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
教学设想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一节课很关键,所以,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孔子、《论语》及语录体
二、朗读
三、理解文意
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即每一则语录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然后理解大致意思,朗读背诵。然后进行集中的字词训练和朗读背诵。
1、“时”“说”“乐”“愠”“君子”
2、“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3、“罔”“殆”的意义;
4、“诲”“女”“知”的意思
5、“谓”“耻”“是以”
6、“识”“厌”
7、“三”“从”“善者”
8、“好”“乐”
9、“川”“斯”
10、“尝”“以”
三、课堂练习
1、见课后练习一、三,使用课件。
2、补充: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给出的短语中的三个以上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F、敏而好学
G、不耻下问
H、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I、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J、默而识之
K、学而不厌
L、诲人不倦
M、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逝者如斯夫。
四、背诵
五、板书设计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一、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有哪些题目呢?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鱼我所欲也的知识点,从而轻松应对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考试题。
第一篇: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通 词义: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词义: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词义: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词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 ④贤者能勿丧耳( )
⑤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⑥呼尔而与之(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5.根据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
②生,亦我所欲, ,二者不可得兼, 。
③呼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1.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ò
2.①乡通向; 从前。 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③辩通辨;辨别。 ④辟通避;躲避。
3.①同时占有 ②假使,假如 ③天性、天良 ④遗失、丢掉 ⑤祸患 、突难 ⑥助词
4.C
5.①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也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1.C 2.①用脚践踏 ②古代的一种量器 ③丢掉、遗失 ④天性、天良 3.B
4.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5.①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二篇:鱼我所欲也基础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之初, 。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________ (4)乞人不屑( )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为
(1)今为(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
(4)乡为( )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苟得( )②恶( )③由是( )④独( )⑤蹴( )
⑥本心( )⑦得( )⑧已( )⑨丧( )⑩向( )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9、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10、既然有比生更可宝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做?
1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二)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翻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与“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请”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置酒请之 B. 战则请从C. 臣是以无请也
3.孟子“以战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其目的是什么?
4、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 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天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攘②是③请损之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斯速已矣 B. 惧其不已
C. 可以已大风 D.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3、偷鸡人听到别人劝告后的态度是什么?(用现代汉语回答)
4、对偷鸡人做法的评论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想想自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1、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2、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佚名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6、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7、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8、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9、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大略》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 韩愈
1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13、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1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15、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16、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7、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
1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20、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1、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 葛洪
2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23、师道既,学风自善。康有为
2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2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 关汉卿
27、圣人无常师。 韩愈
28、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