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白居易故里经典语录 正文

白居易故里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4 13:07:02

西安就是古代的长安;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李商隐《滞雨》)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夜雨寄北 》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阴雨 》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游子吟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远望 》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长相思 》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旅次朔方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南浦别 》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秋风引 》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人日思归 》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十五夜望月 》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乡作 》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乡思 》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

刚进入峡谷,我的心咚咚跳个不停,脸颊红晕,我知道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我不知怎样来形容这大峡谷。看吧,亲爱的朋友,石头都是红褐色的,两岸悬崖峭壁,抬头仰望,仅能见一线天空;低头俯视,看见幽深的潭水,仿佛一不小心就要掉下去的似的。

当我看见眼前这幅画面时,我完全惊呆了,人间哪有这样的仙境,我觉得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我甚至怀疑怀疑自己是在梦中,于是赶紧按下快门,拍下了这珍贵的画面。亲爱的朋友,要是你亲自来到这样的地方,我想你一定像我一样兴奋吧。你仔细观赏吧,这儿的山奇水绝。山上红叶似火,这红叶好像给山儿穿上一件彩色的花衣;红褐色的崖壁怪石嶙峋,和满山的红叶相互映衬,将幽深的石峡装点得更加壮美;这儿的水灵动飘舞得如白色绸缎,文静如俏丽的少女。她们或形成潭,或形成溪,或成为瀑,多姿多态,妩媚迷人。此时,我真的觉得用我粗劣的文字,无法描绘她们的神韵。

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我在想:难怪古代文人在遭贬谪之时,纵情于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与之寓以酒也”。谢灵运、陶渊明、李白、苏轼、范仲淹、欧阳修、袁宏道……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出现于眼前,我仿佛触摸到他们思想的脉搏,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从没有觉得和他们如此亲近。想起他们,我的那些烦恼算得了什么。冥思遐想中我知道前面有更美的景观等着我欣赏,携着相机,向前走去。

去云台山,路逢暴雨,心下暗喜:山中必定水势喜人。果然。大雾兼蒙蒙细雨,不见云台山的面目。隔纱观景,妙在若隐若现的虚虚实实,美人如花隔云端,只一角翠绿的裙裾,一条雪纱的束腰,让所有的游人都做了登徒浪子,逐香而去。

山势算得平缓,景区也开发得很有铺陈周章。栈道沿山涧蜿蜒,淙淙流水一直在脚边做着和声。沧海桑田的鬼斧神工,把这座山琢磨得如同神仙花园里的盆景。山涧崖壁有神态各异的藤萝和灌木,有剑指苍穹的乔木,最可爱的是石壁缝隙里一排排憨头憨脑的小草,上下间隔一两米,层层罗列,如同人工种植的兰草,在微雨中弯着柔韧的腰肢,更象是些草莽英雄的胡须,被雨水打湿,好笑地粘在下巴上。

水够盛。到处是瀑布,有在崖上裸着的树根也成了引水的渠道,水流疏疏落落的流下,如珠帘。我对同伴笑道:“到处是一帘幽梦。这么多梦够做一辈子了。”叮叮咚咚,淙淙哗哗,云台之上,水的华章。一路伴随的溪水一直涨到栈道,一群群长着酒精肚的小鱼很臭美地扭动着尾巴,估计是在炫耀水很清,很凉爽,味道很好。四下打望,趁人不注意,我跳进溪水里,煞是清凉,暑气一下子从脚底溜走了。趟水而过,看似清透和善的水流竟然有些湍急,包裹着冲击着小腿,若不小心,即会摔倒。人生如河?然。

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因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又名云台山。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山势险峻,满山覆盖着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这些都使得云台山形成了其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2004年2月13日,云台山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和“云台山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云台山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茱萸峰、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叠彩洞、猕猴谷、青龙峡、峰林峡十一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抬眼望去,云雾缭绕的群山峻岭在蓝天白云的交相辉映下雄浑巍峨,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仿佛一副舒展于天宇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只是朦朦胧胧看不真切,犹如蒙着面纱羞涩腼腆的修女,神秘而诱人,淑静而优雅,让人恨不能快步走近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群峰下,薄雾袅袅中“云台山”三个鲜红亮丽的大字赫然醒目地耸立在云台山综合服务楼大厅之上,一旁的电子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国家AAAA****风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的字样,昭示着来此观光游玩的八方游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钟灵毓秀的云台山水,唐朝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炼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云台山以文聚友,唐代诗人王维在茱萸峰上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白居易也留下了“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的诗词。云台山以史颂名,汉献帝在此留有避暑台和陵基;这里还曾是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嵇康、刘伶、向秀、山涛等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众多的名人都曾到过云台山,也为云台山留下了众多历史故事。

徜徉于红石峡景区,凉爽宜人,美不胜收,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简直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好一个“盆景峡谷”。那些随处可见悬挂于岩石间形态各异的树木在赤红的峭壁衬照下显得翠绿欲滴格外醒目,它们在坚硬的石缝里苦苦地挣脱出来舒展身姿生长强壮,那顽强不屈的生命力,那坚韧不拔的品格,那绝处逢生的气魄,那不畏艰险的勇气,让人叹为观止。这里外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一个巨大盆景,好似名山大川的浓缩,可谓“自然山水精品廊”。怪不得明代怀庆知府徐以贞曾写诗夸道“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

归来一月有余,那云台山的山山水水草木云雾犹如一帘幽梦仍在心头袅袅萦绕挥之不去,那里清新淡雅的旖旎风光时常伴我入梦,让我飘若欲仙梦游其间。

这就是云台山么?亿万年前从大海浮出,又沉下去。又浮出,再沉下去。几经勾勒,一幅杰作,风情毕露,举世无双。大自然的宠儿,地壳运动的天之骄子,亿万年的溶岩翻腾,沧海桑田,阳光赋予你太多的精华,月晖给予你太多的灵气,阴柔与阳刚的双倍呵护,演绎出美仑美奂的人间奇葩。

是谁,扯落一块彩霞,掉落人间?是谁,在高崖削壁,书写中原第一景的绝丽?是你,是你,红石峡,你这峡谷中的精品,精品中的奇观。你集泉、瀑、溪、潭、涧于一谷,融雄、险、奇、幽、秀于一体。投手举足之间,纤巧、婉约、神奇、瑰丽,演绎的淋漓尽致。红石耸立,层层递进,诉说着山脉的历史。泉瀑倾泻,珠帘挂挂,让人疑似到了花果山水帘洞。想那可爱的石猴子,定然是贪恋红石峡的美色,乱坐乱爬,才有了通红的屁股,有了火眼金晴,闹了龙宫又天宫。清泉如乳,红石如霞,不用刻意寻找,随意举相机,就能摄取到一幅优美的风景。

山环水绕,绿树荫蕴,飞瀑流彩,奇石擎天,垂柳戏水,鱼翔浅底。这就是人称小寨沟的潭瀑峡。峡内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鳞次栉比,争奇斗艳。移步换景,每一步都是新天地。或涓涓细流,或湍湍洪流,或轻吟低唱,或高歌劲舞。我陶醉了,于细细的水雾,于天籁的乐章,于两千米的画廊。呼吸清新的空气,饮一杯不老泉的泉水,顿感神清气爽,爽到极致。流水哗哗,水帘洞与丫字瀑,比翼同飞。泉水叮当,龙蛇潭、碧玉潭缠绵厮守。正值旅游旺季,对对情侣,手相牵,身相依,宛如金香玉竹,令人艳羡不已。于是,未登茱萸峰,已泛思乡情。不知千里之外的南国,是否有如痴如醉的思念?

老潭沟,风韵长存。上吻蓝天,下抱石坪,三百余米的落差,让云台天瀑居华夏第一。永远翠绿的祈愿,被谁的刀子,劈成两半?每一棵树,每一丛花,迎着歌的'节拍,发出雄壮的气势。青龙峡,龙在沉睡。虎啸岩,虎在长啸。猕猴谷中,哪些顽皮的猴儿,攀得再高,读不懂画中的诗,诗中的画。桃花谷,花期已过,桃果满枝头。只有云海苍茫,给人仙境般的诱惑,深谷般的想象。云台山,你这人类的净土,在洗礼之后,我们又将看到什么?群山无言,只有这幽深的峡谷,掩藏着猴子们的心事,还有秘密……

美哉,云台山,你无愧于首批国家AAAA****景区,无愧于世界级地质公园!别了,云台山,你这翠竹轻摇的人间仙境,你这永生的向往与思念!

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坐落在太行山南麓,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由于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所以又名云台山。远古时代,云台山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其后,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再加上其它风化营力的影响,造成了如今的山、石形态。

景区外,抬头望,云在山上,山与天高,不知哪是山,哪是云,哪是天,只觉山即云,云即天,天即山,云、天、山,相辅相成,好一幅天然、壮美的图画,置身此地,如临天界,飘飘然也。

云台山的山奇,峰谷交错,绝壁林立。踏千阶云梯栈道登海拔1308米的主峰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织锦铺秀,不禁使人心旷神怡,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云台山的水绝,三步一泉,五步一潭。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上端如朵朵白云,悠悠飘落,下端似飞花溅玉,纷纷扬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随即充斥我的头脑,我不得不为其恢宏雄伟的气势所叹服!

游云台山,红石峡景区不容错过。它集泉、瀑、溪、潭于一谷,融秀、幽、雄、险为一体,小中见大,享有“盆景峡谷”之美誉,被风景园林专家誉为“自然界山水的精品”。顺着崖廊缓缓前行,峰回路转,步移景换,雄奇伟岸之处又不乏曲折迂回、清溪幽潭之地,真像是进入水墨丹青的国画里,怎一个“美”字了得。顿时生活中的烦恼和工作上的杂乱抛到了九霄云外……在谷口南端,山体与山体结合只留出一道窄缝,好像泰山压顶,时时势势将要坠落,令人为之担忧,直到此时才想起打听此峡谷名,一位游人告知,叫“一线天”,他边说边指谷两侧耸立的高山,说那像一个石阙,正好是云台山的西大门。我默然又慨然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正如李大钊言:“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

从红石峡出来,看到一个很大的湖。两岸青山对峙,中间夹一带绿水,山水相依,展现出一幅高峡出平湖的景色。慢慢地,等队员都到齐了,经导游介绍得知,这个湖叫子房湖,因西汉名臣张良张子房在此隐居而得名,它是云台山景区内仅有的湖泊水体景观,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积800余亩子房湖碧波荡漾,水质优良,湖中有珍稀国家濒危野生动物桃花水母,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古称“桃花鱼”,也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2002年,它与野马、大熊猫被共同列入国家濒危野生动物红色名录。云台山的桃花水母给生物专家留下了可供研究的实物标本,其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