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代工业把人异化了,福特说,我明明雇佣的是两只手,怎么后边站着一个人?在一系列的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牛顿物理学,又产生了一个世界观: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被标准化、流程化。现代西医就是在这个历史过程当中产生,它把人视为理性的、冷冰冰的一团。把工人阶级的操作逻辑应用到了医学上。
3、真正的美是可以让你感受到有流泪冲动的力量。美女就像出土文物,眼看手勿摸。
4、女人的主要作用也许就是为了让男人不开心,除此之外就是让男人开心。
5、对于每个人,诚实是最重要。人要对自己诚实,"这件事情我能不能做?我的底线在哪里?"同时,人也要对其他人诚实。诚实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关乎道德,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关乎效率。当一个人比较诚实时,他的效率就比较高。
6、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职业都不能引发人们的尊重,写书的不认为自己是作家,说自己是码字的;主持人觉得没什么的,我就是说说话的人;一个医生说我也没什么,就是开个方子,吃点回扣的人,诸如此类,整个社会缺乏对自身职业的尊重。其实,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价值和成就感。
7、我现在的知识水平,对生命的承担,连前清的秀才都达不到,但我可以做主持人,和有文化的人对话,这不是我的喜剧,这是时代的悲剧。
8、我认为读懂《庄子》就能学会一套精神广播体操,做一个无条件的快乐主义者。庄子告诉我们三件极难处理事的答案:如何保全自己。如何处理与领导和下级的关系。如何获得灵魂的自足。
9、生活和工作它就像水一样在你的身边流淌过。有一天当你不再属于这个河流的时候,你只记住了曾经有过的那种关系而已,但是它并不属于你,你也不属于它。我们并不属于任何别的东西,我们只是自己一个特别孤单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特别孤独的个体。
10、所有科技进步都是以伤害人的本能作为代价的。以前一个人把车从单位开回家是理所应当,自从有了GPS很多人就消失了自己回到家的能力。我们曾经拥有很多能力,都在"进步"中丧失,中医的意义,就是帮助你甩掉GPS,把车开回家。
11、一辈子,有30%的东西是知道的,他可以藉由经验、知识去理解,那还有70%的东西呢,是他不可控,不知道,无法理解的,对于这些东西该如何思考呢?他说那只能够靠信念,靠心灵去感知。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逻辑和知识,只能解决我们1/3的问题,另外2/3的问题是需要用心灵去忍耐和等待的,不是靠大脑。
12、远离失败感是非常困难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根本不去追求成功,还能安身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角。
13、现在谈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有没有问题,就像两个分别从南坡、北坡向珠峰进发的队伍,明明路途不同,却偏要南坡的人说北坡的事儿、北坡的人说南坡的事儿。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再过几年登顶会合了,也就明白了。
14、坦白说,不是每个人在每个时间都能做到诚实的,我也一样。但无论如何,人还是要力求诚实。越是和聪明人在一起,就越要诚实,这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有人说,现在,做个诚实人会吃亏。我觉得也许短期内的确如此,但从长远来看,诚实的人不会吃亏。
15、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检测方法,你每天看报纸里边这条新闻很喜欢,剪下来收起来;你看这个人长的你很喜欢,你就把他拍下来,诸如此类,然后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就会发现有一些人是你希望成为那个样子的,那就去找他,这是叫从内到外。
16、一天到晚指责别人的人,自己一定是个苦孩子。他已经饱受这个煎熬好多年了。
17、要学会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甚至是对手。"我曾问李连杰什么叫“金刚不坏”,他说,当对手伸向你的拳头已被包容在你的意志中时,你就不容易被击了。
18、人们总是渴望别人给自己一个肯定、标准的答案,这样才会有安全感,殊不知它是个毒药,把你封锁在了一个牢笼中。当一个人走出去,体会到不同的世界,形成了一种不偏激、不狭隘的中肯表达,这就是正确的世界观。它不单是从课本上学习到的,也不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而是真切地看到、感觉到、体会到的。
19、你看电影时是在消费你的情感,就是说人的情感尤如男性的荷尔蒙一样,到时间就得放,不放的话就得憋着。所以有些女性哭的话就别管她,她是在宣泄,她是快乐的,让她好好哭。
20、读书的好处在于,他总能发现原来他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说清楚了。他终于明白,他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他,他只是他们中模糊的某一个。
21、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他唯一能做的一件不用选择的事,可能就是"必须不断做出选择"。
22、其实住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大环境也没那么重要,在声色犬马之中也可以修心。贫穷与富有也并没有什么区别。“贫”和“穷”是两种概念,"贫"是暂时的缺乏,而"穷"则是内心的空洞,彻底没有方向,而人最重要的财富是内心的满足,始终拥有希望。
23、自恋是一种特别需要被培养起来的意识。因为一个人开始自恋之后,他才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自我,所谓的自恋就是一种人格分裂之后一个我对另一个我的一种关注。
24、过一个诚实而明白的人生,不需要让人家明白,但是自己得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从哪里来,我在哪里,我去哪里,得知道,不是为了别的,纯粹让自己爽一爽。
25、管理者和领袖是不一样的。领袖和精神领袖又是不一样的,精神领袖和发心者又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要看到自己最擅长做什么事情,什么叫擅长?人叫知天命,不光是你要知道你适合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个事情别人干不了,只能你干。
26、巴菲特的本质是老子,他所有的投资思想都和《道德经》是一样的。西方人混得最牛的不就是巴菲特了吗,他恰好和中国最牛的人在思想上达到了统一,我现在想写一本书,叫《左手巴菲特,右手道德经》,巴菲特的所有投资行为都可以用《道德经》来解释。
27、当你明白你要做什么的时候,即使你是员工,也是公司在为你打工;当你不明白的时候,即使你做了老板,也是在为员工打工。
28、所谓娱乐,就是安全的体验。
29、如果某一个人说他代表绝对真理,那么他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30、最好的中医是自己。为什么许多中医能活到九十岁?因为他开阔,不扭曲,不变形,不折腾自己。最靠谱的养生办法就是做一个尽量天真的人。健康的源泉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性。要明白生气是愚蠢的事,你才能不生气;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健康了一半。
31、男人更需要被关怀。因为大部分的女人都懂得自己关怀自己,但是很多男人其实不懂得关怀自己,所以男人是需要关怀的。
32、我认为中国文化首先是一个尊重生命的文化。比如古琴,古代君子弹琴时以琴的震动来怡情理性;我们写书法,也是通过书法发现自己的心神动静彰隐发现自己心性的起伏。中国的针灸就是插在身体的基站,了解自己身体信息的中转站。
33、我最不喜欢的一个形容词是“华丽地转身”,偏偏很多媒体喜欢用。他们在曲解别人。
34、上品沉香三万一克,却是一克难求。说明美德是长时间蕴化伤疤的结果。极品女人亦然。
35、爱过,是很真实的爱过,真正的爱就是你什么时候都在想她,任何一秒钟都在想她。但是我想要强调的是,爱一个人所带来的快感比被爱带来的快感要高。
36、中医的智慧,不仅仅在治病救人,而是让人在尘世过得顺遂、圆融和快乐。
37、我们漂浮在生活的河流里,会漂成什么样子,我觉得应该用旁观的心态去看。如果把自己作为旁观者来看待你所经历的生活,看待生活所带给你的恐惧、压力,还有欲望,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充满另外一种可爱而可笑的荒谬。
38、对于Google的观察者来说,有趣的是,他们发现Google的发展是与微软的强大密不可分,就如电影《暗物质》描述的一样,任何物质都有对立面,如果一个不存在了,另一个也会随之消亡,就如同,这个世界上没有女人也就无所谓男人,提到舅舅就意味着他有一个外甥或者外甥女。
39、古人说,什么叫君子?充实而有光,内在充实而光芒万丈,但是呢,光而不耀,它并不刺眼。
40、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交叉小径的花园,时间从来不是线性的。终有一天,人们像婴儿一样回到原点,重新发现万事万物,他们也会明白,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
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部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
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第一部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如“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通过《黄帝内经》,能够洞察生命规律,学会了解自然,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让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延长寿命。
《黄帝内经》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
《黄帝内经》一书还蕴藏了很多哲理。譬如,《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黄帝曰:余闻先师,有行必减弗著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
可见,黄帝的形象,是个念念不忘民众疾苦、以天下病痛为己病痛的形象,其忧民意识,令人感怀。连岐伯都情不自禁地赞叹他:“远乎哉问也。”恳切求教疗法,处处可见。问的之多之细、不厌其烦,令人深感其对生命无微不至的关怀之情。
内经经典语句
1.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2.夏三月,此谓藩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3.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4.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5.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6.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7.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8.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9.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10.是以圣人陈阳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拓展阅读:内经呼吸法
怎么通过呼吸来养气?黄帝曾经问过岐伯,按照天的运行,一个昼夜运行于二十八宿(二十八个星宿),要“五十营”,就是50个周期。营就是周,一营就是一周。那在人体内气血是要运行多少周呢?
岐伯的回答是这样的:营气和卫气在人体中的运行,一个昼夜也是运行“五十营”,就是50个周期。一个昼夜是十二个时辰,也就是24小时。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呼吸一个昼夜算下来是270次呼吸。一呼一吸在《黄帝内经》中叫“息”,这个息就是呼吸。270次呼吸,刚好人营气卫气在人体运行50次。我们进行一下运算,《黄帝内经》中描述一次呼吸应该是6.4秒。(营卫之气,昼夜24小时运行50周。048小时=288分钟=1 728秒运行一周,270次呼吸(270息)运行一周,换算成一次呼吸(一息)为6.4秒。)
大家自己可以算一下,我们现在每一次呼吸是多少秒?我们自己静下心来,对着手表,测一测自己的呼吸,呼一次吸一次为一个周期,计算一分钟有多少次,一个周期又是多少秒?结果发现,一般情况下是3.3秒,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呼吸,比古人的呼吸要快了将近一倍,古代是6.4秒一次呼吸。这什么意思呢?
岐伯告诉黄帝的,就是我们应该要慢呼吸。在人体身上,要使得它运转符合营气和卫气的流动,要慢呼吸,一定把呼吸要放慢,6.4秒一次呼吸是最正常的。呼吸放慢,我们脉搏渐渐也会放慢,人的生命进程也就放慢,生命进程越慢寿命就越长。乌龟的呼吸是最慢的,它的动作也很慢,因此乌龟的寿命很长。放慢节奏,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现在的社会都是快节奏,太快了。
我经常跟大家说一句话,我说为什么要着急?有什么可着急的。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但有两样东西是人人都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始点和终点。人生只有一种结果,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那就是死亡。我们要着什么急呢?着急去干吗?所以我们要把人生放慢,把呼吸放慢,要把人生的过程放慢,要学会欣赏、享受人生这个美丽的过程。
把呼吸放慢是一种有效的养气方法,我们要争取能把它放慢到6.4秒,争取形成一种习惯。应该怎么来做?这里介绍一种顺呼吸的方法。
呼吸分顺呼吸和逆呼吸,腹部随着呼吸自然地隆起和收缩就是一种顺呼吸。我们来体会一下,呼气的时候腹部是隆起还是收缩?是升还是降?吸气再体会一下,腹部是隆起还是收缩?
大家体会到了吗?对了,吸气的时候腹部是隆起的,呼气的时候腹部是收缩的,这就叫顺呼吸。
《老子》曾说过天地就像一个风箱。我们人也是一个风箱,我们可以在腹部体会出来,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拉风箱,腹部隆起、收缩就像是在拉风箱。
慢呼吸的四个要求
慢呼吸有四个要求,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深,深呼吸,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要放慢;匀,要匀称;细,就是要细微,不能粗猛。
这四个要求,一开始的时候是有意识这么去练,久而久之,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还要注意:“吸入一大片,呼出一条线。”吸进去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清气,要吸入一大片;呼出来的是体内的浊气,要慢慢呼出,呼出一条线。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呼吸。到一定的时候你会体会到,用鼻子呼吸时左右两个鼻孔所呼吸的力度可能是不一样的,吸进去的气是不同的;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发现左右两个鼻孔之间的气在那里循环。这是练呼吸的一种方法。
陶弘景提出“六字诀”
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提出“六字诀”。陶弘景不仅是著名的道家修炼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他收集和整理了南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汇集成《养性延命录》。其中就记载了六字诀的呼气方法。吸气只有一种,呼气却有六种。
就是在呼气的时候发出六种不同的声音:吹、呼、唏、呵、嘘、呬。六种不同的声音可以用来治病,吹可以去热,呼可以去风,唏可以去烦,呵可以下气,嘘可以散寒,可以解极。
药王孙思邈曾奉六字诀为长寿之法,每日练习。通过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6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袭,防止衰老。
练“六字诀”讲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发音。呼气要缓慢、深长、均匀,以加大肺活量。同时,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双膝微屈,全身放松。每个字念6遍,然后调息一次。
嘘字护肝。读(xū),两手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吸气时,屈臂两手经胸腹前缓缓下落。治食欲不振、两目干涩等症。
呵字补心。读(hē),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治失眠、健忘、盗汗等症。
呼字养脾。读(hū),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治腹胀、腹泻、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呬字益肺。读(si)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不妨多练练。
吹字强肾。读(chuī),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嘻字理三焦。读(xī)。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健康的根本在心.心净则身净.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6、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3、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25、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5、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7、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9、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40、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7、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
《道家养生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