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元旦海报语录五年级手绘 正文

元旦海报语录五年级手绘

时间:2025-05-03 04:31:21

2017元旦海报图片【1】

2017元旦海报图片【2】

2017元旦海报图片【3】

2017元旦海报图片【4】

2017元旦海报图片【5】

元旦诗词欣赏

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2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3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元旦的相关传说

【一】

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二】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三】

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旦要到了,每一次新年初始都会给自己很多打算。下面是元旦手绘手抄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新年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过了新年,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就意味着我们又长了一岁,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更懂事一些了。在新年这天,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人嘴边都会挂着一丝微笑。

晚上,街上最为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嘴里叼着糖块,在街上放着各式各样的烟花,偶尔也会有几个大人们放起了爆竹,有的孩子欢呼起来,有的孩子索性用手捂住耳朵,还有更小的孩子则吓得跑回了家。

这年新年,和往常有些不一样,妈妈帮我张罗了一桌丰盛的佳肴,邀请了几个最要好的朋友来我家吃饺子,妈妈包饺子时还在八个饺子里放了硬币,说谁吃到了硬币饺子谁今年就有好运,结果我和妈妈还有一个小朋友各吃到了二个带着硬币的饺子。

晚会结束后,妈妈拿来了一大瓶饮料,和我们做猜迷语游戏,方法是由妈妈出迷语,我和几个小朋友轮流猜,猜对的奖励一小杯饮料,猜不出或猜错的不但没有饮料喝,还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时间在钟表的嘀哒声中过去了,半小时后,饮料解决完毕,我和小朋友们个个都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打着饱嗝,有的还不停地上厕所。

休息了一会儿,玩的兴头又上来了,大家拿起烟花就往外跑,开始和外面的大人小孩放了起来,我也不甘落后,去年买的两百元烟花还剩下不少呢。没过多久,装着满满的烟花的袋子就空了肚子。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们在爆竹声和欢笑声中告别了。

大家走后,妈妈又开始忙着收拾碗筷,我也过来帮妈妈的忙。虽然妈妈说不用我,可我还是帮妈妈收拾完才休息。

晚饭吃完了,新年也过了,新的一年就开始了,我长大了一岁,也变得更懂事了,新的一年里,我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妈妈对我的爱。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伴着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我们迎来了2017年。

新年总是热闹的、喜庆的、有浓郁气氛的'。看啊,大街的路灯上,全都挂上了一串串灯笼,那火红的着色,就好像马上要燃烧了似的;大大小小的商店里,都摆满了大小不一的灯笼和一幅幅的对联;在超市里,购物的人好像比物品都多,你就看那结账时排的长队的人吧,就像一条“长龙”;就连在学校的班级里,学生们都等待着开一场热闹的联欢会,他们抑制不住自己心里的喜悦心情,早已把装饰教室用的气球和彩带堆满了书桌,等待着盼望已久的联欢会。

新年是幸福的、美满的、充满祝福的。一家人围着饭桌,在新年晚上一起吃顿团圆饭;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问候自己的亲戚和朋友,将一句句美好的祝福传递给他们;孩子们也互送着各式各样的贺年卡,那一个个小上的字中,传递着他们对伙伴深深的祝福;就连不懂事的咿呀学语的小孩子们,都高兴得欢蹦乱跳,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说上一声“新年快乐”。

新年给人以美好的回忆,使人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回想过去,成功后的喜悦以及别人的称赞、表扬,失败后得到的教训;把成功的事继续坚持下去,把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有了经验和教训,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收成。

新年——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新年到来之际,愿:所有的老人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有的叔叔阿姨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所有的中学生、小学生们都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所有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事业一帆风顺,生活幸幸福福,新年快快乐乐!新年更要快乐

这是我给大家的新年祝福。可你知道吗,什么才能够让我们更快乐呢?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新年的钟声缓缓响起,我又长大了一岁,又向成熟迈了一大步,我已经不是小孩了。在钟声敲响前,我许下了20xx年的新年愿望。我是个中学生,学习对我来说是第一位的,我会在20xx年元旦之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开开心心过大年。20xx年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之前的一切事情已经成为历史。我要把目标放在20xx年,在新的一年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岁月不留人,新年的钟声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我们要奋力向前,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我要把愿望变成现实,我相信只要我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向前,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早晚会有一天实现愿望的。光说不做假把式,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可以。

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又站在相同的起点,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理想奋力拼搏,谁都不愿落后。时光把过去的一切抹去了,人人都从现在开始,看谁能最终坚持到终点,在终点笑得最灿烂。在20xx年,我还有一部分没有实现的愿望,我要在20xx全部实现。也许实现这些愿望就是我新年最好的礼物。20xx对谁都是一样的,也许千万分之一中会有一个幸运儿,但是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概率不是你。在20xx,让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关键的人生旅程。20xx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梦想,让我们放飞翅膀,在新的一年里创造辉煌。

2017元旦海报背景图片【1】

2017元旦海报背景图片【2】

2017元旦海报背景图片【3】

2017元旦海报背景图片【4】

2017元旦海报背景图片【5】

元旦的起源: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2]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

专家:“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 已经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6年的到来,它只有“67岁”。

元旦的相关传说: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