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去的观念。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si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si别是必然的。
不必与小人结冤仇,小人自有其冤家对头;不必向君子谄媚,君子不会碍于个人情分而给你什么恩惠。
平常心是道。(《传灯录》释义:平常心没有造作,没有是非,没有取舍,没有断常,也没有凡盛,是道之所在。)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五灯会元》释:只要明白身心一切皆空,这样的人与佛有什么不同呢?能彻悟自性便成佛。)
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求教者问药山禅师:怎样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药山:任由外境来去,有什么关系?求教者:不会。药山:什么外境使你迷惑?
日休禅师:人该活在进步中。徒弟:何谓进步?日休回答: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天天好一点,就是进步。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景德传灯录》释:骏马只要抽上一鞭,就能远行千里;有悟性的人只要对他说一个字便可豁然贯通。)
禅师同弟子外出,见一犬嫌骡子拉车慢,在旁吠叫,被骡子一脚踢开。禅师:不要自以为是,做超越自己范围的事,会招人厌。
:去除杂念,心静如水,人的天性便会出现。不求得心的平静,却一味追寻人的天性,那就像拨开波浪而去捞水中的月亮一样。
黎明的到来不是因为钟鼓的鸣响,月亮的辉照不是为了照亮路径。大自然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处处皆是佛法。
禅师把盐撒入水杯,水咸得发苦,更多的盐撒入湖,湖水仍纯净甜美。曰:痛苦是盐,容器决定咸淡,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佛经是佛的言论,禅是佛的心性,二者宗旨是一致的,如果执著于文字,寻言逐句,不知道自心便是佛性,终究不能悟道。
野狗常来寺院驮供品,有次误将鸡血石当鸡蛋一口吞下,片刻就肚疼起来。禅师:不能凭直觉认识事物,否则会陷入困境。
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景德传灯录》释:镜子明澈,映出影像千姿百态;心地澄清,成就众生的法力就千变万化。)
欲杜绝*佞之徒的跋扈,须为其留条去路,若其无逃遁之处,便如堵塞鼠穴,老鼠无去路会将所有重要器物咬碎,灾害更大。
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
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
人只有空去内心的不洁,以爱心拥抱世界,世界才会拥抱他;人只有以慈悲心对待万物,减少生命内耗,才能健康发展。
巨浪滔天,坐船的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市,心也要超然事外。
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如过蛊毒之乡,水也不得沾著一滴。(《五灯会元》。释:要保持心的清净须严格约束自己,好比途经蛊毒之地,一滴水也不沾。)
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一教授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继续。教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
1、世界上最好的感觉就是知道有人在想你。
2、在最适合的年纪,穿上最美的婚纱,嫁给最稳妥的人。
3、被人惦念的滋味是如此让人受宠若惊。
4、有时候,你的一句话可以让我回味几天。有时候,你的一句话也可以让我失望几天。这就是在乎。
5、告诉自己,现在的你不能再混再疯再懒惰了,前途很重要。
6、一些受过伤的人会更加勇敢,因为他们知道,最痛不过如此。
7、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8、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倾我所能、尽我所有。我给过你的,给不了第二个人。你给过我的,也请不要再给第二个人。
9、越有浓度的陶醉,越有深处的累。
10、沦陷在你的怀抱里,逃脱不了命运的魔爪。
11、如果允许,我可以牵着谁的手,走到末日尽头。
12、你们怎么讲怎么想,都不关我的事,我的眼心中只有他
13、有心的人,再远也会记挂对方;无心的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14、别把你的女人不当回事,有一天,会有另外一个男人过来,感激你不懂得她的好。
15、我多想有个人能对我说:你不用改变自己,我来习惯你就可以了。
16、有些记忆就算是忘不掉,也要假装记不起,因为喜欢,所以情愿,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17、失去的就再也找不回来、可我还是在徘徊。
18、亲爱的,你以为还有人比我更适合你么。
19、有些事情要绝望到底、才能够看透。
20、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心里的角落永远都有你的位置。
21、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22、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23、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24、恋人是会在一起吃饭聊天,讲故事和吵架的人。会在一起到头发变白,天气好的时候牵着手一起出去走走的人。
25、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26、喜欢和你在一起,哪怕一句话也不说,你的一个表情,也让我从心里欢喜。
27、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
28、如果难过,就努力抬头望天空吧,望着望着就忘了……它那么大,一定可以包容你的所有委屈。
29、我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只是过客,不是归人。
30、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矫情。凡事知足常乐。
31、我的眼泪留了下来,灌溉了下面柔软的小草,不知道来年,会不会开出一地的记忆和忧愁。
32、很多时候,心里明明不是那样想的,却控制不了自己而说出相反的话。
33、你对我的话,我一直深信不疑,即使我知道下一秒我会从天堂堕入地狱。
34、在轻触彼此的瞬间,心动,共鸣直至永恒。
35、爱将我们高高举起以后、再让心学会坠落
36、每天早上醒来,看见你和阳光都在,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
37、我宁愿相信自己的眼泪,也不会相信你的解释。
38、你说把爱放开,会渐渐走远。我说,玫瑰离开水会渐渐枯萎
39、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让人看不透,让人沉沦。
40、享受的不是爱你,而是你给的温暖。
41、站在街角,若我微笑,便是我想起了你。
42、我希望有人告诉我,有时候想念我也会令他难受
43、如果可以,我想把你放在我心里最深处,我想保护你,不让你变坏。
44、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
45、酸酸旳味道,就是幸福旳预告。
46、那一句我爱你,我会一直默默为你留在心里,只会对你说……
47、现在,我会慢慢让你将我从你的记忆中删除。
48、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但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49、不是你不期待永恒的恋曲,你说最美的爱情叫做回忆。
50、爱情和赌博一样,红了眼的都拿器官下注。
51、我只想轻描淡写的写出那句我爱你罢了
52、我想你,想念你的那份温柔,不知不觉中我已依赖。
53、不管下一秒是不是世界末日,我就想这样静静的抓紧尔。
54、背对着你,决定寻找属于涐自己德幸福。
55、可是爱有时善良有时残酷,我要如何爱他像爱你那样义无反顾。
56、彼此错过,也是一种拥有,拥有了美好的回忆。
57、等待是一种心灵的承诺,而不是言语的约定。
58、你的一个不经意间的回眸,让我许下了三生三世的承诺。
59、唱一半的歌,剩下的一半由你来唱。
60、许多念念不忘是一瞬,而许多一瞬却念念不忘。
61、或许,恰时的遗憾,可以当成—美好的回忆。
62、真正的失败不是你没有做成事,而是你甘心于失败。
63、原来有些你自以为很重要的`人,你不联系他,他就真的永远不会联系你。
64、听好了,人都会有讨厌的、烦恼的、在意的事,不要去想它们。这种事只要一思考,就会变得更严重。如果只是放在心上,就不会那么沉重,用脑袋去想的话就完了。
65、如果有一天,让你心动的再也感动不了你,让你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你,让你悲伤的再也不能让你流泪,你便知道这时光,这生活给了你什么,你为了成长,付出了什么。
66、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即使不是在今天,总有一天会的。
67、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长大了,成熟了,这个社会就看透了。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么你只有流着泪去微笑。
68、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69、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70、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即使它伤了你的心,也要笑着忘却,然后开始下一段旅程。
71、我站得太久说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听不懂?我写的太多了写得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看不懂?
72、喜欢某人,并不一定要成为恋人,有时候,能做朋友就已足够。朋友是一辈子的事。
73、如果回忆象钢铁般坚硬那么我是该微笑还是哭泣,如果钢铁象记忆般腐蚀那这里是欢城还是废墟?
74、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75、我捧你的时候你是杯子,松手的时候你就是个玻璃碴子。——给那些不懂珍惜的人。
76、如果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见。
77、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78、长大后,这个社会教会了我,没心没肺,没感觉,不痒不疼,不在乎。
79、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一个人愿意出现,另一个人才愿意奋不顾身。一个人愿意奋不顾身,另一个人才愿意托付终身。
80、没有什么是永远,也没有什么会很久。找个借口,谁都可以先走。
81、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82、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83、当你觉得某人很神秘时,才会被吸引;当你觉得某人浪漫时,才会爱上;然而这都转瞬即逝。只有当你觉得某人成为习惯时,生活才开始。
84、想你的人自然会来见你,爱你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到你身边。
85、无时无刻不心系着你,即使你不在我身边,这就是幸福
86、所谓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87、其实喜欢一个人,不一定每天都要在一起。只要知道他过得很好,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88、最后留在自己身边的,往往不是我们最爱的,也不是最爱我们的那个人。
89、恋爱中的女人只有两个,一个满足的女人,一个不满足的女人。
90、生活就是做出选择,一旦你做出了你的选择,你就必须活在你的决定中。
91、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92、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
93、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安静而孤独。
94、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95、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96、或许,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如最初相识的感觉一样,哪怕一个不经意的笑容,便是我们最怀念的故事。但愿,时光,如初见。
97、有时候男人应该适当的有点脾气,对待有些人真不能太温柔和忍耐,因为过分善良会让我们丢失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98、大提琴的声音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99、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100、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
1、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2、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3、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4、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5、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6、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7、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8、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9、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0、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1、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12、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3、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14、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5、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16、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17、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1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0、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1、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22、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3、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24、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25、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26、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7、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8、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29、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30、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31、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32、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33、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34、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35、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36、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37、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38、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39、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40、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41、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42、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3、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44、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45、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46、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47、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
48、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49、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50、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性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
51、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52、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53、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54、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55、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56、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57、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58、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59、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60、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61、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善业,但能如是,何处不通。」
62、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63、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64、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65、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66、净律净心,心即是佛,(www.fwsir.Com)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67、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68、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69、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70、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71、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72、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73、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74、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
75、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76、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77、365.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78、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79、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
8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81、真心空寂,无所不遍。
82、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83、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84、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85、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86、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87、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88、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89、施不住相,福如虚空。
90、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91、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9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93、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94、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95、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96、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97、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98、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99、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100、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101、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102、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103、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104、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105、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06、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107、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108、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109、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110、高峰禅:「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111、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己,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112、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113、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则不灭。
114、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115、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116、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117、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18、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119、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120、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现在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121、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
122、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23、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124、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125、妄本无体性,如人作梦,梦时非无,醒来了不可得。
126、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127、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128、参禅人须下大疑情,心中有不决了处,须力争不可少存情面。
129、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130、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131、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132、众生界即诸佛界。
133、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134、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135、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136、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盘生死,俱是强名。
137、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138、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
139、无所住,不染不着,如人有目及日光明,见种种法。
140、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141、373.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142、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43、397.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144、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145、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146、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147、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148、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149、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150、396.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151、374.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152、384.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153、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虚如空者,不住相是也。
154、妄身临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155、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156、375.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157、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158、此灵觉性,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
15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60、371.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61、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162、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163、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164、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
165、379.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166、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167、390.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168、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169、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170、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171、372.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172、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173、377.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174、司空本净禅师:「佛是虚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实,总是假名。」
175、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176、世间万事莫非对待,于此中,看破其莫非彼此相形而有,既皆相形之事,则是一切虚幻不实,有即非有矣;然而不无幻显现,非有而有也。顾既超乎其表,是为不着,不如是不能证绝对之性体,此大智也;随顺其中是为不坏,不如是不能救轮回之众生,此大悲也。
177、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178、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179、385.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180、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
181、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82、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183、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
184、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185、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186、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187、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不过,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188、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189、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90、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191、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192、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193、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194、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195、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96、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97、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98、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