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宛如埋藏在我心田的宝藏,历经二十几年生活风雨的淘洗,光芒愈发耀眼。这笔财富,让我终身受益。
前几天,宋邀请我到她家参加同事聚会,我欣然前往。因为曾听朋友提起,她家的装修很气派,早就想寻机一睹为快。此次,正好可以顺便参观她的新居。
那天,我到她家时,开门的正是女主人宋。她看上去仍然文静、清秀,温婉的笑容,不腻不媚,却透着亲切。她见是我,马上热情地把我迎进屋。
踏入她的新居,眼前果然一亮,新颖、别致的装修风格,顿时吸摄我的眼球。刚想细细浏览,就听到屋里有人呼唤。原来,几位早到的同事见我到来,便热切招呼我。沿着熟悉的声音,我三步并作二步来到客厅,跟她们一一问好、寒暄。相见的喜悦,漫溢在每个人的眉梢。
虽说,自从集团破产解体后,同事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各奔东西重新择业打拼。因此,并不经常谋面的我们,能在宋的贵府相聚到一起,真是幸会。欢声笑语中,热烈的气氛使客厅顿时喧闹起来。嘘寒问暖的话语,句句是关爱。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时光,老了我们青春容颜,可并没有薄了彼此的情分。
不过,我们的到来,也忙坏了女主人,又是沏茶、又是递水果。热情入微的招待,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心里舒坦、温暖。
一阵攀谈、叙旧之后,我的目光再次被眼前新潮的装修风格所吸引。环顾四周,乳白色的主色调下,正前方是菱形瓷砖镶嵌的电视背景墙,南边是简约的欧式落地窗帘,身后是鹅黄色与象牙白构成的花卉图案组合的装饰墙,北侧连着餐厅,高低错落有致,用月光白实木扶梯做隔断,给人楼中楼的感觉。再配上典雅的真皮欧式橡木沙发,以及深红色的欧式橡木餐桌,整栋房子的气场,就被带动起来。而头顶那盏宫廷吊灯,又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这些细微、别出心裁的巧妙设计,无形中提升了整体装修格调,看上去华美而富丽。如此装修,两直四层的自建楼房,给人的感觉,摇身一变成为豪华别墅。可见,主人的设计眼光相当独特。
说来,我的这个小姐妹,算得上是位精致小女人。日常生活中,吃、喝、用都比较讲究。自然,在栖身之所的新房装修上,也毫不例外地追求高雅和大气。
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听女主人说,装潢出如此时尚、气派的新居,并没有花费太多的钱。起始我不相信,她一笔笔算给我听,才不得不惊叹她的办事能力。佩服她精明的同时,也钦佩她独到的眼光。看来房子装修,品味和眼光很重要。
记得前年邻居装修,也是两直四层楼房,据说花费了一百多万人民币,可给人的舒适度与美观度,远不及同事花费几十万这样出奇的效果。那些用钱堆积起来的豪华装修,处处透着俗气。而眼前,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让人耳目一新。不过,听女主人的夫君说,为了这幢房子的装潢,他妻子倾注了相当多的心思和精力,是费了一番功夫,花了一番心血的。每每说到这,他眼里就情不自禁流露出对妻子的怜惜与疼爱。知妻莫如夫,也许,这便是二十几年相濡以沫的婚姻,最可贵、最真实的表露吧!
我由衷的羡慕他们,能生活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而且靠近乡村,空气清新、洁净。人的心情,也随之豁达、开朗。
不过,我们一行人的到来也打破了他们原本恬静的生活,并受到贵宾一样的礼遇。女主人亲自下厨,为我们烹饪佳肴。一个多小时的功夫,便侍弄出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屋内,顿时弥漫着诱人的清香。我们没等主人邀请,便抵挡不住其诱惑,纷纷入席就坐。望着满桌颜色鲜嫩,光泽澄亮的菜肴,我胃口大开,迫不及待举筷品尝,味道果然鲜美。可谓,色香味俱全。
记忆中,做姑娘时的她,烹饪水平并不咋地。没想到,经过二十几年家庭生活的锤炼和熏染,岁月,把她这个父母膝下的乖女儿,调教成为一个好妻子,继而又训练成为一个称职母亲。如今,这三种角色她都能自由转换,并尽情演绎着。光阴,真的很神奇。
午餐很丰盛。酒、饮料任由大家喝。只可惜,我不胜酒力。不然,我应该端起酒杯,借花献佛,诚心敬他们夫妻一杯,感谢热情款待;甚至还应该恭敬地敬岁月一杯,是它的厚重,让眼前的男主人,成为刚柔并济、宽容的好丈夫;女主人成熟为干练、聪慧的贤主妇。
推杯换盏间,同事们无所顾忌地大口喝酒,大块嚼肉。豪迈中,早淡去了当年脸上的稚嫩,丰厚了内心底蕴。只是没有想到,曾经的年轻朋友今天来相会,美妙的春光已不属于我们这一辈。可我仍要感恩,虽说年华流逝,但岁月并没有疏离彼此珍藏在心底的'友情。
高谈阔论中,同事们津津乐道最多的话题,仍是青春往事,以及所经历的美好时光。这不仅仅是怀旧,也是对逝去青春年华的一种追忆。
餐桌上,宋又提起我当年骑自行车搭载她去上饶的趣事。记得,有次我提议大家骑车去上饶游玩。建议一说,顷刻有七八位同事积极响应,她便是其中一位。可她想去,却不会骑车。为了不扫她的兴致,我毫不犹豫地答应载她一同前往。那天,我们一行骑车到沙溪岭时,遇到一条长长的陡峭斜坡。有几个同事一人骑,都没有体力踩上去,纷纷下车推着自行车吃力地往前走。而我,身后车架上端坐着她,竟想凭着一股蛮劲,奋力冲上去。她看我蹬得费力,想跳下车,我劝阻说,安心坐,能骑上去。可见,当年的勇猛与顽强。
虽说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可每当提起这件往事,她仍啧啧称赞。细想,一天来回骑车八十公里,而且还载搭着人,没有一定的体力与毅力,肯定不行。现在思忖,当年的自己,是挺让人佩服的。不过,岁月不饶人,如今的我,不要说载人一天骑车来回八十公里,就是一人单骑,也吃不消一半的路程。
哎!老了。毅力虽在,体力不佳,勇猛更不及当年。这,正印证了那句古话,好汉不提当年勇。那时的我们,多青春、多阳光、多快乐呵!
是的,往事不堪回首。记得我和宋同时考入厂,被分配到同一科室,并曾在一个班组上班。那时,我们工作在一起,下班后仍经常黏在一起,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姐妹。最有趣的是,当年她和现在的夫君谈恋爱,龙追凤的许多精彩片段,都没有逃过我的眼睛。因为,想回避不做他们的“电灯泡”,亦很难呢!想起这些,仿佛是昨天的事。可一晃,她儿子都大学毕业到了恋爱的年龄。时光,真的太匆匆。
同事们酒酣饭饱后,离开餐桌茶还没喝几口,就有人开始“招兵买马”积极组织砌“长城”搓麻将的人选。而我,对麻将并不喜好,更不热衷。一则技术差,二则不会算筹码。坐到麻将桌上,思维就混乱不堪,算术、记忆顷刻下降,成为弱智的低能儿。虽然略懂麻将的秘诀:“守着自家,看着对家,盯着上家,防着下家。”可这些诀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纸上谈兵,每到实战的关键时刻,又稀里糊涂,不得要领。因此,逢打必输的局面想改写,总苦于求教无门。日常,只有在朋友三缺一的情况下,才会去凑个热闹。那天下午,人手又不够,便自觉奋勇顶上。最后,又拱手呈上大红包。不过,只要大家玩得开心、尽兴,输了钱,赢了心情,也值得。毕竟,二十几年的同事难得相聚,成人之美也应该。据说,同事中麻将打得最好的首推蓉和敏,她们的水平一等,而我属于三流,差别大着呢!
晚饭后,同事们又海阔天空地神聊了许久。在如此优美、舒适的环境里呆了一整天,有吃有喝,还有浓浓的友情陪伴着,我都乐不思归了。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依依惜别的时刻终将到来。又将各奔东西的我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再次沉重了离别的脚步。只能带上深厚的情谊,捎上彼此美好祝福,互道珍重,踏上归程。
天空,虽然没有月光照我还,可因为怀揣满满的友情,夜黑,心里却亮堂!
同事聚会,其实看重的就是那份情。这次,我们这些情如兄弟姐妹般亲密的老同事能聚到一起,首先,要感谢宋的慷慨与大方;同时,也要感恩岁月,几十年的纯朴友情,没有失散在灯红酒绿中。说来,大家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知,二十年后再相聚,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但我相信,岁月依旧慈悲,友情更加绵长。即使天南海北的别离,但只要彼此还牵挂着,空间没有距离,心与心更没有距离……
妻子的二姑父是位颇受我尊敬的慈祥长者。按新化的土话称呼,我们尊呼其为二太爷。
记得初识二太爷是在和妻相亲的一次会面上,我当时年近而立还打着单身,我去相亲其实是很不自信的,没有存款,没有房子,更没有一份正式工作,年纪上又大妻一轮,凭什么女孩会看上我?这时一位身材魁伟谈吐文雅的老者发话了,他说,我看这后生行,能写会画,有文化,知书达礼,九妹嫁给他,不会差到哪里去。我后来知道,这位有些赏识我的老人是妻的二姑父,是位已退休的人民教师,大半辈子都从事教书育人和管理教育的工作,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仼劳任怨,工作出色硕果累累,桃李芬芳满天下,学生贤达遍四诲。甚为领导器重同事尊敬。无疑这时德高望重的二太爷的话‘’打了总称”(即起了决定性作用),岳父母当即同意了我们的婚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对老人的知遇之恩心存感念,我活着经历太多的冷眼和歧视,二太爷对我的肯定和认可,我以为比金子珍贵比玉石纯净。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晃近廿载光阴即将逝去,我最终还算没辜负二太爷对我的赏识之恩,现在,我们有了安稳幸福的生活,儿子乖巧懂事,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这么多年了,鲜少登门探访过老人,虽说可以以忙于生计为理由,但心里始终怀揣愧意和内疚。
再次见到二太爷,老人已是耄耋之年,满头银丝如雪,脸上驻满了老年斑,拄着拐扙,走路颤颤巍巍,蹒跚而行,如风雨中瑟抖的残叶,我迎上去,搀着老人的胳膊,牵着他的手,我感触到了那手的泌凉。刹那间,涩涩的酸楚涌上心头,眼眶湿润了,我感慨不已,时间真是太残忍,无情地剥夺一位至尊至爱的老人的健康,剥夺他享受生活的权力和自由。然而,令我很为惊诧的是,当我们坐下来,无意间聊起过去的岁月,聊起他的人生经历,聊起他昔日的荣光,聊起那已逝的铮嵘岁月,霎时,老人容光涣发精神抖擞起来,活泛得如同青年,声音宏亮,双眼晶晶,象打开了话匣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知道,老人开始沉浸在回忆里了……
我一九三三年五月也即民国廿一年出生于新化孟公一个叫清水的美丽村庄,我的家乡依山伴水,山青水碧。一条清溪绕村庄弯延而一去,河水潺潺,清澈见石,水底鱼虾畅游,水面鸭鹅嬉戏。河畔绿柳成荫,草长莺飞。这条清水河是我童年的伊甸园,是我儿时嬉耍的天堂。
一俟盛夏,知了在栁树上热啊热啊的叫唤,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早光着腚,赤条条地跳进清凉透彻的河坝里“打起了泅泡”,水花翻腾,喧闹震天。有时一个猛子扎进水底,双手轻轻挪开一块大石,惊喜地俘获了一只大螃蟹,或一只大龙虾,有时是一尾身形狭长的河鱼,当然,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误撞误抓一条光溜溜水蛇,这时,我可要吓坏了,惊慌失措地将那邪物抛向天空,飞往河畔去了。
我们清水村还有一个神仙去处,唤作岩前洞,洞外怪石耸立,嶙峋突兀,洞里石柱石笋千姿百态,象老人,象菩萨,象武将,似飞龙,似猛兽,似禽鸟。看啥象啥。关于岩前洞有许多传说,其中有个流传甚广的传说,说岩前洞住着一位白胡子的洞门爷爷,法力广大,能降妖伏魔,能变化万物,惩治邪恶,匡扶正义,是我们这方水土的保护神。岩前洞是村人神圣的禁地,洞门前设了洞门爷爷的神位,香火一年四季被村里人供奉着。关于这岩前洞的神奇,还真的发生过一件很神异的事件,那是一九四五年秋季,日本鬼子打到了新化洋溪镇,那些挨干刀的日本兵见房子就烧见财物就抢,看到男的就杀,见到女的就奸淫,将洋溪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听到了消息,村里家家户户惊慌失措哭作一团,以为大难大灾降临了。这时,民团将全村人集中起来,扶老携幼,带上钱财细软,赶着牛羊,躲进了岩前洞。一到洞里才发现洞内开阔,上下四层,有垂斜的路径相通,全村上千号人连同成群的牛羊竟然全住了进去,且从洞外丝毫看不出异常。当躲到第五天的时候,在洞外望风的人告诉大家一个惊天喜地的好消息,万恶的日本鬼子投降了!大家都说是洞门爷爷显灵保佑着村人。从此,村里人对岩前洞的神位更加侍奉有加。
哦,我把话题扯远了点,言归正传吧,我的童年哪比得上你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幸福着呢。我的童年时光全在旧社会里度过,所以我的童年的快乐是有限的,更多是苦涩坚硬的记忆。我一家六口,父母、三个姐姐、我是玄崽。我原本生活在一个祥和的大家庭里,父母勤劳节俭,尤其是我的母亲,为人淳朴真诚,勤恳能干,除和父亲合作裁缝的手艺外,农活也做得样样出色,力大手巧粗细活计一把好手,为村人所赞扬。
上行下效,姐姐们也勤快懂事,正是一家人和睦上进,勤劳节俭,让我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不但吃得饱饭穿得暖衣而且到了年底竟有余粮,让人更为欣喜的是,到了我出生的时候还买了二三亩田地哩。
然而,好景偏逢不测风雨,安康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母亲,我们心目中贤淑能干的'母亲突然撤手人睘,母亲在怀第五胎(我的未出世的弟或妹)临盆的时候难产,大出血,连同腹中的胎儿大人小孩都没保住。母亲去世时,年仅三十几岁,受了一辈子的苦,没享过几天清闲,真是造孽啊!那时代的医疗条件遇到妇女难产是根本没办法挽救的。
母亲过逝时,我才五岁,我的二姐三姐也还是孩子,大姐稍大些十三四岁吧。父亲是个老实憨厚的人,原先母亲在世的时候,大事小事都是母亲当家作主,如今失去了主心骨,家里一下就乱套了。俗话讲,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大姐性格脾气行事作风颇象我母亲,干练泼辣贤德聪颖,农闲时,利用在母亲那里学来的缝纫手艺走村窜户操起了裁缝的行当,因为诚信本分,活儿又日惭精熟,所以,婚丧嫁娶的人家请她做衣服的越发多起来。
大姐的勤奋懂事,大姐对弟妹的关心呵护让我们渐惭地淡忘了失母的悲伤,走出了心里的阴霾。在我的心里,已将姐姐们当成了我的依靠和安慰。如果你问我对母亲的印象,说实话没有什么记忆,我那时还小,唯对姐姐们却是有许多的往事还记忆犹新。我的父亲后来给我们找了后母,她就是我们村的,嫁给我父亲时仍是未婚。我的这位后母怎么样呢?我实在不好评价,毕竟是尊长嘛,反正印象不好。不过,几十年来,我每年清明节在给父母坟头祭拜的时候,也没忘在后母的坟前献上花圈,她一辈子无儿无女,不能让她在那边感到孤苦伶仃啊。她曾坚决反对我和三姐上学堂念书。说起读书啊,我可要感谢我的三个姐姐,她们把读书的机会一致同意给了我,而且还不遗余力地资助我。正是因为我后来念了书一直念到武冈师范毕业,才让我的命运彻底改写,让我成为能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未完侍续)
最近都不想开电脑,也不想上QQ。偶尔借了室友的电脑用一下,她都是不解地问我,怎么你那么喜欢逛空间?每次都是看空间,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逛空间,可能是一个习惯吧。也许只是想看看身边的人为了什么事欢呼雀跃,又为了什么事苦恼烦忧,默默地看过,体会一下那种心情。有点奇怪的习惯。我知道,很多人有这个习惯,出于各种原因。
还记得当初申请这个QQ的目的和心情。是为了一个人,还有为了一个奇葩的信念。现在想来,那种单纯的目的和心情,再难拥有了。一晃多年,记忆还在,可是当初定好的用途和怀着的初衷都已经变了。时间,总是能改变很多东西,甚至是你的信念、你坚持的梦想。它会把它们变得或许更深刻,或许更淡然。总之,你可能还记得你给自己立下的承诺,还记得当时那份坚决豪迈的心情,但在时间对你陈述的现实中,你将渐渐失去坚持的动力,忘记去实现的意义。又或者,你最终把它实现了,很快开始寻求下一个目标,最终还是渐渐把它淡忘。
信念,是最让人痴念的东西。为什么英雄功成名就之后会郁郁寡欢?为什么征服了所有高山之后的人觉得空虚迷茫?大概是因为失去了内心深处的信念吧。书上说,已失去比未得到的痛苦要多很多很多倍。我有过很少很少的信念。我怕信念太多了,会让我难过。事实证明,信念带给人的痛,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已失去还是未得到。未得到的信念,可以甜蜜地想象和等待。已失去的信念,想要再重建,实在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所以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所以说,我总是贪心地想要一直一直拥有一个永恒的信念,已经得到,又永远不会失去。太天真的人,太容易被事实打败。岁月,岁月,让多少信念变为一首首悲伤的歌?
痛苦时,我会想,是否痛苦都是因为失去?身边的人会劝你说,没关系,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时候,大概大家都把痛苦定义成为因为失去。时间,会让你渐渐接受和淡忘已失去这个事实,你一旦承认,痛苦便会减轻。所以,我们一旦开始痛苦,就开始安慰自己,没关系,都会过去的,时间会洗刷掉这一切。别人痛苦的时候,我们也这样安慰他们,没关系,只是暂时的,时间会让一切都好起来。似乎这个时候,时间变成了一位神医,我们坚信它会医好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伤痛。所以,在悲伤的时候,这样一想,好像又有了希望。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反反复复地痛苦,然后反反复复地这样安慰自己,痛苦似乎不会断根了。
其实,仔细一想,你会发现,痛苦大多因为未得到。未得到,所以痛苦。已失去,都是未得到。人心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想要这样,又想要那样。就像,在安稳的环境中你想寻求刺激,在刺激的环境中又想念安稳。就像,你想要一个新鲜有趣的情人,让你不忘激情,又想要一个成熟稳重的爱人,能够包容你的一切。我们总是有这么多矛盾的需求,以至于最后自己都不再明白,哪一个更好。大概,是未得到的更好。因为未得到,有点痛苦,又有点渴望,因为时间,让你甘心等待,不想错过。就像捡麦子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总觉得前方还有更大更好的麦子,结果他最后得到的当然不会是最大最好的。我们就是那个捡麦子的人。也许值得,也许,不值得。
有时候你为失去了一件物品或者一个人而后悔不已,感慨着拥有时不在意,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我一直认为,拥有的时候不想珍惜,一定就是自己那个时候的真实心情,失去后有点后悔,也是失去后的真实心情。何必责备,何必嘲笑?至少那一刻,做着真实的自己。不一定理智,但一定真实。在社会复杂物欲横流的今天,最难得的就是一份真实。所以,我喜欢残忍的`真相,不喜欢甜蜜的谎言。岁月如歌,或喜或悲。
两个人或者一群人走过的岁月,走的时候和回忆的时候,每个人的心情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我愿意永远做那个尽量去理解的人,做那个反省自己的人,也不想去抱怨他人。没有不该出现的相遇,没有错的人,没有有缘无分,只有自己选择后时间给你的答案。对照一下,你及格了,还是没及格呢?
岁月如歌,不知它会如何谱写我此刻的心情,会不会感叹我痴痴的信念。也罢,是否已经失去,本来就不重要了,我怀念的,全是当初美好的时刻。不愿抛开的,也是当初美好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