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李鸿章的精典语录 正文

李鸿章的精典语录

时间:2025-05-18 03:58:48

1、慈禧:“要开战可以,但千万不能先开炮,以免落人口实”。(镜头一转,按太后教导先挨打的普通木质舰船没等到还手,就被被命中击沉)

2、李鸿章那一番教育:“现在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哪个干净,是不是都得查办?现在要办大事,和皇上沟通全依赖内府,所以这种小事就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吧……”

3、不宣而战,偷袭正是我们的特长。

4、邓世昌:“中国人从来就应该受到尊重”。

5、李鸿章:“大清每年的银子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不错了”。

6、天演论世间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也如此,今中华民族若不奋起,必将为人类历史所淘汰。

7、邓世昌:“堂堂大清的军舰,竟成了太后的私家货船”。

8、邓世昌:“中国守着三万六千里海岸线,从郑和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大海深处驶去,一个放弃海权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亏。致远,就是走向大海深处,走向深蓝。可整个民族仍然处在一个浑浑噩噩的病态之中,也许需要一场更惨痛的失败才能让中国醒过来。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

9、每一场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

1、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曾国藩

2、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李鸿章

3、善观敌者,当逆知其所始;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岳飞

4、心安理得,海阔天空。——梁启超

5、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洪应明

6、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

7、浮生若梦,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

8、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9、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10、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曹雪芹

11、与灵魂作伴,让时间对峙荒凉,我无需对任何人交代。——仓央嘉措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3、人之生也,其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梁启超

1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15、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曾国藩

16、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梁启超

17、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

1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9、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

2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

21、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康有为

22、夜走拉萨逐绮罗,有名荡子是汪波,而今秘密浑无用,一路琼瑶足迹多。——仓央嘉措

23、夫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谭嗣同

24、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25、天下地土宽广,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征服邦国。——成吉思汗

26、中浅外易者,不足以当大事。——魏源

27、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梁启超

28、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29、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3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31、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梁启超

32、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李鸿章

33、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关汉卿

34、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曹雪芹

35、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6、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

37、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38、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矣。——沈复

39、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40、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

41、如果落难,骨头越贱越硬,人与人越爱越轻。——仓央嘉措

4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43、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梁启超

44、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x明

45、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仓央嘉措

46、欲任天下之重任,必自其勤问访始。——魏源

47、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曹雪芹

48、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岳飞

49、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洪应明

50、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x明

51、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洪应明

52、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x明

5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曹雪芹

54、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x明

55、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56、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纳兰容若

57、战胜了敌人,我们共同分配获得的财物。——成吉思汗

58、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关汉卿

59、找出敌人的下落,把他连根拔起,再夺走他所有的财产,这是男人最大的快乐。——成吉思汗

60、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61、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6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x明

6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6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65、热力愈大,涨力愈大;吸力愈大,生物愈荣。——康有为

66、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67、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谭嗣同

6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69、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

70、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魏源

【人物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1、大丈夫生世,惟血气养性不可磨灭,否则入魔道矣。

2、夫人惟气之盛者,能舍人之所不能舍,而为人之所不能为。

3、然病者,身也,而心志则不能病也。当病之时,宜息养其身,而不可灰颓其志气。立心坚确,阴阳亦退而听命也。

4、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

5、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6、得失常事,不足虑,总以发奋读书为主。

7、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静心读之,亦足以养病。

8、平日遇事不能持平,威信无从服众,以至一发难收,柔远二字须看的通透,柔克高明。柔克者,非事事将順之谓柔也,绕指柔中自有百炼刚在。

9、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10、凡论事,只论是非,不能顾毁誉利害。

11、办事久则阅历透,必多沈著痛快之处,非文人空谈所及。

12、人才随风气为转移,须自上而率之,此议实为探源。

13、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14、从来御侮之道,必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无论用刚用柔,要当预修武备,确有可以自立之基,然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

15、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16、实心实力,廉政为本,精核为用,先自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不移,庶几可大可久。

17、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18、庙堂内外议论,人心皆难画一,无真能主持之权,即断无通力合作之日。

19、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

20、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待的。

21、只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

22、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

23、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

24、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25、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

26、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得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27、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28、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

29、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

30、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