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歌德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 哥白尼
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 —— 荷马
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 —— 何香凝
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 —— 莎士比亚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 塞缪尔 约翰逊
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 拿破仑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 王安石
我们法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 居里夫人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 《巴甫罗夫选集》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 巴甫洛夫
国家之前进在于人人勤奋、奋发、向上,正如国家之衰落由于人人懒惰、自私、堕落。 —— 斯马尔兹
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 —— 蒙泰格尼
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 —— 柏拉图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 —— 狄德罗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 肯尼迪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 —— 罗曼罗兰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华罗庚
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 汤姆逊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 爱因斯坦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
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 —— 马铁丁
爱自己的祖国。这就是说,要渴望祖国能成为人类理想的体现,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 加里宁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 冰心
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 巴金
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 —— 李苦禅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 爱迪生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 李四光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 裴多菲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 果戈理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 肖邦
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 —— 富兰克林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 别林斯基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 吴玉章
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 别林斯基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 爱迪生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 冼星海
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 苏步青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 阿托尔斯泰
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 —— 普希金
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 安卜罗斯 皮尔斯
不辞艰险出
《论语》基本内容
作为一部优秀的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孔老夫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直至今日也仍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为大家分享了孔子的'
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9、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1、过,则匆惮改。
2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4、听其言而观其行。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5、不迁怒,不贰过。
3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2、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巧言令色,鲜矣仁!
47、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4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5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8、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