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始”的《易经》,自然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吉无不利,自天佑之。
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于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上天如果保佑某个人,它就不公正了——保佑了张三,李四怎么办呢?一开始我们就把“自天佑之”解释错了,然后一直这样以讹传讹流传了下来。中华民族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由于我们的误解,而没有使之发挥良好的效果。“自天佑之”告诉我们,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己助者。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易经方面的书,在解释“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时候,都是告诉大家,有了来自上天的保佑,我们就会常保吉利,实际上没有这回事情。老天只会帮助那些自己努力了的人。孔子后来讲得更清楚,“尽人事以听天命”。不尽人事,就不要期待有什么天命。天命是计划,人是执行。没有执行,计划也等于空。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要记住,重点在自己,不在别人。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依赖性很强,很被动,这些全是错的。中国人没有依赖谁,因为人太多了,无从依赖。我们根本就是无所依赖的,想来想去,发现还是靠自己最实在。
《易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靠自己,不要寄希望于人家的帮助。所以孔子又讲,“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说,怨天尤人没有用,根本跟天和人没有关系。可是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天人合一”。那怎么能说跟天和人没有关系呢?这就是说,做得好就有关系,做得不好,根本没有关系。
第二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今天的科学告诉我们,未来是不可测的,是测不准的,叫做吃不准定律。我们看到气象台报气象经常不准,是什么道理?是人员的问题吗?不是。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怕挨骂,怕挨批,认真得不得了,生怕搞错了。尤其是台风、地震这类气象,报错了还得了?而且气象台的仪器也是非常精准的。所以,测不准跟仪器、技术、人员几乎没有关系。为什么测不准?一句话讲完了,当时测得很准,但是测完了以后,它又开始变化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类无法管控自然的变化。
我们现在受西方的影响,喜欢说计划确定以后,就要按照计划去执行,这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计划确定以后,照样会起变化。怎么办?如果还照原计划去实行,就是明明知道它错了,还照错的去做,那不是很奇怪吗?所以,中国人只有一句话,就是看着办。
看着办永远是对的。当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时候,定数只有一个,就是道德修养,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凭良心。凭良心,会歪打正着,不凭良心,会正打歪着。明明可以赚钱,最后亏本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就是当初的一时恶念将整个事情搞乱掉了。而怎么做怎么不对的人,最后的效果却很好,仿佛是老天在保佑,其实不过是人的良心在发生作用。本来会做坏的,有了良心的牵引,能够自我修正过来,我们的信仰就在这里。
我们给大家一个标准,面对知识爆炸,资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用是否合乎自然去检验。合乎自然的,大概不会错;不合乎自然的,就要小心了。自然是最好的检验标准——合乎自然的'可以放心,就算当时没有成效,长期之后一定会有效;不合乎自然的,就算眼前很受益,也不会持久,很快就消亡了。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就是自然,江山依旧在,自然是永远不变的。自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易经》告诉我们的。慢慢地,全世界都会向这个标准靠拢。
积善之家,是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所有看得见的钱财,看得见的宝贝,都是不可靠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在职场生活当中提升自己的品德。老天就是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我们反省到,数据不可靠,资讯不可靠,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会变化。
以前有一件很好的衣服,你舍不得穿,把它挂在衣柜里,一阵子以后,衣服被虫子咬坏了,你能怪谁?今天有三个人达成协议,明天开始同心协力,可靠吗?不可靠。说不定半夜里,其中一个人就死掉了。一切都无法掌握。面对这样不可控制的情况,我们又能怎么办?我提出一句话,大家好好去体会。人要做什么事情,是千辛万苦的;老天要做什么事请,是轻松愉快的。老天要一个人在行业里面得第一,它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把这个人的竞争对手通通收回去就够了,这个人就没有敌手了,很自然就得第一了。人靠自己努力,要得第一,那是辛苦得要命,但是如果老天帮忙,就会轻松很多。要想老天把跟我们竞争的人收回去,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自己要争气,这才叫自天佑之。老天可以保佑的部分就是把对手收回去,其他的事情它没有办法做,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我们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遭遇就知道了。曹操当年有个谋士,叫郭嘉,其才能不亚于诸葛亮。可是郭嘉英年早逝,早早地就被老天收回去了。而且诸葛亮下山不久,东吴周瑜也走了。老天要诸葛亮发挥才能,辅佐刘备,所以把周瑜也收回去了。如果周瑜还在,诸葛亮整天跟周瑜斗都来不及,如何帮助刘备做大事?大家这样去想,就会明白,自然的运作是很灵光的,是人人所不能及的。
第三句话,顺天应人。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人跟动物不同,在于人有情。人跟动物都有性,人有人性,马有马性,猪有猪性,草木皆有性。这个性就是本能,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情就是良心。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有名的有情文化。而情,就是表示美好的心。一个人的心很好,就叫有情。中国人不仅对人有情,对草木,对宇宙,都有情。不仅对活着的人有情,对死去的人也有情。
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如果做事情做到了彼此之间没有了情,最后的结局是很凄惨的。
中国人始终在寻找一条值得依循的道理,中国人是天底下最讲道理的。只要你跟一个中国人讲他没有道理,他绝对不会放过你:“我怎么没有道理?我哪一点没有道理”你说他不讲理,那更惨,他会抓着你,非要给他一个交代不可。
中华文化是有情的文化,但是中华民族不是讲情的民族。因为我们的情必须要合理,只要情是不合理的,情就非常可怕。你骂一个中国人,“你这个人没有感情”,他不太在乎。他只说一句话,你就哑口无言了:“对你这种人讲什么感情?”你对一个中国人讲,“你不守法”,他也不在乎:“我承认我不守法,难道你就守法了?我是不忍心说你而已。”像这些事情是我们经常碰到的。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中国人讲话是既不欺骗,也不说实话,只说第三种话,就是妥当的话。
总结起来,中国人的特性就是既顺天,又应人。这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天人合一”。
《易经》中的经典名句 中国有史以来,有过诸多的经典传世之作,可惜我读的太少了。《易经》作为中华经典传世之名著,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历法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品读。现摘录部分名言,重温先哲们那丰富而深刻、极富哲理性的思想。
一、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天,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点评: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也许正是中国人中庸思想的渊源吧。
二、《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点评:顺势而为,积极进取。这是我们民族香火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
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点评:心胸宽广。
四、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点评:不骄不馁。
五、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运用仁义来行事。
点评:教我们做人做事。
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后代。
点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八、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了百姓的敬服。
点评:企业管理同样适用,有优异业绩且为人谦虚的管理人员,也会得到下属的拥戴。
九、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文: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 点评: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知当年任正非是否有感此言而作《华为的冬天》?
十、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团结限于宗族内部,说明走的道理令人惋惜。
点评:毛主席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十一、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译文:天与火在一起象征团结,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
点评:明辩是非。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亦不知节也。
译文:《象传》说饮酒弄得满头是酒,说明放纵没有节制。
点评:“节制”,昨晚喝过了经历的那种痛苦,才更明白它的重要性。 教你为人处世的《易经》名句
1、慢藏诲盗,治容诲淫.
2、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3、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迹,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6、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7、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9、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1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11、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2、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13、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不与也;惧以语,***不应也;无交而求,不与也.莫与之,则伤之者至矣.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两人意气投合,会形成一股锋利得可以切玉断金的力量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气相投的言论,其气味就象兰草那样芬芳。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不去严密地收藏财物,就等于引人行窃;妖冶地打扮容姿,就等于引人***。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面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的语言,而言语也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中诸卦的类比规则是就近援取人身器官,至远援取各类物形作为卦象的象征。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云朵纷飞,甘霖普降,宇宙万物因此而流布成形。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阳气乃是宇宙的本原,它创始万物,使天下万物都得到安宁。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君子的声势在伸张,小人的'声势在消退。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居于下位而不忧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积德修善的家族,必然多有吉庆,作恶损德的家族,必然多有祸殃。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 天与地上下违逆,但化育万物的事理却是相通的,男女阴阳违逆,但交感求合的心志却是相通的,天下万物形态违逆、情志隔膜,但禀受天地阴阳之气的情状却是相同的。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平易就容易为人明了:简约就容易使人顺从,容易明了则有人亲近,容易顺从则能够建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有人亲近则处世就能长久,建功立业则立身就能宏大,而处世长久是贤人的美德,立身宏大是贤人的事业。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
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
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真伟大啊!万物萌生都要依靠它。它行云施雨,万物才能化成。日月终而复始地运行,象征六气的生成。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当象天那样自强不息。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大地真是广大啊!万物靠她生长,而且顺承于天,大地负载万物,其德无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大,万物都能亨通。君子应当效仿大地负载万物的厚德。大地的性质极为柔顺,但当它变动时却很刚健。大地的形态极为安静,但它的品德却很方正。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天地顺自然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有差错,四季的更替也不会有差错。圣人顺自然之理而动,则刑罚清明而百姓顺服。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有一定之规,人难道可以逆天行道吗?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君子所想的不会超出他所处的位置。君子要有自知之明。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日月依天而行,百谷草木依附地而生存。天和地是日月、人类和草木依存的载体。人类能违背自然规律,倒行逆施吗?现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多少不顺从天地的做法,人类自以为发明了科学技术,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天威下达,雷厉风行,万物不敢虚妄,先王办事,就好象四时使万物茂盛一样,不虚妄地养育万物。科技时代的规律也同此一样。
观天下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观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周而复始不变,圣人仿效自然造化万物之道教化人民,而使天下信服。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天地革而四时成。
水中有火,为水火相革之象,君子应修订历法以阐明天时的变化。天地不断变革而四时形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时用意义真大啊!
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3、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5、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7、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8、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1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2、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13、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5、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1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2、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24、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25、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7、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28、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29、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30、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2、人之所助者,信也。
3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4、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37、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38、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39、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0、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44、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45、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4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47、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48、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49、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50、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51、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5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