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佛中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正文

佛中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时间:2025-08-12 00:42:09

1、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佛曰: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8、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9、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0、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1、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2、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3、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4、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15、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6、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8、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21、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2、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3、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24、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 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25、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26、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27、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8、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9、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

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30、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31、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32、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33、轮回自然界万物最灿烂之日,为何就是委地之时?

34、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35、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1、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2、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4、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5、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7、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8、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9、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10、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11、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12、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13、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14、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5、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16、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7、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18、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19、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20、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1、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22、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2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4、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25、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26、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27、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28、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29、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30、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31、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2、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33、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3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5、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36、一个人几十年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37、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38、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39、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40、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41、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4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43、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44、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45、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46、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47、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48、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49、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50、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51、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52、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53、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54、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55、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56、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7、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58、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59、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60、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61、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62、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63、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64、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65、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以下是“佛经典名句68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 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 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3) 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4) 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么清净、平等。

5)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6) 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7) 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8) 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9)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0)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11) 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12) 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13)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4)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5) 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16)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7)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18)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9) 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20) 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21) 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22) 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23)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24) 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25) 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6) 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27) 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28)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9)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0)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31)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32) 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33)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34) 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35) 修习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36) 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37) 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38) 世上最多人信奉的宗教不是基督教,不是佛教,也不是伊斯兰教,而是「名利教」。但许多人信了,并不快乐。

39) 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40)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1) 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42)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43) 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44) 当你找到了殊胜圆满的法,还必须经过善知识的指点,有程序,有次第的去修。

45)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46)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47) 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48)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49) 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50) 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51)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2) 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53)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54) 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55) 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56) 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57) 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58)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59)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0) 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61) 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62) 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63)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64)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65) 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66) 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67) 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68) 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