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4、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6、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8、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9、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1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1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5、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6、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17、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18、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19、明月不谙离恨苦。——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21、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22、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23、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24、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25、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27、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
2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9、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30、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31、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3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3、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4、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3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6、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37、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38、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39、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行》
40、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4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3、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4、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45、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46、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47、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48、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49、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0、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51、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5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5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花影》
5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5、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5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57、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2、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5、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0、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滑稽列传》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以寄》
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7、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18、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19、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钱嶫《悯黎咏》
20、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2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22、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2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5、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26、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27、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8、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顾况《酅公合祔挽歌》
29、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佚名《论语七则》
3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佚名《长歌行》
3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
3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36、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3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惠能《菩提偈》
3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9、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40、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4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4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3、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4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5、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6、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杜甫《戏为六绝句》
4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9、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5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5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52、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5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5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55、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56、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57、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佚名《日出入》
58、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
5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0、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6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6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3、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5、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6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67、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6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9、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70、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7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72、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7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佚名《宰予昼寝》
74、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7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苏麟《断句》
7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7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79、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8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81、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8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登乐游原》
83、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8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8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8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8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8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8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9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9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92、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9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94、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95、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9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9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99、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10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10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10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03、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10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105、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0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10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08、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0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1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11、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1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14、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11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1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11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2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12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2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佚名《沧浪歌》
125、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12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一、 作者简介
苏轼解析:(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解析:端起酒杯。
2、宫阙(qùe)解析:宫殿。
3、归去解析: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解析: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解析: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解析: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解析: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解析:不该。
9、何事解析:为什么。
10、别时圆解析: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解析: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2、千里解析: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婵娟解析: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译文解析: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四、诗歌赏析
(一)、选择题
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____B_____
A、欧阳修 B、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2.北宋后期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号解析:( A )
A、东坡居士 B、青莲居士C、稼轩居士 D、易安居士
3.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 B )
A、李煜 B、辛弃疾 C、柳永 D、李清照
4.开创豪放派词风的宋代作家是_____C____
A、欧阳修 B、王安石C、苏轼 D、辛弃疾
5.苏轼《水调歌头》小序云解析:“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的主题是解析:( B )
A、羁旅行愁B、望月怀人C、悲悼故国 D、忧时伤事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出世思想与入世思想矛盾的语句是( B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月有阴晴圆缺
(二)、赏析题
1.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弟弟,其名为苏辙,他和苏轼,苏洵并称文坛“三苏”。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词的上阕,写词人“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现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美满生活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叙述。
6、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
8、 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解析:
上联解析: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联解析: 例解析: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
9、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0、"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14、给加点的字注音。
(1)宫阙(qùe)(2)琼楼(qióng)(3)绮户(yī)(4)婵娟(chān juān)
15、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
(1)
(2)
(3)
(三)、问答题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年问月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追问解析: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解析: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 ②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拨解析:“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③这里的“归去”应怎样理解?
(“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