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卑而不可胜的经典语录 正文

卑而不可胜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9-04 06:12:43

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有文事必有武备。

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4、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6、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7、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志当存高远。

13、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4、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15、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1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9、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20、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21、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2、劝农业,无夺其时。

23、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2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5、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26、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28、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2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30、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3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忍。

32、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3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4、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35、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36、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37、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38、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3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0、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4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43、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44、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4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46、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7、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4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49、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5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51、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52、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53、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54、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55、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56、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5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8、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5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60、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61、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62、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63、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6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65、乱世出英雄,诸葛孔明也。

孔子经典语录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孔子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7、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

2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2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孟子的经典语录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3、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6、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9、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10、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2、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3、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4、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5、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8、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19、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2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23、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24、其进锐者,其退速。

25、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孔孟个性的故事

“读孔子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这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对两位先贤的评价。在他看来,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则个性张扬。那么,历史上的孔子和孟子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他孔子做过吹鼓手,孔子也放过牛羊。小孔丘刻苦读书、自学成才,养成了谦虚好学的品德。他向别人请教时总是恭恭敬敬。成为人人尊崇的学者后,门下弟子三千,他也将这种谦逊的习惯保持了下来。孔子他不仅学识渊博,胸襟也十分开阔,而且为人宽容大度。有次在郑国,有人把他形容成“丧家之狗”,孔子他也不生气,一笑置之。

可别以为孔子只是一味宽容,没有脾气。在学习上,孔子和现在的老师一样,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允许他们有丝毫懈怠。有一次,有位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觉,孔子发现后十分生气,当众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对于宽厚的孔子来说,这已经是很严厉的`批评了。所以,孔子敦厚,却不是没有原则。

查一下,看看“朽木不可雕也”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可别学宰予,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啊!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又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呢?

与宽厚谦恭的孔子相比,孟子的个性更为鲜明。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据传,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当时,各地诸侯为争夺土地连年征战,百姓们流离失所。在这样的乱世,孟子以天下为己任,游历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面对君王时,孟子总是快言快语,从不卑躬屈膝。齐宣王曾经问他亲贵大臣应做的本分,孟子回答说:“如果国君犯了大错,臣子就应该反复劝谏;如果反复劝说了不听,臣子就可以废掉他另立新君。”齐宣王听了,脸色都变了。这样尖锐的话,没有非凡胆识与魄力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口的。

孟子曾豪迈地说:“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当今世上,除了我还有谁呢?”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

2、草木秋死,松柏独存。——刘向

3、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班固

4、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

5、得士者强,失士则亡。——东方朔

6、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刘向

7、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司马迁

8、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刘向

9、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

10、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刘向

11、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

12、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刘向

13、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刘向

14、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15、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刘向

16、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班固

17、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

18、欲生无一物,欲死无一可。——蔡文姬

19、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蔡文姬

2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1、将琴代语兮,慰我彷徨。——司马相如

22、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

23、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刘向

24、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刘向

25、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司马迁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

2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

2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刘向

29、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司马迁

30、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刘向

31、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32、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刘向

33、高议而不可及,不如卑论之有功也。——刘向

34、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班固

35、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刘向

36、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东方朔

37、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蔡文姬

38、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司马相如

3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

40、为地战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刘向

41、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做羹汤。——卓文君

42、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刘向

43、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无及矣。——刘向

44、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司马迁

45、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班固

46、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司马相如

47、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蔡文姬

48、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者。——项羽

49、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班固

5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