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世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2、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3、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4、愿这一生,我都如一朵淡雅的莲,婉约细致,从容绽放,无证无求,轮回静守。
5、尘世走一遭,
6、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7、“无欲则刚”并非不允许人们有欲,而是要克制私欲。克制私欲,就能清心,淡泊守志;克制私欲就能刚锋永在,清节长存。
8、我们虽然达不到至人,做不了神人,成不了圣人。但可以把清心寡欲,看淡一切当成是人生修为的最高境界。
9、如果没有奢求,那么就没有失去,而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一切顺其自然吧!
10、愿天下的朋友,把什么看淡,淡一些可以,不要太过;泊,泊一点就成,不要泊的离谱。名利可以淡泊,情感则不能像一冲再冲的茶水,不留下一丝滋味,也不要浓的太过,又苦又涩。把握好寸尺之间,适时而已。
11、我一直很喜欢的一种心态,叫做淡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稳定自己的心态,不受外在世界的影响,可以看开很多事情,少许多的烦恼,不以一时的“得”而过分的喜悦,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而烦恼,万物自有它自己的规律。
12、只要你在业务上勤奋,你就会变得博学;只要你勤俭节约,你就会富裕;只要你清心寡欲,你就会健康;只要你行善积德,你就会心情畅快。只要你这么做了,至少会有取得这些成就的机会。
13、一直崇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境界,甚至是“无欲则刚”的豁达心态,或者应该有着类似的意思,凡事是不要太计较得失,心情也就不会有太大起伏,但不知至今是学会了多少,参透了几许。
14、我喜欢孤独,因为孤独也是一种享受,离开喧
15、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16、学会在凡尘俗世里不计较纷纷扰扰,不介意别人不管是自私或是愚昧的攻击,因为“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也不一定不再有”,计较太多,在乎太多,也就苦恼得多。
17、一杯水的重量其实是一样的,但是拿得时间越久,就会感觉越来越沉重。同样的道理,人在面对各种精神压力时如果不懂得放下,时间长了就会被压垮。修炼的人在修行中如果不能放下各种执着心和欲望,也永远无法修炼到自由自在的高深境界。
18、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无疑是让人有一颗包容之心。凡是有正确的目标,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我们再去追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不该是你的不必强求。以减少心灵的负担和情感的包袱。
19、人的生活越简单就越幸福,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懂。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随波逐流,只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就要经常面对各种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长期下去这样的精神负担将会使人苦不堪言。
20、清心寡欲就会轻松自在,随遇而安就能自得其乐,放下就是解脱。做人其实不需要复杂的思想,只要具备了这项简单的智慧,其人生道路就远离了痛苦与忧伤。
21、你可以选择追名逐利,或是清心寡欲。这些只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你的获得或丢失。不过你的获得和丢失,都在于你的生活方式。
22、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希望心能够正,欲望越少越好。孟子对欲望的理解,很值得现代人借鉴和推崇。老年人如能做到“清心寡欲”,就能在生活领域中的各个方面,抵制诱惑,节制自控,从而保持身心轻松,晚节清白,尽享天年。
23、我问佛:“说我,羞我,辱我,骂我,侮我,欺我,骗我,害我,我将何以处之?”佛曰:“容他,凭他,随他,尽他,让他,由他,任他,帮他,再过几年看他。”人生难免要受些委屈和伤害,以其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倒不如坦坦荡荡泰然处之。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练就波澜不惊的淡定。
24、获得与失去,她们像一对亲姐妹,若即若离,看似是对立面,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是啊,人生,又何处没有这对亲姐妹的身影?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25、淡泊者心清,心清则志明;奢糜者心浊,心浊则淫乐。无淡泊无以清心寡欲,无奢华无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故洁由淡泊污由奢。淡泊是高洁人生之源,奢华乃糜烂人生祸根。
1、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2、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3、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
4、人人廉政,腐败灭亡;人人自律,党风自强。
5、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6、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7、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2、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13、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
14、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7、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18、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9、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20、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21、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22、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23、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24、在位奉廉,应当;退位守节,尤重。
25、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26、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27、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28、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0、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31、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32、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33、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3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35、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3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7、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38、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9、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40、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41、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42、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43、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44、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45、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46、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47、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48、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49、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5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51、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52、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53、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54、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夏多布里昂
55、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56、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57、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58、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59、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60、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61、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62、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
63、山花无数笑春风,临水精视迥不同。
64、杜鹃花开红似火,一片丹霞血染成。
65、鸟啼从溅血,花发亦同心。
66、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6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8、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9、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70、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
1、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4、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7、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8、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9、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10、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11、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1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14、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16、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17、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18、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19、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20、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21、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22、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23、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24、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25、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2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27、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28、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29、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30、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夏多布里昂
31、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32、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33、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34、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35、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36、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37、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