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黄桷树的优美句子
1、看见黄桷树掉叶,重庆人会说一句轻松愉快的话:“黄桷树换叶了!”仿佛是人们的衣服穿脏了、不好看了,换一件清洁漂亮的新衣服。说倒换衣服,重庆的女孩最能换,换得快换得勤,还换得妖艳:惹得男士们心里慌慌的眼睛直直往她们身上看。
2、黄桷树的树干已经皲裂了,身上的纹路是倾斜向上的,好像神仙爷爷抱着树身拧了一圈似的。有的树身已空了,这颗古树也有过它的青春啊,我们可以想像它当年的雄壮与挺拔,可是岁月的流逝毕竟是不住的!但它依然抗争着,用它残存的力气支撑全身的重量,依然向人们显示出阳刚之美,向人们诠释着夕阳红的魅力!
3、黄桷树的“腰”并不粗,一个小朋友就可以用手围满。她的皮肤也并不粗糙,但有皱纹。她不喜欢白脸儿,但喜欢浓妆,总把自己的脸用尘土抹得跟黑煤炭似的。也许流行吧,所有的树都是这样。风,轻轻地吹着黄桷树。黄桷树,摇晃着她那细长的手臂。她的绿衣,慢慢地随风飘动。她那手臂上,载着些“小精灵”。“小精灵”唱着美妙的歌声,给黄桷树增添了许多生机。
4、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望着这方土地,默默地为老街挡风蔽日的,是那六七棵枝繁叶茂的黄桷树。站在街中仰望,每一棵树都是那么挺拔、魁伟。仿佛持枪的勇士般,威风凛凛、英气逼人。它们拥有一样粗壮的干,苍劲的枝,以及那一汪油油的嫩绿叶片。但是,每一棵树又各具情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自己的美。
5、黄桷树换叶不勤,通常就是春秋两次,是因为春秋是植树的季节;栽植它们也有讲究:要选两年或三年生发的健康的枝条,在底部破一道口子塞进一块石头,填一些土又布一些石块,然后才填满土,很很的压实它们,浇上满水,它们就能成活了。
6、黄桷树的绿衣上布满了白里透黄的小花儿--黄桷兰。她是那么惹人喜爱,仿佛一位优雅的少女。空气里,弥漫着黄桷树的芳香。看见她的人不管有多忙,都会停下步伐,一遍又一遍地闻着……
7、那两棵黄桷树是永远守护学校的士兵,它们坚守在那里,不离不弃。曾经的蓬勃,它是见证者,今日的冷清,它是铭记者......岁月,会改变许多许多.......而一些岁月留下的东西却收藏在记忆里,不会随岁月的流失而抹去......多想剪一段时光,忘却这人间的沧桑,忘却这无奈的凄凉。
8、黄桷树在哪里都能生长。无论路道,还是荒郊,它总把发达的根系深植于薄土,站成一副挺拔的身姿,就是在人们的花盆假山里,它也将枝干直直地曳出来,迎着阳光向上伸展,绝不曲折盘旋。在种类繁多的树林中,一眼就能把它从榆树、槐树、苦棟树、刺桐树中区分出来,只因它浑身充溢着的一种独特的气质,在不自觉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9、位于街头的两株黄桷树,属重庆市二级保护树木。右边的那棵紧傍一住户,根部露在近3米高的乱石堆上。近看那根,或粗或细,或曲或直,须脉毕现,溢出一缕鲜活的生命力。宛如蛟龙,盘缠在一起,在嬉戏,在飞腾。据户主介绍,这根有的便如剑般刺过了墙壁,在其厨房内蔓延。
10、我常把黄桷兰采下,制成手镯、项链。这时,就会看见可爱的花蕊。橙色花蕊的头上戴着些小黄球,也许是花粉吧。连小蚂蚁都喜欢她,在里面爬来爬去,可能是因为花太香、太美了吧!黄桷树,我喜欢她。她的花可以给人们带来芳香;枝叶可以给鸟儿停脚;小朋友还可以在树下嬉戏……黄桷树,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啊!
11、黄桷树满身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充满了活力,在春天的气息里尽情地撒欢,真是枯树发新芽呀。叶子绿中带红,就是善于调色的丹青妙手也难以画出这样美好的色彩吧,它们饱吸了小河清流的精华呀,充满了灵动与润泽之光。这样的叶子怕是碧玉做成的吧,阳光射过来,通体透明,五彩斑斓,煞是好看。
12、一棵苍劲的黄葛树,屹立在村庄的东头。容颜沧桑,古朴青翠。月圆时,在倾听大片田野脉动的酣眠声;月缺时,把晶莹的星光洒在枕边的残梦里。当春天的蓬勃成为浓密的.黑发,那是一点点绿叶盛开的年轮。
13、在我家花园里,住着一棵黄桷树。她仿佛一位谦虚、美丽的姑娘亭亭玉立在那儿。丛生的杂草与她争抢地盘;芬芳的野花与她争奇斗艳。可是,黄桷树没有低头,现在已经变成苍天大树。鸟儿在一堆唧唧喳喳着,仿佛赞扬着黄桷树的美丽……啊,怪不得在那树上能看得见小鸟的影子,听得见小鸟的歌声呢!
14、黄桷树下的小草,长得特别好,一定是黄桷树细心地照顾小草,黄桷树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仔细地呵护小草。风儿拂过,黄桷树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唱歌。小草听到歌声后开始跳起舞来。哈哈!黄桷树唱歌,小草跳舞真是种和谐的组合。
15、黄桷树的根喜欢石头,抱紧石头才能抱紧大地,所以夏天猛烈的暴风雨只能伤了它们的枝丫,你从未看见它们被掀翻或者被连根拔起,既使是悬挂在崖壁、岩缝、墙隙上的,你也从未看见过和听说过它们被掀翻。这都缘于它们对土地、对故土浓烈的眷恋和深沉的挚爱,它们抓得紧大地故土;
16、在我的学校大门前有一棵高大,魁梧的黄角树。黄角树的外形很奇特,也很好看。春天,黄角树抽出了嫩绿的新枝,没过多久,树枝上长出了许许多多牛角似的小苞,渐渐的,这些小苞都变成了鲜嫩的绿叶。夏天,黄角树那粗壮的树干撑着碧绿的树冠就像一把绿绒大伞。
17、同重庆的市花--山茶一样,黄桷树始终朴实无华,不肆张扬,却又在不经意间绽放着生命燃烧的激情。多少年来,它与这方朴拙的山水脉脉相承。它的枝条无限向远方延展,尽情地汲取着日月天地之精华,眺望着两江水流滚滚向东,漫过悠长的岁月。
18、家乡的黄桷树有自己的性情和志趣:你什么时候栽培它们,它们就什么时候落叶,边落叶边又生出新叶来,生死相连没有距离,微妙得很:金色的落叶还未落尽、还未完全失去生命的水分,你对它们的怜惜也未生起:仰眼就发现了它们初心的欢愉:嫩红、鹅黄、莹绿在了枝条上、在了风花雪月的天空,我家乡的碧空。
19、春天,黄桷树吐出了绿叶,黄黄的、小小的、嫩嫩的,摸起来十分光滑。小小的嫩叶多可爱呀!,黄桷树加油长啊!夏天,正是黄桷树茂盛时期,它会长很多绿油油的叶子,很多人在树下乘凉、下棋。黄桷树似乎也看出了人们的心思,尽力让树叶多一些,象一把大伞,让人们少晒太阳,让更多的人在下面玩耍。
20、黄桷树是一种很好攀爬的树木,它们的树干粗壮、古朴、弯曲,总是给你的手提供攀附的伸援、给你的脚提供蹬踏的凹凸。小时候我喜欢爬到它的臂弯里用一个响午来梦春夏,甚至秋冬也不放过。像风儿、鸟儿在它的枝条上享受叶的抚摸、荫的避护、爱的哺育。
21、嘴馋了寻一朵黄桷苞,要那种嫩红色的叶眼儿还未睁的,一叶叶撕开,撕一叶放一叶在口中咀嚼:酸溜溜、清爽爽,透入心窝;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要是叶眼儿已经睁开了就不好吃了,会吃一嘴白色的胶汁苦涩极了,把你的胃都要吐出来。你会说这人一定不是家乡的人,或者他没有在我的家乡做过小孩。
22、秋天,黄桷树开始掉叶了,绿油油的叶子变成金灿灿的。树叶从树上落了下来,象一只只蝴蝶。这可累坏了我们的清洁工,每天都要把黄叶扫成一座小山。黄桷树的果实,黄黄的跟黄豆差不多大小,我捡了一颗果实,拿回来种,结果发芽了,我真快乐!
23、黄桷树是重庆的市树,它生长在村边、路口、街道、山坡、崖上……硕大古朴的林荫可罩好几亩天地,成为过往行人、老人、儿童、村妇、耕作的农人:歇息、纳凉、游戏、吹牛的妙处。它还有本事扎根在崖壁、石缝、墙隙,把身子和脸斜斜的伸向天空,伸向风雨日月的光芒中。
24、黄桷树的根很有力量,在黑暗的泥石里可以钻窜好几公里远;所以它们耐寒、耐旱、耐贫,生命力非常强大,能活好几百年。你若到了重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看见它们,有好多已经像英雄一样戴上了古树的牌子,骄傲得很。你不要被它们蒙了,其实它们都还年青,挺多算是风华正茂的中年。
25、黄桷树远看就像一把多功能大雨伞,夏天可以乘凉;雨天可以当伞,真是两全齐美!黄果树的枝多得不可计数,枝上还长满了一些小“胡须”,就像一位老人一样。它的叶子上有许多水珠在滚动,像一个个水晶球,我恨不得拿下来玩。那些叶子十分绿,绿得像翡翠一样,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它的干很粗,要三个小孩手拉手才能抱得住,长的是“膀大腰粗”。
26、黄桷树落叶和其它乔木不同。比如银杏的落叶:总是不慌不忙、忧忧寂寂地呆在树枝上,等到它们的颜色彻底憔悴了,秋要挥手了、冬快要转来了,才慢吞吞的落,落得伤情、落得冷;点都不干脆。
27、目睹黄桷树的落叶,你以为是秋天?是孤叶悲哀而凄婉的飘零?不是的,这仅仅是它们用秋天的幻境,用死亡和离别来演绎现实的春天,演绎生命的新生。生与死是如此的紧靠在一起,轮回何须等待,死的时刻即时获取新生。生命的接力变得不可思义的简单和容易了。
28、黄桷树落叶像重庆崽儿的性格:耿直、火爆、干脆。说落就落、说爱就爱,绝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特别是春天,遇上夜雨更不含糊。你起得早来,睁开眼睛:房屋地上、大街小巷、院坝广场、工厂农村,整个天地都是它们疯狂的金色,像大雪狂飙席卷而来,仿佛天下都是它们的了。胃口大,大得骇人;贪,贪得彻底。
29、当春天的阳光打印在柔嫩的枝头,开出初夏的黄桷兰,又让秋风把静美的叶飘落在我的书上,黄桷树走在季节的变换中。黄桷树开始明显衰老了,我也长大了。
重庆崽儿火锅店,与别的火锅店大不相同,它是一个能吃能喝的博物馆!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放学,翟老师领着我们来到了这个奇特的地方!
进入重庆崽儿的大门,走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大概每隔2O步就会挂一对红灯笼)。 来到了一个古老的屋子——兰亭阁民俗博物馆!里面放着好多古代的用品:饭盒,拓瓦模,皮风箱,还有以前收割麦子的工具……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拓瓦模,它是一个圆形的空心柱子,上面绑着两根细长的木条,把那个空心圆柱的里面填满泥,然后把那两根细长的木条一交叉,就出现了瓦砖的形状!妈妈告诉我:我外公以前也是拓瓦匠。先把瓦模拓好,把拓好的模子放到大窑子里面,用火烧。烧好后就能用来盖房子啦。
从博物馆里出来,门口有一片竹林,上面挂着牌子——地有茂林修竹!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文化也在火锅店里!翟老师还给我们讲一个关于王羲之的小典故: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到一条小溪边游玩。他们啊,可会想办法啦。把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他们找一块儿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看酒杯顺着小溪飘到谁那里,谁就把这杯酒喝完做一首诗。原来文人墨客的游戏也是这么文雅。
走过竹林,一个精致的小屋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排着队走进去,左边“壶说把道”: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箱子里,有各式各样的`壶、茶壶、水壶……形态不一,大小不同,右边“灯火同鸣”,也是有个玻璃箱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大大小小的灯架,样式也不同,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高有低。雕刻着不同的图案!
走出小屋,我们被美妙的流水声吸引住了。顺着那流水声寻去,看见了一条瀑布,瀑布的响声清晰又明亮,叮叮咚咚的,就像音乐家在演奏着优美的钢琴曲!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鱼,被我们称为鲤鱼王,最大的那条鱼,是条大金鱼,他钻在一个石洞里,那个石洞就像是鲤鱼王的宫殿,他时时刻刻守护在那里,生怕被别的鱼抢了去!……
最后, 我们来到了一条大船的前面,上面有一个大大的棚,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乌篷船啊!天已经渐渐暗下去,我们站在这个巨大的乌鹏船下面,用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时刻!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篇一
青城山是一个幽静的地方,也是一个好地方。
春天的这里是一切都是美好的,绿树浓荫、叶子密密层层、有小鸟的歌声、有溪流哗啦…哗啦的声音、更有小松鼠的跳跃……
春天,这里枝繁叶茂,我走在桥上,看着桥下的小溪,水声哗啦啦,哗啦啦……有时水会溅起一些水花来,溅到脸上,哇!多凉爽啊!过了一会儿,面前竟然有一座小亭子,于是我坐了下来,闻着春天的气息,我的心情变得愉快。看起来这里是一个舒缓心情的好地方啊!
我又听见了小鸟的歌声,看见了小松鼠在树上跳跃……我不由自主地唱起歌来,坐在亭子里的板凳上,看着一处处的花儿,草儿和奔腾的小溪,心情无比的舒畅。我离开了这座亭子来到了草地上,我看着高大的树木,看着三叶草,看着五颜六色的小花,看着生气勃勃的小草……我躺了下来,双眼自然地闭上了,闻着春天的气息,这一闻,我觉得好像从凡人一下就变成了神仙似的。走在小路上,脚下的路是用小石子做的,路的两旁是一颗颗高大树木,抬头望去,上面有着小松鼠的家和小鸟的家,我想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啊。于是我走到一棵很眼熟的树下,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颗大松树,难怪小松鼠会住在这里,我在这周围看了几圈,也发现了不少秘密。
夏天,这里的叶子把天空盖的严严实实,千万缕阳光像利箭一样射进来,把人们照的懒洋洋的。
青城山不仅仅是一个幽静的地方,还是一个舒缓心情的好地方,那里有小草,三叶草,小花,小溪,亭子,小鸟和大树,还有最可爱小松鼠……就像一个水镜般的世界。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篇二
你和她也许都喜欢去游乐场、公园、或者机房……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却是——小区的图书馆。
你也许会说现在这么的发达,什么都可以在网上查找,为什么还要去图书馆呢?我说,读纸质的书跟读电子书感觉是不一样的,况且,小区的图书馆里的书种类齐全,什么儿童读物、少儿百科、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我走进图书馆,就像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拿起一本书,就像点进了一个网页,读起书来就似在浏览网页,放回图书就像浏览网页退出,但却比网络来得更加踏实。我喜欢图书馆,也喜欢图书馆的阿姨,阿姨认识我,每次我来图书馆时,阿姨总会微笑着对我说:“你又来了!”而我每次总会轻轻的点点头。
我喜欢图书馆门前的那株龟背竹,是它才会让我认识图书馆和喜欢图书馆的。我以前每次放了学,总会来给它浇水,而浇水时,我看见有人在里面看书。于是,有一天我情不自禁地进去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以后我不再来浇水了,而是坐在里面痴迷的看书了。
我曾经为大灰狼吃了小红帽而哭,那故事让我明白,以后遇见坏人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我曾为猎人把小红帽和她的外婆救出来时开心地笑,它让我明白,我以后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当然,我也不能完全相信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我会从书里走出来,走到多彩的世界中去,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我向你推荐我们小区的图书馆,也许你不在我们小区,你当然就不太有可能到我们这个图书馆了,但这样的图书馆在很多小区都存在,只要你是一个爱书的人,你一定会感受到从图书馆飘出来的缕缕书香。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篇三
下午十七点钟,这个点儿正式重庆崽儿火锅店开始忙碌的时间,客人们陆陆续续的来这里用餐。
重庆崽儿火锅店的门楼充满了南方民居的特色,忘眼看去,一座灰色的骑马墙式的门楼配着红色的`大灯笼,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特别地引人注目。穿过这座门楼是一条百多米的深巷,深巷的道路两边各有一排大树,道路两侧头上每隔二十步也都挂着红色的灯笼,大红灯笼掩映在绿树之间,让人赏心悦目。
走到深巷的尽头,就是重庆崽儿火锅店。火锅店的门口放置着一些充满农家气息的石磙、磨盘和饮马槽等石质器具。店门的两边还有一副
进到门里,首先入眼的是一辆近代时载客拉人的黄包车和一座茅草亭,旁边也有一个饮马槽,饮马槽上订满了老门牌号,这些东西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往里走向右拐是“兰亭阁民俗博物馆”,这是一个两间房那么大的屋子,在屋子里摆放着许多件中国几十年前人们用过的老工具和老物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机械计算机。曾经我国再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科学家门就是用这种计算机计算参数的。看到这个老物件,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曾经中国的贫弱,和现在的富强。
出了博物馆,依然可以看到许多老的农家工具,在通往后院的墙上有两组字:清白家风和耕读传家,讲的都是教育子孙要勤劳,要上进,并且还要有好的风气,这样家族才能更好的延续下去。后院里有陈放这一条乌篷船,一辆太平车和两架扬麦机。乌篷船是水乡人家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人们用它来打鱼和载客。扬麦机是以前农家用来除去粮食中杂物的大型工具。太平车是古时候有钱人家才能用的四轮车,它的名字就是因行走平稳得来的。这架太平车上还放着一个非常大的贝壳:“砗磲”,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就是采自砗磲。听重庆崽儿火锅店的老板说,光这个砗磲壳都值十六万人民币。
整个火锅店里,诸多品种的树木和农家用具和谐共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这些美丽的景色使得重庆崽儿火锅店让人流连忘返,这真是一个能吃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