之“壮火食气,少火补气。”只有缓慢调理,使正气微微生发,才能逐渐康复。

同时,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不同脏腑的疾病在饮食上是有禁忌的。《灵枢 五味》说:“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素问 宣明五气》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根据五味与五行相配,不同脏气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同的食物和药物就与众不同的生理功能发生了联系。

《黄帝内经》就是从这种联系出发,确立了不同疾病的饮食禁忌,为后世疾病治疗与康复阶段的饮食禁忌提供了原则和范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遵照而行。

避免“食复”

人在大病初愈的时候,如果调养失宜,极容易使疾病复发,《黄帝内经》称之为“食复”,所以人在大病初愈后,要常以谷、肉、果、菜等调补滋养。

合理调养是预防食复的主要方法。病后饮食调养要顾及脾胃,以醒胃气为原则。在疾病初愈之时,既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补正气,又不可进食盲目,应该视胃的具体情况而定。

造成食腹的原因

1. 脾虚不耐

病后脾胃处于虚弱状态,还没有复原,如果吃油腻的食物,容易加重病情。

2. 补不辨体

病后体质虚弱,营血不足,阳气衰弱,如果大补,会使机体不平衡,导致疾病复发。

食疗的作用

食物和药物都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历代医家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唐代伟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学》中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另外,各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进补食物。《灵枢 五味》说:“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可谓开创了饮食辅助疗法的先河。

食疗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整阴阳 利于食物的性味可以调节阴阳失调,如阳虚的人可以选用牛肉、羊肉、狗肉、干姜等甘温、辛热类食物来调补阳气;而阴虚的'人当用清补,选甲鱼、淡菜、海参、银耳等甘凉、咸寒类食物滋阴生津。

2 泻实祛邪 针对病情进行全面调理,又可食用某些食物直接驱除病因,即所谓“祛邪安脏”,如山楂消积食,鳗鱼治肺痨,赤小豆治水肿,猪胰治糖尿病,蜂蜜治便秘等等。

3 辩证施膳 从整体上看,全面膳食、荤素搭配是饮食营养的基础,但并不是一个饮食模式。现在的科学饮食健康观念是提倡饮食保健个性化,即根据不同的体质、职业、地域、病情,做到“辩证施膳”,即“因人施膳”、“因时施膳”、“因地施膳”、“因病施膳”。

饥饱过度的危害

饥饱过度,对健康极为有害。《素问 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吕氏春秋》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日烂肠之食”。《千金药方·养性序》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都是指导饮食适度,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疾病。

【因人施膳】

不同的人,个体的差异非常明显,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特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饮食疗养的原则,叫做“因人施膳”。

古代饮食养胎法。中国南北朝时期医学家徐志才曾著有《逐月养胎法》,即按孕妇的不同阶段调节孕妇的饮食,如孕妇初期强调应食“酸美”之物,以清淡为主;妊娠中后期,给予滋味美食,强调补肾填精养血的原则。

青少年青春发育期食养以调养肾气为要。这一时期性发育日渐成熟阶段,调养原则强调补肾填精,充养天癸,应适当食用鱼虾、瘦肉、禽肉、禽蛋、牛奶等。

中年人的饮食原则主张合理少食、适当多动。人至中年,往往容易发胖,应适当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限制能量密度高、营养成分含量低的食物如蔗糖、肥肉、曲酒等;适当多摄入那些能量密度低营养成分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老年人的饮食应多样、营养丰富、偏于清补,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宜多样化,适当多补充钙质。根据其生理特点,遵循“三多三少”的“清补”原则,即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脂肪少、糖类少、盐少。

【因时施膳】

自然界四季变化的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的理论,四时养生的基本法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四时饮食调养也因遵循这一原则。

春天饮食原则是咸酸宜甘、选用辛温之品。饮食应清淡可口,忌酸涩和油腻生冷之物,应适当多摄入黄、绿色菜蔬。

夏天饮食多具有酸味的、辛香之品,少寒凉、节冷饮。选用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夏令进补”要温阳调阴。

秋天的饮食原则是少辛增酸、防噪护阴。如少食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多一点酸味果蔬,应适当多食芝麻、核桃、蜂蜜、糯米、乳品等食物。

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保阴潜阳,应适当摄入龟、鳖、藕、胡麻、木耳等。冬令进补要以养阴护阳为主。

【因地施膳】

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地区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食用价值。例如,湖南、四川食用一定量的辣椒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因为这些地区潮湿多阴雨,当地人多吃一些辛辣食物,使腠理开泄以排除汗液、驱除湿气,这样机体就可适应气压低、湿度大的自然环境。如果生活在北方干燥地区的人,过量地食用辣椒就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饮食有节

1. 进食定量

饥饱适中,恰到好处,脾胃的输布、运化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运转正常,人体便可以及时得到营养供应,有益于身体健康。

2. 饮食以时

进食宜有较为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可以协调配合,有张有弛,有益于健康。

1、小时候多好,哭完就睡,现在哭完还要上班。

2、你不会懂每天点你资料,却不去打扰你的滋味。

3、夏天上班热得要死,冬天上班冷得要命。

4、总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上班,只适合领工资。

5、找不到我喜欢的那把伞,我宁愿淋一辈子的雨。

6、有一种感情叫做无缘,有一种放弃叫做成全。

7、我虽然上班天天迟到,可是我下班很准时啊。

8、上班是会呼吸的痛,她活在我身上每个角落。

9、你要努力让自己成功的速度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10、老师你再无视下课铃,我们就无视上课铃。

11、现在的加班,是还以前逃课时欠下的债。

12、其实,每一个爱傻笑的人,心里都有着放不下的痛。

13、不要忘掉别人生气时说的话,往往那才是真相。

14、没有公主命要有女王心,没有谁会一直视你为宝。

15、世界上最温暖的两个字是,从你口中说出的:晚安。

16、你的父母仍在为你打拼,这就是你今天坚强的理由。

17、在乎够深的东西,别人碰一下都会觉得是抢。

18、要么一直骄傲的单身,要么全心全意只为一个人。

19、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20、上学是拿钱混日子,上班就是拿日子混钱了。

21、锄禾日当午,上班真辛苦,闲的没事干,不如斗地主。

22、你走后,那个曾经熟悉的名字,我再也没有勇气提起。

23、你的QQ里是不是有个不舍得删除、却再也不会联系的人。

24、上班就像旧时代的婚姻,明明不幸福,还得长相厮守。

25、这天气,上班就得吹西北风,不上班就等着喝西北风。

26、一个字的回答真伤人,比如说被自己喜欢的人说“滚”。

27、总有那么几个人,老师一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全班就笑。

28、你吻我的时候解开我的衣扣,你吻她的时候抚摸着她的头。

29、喜欢一个人不是回复他每条动态,而是研究下面可疑的评论。

30、我能想到最甜蜜的事,就是在喜欢你的每一天里,被你喜欢。

31、成长就是你哪怕难过的快死掉了,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班。

32、“你不表白我们还是朋友”“那我表白了呢”“男朋友啊”。

33、腾讯的“正在输入”,给了多少人希望,又给了多少人失望。

34、每天早上醒来都在想爷不干了,二十分钟后孙子一样的上班了。

35、上班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

36、纵然我有千万般好,你也不会看到,因为你没有一双爱我的眼睛。

37、我来到你的世界,是想偷走你的心,没想到却是我先弄丢了我的心。

38、有些好朋友,真的是不知不觉就疏远了,你连原因是什么都不知道。

39、世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上班,你每天都在抗拒,但是却每天都得做。

40、“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不喜欢他了”“从他对每一个女生好开始”

41、一想到明天要上班就头疼,腿疼,眼疼,手疼,脚疼,哪里都疼。

42、不可能的事就不要想,免得心烦;不可能的人就不要等,免得心痛。

43、人生路上,当你努力往上爬时,总有几个狗日的,把你拼命往下扯!

44、有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去安慰别人,却说服不了自己。

45、从“我在班上”到“我在上班”这个过程,期间的心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46、还说神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工作后就连一场说走就走的下班都不行。

47、不想说太多疼给别人听,换来的也不过是无关痛痒的几句或真或假的安慰。

48、分手后,总觉得自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总有一身痛不完的伤痕。

49、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有一群人惯着我,让我各种嚣张,各种得瑟。

50、总以为,在最初的地方,有一个最原来的我,就也会有一个最原来的你。

1.

2.

3.情感语录1000句大全

4.2016年度经典心情语录精选

5.

6.

7.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健康的根本在心.心净则身净.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6、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3、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25、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5、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7、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9、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40、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7、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

《道家养生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