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民国名人语录与人生 正文

民国名人语录与人生

时间:2025-05-11 10:14:33

民国名人关于教育的十大语录

1.辜鸿铭

辜鸿铭刚到北大任教的时候,学生们看到他脑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都忍不住哄笑起来。而他,则不动声色地走到讲台上,向下面的学生打量一番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面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

一席话把学生统统镇住了。以后上课就没人敢笑话他了。

2.蒋梦麟

蒋梦麟说:“我在大学中搞了几十年,经过许多风潮,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大学中有三派势力,一派是校长,一派是教授,一派是学生,在这三派势力中,如果有两派联合起来反对第三派,第三派必然要失败。”

3. 陈寅恪

陈寅恪每次讲课,开宗明义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4. 梁漱溟

1924年,梁漱溟离开北大,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因为觉得当时的教育不对,先生对学生毫不关心。”他认为,先生应与青年人为友。所谓友,指的是帮着他们走路;所谓走路,指的是让包括技能知识在内的一个人全部的生活往前走。“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

5. 钱穆

1930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教,校长司徒雷登问他对燕大印象如何,他答道:“起初听说燕大是中国教会大学中最中国化的大学,心中特别向往。我来燕大一看,才发现并非如此。一入校门就看到M楼和S楼,这难道就是中国化吗?我希望将燕大各建筑都改为中国名。”不久,燕大专门召开会议,决定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一律赋以中国名称。钱穆还为校园的一个湖取名叫“未名湖”。

6. 蒋百里

民国大师

蒋百里就任保定军校校长的第一天,对全体学生训话道:“我此次奉命来掌本校,一定要使本校成为最完整的军事学府,使在座诸君成为最优秀的军官,将来治军,能训练出最精锐的军队。我一定献身于这一任务,实践斯言。如果做不到,当自杀以谢天下。”后来,他因学校被政府拖欠经费,深感愧对学生,遂写下遗书,真的当众自杀,子弹穿过胸膛,幸而未死。

7. 林语堂

林语堂在东吴大学讲英文课,开学第一天,先生带来一个皮包。皮包里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课堂变成了茶馆。林先生开始讲课,操一口简洁流畅的英语,大讲其吃花生之道。然后,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生。”学生们哄堂大笑。

8. 闻一多

闻一多上课别致。据学生回忆,他身穿黑色长袍昂然走进教室,先掏出烟盒向学生笑问:“哪位吸?”学生们笑而不接,他就自己点了一支,电灯光下烟雾缭绕,拖长声音念上一句:“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才开始讲课。

9. 陶行知

陶行知注重“启发式”教育,一次他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他按着鸡头让鸡吃米,鸡死活不吃;后来他松开手,让鸡自己呆在那里,鸡却开始低头吃米。陶行知就此解释道:“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只有让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会更好一些。”

南开是私立学校,经费需向社会各界募捐,有学生提出:“我们不要官僚军阀、土豪劣绅的臭钱!”张伯苓校长说:“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10. 张伯苓

张伯苓常讲:“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他还编了句顺口溜:“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

1929年南开女中部第一届学生毕业,张校长的讲话既幽默又深刻。他说:“你们将来结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不顺眼的就是你这个元配夫人!”

张校长鼓励学生苦干,但又怕年轻人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他以炖肉为例说:“炖肉要慢火,长炖,不能性急,肉自然又烂又好吃。若心急,一会儿揭开看看,一会儿揭开看看,这锅肉是炖不好的。”

拓展

莫言语录_名人经典语录

1、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3、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4、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

5、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6、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7、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8、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9、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10、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11、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12、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13、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14、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15、年月里,五味杂陈。

16、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毛泽东语录

17、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18、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19、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20、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21、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22、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23、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纪念我死去的友情和迟到的爱情。

24、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25、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1、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

2、因为他是一个“终身反对派”,所以他不能不反对独裁政治,所以他从苦痛的经验中悟得近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特别重要的是反*党派之自由”。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3、我所说的,是从做父母的一方面设想的,是从我下人对于我自己的儿子设想的,所以我的题目是“我的儿子”。我的意思是要我这个儿子晓得我对他只有抱歉,决不居功,决不市恩。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决不期望他报答我的恩,因为我已宣言无恩于他。 ————《我的儿子》

4、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兰花草》

5、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

6、我不能做你的诗,正如你不能做我的梦。

7、我记得民国八年你被拘在警察厅的时候,署名营救你的人之中有桐城派古文家马通伯与姚叔节。我记得那晚在桃李园请客的时候,我心中感觉一种高兴,我觉得这个黑暗社会里还有一线光明:在那个反对白话文学最激烈的空气里,居然有几个古文老辈肯出名保你,这个社会还勉强够得上一个“人的社会”,还有一点人味儿。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8、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梦与诗》

9、世界上有那么多好书好电影好动漫注定看不完,我们对这个事实该持何种态度?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10、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11、飞鸟过江来,投影在江水。

乌逝水长流,此影何尝徙?风过镜平湖,湖面生轻绉。湖更镜平时,毕竟难如旧。为他起一念,十年终不改。有召即重来,若亡而实在。

12、我那时年纪还轻,不懂得世事。我以为这“复活日”应该是一个极精致,极美的少女像,不带着一毫人世的经验,平空地醒来,自然光明庄严,没有什么过恶可除。……但是我后来那几年,懂得些世事了,才知道这“复活日”不是这样简单的,原来是很复杂的。……我眼里所见的人情世故,都到我理想中来,我不能不把这些现状包括进去。我只好把这像的座子放大了,放宽了。

我在那座子上雕了一片曲折爆烈的地面。从那地的裂缝里,钻出来无数模糊不分明,人身兽面的男男女女。这都是我在世间亲自见过的男男女女。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13、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但只是越扩充了,读书的能力也就越大。这便是"为读书而读书"的意义。 ————《不朽》

14、人生观不过是一个人对于世界万物同人类的态度。 ————《人生有何意义》

15、喜欢胡适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得正常,道德自然会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16、“近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尽一分力便有一分的满意;无穷的进境上,步步都可以给努力的人充分的愉快。” ————《还他一个"不过如此"》

17、我只说了我自己承认对儿子无恩,至于儿子将来对我作何感想,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不管了 ————《我的儿子》

18、树本无心结子,我亦无恩于你。

19、简单说来,拜金主义只有三个信条: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 ————《我们能做什么》

20、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21、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梦与诗》

22、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23、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24、我喜欢你这颗顶大的星儿。

可惜我叫不出你的名字。平日月明时,月光遮尽了满天星,总不能遮住你。今日风雨后,闷沉沉的天气,遍天边,寻不见一点半点光明,回转头来,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 ————《一颗星儿》

25、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 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虏。你在那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26、花瓣儿纷纷的落了,劳伊亲手拾存,当一封无言的书信,寄给伊心上的人。

27、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的母亲》

28、女子能识字读书,固是好事,既不能,也未必是大缺陷,书中之学问,纸上之学问,不过人品百形之一,吾见有能读书

29、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30、人人都是一个无冠的帝王,人人都可以做一些改良社会的事。去年的五四运动和六三运动,何尝是“得君行道”的人做出来的?知道个人可以做事,知道有组织的个人更可以做事,便可以知道这种个人主义的独善生活是不值得模仿的了。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部长吝啬有术

王宠惠生性吝啬,家里不聘厨师,早餐随便吃点,午、晚饭则到朋友家去蹭。其揩油方法有四:一、下午公事忙完后,到某位朋友家中,坐到六七点不走,主人只好留他吃饭。此时他还假装客气:“时间尚早,还是回家吃吧!”主人再三挽留,他也就不客气:“有啤酒吗?有酒我就在这里吃。”二、在朋友家待到用餐时刻,若朋友未开口留吃饭,他就邀请朋友出去上馆子吃,并表示他请客,主人不好意思,便会留他在家中用餐。三、若朋友当真与他一同上馆子,那么吃完付账时,他就会走在最后,让别人掏钱。四、朋友吃完先走,留他付账,他便一拍口袋,大喊道:“你们回来,我忘记带钱了!”此四法屡试不爽。

“怕太太协会”证章

胡适不仅把怕老婆当做口头禅,而且还喜欢收集世界各国怕老婆的故事和有关证据。有位朋友从巴黎捎来10枚铜币,上面铸有“P.T.T”的字样,胡顿生灵感,说这三个字母不就是“怕太太”的谐音缩写吗?于是他将铜币分送好友,作为“怕太太协会”的证章。

胡抹乱画

1920年,胡适将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送了一本给章太炎,扉页上题写了“太炎先生指谬”几字,下署“胡适敬赠”,并在二人名字旁边各画了一条黑杠。可惜当时太炎先生尚不知新式标点为何物,见自己名字旁加了黑杠,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敢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后见胡适名字旁边亦有一黑杠,方才作罢。

“我就是名片!”

在中央大学兼课的教授颇多,大都西装革履、汽车进出,顶不济也是黄包车。唯有黄侃先生总是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腋下夹了几本书,步行到校。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要佩戴校徽,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这个衣着寒酸的人没有校徽,就要求看他名片,黄侃大怒,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

安定有方

一次宴会,有位洋记者请教辜鸿铭:“辜先生,中国国内政局如此纷乱,有什么法子可以补救?”辜鸿铭伸袖子将嘴一抹,一本正经地说:“有!法子很简单,把现在在座的这些政客和官僚拉出去枪决掉,中国政局就会安定些。”

校长骂人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当局要求复课,学生则坚持满足条件才能复课。在1945年12月17日的教授会议上,校长傅斯年要

学者出自何方

章太炎与陈独秀闲谈,说起文学,陈独秀举出几位出身苏皖的学士,言语间颇以身为苏皖人自豪。后来说到湖北,陈不屑地说:“那个地方没出过什么大学者。”不料话音刚落,隔壁房间的湖北人黄侃跳出来大声说:“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一句话噎得陈独秀哑口无言。

此一时彼一时

国共重庆谈判时,《大公报》著名女记者彭子冈记述毛泽东:“当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走进张治中公馆,“毛先生宽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都很陌生”。1957年“反右”时,彭子冈被打成“右派分子”,理由是她把“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写成了“土包子”。

“前倨后恭”

五十年代,有同事及朋友提醒沈从文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沈极为不屑,面带愠色,拂袖而去。后来沈从文作为“右派”在京郊农场劳动改造,低眉顺眼,勤谨小心,辛苦劳作,但力不从心。有学生于心不忍,好心劝他偷空歇一歇,善自保重,他怒目相向,厉声呵斥道:“我还要入党呢!”

“二云”教授被解聘

刘文典以“二云居士”闻名,原因是他爱食云南烟土和云南火腿。1943年,刘文典应云南普洱大豪绅、大盐商张孟希之邀,为其母撰写墓志,张孟希赠他“云土”50两。此举引来西南联大同事的攻讦和非议,认为他不堪为人师表,校方遂将其解聘。

胡宗南哭进黄埔

胡宗南29岁报考黄埔军校,但身高不足1.60米,不复合招生要求。主考官毫不客气地说:“你根本不是当兵的材料。”胡闻言放声大哭,责问考官:“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救国是青年的责任!个子矮怎么了?个子矮就不能参加革命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同样驰骋疆场!孙中山先生、廖仲恺先生的个子也不高嘛,革命怎么能以貌取人?”此举惊动了正在办公的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他见状当即喊道:“同学,我批准你参加

一变再变

严复喜欢和人唱反调,民国成立后,远近一片赞美共和之声,严不以为然,说“人民程度不够,徒有共和之名而无其实”。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启动后,筹安会首领杨度欲求严复支持,对他说共和制度行于中国必乱,问他“改行帝制如何”?严说:“国事非同儿戏,岂能一变再变?”等到洪宪帝制失败,到处都是逼袁退位的呼声和骂声,严又说:“非袁无以维持残局。”

傅斯年吓跑抬夫

傅斯年是“一个肥头胖耳的大块头,他有一头蓬松的乱发,一副玳瑁的罗克式的大眼镜。他经常穿著那时最流行的大反领ABC衬衫,不打领带,外面罩上一套哔叽西装,那副形容,说起来就是那类不修边幅的典型,但却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度。他似乎永远是那么满头大汗,跟你说不上三句话,便要掏出一方洁白的手巾,揩抹他的汗珠。”因此,朋友们称其“傅胖子”,取其形也。

抗战期间在重庆,他与李济、裘善元赴宴。宴毕,主人替他们雇好三乘滑竿,裘善元第一个出来,抬夫见他胖,不愿抬,大家推让一番。第二个走出来的是李济,比前一个更胖,剩下来的四个人又互相推让一番。等到傅斯年走出来,剩下的两位抬夫,扛起滑竿拔腿就跑,弄得主人很狼狈。后来,他“参政”了,持续向“皇亲国戚”宋子文、孔祥熙宣战,世人誉他“傅大炮”,撷其神也。

大使不吃救济

抗战时期,胡适做美国大使八年,工作紧张忙碌,只领固定薪水,文化及学术研究几乎无大的发展,也就没有额外的稿费收入。有一次因病住院,竟因经济拮据而几致断药。孔祥熙知情后想施以援手,因知胡清廉而固执,不会接受,故特地托他人辗转送去四千美金,资助胡大使治病。但胡适分文未动,后又原封不动地全额退回。

贼入公寓

晚年的胡适于1949年4月21日,共产党百万大军飞渡长江之日乘船抵达旧金山,后定居“大不易”的纽约,住在东城八十一街简陋的小旧公寓。一天,胡先生外出,胡太太正在厨房烧饭,一彪形大汉突然自防火楼梯破窗而入。幸好胡太太没有学会美国女人临危时的尖叫,她下意识地走到公寓门口,镇定地将门打开,反身命令那位悍贼道:“GO!”那又高又黑的悍贼看了胡老太太一眼,果然就乖乖的从门口“GO”了。

倒宝塔诗

上世纪三十年代,冰心与先生吴文澡计划周末要去娘家探望,冰心嘱咐丈夫上街购买一种当时比较时髦的衣料“香云纱”,并且要深浅咖啡色迴形花纹的;再买一种“萨奇玛”点心。结果,吴文澡先生到了商店却忘记了衣料和食品的名称,比划了半天仍然说不清楚。多亏女店员脑袋还算灵光,终于帮吴买到了“香云纱”和“萨奇玛”。吴先生归家后复述其为难经过,冰心大乐,笑做一首诗曰:

香云纱萨奇玛,

傻女婿到家,

教育原来,

在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