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江西师大英语录取线 正文

江西师大英语录取线

时间:2025-04-28 17:24:41

一、招生计划

我校上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03人,2021年博士研究生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当年教育部下达数为准。

二、学制

学制三年,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3年,定向就业博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4年,博士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超过7年,休学创业的博士生在校最长年限不超过8年。

三、学费标准及奖助

学费:1万元/学年;

奖助:国家助学金1.3万元/每年(定向生不享受),非定向生可按学校奖学金评选制度参评各类奖学金(国家奖学金3万、省政府奖学金2万、省学业奖学金1万、校学业奖学金8千)。

四、招生方式:

1.申请考核:相关通知文件另行下发。

2.公开招考:指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3.硕博连读:是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读学历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关于开展我校2021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另行下发,届时请留意查看。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和2021年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是指在毕业时(2021年7月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的应届生;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其中1名应为本人硕士生导师(如跨专业报考则需提供三份专家推荐意见书);

5.现役军人考生报考,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3)生源范围为: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

注:我校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3名。

7.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项计划考生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1)报考人员须专职从事高校党务或思想政治工作,且在职在岗,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在此范畴。报考人员需经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

(2)截至报名之日应专职从事高校党务或思想政治工作满3年,且具有硕士学位,有2名具有相关学科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本科、硕士所学专业不受限制。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6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体检要求。

注:我校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3名,心理学专业2名。

六.报名

符合报考条件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报名时间:2021年1月27日—2021年3月4日17:00。

报名需在报名系统中上传以下材料(均以PDF文件格式上传):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doc》2-3份(其中1份为本人硕士生导师推荐意见);

(2)硕士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①应届硕士生:硕士研究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注册申请);

②已获硕士学位者:硕士学历证书;硕士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证书认证报告》;

③国外获得硕士学位者:硕士学位证书;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3)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须上传《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docx》;(该表一式三份,须由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教处盖章);

(4)报考思政骨干专项计划考生须上传《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doc》(需经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盖章。)

普通招考及硕博连读考生网报成功后,将上述材料与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定向就业考生的报名登记表须由考生人事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一并于2021年3月8日前以顺丰快递方式寄出至我校研究生院招生考试办公室(寄送时间以快递单上时间为准)。

考生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凡以假证明、假学历以及其他不真实材料报考的考生,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

七、考试及考核

(一)普通招考

1.初试时间:拟定2021年4月24-25日(具体时间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初试公告)。

2.初试科目: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3.复试:拟定于2021年5月底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安排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告。

八、录取

1.按照各博士点招生计划,根据考生申请材料审查评价结果、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录取(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类。非定向就业博士生的人事档案必须转入学校,户口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迁入,毕业后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工作单位后,学校按国家有关就业政策予以派遣。定向就业博士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学校,毕业后回录取时就职的单位工作,定向考生的报名登记表须由考生人事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报考非定向的拟录取考生在档案转入我校后发放录取通知书,报考定向的拟录取考生在我校收到定向协议后发放录取通知书。(报考类别以考生寄送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为准。)

3.为鼓励更多考生报考非定向博士生,学校将限制定向生录取比例,各专业定向生录取比例在50%以内由各博士点自主确定。

注:(1)学校将在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招生规模内根据生源情况作适当必要调整;(2)“少骨”和“思政骨干”专项计划不占此比例。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录取要求:

(1)复试分数线单独划定。

(2)根据初试、复试成绩,并充分考虑各生源省区的人才需求,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3)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少数民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

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项计划录取要求:

(1)招收专职辅导员的比例须占招生名额的70%以上(专职辅导员的界定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准)。

(2)本校生源不超过1人。

(3)拟录取名单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备案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录取。

6.任何环节发现弄虚作假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后果由考生自负。

录取原则:

1、我校艺术类专业在江西省内按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的批次安排和相关要求录取,详细录取原则以我校2020年招生章程公布的为准。

2、我校艺术类专业在江西省以外招生省份的专业成绩使用生源地相应类别的艺术统考(联考)成绩,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均须达到当地省份划定的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1)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专业(戏剧影视方向):在符合国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况下,政审、体检及专业统考(联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对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按考生统考(联考)专业成绩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录取;专业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排位在前者优先。

(2)美术学专业、绘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符合国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况下,政审、体检及专业统考(联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对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按考生综合分(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总分×100×50%+统考(联考)专业成绩/统考(联考)专业总分×100×50%)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录取,综合分相同情况下,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在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排位在前者优先。

(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符合国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况下,政审、体检及专业统考(联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对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按考生综合分(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总分×100×60%+统考(联考)专业成绩/统考(联考)专业总分×100×40%)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录取,综合分相同情况下,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在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排位在前者优先。

3、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所有艺术类录取考生入学报到后将开展入学专业复查。

艺术类专业面向江西省以外省份招生录取原则

我校艺术类专业在江西省以外招生省份的专业成绩使用生源地相应类别的艺术统考(联考)成绩,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均须达到当地省份划定的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1、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戏剧影视方向)专业:在符合国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况下,政审、体检及专业统考(联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对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按考生统考(联考)专业成绩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录取;专业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排位在前者优先。

2、美术学专业、绘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环境设计(建筑艺术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方向)专业:在符合国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况下,政审、体检及专业统考(联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对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按考生综合分(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总分×100×50%+统考(联考)专业成绩/统考(联考)专业总分×100×50%)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录取,综合分相同情况下,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在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排位在前者优先。

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符合国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况下,政审、体检及专业统考(联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对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按考生综合分(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总分×100×60%+统考(联考)专业成绩/统考(联考)专业总分×100×40%)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录取,综合分相同情况下,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在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排位在前者优先。

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

1、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招生认可生源地所在省份体育专业统考成绩,文理兼收,在符合国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况下,政审、体检及专业统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划定的录取分数线,遵照相关省份投档规则,根据“专业成绩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专业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文化分高者优先,在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排位在前者优先。

2、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报考我校考生运动等级应达到国家一级及以上且须通过我校的专业测试,高考文化成绩应达到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级招办规定的要求。具体录取办法按当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执行。

3、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按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具体录取办法按当年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执行。

4、港澳台侨联招和台湾免试生的录取、有关优秀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运动员)的保送录取按相关政策执行。

5、报考我校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体检标准严格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执行。

江西初三上高中要考多少分

一般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统招和择校最低控制录取分数线分别为360分和330分。其中南昌八中415分、南昌十六中368分、二十中368分、二十三中373分、二十六中391分、十四中360分(一、二、三志愿)、十八中360分(一、二、三志愿)、二十一中369分、三十中360分(一、二、三志愿)、铁路二中360分(一、二、三志愿),一般普高(含综合高中)择校生最低控制录取分数线除八中377分、十六中346分、二十中335分、二十三中349分、二十六中340分,其余均为330分。

江西省的`高中学校排行榜

1、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江西师大附中,创办于1954年9月,原名江西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6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重点中学,1996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江西省第一批授予“全省重点中学”和第一批授予“全省优秀重点中学”的全国名校。江西师大附中不断增强与省内外和国内外学校的友好往来。每年都要接待50多个的代表团来校听课和交流。

2、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简称临川一中,是江西省优秀中学。学校创建于1955年,1957年成为临川县第一所初级中学,2002年与临川二中和抚州一中组成临川教育集团。2006年被评为“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2007年被评为“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2008年又被评为“江西十大人民满意学校”;2009年再度获得“中国百强中学”等称号。

3、南昌市第二中学

南昌二中前身为心远中学,创建于1901年。是全国百强中学、全国和谐文明学校、全国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安全教育与管理先进学校、全国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学校、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为中国教育学会数学、物理奥赛和英语教研培训基地;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谊会副理事长校,全国学校后勤管理学术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学校,全国重点中学实验中学联合体成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