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70后虎妈育儿经典语录 正文

70后虎妈育儿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2 17:02:13

虎妈蔡美儿给女儿制定了十条让人“不寒而栗”的家规,让母爱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化成一只无形的大手,把孩子的蓝天遮了个严严实实。高奏战歌的虎妈啊,你可知,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父母是上帝赐给孩子这些小天使的礼物,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明灯。虎妈却把天使变成了提线木偶,用自己的双手导演孩子的剧目。十条严酷的家规,将繁华三千粉碎成云烟,消散在孩子的世界里,硬生生地把孩子禁锢在她所织好的茧里,等待着孩子破茧成蝶的一天。这真的有效吗?

虎妈的“育儿经”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人无法理解东方母亲的“束缚教育”,他们更看重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教孩子亲身参与世界,体味人生。价值观的差异,在中西方的教育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当美国小孩满脸饭粒子仍抓着勺子往嘴里塞饭时,中国妈妈可能正追着小皇帝、小公主们满场飞,急着给他们喂饭;当美国孩子不断跌倒不断爬起,迈出坚定的人生第一步时,中国孩子还在母亲的'怀抱里呼呼大睡:当美国孩子利用假期打工赚旅行费用时,中国孩子正赶赴一个一个补习班去充实自己……不是每一位中国妈妈都这样,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妈妈都是如来的化身,再顽皮的小猴子也逃不出她们的手掌心。所以,叛逆的美国孩子学会了质疑,学会了反抗,学会了自力更生:中国孩子没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只学会了服从和墨守成规。

我没有办法去论定两种教育模式的好坏,因为它们的出发点都是爱。可是企图以简单机械的眼光将丰富多彩的世界模式化,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有好处吗?诚然,虎妈的女儿都很优秀,但这只是世俗对于优秀的定义。单纯追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它既不是放任也不是放纵,而是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打破了父母的绝对权威,孩子可以演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就像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退学开创前所未有的事业;就像李开复遵从内心的声音,放弃教授职位加盟了苹果公司:就像企业家王石在事业如日中天时选择做一名登山者……如果只是听任父母的安排,他们将错过多少人生的辉煌。有主见的孩子是智慧的,父母不妨平心静气听听他们的选择,帮助其分析利弊得失,对于无法预料的明天,不妨放手交给孩子,即使没有想象中的成功,失败的经验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别怕犯错,起伏的人生该比平庸更有诱惑力。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总比一潭死水迷人得多。

孩子需要自由的天地不是织好的茧。亲爱的虎妈们,适当放手吧!这样小天使们再回首来时的路才可以骄傲地说:“我走的每一步,欢笑或泪水,成功或失败,这都是,我的人生!”

1、一个人不能走太多歪路,生命经不起折腾,尤其是女人。

2、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3、这个世界除了家里的人,没有人会纵容你,不会因为你可怜,不会因为你长得漂亮一点,就迁就你,这个世界很残酷。

4、老婆,从咱俩结婚到现成 你终于说了句真心话。

5、人生中的第一步不能走错,走错了要用一辈子偿还。

6、天上掉馅饼的事会有,但这个馅饼是被你吃下去,还是把你给砸死可就说不定了。

7、一个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扬长避短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使过了劲,就会有反效果。

8、什么叫纯洁,只有经历了很多以后,还保持灵魂纯洁,那才是真正纯洁,没有经历诱惑纯洁,那是简单那是脆弱。

9、黎明即起,鸡叫之前。

10、少壮不努力 长大是混子。

11、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12、什么在摇椅慢慢变老 这都是屁话。

13、有些优点可以利用,而有些优点是不可以利用的。

14、拌在饭里,和在汤里,你全吃了。

15、可万一他的老公 远远不如你优秀怎么办呢?

16、老婆,你一走好几天,我会望眼欲穿

17、一个人不要走太多的歪路,生命经不起折腾,尤其是女人!

18、一步赶不上就步步赶不上了。

19、喜欢一个人是自私的,但是爱一个人,是自私不起来的。

20、不化妆的孩子才是最好看的.。

21、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22、都整到动物界了,还引以为荣呢。

23、吃醋是感情的催化剂。

24、“要说我不怀念当年呢,那是假话,但是怀念的应该是,当年的青春岁月,当年我们在一起,有哭有笑的日子,但那不是爱情,是一种经历。爱人哪,应该是陪伴你度过每一个岁月,而不离不弃。”

25、女人啊,别太好强了。

26、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也或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3.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4.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5.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6.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 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7.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8.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29.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30.《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