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多肉灰法师的语录 正文

多肉灰法师的语录

时间:2025-05-23 11:57:33

2、虽然我也很怕死,但是我还是第一次听见有死亡恐惧症这个病的人,我记得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去了北川,不怕大家笑话,我几乎已经不能正常走路了,很多崎岖的地方都是小徒弟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搀扶着才能走路,但是我心里已经坚强了,死是早晚的,不怕了,努力活着。努力工作。

3、人生是如浮萍,就是强颜欢笑也是很勉强。你可以给人生无限的贬义词,但是人生在世间,不可以缺少积极和快乐。身在陋巷又如何,身份卑微又如何,并不妨碍我们快乐着,生活着。

4、生活里多一些担待,脾气大小不要紧,不要太小气,开心的事情乐一乐,不开心的事情快忘掉,心头的平和才是生活的真谛。拉拉扯扯多尴尬,惹得一群猴来围观,多难看,快向大家道歉。

5、生活是一种平淡的积淀,也是一种悲伤后的思索,多少伤才算多,多少才算够,生活的烦恼犹如摁下葫芦起来瓢,其实没什么,恰如这幽幽禅河不尽灯。哎呀,上一回电视多不容易啊,还来搅我的局,你认错人了,我不是唐僧,自从大唐取完经,你不是已经回花果山了吗,你想你师父,可以去大唐啊。别烦我。

6、有网友来提了一个问题,请问什么样的脚步最摇摆?我很奇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我尽力回答,人生路短长,奈河桥头的脚步最摇摆,其次就是饮酒过量的步伐最徘徊。一位路过的老农告诉我,喝醉的村干部,走路最摇摆。

7、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如梦如幻,岁月飘零。人活得就是一种心情,不管成也好,败也好,爱也罢,恨也罢,不过都是些过眼的烟云。与其烦恼重重,困扰今生,不如让自己真真正正的笑一回,珍惜现在所有的所有、珍爱自己曾经的曾经,开心地一笑,投入地一笑,投入的笑一回。今回笑了吧。

8、小徒弟问我,师父啊寺院里的小狗为什么会发呆呢?我说,小狗一直在想,前几天去马路上叼回的那块骨头,到底是让谁只狗叼去当玩具了呢,骨头没肉可以闲啃磨时间啊,就好似人类咬住一点烦恼紧紧不放一样,拿烦恼过日子,是业障啊。

9、多少故事都如浮云一片,多少岁月都是空手抛却,不要把生活看的复杂、看的沉重。说好话,存好念,做一个简单的人,不是坏主意。

10、小徒弟问我,你告诉我你的晚年态度。我的回复,自己人又老,长得又丑,牙又大,方言又重。临老了,面对这些,不烦恼,不回避,不虚伪,别瞎问,你去帮我喊几个几个小师傅帮我打字,我忙着呢。

11、遇到生命中的失意时,请你抬头看一看杨柳。不因为有人轻视它,就自卑自弃,放弃自己的生长,不因为有人赞赏它,就洋洋自得,将自己的美丽定格,它总是不问宠辱,紧跟着时光的脚步,默默的谱写自己的故事。失意的时候,不妨学学杨柳,不问宠辱,随雨而长,随风而飞,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12、不要把生活看得那么复杂,那么伤人,就把日子看做是微博,不就是更新吗,沉沉浮浮,沉住气,慢慢的更新,给所有的误会都给足够的谅解。

13、人生是一场缘,珍惜那些擦肩而过,过了也就无迹可寻,也许会希望在命运的那个拐弯处,会再相逢,那也只是希望的遥望。今天好,你才好。看天地辽阔,无限渺渺。

14、小徒弟要求我给寺院的小狗都给起一个法号。我说好吧,这个叫伟伟,那个叫猛猛,脾气大的就强强,脾气小的叫华华,刚刚。小徒弟又要求,那给咱家的鸽子也起个名字吧,我告诉他,200多只都叫恒飞吧,天高地远,飞个平安。小徒弟很高兴,这个名字很好,我也叫恒肥吧。

15、生命可以没有高度,但是生命一定有态度。生命的态度就是豁达、包容、从容、快乐和幸福。一个小徒弟告诉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好不容易挤到姚明身边,又差一点只露脑门啊。高,真的高。

养肉肉的心情语录

1. 多肉植物是种顽强的小生命,只需要一点点水、阳光和土壤,就可以扎根于一个小小的花盆中,慢慢生长。

2. 我喜欢小小的多肉植物,所以一直在小多肉植物的柜子前徘徊着、挑选着。

3. 我还看中了一个更小的多肉植物。它虽不是什么植物之王却有隐约的一份可爱。它高约二厘米,有十片叶子。

4. 植物馆的老板说这种多肉植物很奇怪,它一片叶子种下去就会分成两片叶子,两片叶子成长一段时间,就会变成三片叶子。

5. 多肉植物有很多种类,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很多肉肉,比较饱满,比较可爱。我们买的是其中的4个。

6. 在除夕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盆可爱的多肉植物——特玉莲。因它的外形酷像莲花,故取名之。

7. 第一次认识多肉植物,是小学同学送我的一株。那株肉肉的名字叫十二卷,绿绿的,上面有像糖霜挤上的白色条纹,远看近看都酷似虎皮兰的亲戚。

8. 对多肉植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就像在微博上看到的这句话:它们或是充满文艺范的小清新女青年,或是爱卖萌的小萝莉,又或是狂野奔放的女汉子。

9. 我有一盆多肉植物,是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十分喜欢它,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般关心、照顾。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肉肉”。

10. 我看中了一盆叫玉珠莲的多肉植物。它的叶子上红下绿,叶子上隆起了一个弧形,把自己打扮得格外的可爱,真是夺人眼球啊。

11. 阳台上的这盘带刺的多肉植物已经买来好几年了,刚买的时候只是很小的一株,现在是越来越大了,很会发。

12.多肉植物都喜欢生长在半阴的环境中。照料它们时,要注意不能暴晒在阳光下,如果发现土很干,可以浇水,并且要浇透,浇的次数不用太多,大约一星期一至两次。

17. 在这个万物苏醒的春天,在窗边放盆小多肉,每天清晨伴着阳光,和这些小可爱们一起醒来。

17. 之所以称为多肉植物,是因为这类植物的叶片通常肥肥的,富含水分,很多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

17. 也许你会说:那不就是仙人掌嘛!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全世界约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几十个科。

16. 常见的多肉植物不仅包括仙人掌科,还有景天科、番杏科、百合科……每个科又分为好多个属,每个属中又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植物。

17.这些多肉植物看上去个个非常小,其中有个叫“桃美人”的植物,它的价格比其他的稍微贵一些,它的个头还不足3cm高,只有2~3片叶子。对于不了解多肉植物的我,刚开始对它不感兴趣。

18.这样的植物之所以称为多肉植物,是因为这类植物的叶片通常肥肥的,富含水分,很多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我的“小肉肉”也不例外,椭圆形的叶子外宽内窄,厚厚实实的,像一个个胖嘟嘟的小熊掌,可爱极了。

19. 在我见过的多肉植物中,我觉得番杏科的“小兔子”最可爱了。那一个圆圆的脑袋和两个长长的耳朵,真是像极了可爱的小兔子。

20. 不同的多肉植物有着不同的栽培方法。要养好它们,不仅需要每一位栽培者付出心血,还需要掌握栽培的方法。

21.多肉植物的叶子很厚,里边有许多汁水。瞧!那粗大约5毫米的静,笔直地挺着那些碧绿的嫩叶。我家有许多品种的肉肉,有一种会开花。每当茎上长出小小的一根嫩枝,我就知道肉肉要开花了。

【扩展阅读】

多肉植物简介

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且其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这种组织是一种活组织,除其他功能外,它能储藏可资源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状况恶化,植物根系不能再从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水分时,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部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有时候人们喜欢把这类植物称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这是不太确切的。多肉植物确实有许多生长在沙漠地区;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景天科,大戟科,夹竹桃科,独尾草科、天门冬科等50多个科的部分植物,但却不是都生长在沙漠,沙漠里也还生长着许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

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仙人掌类和多肉植物的营养器官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本的叶片在大多数仙人掌类植物中已退化为针状叶,在大戟科多肉植物中也常仅成痕迹或早落;但在其他大多数科的多肉植物中仍存在,只是已程度不同的肉质化了;茎在仙人掌类中不仅已代替叶成为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且由于变化万千使其具极高的观赏性。但很多其他科的多肉植物茎却不存在或仅具极短的茎。此外,仙人掌类还具有独特的器官刺座。因此,在叙述形态时必须将仙人掌类单独列出,以便于叙述。

具有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多为多肉质植物,它们在夜间通过开放的孔吸收CO,然后借助PEP羧化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再在苹果酸脱氢酶(NADPH)作用下还原成苹果酸,进入液泡并累计变酸(从pH5~3);第二天光照后苹果酸从液泡中转运回细胞质和叶绿体中脱羧,释放CO被RuBP吸收形成碳水化合物。

贮水组织主要在叶部。茎一般不肉质化,

部分茎稍带木质化。按生境干旱程度的不同,叶的肉质化程度有所区别。不太干旱的地区原产的种类叶较大较薄。如番杏科的花蔓草的原产地南非纳塔尔省,由于比起南非其它地区较为湿润,花蔓草的形态因此具有较大较薄的叶,株形为蔓生,形态和一般草花区别不大。随着环境趋向干旱,当地多肉植物的茎越来越短、叶质越来越厚;而一些分布于极度干旱地区番杏科种类,整个植株只由一对或两对叶组成,茎已全部消失,叶则高度肉质化。

1、参禅学佛,端在一念之间,"迷"与"觉"也仅一线之隔。

2、拂尘除垢,知道自己愚钝就是智者!

3、溪声山色,任性邀游。佛经常开示信众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宇宙大干世界,大自然万象纷呈,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与心得。就好像一个参禅者,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参禅以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他悟道,"看山原来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所谓溪声山色原是可供我们任性遨游的。

4、诸般省俭常念旧。一般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而"新不如旧"则又常为人所感叹。中国人讲"感恩惜福",更以勤俭为持家之方(严戒子弟奢侈),所以"诸般省俭常念旧",也就是"感恩与惜福",一位知晓感恩与惜福的人,自然能够长寿不老。

5、要能"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说到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6、要能"施无畏"。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很多,诸如南海大士、圆通大士、白衣大士、大慈菩萨、大悲圣者……"施无畏"也是观世音的圣号之一,它以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布施信众不要恐惧,在应世上得以无畏,而救苦救难。

7、工作中才有财富。许多企业家谈他们的"致富之道",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即使有一笔横财到了你的手边,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工作,坐吃山空,金山银山也会花光的。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足珍贵的,唯有加入自己的血汗,用心尽力去合法赚取的财富,才是可贵而长久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纵使"遍地是黄金",也要你动手去求取才能得到。"含泪耕种的,才能欢庆丰收"。

8、有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姻管得太过分,有的公婆对媳妇要求得太主观,有的夫妇,对伴侣的言行干涉得太离谱,往往会产生反效果。任何家庭组成的眷属,年龄有差距,思想有不同,习惯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无法强求的,只要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不要太自私、太孤僻,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彼此看轻自己的利益,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相互适应。

9、若要人赞美多付苦与辛。一个人要博得别人的赞美,就要想到自己应该多付出一点辛苦与牺牲,没有流汗播种,哪来欢欣丰收,没有具体成就,又怎能博得别人赞美?"不要计较自己获得多少,先要反问自己贡献多少。"在一个家庭中,任何一个眷属成员,都要反躬自问: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不要计较家庭给自己多少好处。能够如此,自然会惜福惜缘。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侥幸,也没有徒劳无功的耕耘。

10、因果的业律是很现实的,如是因即感如是果,更是必然的;今生好人之所以遭受苦报,乃是源于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人,但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故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多行不善,反得善报的道理也是如此,因他前生所种好因已熟,故先享福;今生所造恶因,业缘未熟,苦报尚待来世。

11、佛教当然也讲信仰,"佛法大海,唯信能人"。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疑情",禅宗的大德高僧,在禅堂打坐参禅的时候,最重视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正如我们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愈大,自然钟声愈大。我们有心学佛,首先就要正视问题,用心参透疑情。儒家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字,就是要我们提出问题,也就是禅宗的"参"。

12、布施不限于金钱布施,还有效力、欢喜、智慧等等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人,才是最富人缘的。不管用语言、力量,还是精神、物质来适时布施结缘,都是促进入际关系的善意表现。

13、山贼易擒心贼难捉,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14、忍耐讥谤庄严福慧,忍耐讥讽毁谤,增长福德智慧。讥讽毁谤是"逆增上缘",也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力量。

15、慈悲喜舍,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16、施舍财物有舍有得,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17、般若智慧虚空万有,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18、慈悲喜舍感恩图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19、谈情说爱,爱河千尺浪,情海万重波;我们要"以智化情",我们要"以慈化情",我们要"以法范情",我们要"以德导情"。

20、广植福田善结人缘,境由心造,相随心转;广植福田,善结人缘。

21、持平常心历久弥新,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2、佛教实有不尚玄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天做者是。

23、虔诚忏悔广种福田,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4、化无力感为感恩心,与其咒责黑暗,何不点燃烛光?不要计较获得多少,先要自问贡献多少!

25、弘法利生合理生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当须尽,勿复独多虑。

26、随他去吧,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27、心在何处何处安心,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28、心能安四方皆好,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29、内心财富无价宝,造物忌名尤忌财,钱财为何保不住?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保富亦保福。

30、礼貌是我的水准,善法如桥梁,嗔他有何益;随顾修善行,忍则五德具。

31、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永怀亲恩,令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

32、情到多时反转薄,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33、悲智愿行,历劫挫身不倦惰,智慧深人众生根。

34、度有情,人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

35、拜观音学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