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和古诗对话的经典语录 正文

和古诗对话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5 00:01:11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面是关于《古诗十九首》经典语录的内容,欢迎阅读!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十月。惨栗:惨,心情不舒畅。粟,冷得发抖。这一词兼指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感受。这两句大意是:十月天是寒冷的开始,北风带来的寒气使人感到多么凄惨悲凉!

这两句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季节的变化,烘托人物寂寞凄凉的心情。也正因为心情不佳,所以对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北风一起,就感到“惨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农历十五。四五:农历二十。蟾(chán蝉)兔:代指月亮。古代神话,嫦娥偷吃了她丈夫的长生药奔入月宫,化为蟾蜍(chú除),即癞蛤蟆。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这两句大意是:十五明月圆,二十月儿缺。这本是一首怀人诗,写望月思人,从“明月满”一直望到“蟾兔缺”。现在多用~两句中月的由盈转缺,说明事物转化的客观规律,即世界上没有永远静止、一成不变的事物。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一次长途旅行,艰辛无比,短暂无常。人生在时间长河中奔流,生命短促,命运也难以把握,此条用“远行客”的日常现象比喻这一流程,对人生在世的.境遇作了一个画龙点睛式的概括,生动而富于哲理。这种感叹人生短促的艺术手法以及对人生的概括值得借鉴。

不惜弹者苦,但伤知音稀。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这两句大意是:令人叹惋的不仅仅是弦歌者的痛苦,弦歌而无人理解是最令人悲伤的事。上句写弹者苦,“不惜”恰是惟惜,乃是宕开一笔的写法。下句写知音难觅,既是弹者苦痛所在,又是听者共鸣之契机。语言质朴,哀婉凄凉,写人写己全从感受出发,哀己哀人皆于共鸣处落笔。今天写作也可用以抒发感慨心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北国之马。越鸟:南方之鸟。过两句大意是:北国的马对北风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南方的鸟飞到北方,总要把自己的窝筑在朝南的枝杈上。此名句采用比兴手法,以胡马依恋北风,越鸟筑巢于南枝为喻,寄寓人的思乡之情:禽畜尚且如此,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可想而知。此处比喻巧妙,寓意深远,再加上句法对仗整齐,从内容到形式达到很好的统一,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罗床帏:绮罗制的床帐,轻薄透光。这两句大意是:月光多么洁白多么明亮,照在我孤眠独宿的罗帐上。这是一首游子思归之作。诗的前四句是:“~。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绪。见月而思人,思人而忧愁,忧愁而不寐,不寐而起床,既起而徘徊。语意明白,情景如画,把“游子思归”这种非常抽象的情绪作了极其细致具体的刻画。这种描写,对后代的咏月诗影响很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都受此诗的启迪。可引用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拓展阅读:古诗经典语录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本句大意是:骤起的塞风像刀子一般尖利,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样疼痛。原诗是作者居于轮台(旧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时因主将出兵而写的送行之作,以亲身经历抒发了身当恶劣气候的真切感受。可用于对寒风的描写。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见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其二。秋水:秋天的河水。这两句大意是:秋日驱马边塞,已经是秋风似刀水寒彻骨。可用于描写西北边地秋日严寒的景象。

唐代诗人 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严霜:浓霜,寒霜。庭兰:庭院中的兰草。这两句大意是:寒冷的秋风摧残着树木,使它枝叶凋落,厚厚的白霜凝结在院中的兰草上。这两句可用以描写深秋景色,也可用以表现悲凉肃杀的气氛。

《乐府诗》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猎猎寒风杀气高,惊沙扑面利如刀。

清·杨思圣《飘风行》。猎猎:大风声。杀气:寒风肃杀之气。这两句大意是: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寒风猎猎作响,惊沙骇尘;迎面扑来,尖利得如刀割一般。描写塞北寒风的声势威力,使人想起岑参“风头如刀面如割”的写风名句来。可用以写刺骨狂风,也可用以表现塞北朔漠的荒寒景色。

清代官员 杨思圣 《飘风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学无止境。——荀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