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上山龙遇下山虎这样的语录 正文

上山龙遇下山虎这样的语录

时间:2025-04-30 03:54:18

古人结婚,大约是要有以下几个程序。周《礼记·昏义》,规定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后历代大体沿袭这一礼制。

首先是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必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名思义,媒,指谋合二姓之人;妁,指斟酌二姓之人。媒人出来混,其实按照古代的行规,手上是要有家伙的。一是斧,二是秤。有斧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有秤,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古人在门当户对方面讲究很多,比如有良贱不婚,例如贾宝玉不能娶晴雯当正室,贾琏不能扶正尤二姐都合其中之义。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宋代有榜下择婿之风,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中进士,自然有富家小姐自动送上门。

类似现在考上公务员,就不愁没有女人。 自然,还有另一种比较特殊形态的婚姻,比如涉外婚姻。大体来说汉唐时代的和亲,不管皇室还是民间,相对是比较宽松的。唐朝中后期,控制的相对严格一些,比如规定,非常驻户口的番人原则上是不能在当地娶妻的,即便是有唐朝绿卡的胡人娶了汉女,也不能带回番地。边境就更严,自从无忧城之变后(吐蕃嫁了个女子到唐朝的维州,生了两个儿子,长大之后开关献城与吐蕃,然后吐蕃改维州为无忧城。古龙的《陆小凤》里凤舞九天一节大概就是影射这段故事),就开始严管了。宋朝,也有个典故,庆历增币。辽要和亲,宋回答,要女人没有,宁肯给钱。不要说鼻涕宋,在这方面做的比汉唐可高多了。元朝制度,以张教主为例,如果娶的是赵敏,那他就自动入蒙古籍(从蒙)。娶小昭,那色目MM就降一个等级(从夫)。

娶周止若,没问题。娶殷离,那时是没问题,现在小熊就要举报他近亲结婚。娶殷杨氏,那他可就真要后悔,不管在虾米时代,都要算通奸。明朝,重八哥蔫坏,不许留在中原汉地蒙古,色目人族内自行婚配,只许与汉人通婚,看上去互不吃亏,实际上娶胡姬的不少(比如明末守宁武关的周遇吉,老婆就是蒙古人),但肯嫁女儿去放羊的,却不多。清朝,只许旗人娶汉女,不许旗女嫁汉人。这就不厚道了。 说完几种特殊情况,继续说纳采礼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切记,一定要是活雁,事后还要放生的,不然不吉利 。当然,即便是在古代,大雁也不容易入手,所以可以用鹅,也可以是雉鸟代替。

别的礼物就不多说了。 过了纳采,接下来就是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卜吉凶。庚贴里的'花活可就多了。比如生肖就有讲究,例如,女性忌讳属虎,属羊。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时没有身份识别系统。女方事先请术士改庚帖,可算是家常便饭。比如虎有上山虎,下山虎之分,大体可以改作牛或兔。所以说女性年龄实在难猜。清稗类钞里有一则笑话,有个女的虚改庚帖,“。。。。。。任杭州太守时,妻受四品封。叔子卒后十余年,诸子将为母称七十觞,先期营办,恭人笑止之云:某日,非吾真生辰也。"可怕啊,娶得这么个太太,实在是人生一大不幸。抄一首生肖歌,大家欣赏: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别的还有很多说头,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煮酒里嫁不出去老姑娘们对小熊有意见。天地良心,小熊可是最尊重妇女的。 双方合过八字,觉得可以,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也要行奠雁礼。也是下正式婚书。

有一整套签字等等程序。现在大概算是登记以及婚前财产公正程序。 然后是第四步,纳征 。也叫纳币。通俗一点,就是送聘礼。各代价码是不太一样的。早期,用帛淄,然后金,银,不一而足。南宋《梦梁录·嫁娶》里记载: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 近代就更不用说。顺便说说大陆老电影里的一个细节,一个八路上前方,情人大多会向他要一个鞋样子,代表这门亲事就算定了。 这其实和古风有点关系,古人男方会送丝线这些玩意,女方回礼就是鞋袜这些,象征和谐的意思。反过来看国军老电影,大多送一方手帕虾米的。不是小熊罗唆,这就不吉利。送鞋底,一来有好口彩,二来实用,跑的快,跳的高,还很舒适,即便是闪都比别人闪的帅。手帕呢,挥舞投诚?捂伤口?血书遗嘱?怎么看怎么不吉利。 送过财礼,下来就是请期 。算好良辰吉日,就准备娶新媳妇过门。然后即是最重要的一步。

亲迎。简而言之就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新郎亲迎,古代是要御车至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里头礼节一套,然后迎新娘出来上车,新郎御轮三周,先归。新娘乘后车,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注意新娘所乘之马车,一般都由女方自备,事后三月要由男方送回。谓之“反马”。 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三个月试用期过了,才能正式上岗。不是处女还可以退货,这点最符合中国文化的的核心精神。好!!!!古时还有催妆诗,障车等等说头。比如,唐朝时云阳公主出嫁,男方傧相是陆畅,作的催妆诗是:“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宫女们因为觉得陆畅操吴音,才思敏捷,都愿跟他开玩笑,宫中才女宋若兰、宋若昭作诗道:“十二层楼倚碧空,凤鸾相对立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吴地的歌曲)入汉宫。”陆酬曰:“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古代就这么风雅,傧相公然和伴娘中的TWINS调情)。现在不行,无厘头的成分居多试看。误区一,拜堂乱拜,现在说得夫妻对拜,说得是两个人头碰头,大大这可不是梁山泊上鸳鸯盗结义啊,古礼,女的先拜,男方回礼,如是者四,这才是王道,夫道,正道。此外说说拜堂地点误区,所谓青庐结拜,其实是北朝礼俗,在唐朝的时候经过变革,才改在堂上。《世说新语》里记载汉朝时,曹操与袁绍去劫了别人的青庐,搅闹婚礼,其实是劫外国人的婚礼,类似于今天中国人冲进教堂去抢个洋妞。误区二,乱穿衣服。

现如今,国人习惯乱穿,中式婚礼,旗袍配唐装,(天啊,难道是红白喜事一起办?),没见过正宗的中式婚礼着装吗,凤冠霞帔,这种高级货怎么也比民国四马路的职业标准套装强的多。西式婚礼,戴错花环(一不是野战排,二不是参加奥运会,三不是至尊宝,戴错位置,形势,到底是为什么),戴错戒指(订婚,结婚都搞不清楚),穿错婚纱(明明是新媳妇,偏穿老姑娘出嫁的颜色)。误区三,新房交杯酒,又称合卺。古语有“合卺而醑”,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各执一片以醑。(由此类推,葫芦娃一定要禁播)。男方要记住,喝完之后,要把杯子倒过来,取阴阳和顺之意。不然这辈子就要被老婆欺负了。还有鞋子要放好,不能被老婆鞋子踩到。衣服也不能被压到等等。 当然新婚之夜最重要的是,验红。先抄一首小令,代言男人之苦:今夜盛排席宴, 准拟寻芳一片。 春去已多时, 问甚红深红浅? 不见,不见, 还你一方白绢。至于如何验红,嘿嘿,小熊下次再说。累了,先歇会。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称为“却扇”,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抄一首: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只须放桂花。当然,要是却扇之后,发现是钟无盐再世,那你也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验红了,顶好是货不对版,可以退货。

其二,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还有一种辅助措施,叫做上头,指是在出嫁前一天晚上,由娘家人梳头。记得港产TVB老片里,经常有这样情节,一边梳一边唱,“一梳梳到头,牵手到白头。二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当然港剧里有这样的桥段,代表这段婚礼一定不成功,大多在第二天婚礼上,不是枪声响起,就是车祸血癌,有情人注定不能成眷属)

此外,还有若干禁忌,比如,揭盖头,一定要用秤杆,用手不行的,龙凤花烛,一定要成双,而且终夕不能

独眼龙相亲歇后语

独眼龙相亲—— 一看一个准/一眼就看中

其他歇后语

1、程咬金的斧头——头三下子厉害

2、秤锤落在棉被上——没有回音

3、秤杆插到茅厕头——过分(粪)

4、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5、秤砣落水——一落到底

6、吃了秤砣——定心

7、吃了鸡下巴——爱答嘴

8、吃剩饭长大的——尽出馊主意

9、吃石头拉硬屎——顽固到底

10、吃稀饭泡米汤——亲(清)上加亲(清)

11、吃猪血拉黑屎——当场见效

12、出了题就交卷——糟(早)糕(稿)

13、穿板鞋上摩天岭——好险

14、穿钉鞋撑拐棍——好稳重

15、穿衣戴帽——各有一套

16、船家敬神——为何(河)

17、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18、床板夹屁股——有苦讲不出

19、床底劈柴——上下都碰劈

20、吹鼓手吃饭——顾吃不顾吹

21、吹口哨过坟场——自己给自己壮胆

22、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23、猪脑壳——死不开窃

24、猪肉汤洗澡——腻死人

25、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26、猪大肠——扶不起来

27、不放酱油浇猪爪——白提(蹄)

28、吃了猪下巴——爱搭嘴吃猪肉

29、念佛经——假善人

30、饿猪占木槽——死不放

31、放了血的猪——趴下了

32、肥猪跑进屠户家——送上门的肉

33、肥猪跑进屠户家——找死

34、豁牙子啃猪蹄——横扯筋降不住

35、猪肉降豆腐——欺软怕硬

36、就着猪肉吃油条——腻透了狼惜猪娃——还不了

37、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

38、老虎走冰山——好险;冒险;危险

39、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点阵势

40、踩虎尾,踏春冰——冒险

41、老虎吃蚂蚱——小菜一碟;不过瘾;小菜儿;不够塞牙缝

42、恶虎斗狼群——寡不敌众

43、老虎身上的虱子——没人敢惹;惹不起

44、下了山的老虎——不如狗

45、着老虎看美人——贪色不怕死

46、老虎当马——有胆有魄

47、老虎洞里砌神台——莫名其妙

48、蝎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49、唐伯虎进宁王府——装疯卖傻

50、披虎皮上山——吓唬人

51、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

52、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53、狐狸跟着老虎走——狐假虎威

54、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自相残杀

55、老虎推磨——不听那一套

56、墙上的壁虎——见缝就钻;钻空子

57、唐伯虎追秋香——千方百计

58、老虎嘴里讨食——胆子不小;胆子大;好大胆

59、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一个比一个凶

60、脱裤子打老虎——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61、老虎金钱豹——各走各的路;各行各的道

62、敲山震虎——瞎咋唬

63、老虎打瞌睡——机会难得;难得的机会

64、老虎落陷阱——有劲使不上;命难逃

65、猴子给老虎拜年——送货上门

66、灯迹不叫灯迹——“笑面虎”

67、老虎背上翻跟头——找死;自取其祸;惹祸上身

68、鸡蛋喂老虎——囫囵吞

69、武松打虎——一举成名;艺高胆大;气概不凡

70、老虎背十字架——冒充耶稣

71、老虎吃跳蚤——供不应求

72、披着虎皮进村——吓唬老百姓

73、老虎驾辕——没人敢;谁敢

74、老虎的屁股——拍不得;摸不得

75、老虎没了皮——威风扫地

76、张三和大虫抢食——狼吞虎咽

77、老虎坐庙堂——想充神仙

78、拿着虎皮当衣裳——吓唬人

79、老虎的头发——没人理

80、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81、老虎离山落平原——抖不起威风

82、出得龙潭,又入虎穴——祸不单行;躲了一灾又

83、虎坐莲台——冒充善人

84、老虎赶猪——冒充善人

85、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巧成拙

86、小猫洗脸——马马虎虎

87、老虎尾巴绑扫帚——威风扫地

88、老虎拉车——没人敢;不听那一套

89、老山猫呲牙——笑面虎

90、大虫打哈哈——笑面虎

91、武竺景阳岗上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92、老虎头上拉屎——好大的.胆子;好大胆

93、老虎头上捉虱子——不怕死;好心不得好报

94、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95、二愣子老虎背——早晚有他的好看

96、西山猛虎不咬人——有假无真

97、蝎虎子作揖——露两手

98、躲过野牛碰上虎——一个更比一个凶

99、狮子配老虎——十全十美

100、老虎屁股上抓痒痒——自取其祸;惹祸上身

101、猫额上画王字——虎头虎脑

102、前怕狼后怕虎——进退两难

103、铁笼子里的老虎——威风扫地

104、老虎吃牛——大干一场

105、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106、老虎嘴里拔牙——找死;送死;寻死

107、猫教老虎上树——天下奇闻;无奇不有

108、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109、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

110、老虎吃鼻烟——胡吹一气;真能吹

111、放虎归山——必有后患;自找麻烦;留下祸根

112、老虎上磅秤——自称威风

113、徒手打老虎——有勇无谋

114、老虎吞石狮——吃不消

115、老虎变猪猡——又丑又恶;又笨又恶

116、猫肚子放虎胆——凶不起来

117、蝎虎子断尾巴——脱身之计

118、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

119、山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120、窗户上画老虎——吓不了谁

121、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名声不好

122、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123、老虎逮耗子——有劲使不上;耍的什么威风

124、老虎舔糨糊——不够煳嘴

125、老虎吃羊羔——不吐骨头

126、父子观虎斗——大惊小怪

127、大虫头,长虫尾——虎头蛇尾

128、缺腿的老虎——神气不了

129、老虎添翼——好威风

130、老虎演戏——难收场;看不得;下不了台;收不了场

131、老虎烧香——冒充善人

132、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133、程咬金的三斧头——虎头蛇尾

134、马虎看小孩——不放心;放心不下

135、猛虎闯羊群——一团糟;一片混乱

136、老虎头上撒胡椒——大胆泼辣

137、墙上画老虎——吓唬人;样子凶

138、吃了虎豹的心肝——好大的胆子

139、灶前老虎——屋里凶

140、得势的狸猫——欢似虎

141、老虎吃蜻蜓——不过瘾

142、老虎戴佛珠——假慈悲;假慈善

143、纸糊的老虎——吓不住人;不堪一击;不咬人

144、犯了克山病,又得虎林热——没法治;没治了

145、猫被老虎撵上树——多亏留一手

146、张飞老虎——人强马壮

147、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148、老虎进庙堂——没安好心

149、老虎戴脚镣——欲凶无力

150、老虎进棺材——吓死人

151、猫教老虎——留一手

152、老虎打架——劝不得

153、虎窝里跑出个羊羔——虎口余生

154、老虎头皮蛇尾巴——有始无终

155、前面是狼后面是虎——一个比一个凶

156、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

157、母老虎,地头蛇——惹不起

158、老虎念经——假正经;口是心非

159、老虎吃刺猬——无法下口

160、老虎借猪狗借骨——有借无还

161、老虎出山遇见豹——一个更比一个凶;一个更比一个恶

162、羊闯虎口——自送一口肉;送来的口食;有进无出

163、老虎吃算盘珠——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164、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165、虎生猪猡——又笨又恶

166、虎头铡下服刑——一刀两断

167、蝎虎子打喷嚏——满嘴臊

168、拍大腿吓老虎——一点没用

169、软索套猛虎——柔能克刚

170、虎口拔牙——胆子不小;好大胆

171、饿虎进宅——四邻不安

172、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73、笼子里的老虎——抖不起威风;难显威风

174、将门出虎子——一代更比一代强;一辈强似一辈

175、山头上打虎——高名在外

176、老虎屁股——摸不得

177、带素珠的老虎——假念弥陀

178、绣花姑娘打老虎——胆大心细

179、套上大车让老虎架辕——没人敢

180、纸老虎——一戳就穿

181、老虎舔胸脯——吃人心肝

182、蝎虎子上墙——无孔不入

183、拉大旗做虎皮——装面子

184、壁虎掀门帘——露一小手

185、老虎爪子蝎子心——又狠又毒

186、老虎背上玩把戏——胆大心细

187、老虎出山——浑身是胆;横冲直撞

188、老虎披蓑衣——没个人模样

189、猫咬老虎——冷不防

190、大腿上画老虎——吓不了哪一个

191、老虎吃天——难下爪;不知高低

192、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193、老掉牙的虎——雄心在

194、麻杆打老虎——不痛不痒

195、老虎嘴里讨脆骨——不是好惹的

196、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197、黄羊跑到虎穴里——凶多吉少

198、老虎借猪——有去无回

199、照猫画虎——差不离

200、给下山虎开路——头号帮凶

201、老虎吃田螺——无从下口;难下口;无法下口

202、拉着虎尾喊救命——自己找死

203、拽着老虎尾巴抖威风——有胆有魄

204、云南的老虎,蒙古的骆驼——谁也不认谁

205、猪八戒吃面条——粗中有细;狼吞虎咽

206、青龙白虎下界——凶神恶煞

207、老虎的胡子——摸不得;拔不得

208、老虎打摆子——窝里战

209、老虎上吊——没人敢救

210、母老虎骂街——没人敢惹

211、初生犊——不怕虎

212、跪在老虎面前喊恩人——善恶不分

213、老虎吃蚂蚁——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214、麂子给老虎拜年——没有好下场

215、脱了裤子打老虎——又不要脸,又不要命

216、老虎咧嘴笑——阴险歹毒

217、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218、猫披虎皮——抖威风;好了不起

219、猴子老虎——下不来

220、光身子老虎——胆大不害臊

221、带念珠的老虎——假念弥陀;假慈悲

222、老虎拖象——大干一场

223、虎人中堂——家破人亡

224、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225、泥捏的老虎——样子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