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陪你落寞的闺蜜,远胜于一群陪你热闹的朋友。
2、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伴,窗外的风轻轻的舞着吹艳了一枝樱花,樱花半吐着微酡着的面,细细的看来,花的笑颜似你疼怜的眼,风吹散了模糊着的泪眼,可惜了这一枝独放的如画娇艳,为君轻浅的酒,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3、目送君离去的哭靥,却模糊了君给臣妾最后的笑脸。
4、灵魂的目的是在肉身中实现自己。
5、喜欢你的人,即使你满身缺点,那也是叫个性;反感你的人,即使你完美转世,那也只是多余;痛恨你的人,即使你百般示好,那活着都是一种罪过。
6、友谊的线,不容许草率割断,因为割断了,恢复后便多了一个结。
7、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
8、也许是因为割舍不掉,所以才不肯放过自己。也许是因为学不会释怀,所以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
9、女孩挑选男孩,总喜欢用心的筛子,筛来筛去,筛到最后.常常足精华筛走了,只剩下糟粕;男孩选择女孩,总喜欢用跟的尺子,量来量去,量到最后,往往是灵秀量掉了,只剩下丑陋。
10、朋友易找,知己难寻,毫无杂念彼此忠贞的红颜知己更是需要缘分。
11、长期执政的人容易形成一种"权利幻觉"……权力成为一个洞穴,而整个权势人物就成为穴居人。他是自己权力的俘虏。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支撑权力的正面信,负面的信息都作为错误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机制,它自动地过滤掉错误的信息,输入正确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这个领袖往往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他甚至都无法对自己的力量形成恰当的符合实际的判断。——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12、当我们向一样东西告别时,有时候就会发现它是不会失去的,很多东西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在乎它本身,而是其所代表的意义,这是永远拿不走的。 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是留恋不舍的,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你;而另一个方面,离开这个世界,我又是无憾的,这同样是因为你,因为你忠诚的爱。 正如空气,失去了它,才发现我们无法呼吸。 在一起,不仅仅是为了拥抱、更是为了共同面对,我们已"离去"了很久,该是"在一起"的时候了。
13、千万不要占小便宜,小恩小惠攒多了就是一个大窟窿,只要接受就一定要找机会回报,行春风望夏雨,付出就是为了收获。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生活如爬山,经历九弯十八盘,经历奇山隆川,只有攀上顶峰的人.才可看到绝美的风景。 生活中最艰巨的胜利,就是凡事突破常规观念所取得的胜利。 生话常识告诉人们,刺眼不能看,虫眼不能吃,顺眼不能恋,气眼不能堵;人生的常识告诉人们,钱眼不能赞,红眼不能患,贼眼不能有,心眼不能坏。
14、学生走出校门,忘记学校所教的内容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成果。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这样诠释教育
15、我眼里最蓝的天空 是当我第一次靠近你。
16、人生有时要清醒,人生有时须糊涂,糊涂就是善于藏巧露拙,清醒就是懂得轻重得失。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是人生的大智慧。
17、把深情交付与错误的人,就别责怪这个社会不温暖。因为都是你的愚蠢才收获了伤害,所以你只需要变聪明就好了,而不是痴心妄想改变这个世界。
18、奥黛丽赫本说,外貌是女人不可或缺的资本。其实两个人聊得再投机,见面之后,还是外貌决定一切。外在决定两个人在一起,内在决定两个人在一起多久。
19、看不得别人好的人,一辈子自己都好不了。
20、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改变你的生活。不过它一旦做了,就是一辈子。——大冰《好吗好的》
21、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22、一切都当作你生命旅途中最美好的风景,一切都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一切都是为你编排好的连续剧。只不过你总是想当导演,总是想改变剧情,所以你很烦恼和无奈。
23、"爱"这个词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总之,所谓"爱",就是对身体这种存在物,即使障在眼前也毫不介意的、宽谅和被宽谅的事。——横光利一《感想与风景》
24、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25、大海的宽广在于汇集大大小小的川流;生命的汪洋在于包容深深浅浅的缘份!
26、像是宇宙某一处不知道的空间里,存在着这样一种巨大的旋涡,呼呼地吸纳着所有人的青春时光,年轻的脸和饱满的年月,刷刷地被拉扯着卷向看不见尽头的谷底,被寄居在其中的怪曾吞噬。
27、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宁可让别人觉得我快乐得没心没肺,也不愿意让自己看起来楚楚可怜。
28、学问是通过读书而取得的;但是,更重要的学问——了解世界,只有通过研究人,研究所有不同类别的人,才能获得。
29、别用忙碌掩饰不爱的尴尬,用沉默代替回答。
30、所有的落空,所有的嘲笑都不能够阻止继续前进的决心。
3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32、没有快乐,笑容如花又怎样?
33、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中间。
34、你们很开心很快乐,这样显得我就像是活在你们开心里的傀儡,不需要你们那虚伪的关心,现在我会告诉自己我可以很好。
35、"尝试着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间其实就是永恒。"
36、也许这里不曾错过,变化的只是她们的心,因为有了欲望,所以便看见了奢靡。出处:《初恋爱》
37、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38、带着己身的期待,却因同现实挤压错落成另一番滑稽的模样。有些孤独,有些寂寞,可必须拥有一个融入希望的理由。 往往,追寻的过程,恰恰被称作生存。 《十年一品温如言》
39、要是阿衡知道我又病了,她又该折腾了,真的,我怕她跟全世界过不去。 ——书海沧生 《十年一品温如言》
40、东西坏了,不丢弃、不添购新物品,矢志修好它,花时间修缮,我认为直到那时,那才真正成为你的东西。
41、如果有选择,你愿做一个漂亮的轻快的花好月圆的人类,还是一个在完成任务的战士般的人类?你愿与人做平庸的神仙眷侣,还是一生跨越千山万水但孑然飘零?幸好,我们从没得到过选择的权力。
42、你想让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43、熟悉的人渐渐陌生了,陌生的人慢慢熟悉了!
4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45、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
46、读天才的作品,自己也好像是天才一样。——木心《文学回忆录》
47、聪明人不学会失财,笨拙者苦练也成功。
48、父母是在我们一生中永远站在你身后的那个默默支持着你的人。
49、过多的幻想、过高的期望,就像鸟儿不知飞向何方。
50、愿多年以后,你和我依旧在一起。
51、今天你还是一个地方的明星,明天你就只是数千强者中微不足道的一个。
52、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
53、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54、我爱你,不代表我要和你在一起,而是代表我永远不会伤害你。
55、金钱不会回应愿望,只有通过欲望的力量借助持久的毅力来回应明确的计划!
56、自从我得到你的爱,好像在漫漫的黑暗中见到了光明,好象在无涯的沙漠中得到了清泉。
57、做第一只雪橇犬最容易受伤,但是它也可以看到最远最美的地平线。
58、只可惜你那里不是收容所,无处安放我的青春。
59、流星,因为短暂而美丽,划过黑寂的夜空,释放出那一闪而逝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却没有人能无视它的存在。 —— 六道
60、生活中,许多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是由非常简单的要素组成的。我们不仅要看现象,更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样才能把握生活。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逆境出成果。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分析一些古代圣贤的创作情况时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其实,古往今来,大凡成就万世不灭之著述的人,又有几个不是在逆境中磨练出来的呢?李煜如此,苏轼如此,柳宗元也如此。
● 作家档案
柳宗元: 773年—819年
字号:字子厚;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时代:唐代
籍贯: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
生活经历: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其曾祖父官至中书令,因得罪武则天而死。其父柳镇,在高宗时遇到安禄山之乱,携家避隐于王屋山。后上书言事而授官,在郭子仪属下任职,并累次升官。
柳宗元是个神童型的天才,史书称其小时候“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二十岁时与刘禹锡为同科进士,官授校书郎。三十岁时与刘禹锡、吕温等结识王叔文。王叔文等人看他是个奇才,把他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并准备大加重用。但不久“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也因为和王叔文的关系而被贬为邵州刺史。在去上任的半路上,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与此同时,刘禹锡和其他六人也都受到类似处分,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那里属“荒
作品:《河东先生集》
名望: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同时代的大诗人韦应物常被相提并论,合称“韦柳”,是继“王孟”(王维、孟浩然)之后两个有名的田园诗人,被评论者认为是继承陶渊明的传统,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
柳宗元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
文学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在《非国语》、《时令论》、《断刑论》、《天说》等论著中,他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
▲ 突出成就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它们在柳宗元手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这“八记”并非单纯的景物描
▲ 评论资料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说:“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苏轼说:“殆天所赋,不可及也。” “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宋代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明代龚文选说:“指数唐家士,名高柳柳州。”
解
明代柳州人王启元称赞:“柳之山川甲天下,盖天地开辟而已然矣。河东柳子厚以唐之文臣来为吾柳刺史,则天所以开吾柳也”。
1961年,郭沫若来游柳州时,曾有诗云:“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
三、作品在线
◆ 作品概述
柳宗元经历和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少年时期。柳宗元父辈已定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田宅,多藏书。柳宗元自幼受母卢氏教育,4岁能读古赋14篇。13岁写《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早有“奇名”。他青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
第二阶段,在朝做官时期。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步入官场,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第三阶段,贬谪远州时期。永贞元年冬,柳宗元到达永州贬所。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览本州山水名胜,写下不少诗文名篇。《永州八记》、《三戒》、《段太尉逸事状》、《贞符》、《非国语》、《天说》、《天对》、《捕蛇者说》等均为此时所作。
◆作品读思
选文一:《永州八记》(选摘)
【导读】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
然而,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 “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在永州之贬的10年里,柳宗元完成了人生的一大转折。面对时时袭来的各种苦难、忧郁、悲愤,他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著名的《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
【正文】
永州八记
柳宗元
(其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
(其八)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整体感悟】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从“始得”着意,以精练形象的语言,生动真切的描绘,通过对登临西山山顶所见所感的抒写,热烈赞美了西山的怪特,表现了作者挺立不群的高尚品格和在大自然中获得精神解脱的快感。
文章一开始,就从作者被贬之后的忧惧和漫游中透露了他在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使笔下的自然景物跟作者的身世遭遇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又与烦嚣丑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作者放迹山水之间,游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就“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然而却“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接下便写发现西山和始游西山的经过,着重写在山顶所见所感。登高
作者的描绘,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是依据透视原理着力刻画登临
《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作者先着力描绘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和奇异的景色,然后转入到议论造物者的有无,用设疑的曲笔批判了天命观,同时倾吐了自己横遭贬谪、壮志难酬的悲愤。文章跌宕开合,尺幅千里,正如前人所说:“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作者写小石城山的景物,主要是在抒发一种感想。当时有人认为美好事物是天用来安慰被侮辱的贤人,有人认为美好景物是灵秀之气所造成的,作者都加以否定。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作者在这篇里发这种感想,是因以上各篇中所发出的身世之感密切结合着的。要是相信天是有意志的,那么作者的被贬斥,是天意,也就用不到愁怨不平了。要是相信这些美好景物是天用来安慰贤人,那就不免要自我陶醉,会忘掉自己遭受迫害的愁怨不平。正由于作者不相信这些,所以把个人的身世之感同山水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从这些山水记中显出作者不相信天有意志,感叹自己遭受迫害的思想情趣来:
一腔心事付幽胜, 多少凄楚烟水中!
【读思牵手】
永州,今湖南零陵,在唐时还是一个未经多少开发的地区,僻远荒凉。永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柳宗元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家,在这样的处境里,还要时刻担心受更重的迫害,其心情之抑郁苦闷可以想见。但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柳宗元却取得了如此光辉杰出的成就,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释疑参考】
可以说,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这穷蹙的十年,居然真正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就在这种环境下,就在这种心情下,柳宗元的郁郁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以及记叙文都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段太尉逸事状》……这些代表柳宗元最高成就,散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篇章都莫不作于这僻远凄幽的永州。幸与不幸,
选文二:《种树郭
【导读】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
【正文】
种树郭
郭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鉴赏指导】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
【读思牵手】
分析这篇寓言的写作特点。
【释疑参考】
1、简洁而生动 。
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 “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与映衬。
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写法也是这种寓言风格的需要。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
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
3、婉约而多讽 。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 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4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选文三:《愚溪诗序》
【导读】
没有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闲情逸致,没有才华横溢,官场得志的仕途生活,有的只是被贬的牢骚和怨恨,如何才能一吐胸中的块垒呢?
【正文】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齿斤][齿斤]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干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整体鉴赏】
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为他的处境颇为不平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文章巧妙的艺术手法而拍案叫绝。古人说:不平则鸣。身处险恶处境中的柳宗元心中的怨恨不能不说,又不敢直接说;牢骚不能不发,又不敢直接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和王叔文一样丢掉性命。柳宗元毕竟是散文大家,这一篇《愚溪诗序》作为《八愚诗》的序,借题发挥,巧妙地抒发了心声。
文章通篇以“愚”为线索,处处见“愚”,可是到底“愚”在何处呢?阅读文章自然不难找到答案。文中有 “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似乎这“愚”在于山水。可是山水何愚之有呢?无疑,作者是借溪说人,以溪自比。文中说,“适类于予”。
那么柳宗元和“愚溪”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盖其流甚下,不可以
【读思牵手】
作者为什么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
【释疑参考】
这里作者是综合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自己的“愚”。宁武子能够分清“有道”和“无道”,“有道”则“智”,“无道”则“愚”,可见不是真正的 “愚”;颜子虽然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的意见,但是却能真正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可见是心领神会的,只是不说而已,这也不是真正的“愚”。而“我”遇到圣明的君主却说了不合事理的话、做了不合事理的事,才是真正的“愚”。作者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一是从实情看,这两个人的确是“大智若愚”,更重要的是,这样说可以充分说明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愚。自嘲之中,把心中的不平,对宪宗的不满表现得十分强烈,而又不留下任何把柄。
四、趣闻轶事
(一)改贬柳州
柳宗元在永州整整住了十年。到四十三岁那年,忽然接到皇上的诏书,召他进京。他十分高兴,心想又可以回到故乡了。
同柳宗元一起被召进京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等四名被贬职的官员。原来,当时掌权的大臣中有人怜惜他们的才能,建议把他们召回来使用。可他们一到长安,一些恨他们的大臣立即在唐宪宗跟前说起他们的坏话来:
“陛下,柳宗元这帮人对您心怀怨恨,可不能重用他们呐!”
“陛下,他们当初搞什么‘革新’,无非想谋取高位,野心可大呐!无论如何不能把他们留在朝廷做官!”
唐宪宗听了直点头。没过一个月,柳宗元等五名官员又都被派往荒远地区去做官。柳宗元被派到柳州(在现在广西柳州市)做刺史(一个州的长官)。官职虽然比司马高,可地方却比永州更远、更偏僻了。实际上是又一次流放。柳宗元虽然很失望,但是他还是去了,而且为人民办了些好事。当时的柳州,草木丛生,人迹稀少,毒蛇猛兽经常出没,偷盗、劫杀成风。居民大都住着草屋,多数不识字,迷信鬼神,人畜死亡率都很高,到处笼罩着荒凉恐怖的气氛。
柳宗元决心改变这里的面貌。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采取种种措施,带领人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种植树木,整顿治安,兴办学校,使柳州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出现一派新气象。他还让一千多个奴婢获得了自由,与家人团聚。
春去秋来,一转眼,柳宗元来柳州三年多了。当初,他在江边种的柳树已经绿树成荫。这象征着他几年的工作成绩,使他感到快慰。他打算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但是由于过度劳累和生活条件太差,他的身体越来越坏,终于病倒了。经当地名医治疗,也不见效。第二年冬天,柳宗元就去世了,死的时候才四十七岁。
(二)为刘禹锡请调
就在柳宗元调任柳州刺史时,刘禹锡也调任播州。柳宗元认为播州太苦,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而刘禹锡上有老母在堂,因此不忍心老人去那里吃苦。但如果其母不随刘禹锡同往,则可能是母子永诀。
因此他上书皇上,请求把自己的柳州刺史位置与刘禹锡交换,让刘禹锡去柳州而自己去播州。为成全朋友孝行而自愿去那“非人所居”的地方受罪,而且可能是终身出不来,其崇高精神确实令人感佩。
由于柳宗元的请求,加上碰巧还有其他大臣也去说情,最后终于把刘禹锡改调到连州,柳宗元仍然去柳州任职。这件事不但载入史册,而且后人编辑唐人诗集、写作者简介时也经常把这件事写进去。
(三)典当
柳宗元去柳州后,发现柳州的穷人常把家里的儿女拿去典当换钱。如果典当过期不能赎回,则被典当的人和出面典当的人都要沦为富家奴婢。柳宗元想方设法去赎这些被典当的人回家与家人团聚。他想法让特别穷的人用劳动换取典当的钱,而家中人已经死了的,他便自己拿钱去赎那些被典当的人,使他们免于沦为他人奴婢的悲惨命运。他这种真正是“父母官”的善行,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人们仰慕他的为人和文章,经过他亲自指点的读书人,文章都大有进步,人们尊称他“柳柳州”,其名声不胫而走。
五、精彩语录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夫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而征赋乱。”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2、花钱的艺术就在于你花了钱能否增加自由,增加快乐,增加安全感,增加被尊重的感觉,增加一种个人自我实现的感觉。所以在花钱与幸福之间要找到一个点,既把钱花出去了,又备受尊重。
3、一个好的企业就是一座好的庙,一个好的企业家就是一个好的大和尚,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就是一个好的小和尚。我们给客户的永远是1%的使用价值和99%的希望。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不仅能把明确的规则搞清楚,而且也能把潜规则搞清楚,最后办好自己的庙,成为一个伟大的大和尚。
4、去,我们老以为伟大是领导别人,这其实是错的。当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时候,你便失去了所有领导别人的资格和能力,伟大首先在于管理自己,而不在于领导别人。
5、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在价值观的培养上下工夫。在价值观上的投资相当于给人生装上一个GPS,人生观就是人一生的卫星定位导航仪,有了它,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了方向,一个人就有了生存能力。
6、做大生意必须先有钱,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谁都没有钱。在这个时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没钱,但不能让别人知道。当大家都以为你有钱的时候,都愿意和你合作做生意的时候,到最后,你就真的有钱了。
7、天天在安逸的环境里,你就不会懂得咀嚼痛苦,更不会想到痛苦对人到底有多大帮助,而人类的智慧往往来源于事后对痛苦的咀嚼。
8、每一个企业都是从小长到大的,别急。创业大概有一年半到两年是瓶颈期,特别难,然后突破瓶颈组织成长、组织膨胀、业务膨胀,然后陷入经济危机,这时迅速调整,调整过来就好了,调整不过来就死掉。所以头两年要克服瓶颈,之后要控制组织,有了这样一套东西,心平气和了,知道一个企业要做大要很多年。
9、金钱永远赶不上欲望的脚步,人类在世界上之所以有很多烦恼,就是这么造成的。我们通常挣钱的速度像散步,欲望的增长却在冲刺,这样你再怎么花钱都满足不了欲望,你怎么都不会快乐。所以你不必让你的财富奔跑,而应该让你的欲望停下来。
10、培养你的不是导师,而是你的对手。爱你的人不教你生存之道,恨你的人让你长了很多本事。爱你的人融化你,恨你的人让你坚强,所以才会有爱死人,恨活人的说法。
11、伟大是熬出来的!熬就是看你能否坚持得住。不是指每一个细节都想到了,而是在特别痛苦的时候坚持住了,并把痛苦当营养来享受。 8、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做对的事情,做贵的事情,做长远而有意义的事情。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引领企业做错的事情,可能当下会省点钱,但未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被淘汰出局。
12、天天在安逸的环境里,你不懂得咀嚼痛苦,更不会想到痛苦对人到底有多大帮助,而人类的智慧往往来源于事后对痛苦的咀嚼。
13、我站在企业和买卖人角度讲问题;如果讲得远了一点,也是因为这些问题跟买卖有关,妨碍到我们的买卖,无意中走远了。我一般不走远,我都在买卖上面,这也是柳传志教我的事。
14、最低境界是劳而无获;中间境界是劳有所获,你做一份工作,得一份回报,按劳付酬;最高境界是不劳而获,你能把各种事情都安排好,坐在家里就日进斗金,但这种事情不大可能,只能说曾经梦里有,现在没看见。
15、管理上最低的档次应该是管人,就是每天见谁就骂谁。再高一点的档次是管事情,每天开会。再高一点的就是谈观念、意识形态。再高一点就是神,什么都不管,大家都按照你的意志去走,你只需要做一个先知就可以。
16、人的事业是个马拉松,在每一个弯道处,前后的次序都会有所变化,但最终跑到底的是最有毅力的人,而不是某一段跑得最快的人,最后的胜利正是跑得最有毅力而又不跑错方向的人。
17、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做事情眼光要高,战略角度要高,坚持理想,超越金钱,跳出自我,叫高处立;做事情心气儿不能太高,要照顾到周围,要跟大家很好地相处,互相沟通交流,这是就平处坐;有了这两方面基础,做事情就能左右逢源,方法、眼界、人脉越来越宽,就能达到向宽处行。
18、从企业来说,作为一个领导人,眼中得要有神、有敬畏。人有敬畏,就有内省,就有自我约束,就会进步。就怕没敬畏,把自己当成神。
19、买卖人的职责所系就是要面对股东,这一点我特别赞成王石,当你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时,个性不能够太张扬,应该服从于企业和股东。不能说你在这儿代表股东,还老过自己的瘾,那等于拿别人的钱过个人的瘾,不道德不厚道。
20、我是个买卖人,绝大部分时间在思考买卖的事。我也不愿意做公知,更不愿意变成鲁迅,那不是我的活儿,是公知的活儿。说来道去,买卖人就是把自己的买卖看好,但是为什么会多说一点,只是感觉那些东西妨碍了我们买卖,我才说。我说的都是跟民营企业、跟房地产、跟买卖有关的事情。
21、我的灵魂一半放在马克思主义了,但我只放在历史唯物主义这部分,没放在阶级斗争那一部分里。另外一部分,我放在了普世价值观,我的灵魂也有点纠结。我没有信仰传统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知半解。应该说,我的灵魂三分之二在马克思主义,三分之一在普世价值观,这就是我今天的精神世界。
22、按照当下对成功的理解,我们这拨人可能是成功的。但是时间太短了,再坚持20年才可以做结论,今后20年还有什么变化,谁也不知道。现在所谓的成功都是阶段性成功,要一代延续一代,中国梦才是成立的。
23、现在年轻人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不太相信毅力;喜欢把大道理留给别人,把小道理留给自己。如果你能反过来,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留给别人,试试看,你一定会了不起。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24、人之所以受限制,是因为内心太小,行走、阅读、交往,能增长内心,内心大了,才能坦然、通泰、豁达。
25、地主地里能打多少粮食,预期很清楚,一旦预期清楚,欲望就会被自然约束,也就用不着再努力,所以,会过得很愉快。企业家不同,企业家的预期和他的努力互相作用,预期越高努力越大,努力越大预期越高,这两个作用力交替起作用,逼着企业家往前冲。
26、口号可以产生创业期特别需要的冲动,但口号不是一个可以正常经营和建设的东西,而正常经营和建设恰恰是企业最需要的。
27、找到花钱与幸福之间的平衡,是花钱艺术中的第一件事。花钱很多,并不一定会有幸福。花钱的艺术就在于你花了钱能够增加自由、增加快乐、增加安全感、增加被尊重的感觉、增加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感觉。
28、培养你的不是导师,而是你的对手。爱你的人不教你生存之道,恨你的人让你长了很多本事。爱你的人融化你,恨你的人让你坚强,所以才会有爱死人,恨活人的说法。
29、所有的伟大都是事后的追溯,绝不是事先的设计。所有人说事先设计的伟大,都是骗人的,伟大只是事后的追溯。当我们追溯伟大时,如果能找到一些当时的伟大基因,这算是客观,如果没找到这些基因,而只是在粉饰自己,那叫欺世盗名。
30、其实人最难的是什么?下棋。在平面上下棋特别容易,难的是把这个棋扔到天上去,飘在云里,咱们俩下,你把棋放在一个时空来看,实际上已经非常难了,下这个棋,我认为是董事长下的,就是闭着眼睛在不同时空里走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