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景的诗句1
1、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4、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6、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乐府古辞《盂珠》
7、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9、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
10、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1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2、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13、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
14、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15、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16、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魏承班《玉楼春》
1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8、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9、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间檐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
20、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2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日游湖上》
22、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23、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2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5、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2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描写春景的诗句2
1、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晏殊《破阵子春景》
3、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王维《杂诗三首》
4、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5、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6、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7、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8、斜风细雨作春寒。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9、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0、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李华《春行寄兴》
11、楼倚春江百尺高。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12、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温庭筠《惜春词》
13、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4、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15、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16、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17、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魏承班《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18、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9、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20、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21、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22、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23、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流莺》
24、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25、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6、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描写春景的诗句3
一二句写今:
三四句吊古: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光啊!
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心田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经典诗句
风物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
能不忆江南?
春江晚景
能不忆江南?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天风在香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曾经更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描写春景的诗句4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惠崇
7、几处早茑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8、饿饿饿曲向向天歌白毛湖绿水红长拨请拨
9、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描写春景的诗句5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唐]王勃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披绣
遥襟甫(fǔ)畅,逸兴
嗟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hé)辙(zhé)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yán)难再,兰亭已矣,梓(zǐ) 泽丘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
【注释】
第一段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南昌:
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
物华天宝:地上的宝物焕发为天上的宝气。(新课改课下注释为:“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
龙光射牛斗之
〔5〕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列:雾,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喻浓密、
采:“采”同“
(7)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枕:占据,地处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经-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后用“东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8〕都督阎公之雅望,
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
阎公:名未详,时任洪州都督。
〔9〕宇文新州之
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
〔10〕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假通“暇”,空闲。
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1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
孟学士:名未详。学士是朝廷掌管文学
词宗:文坛宗主。也可能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
〔12〕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紫电清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春秋
王将军:王姓的将军,名未详。
武库:武器库。也可能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
〔13〕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作宰:王勃之父担任交趾县的县令。
路出名区:(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第二段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在。又有一说此字为语气词,不译。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1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潦水:雨后的积水。
〔16〕
上路:高高的道路。
崇阿:高达的山陵。
〔17〕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帝子、天人:都指
长洲:
〔18〕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飞阁流丹:飞檐涂饰红漆。有版本为“飞阁翔丹”。(新课改上对“流丹”给出的注解是:朱红的漆彩鲜艳欲滴)
临:向下看。
〔19〕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鹤汀凫渚:鹤所栖息的水边平地,野鸭聚处的小洲。
萦回:曲折
即冈峦之体势:依着山岗的形式(而高低起伏)。
第三段
〔20〕披绣
披:开 绣
雕
〔2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迷:通“弥”,满。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
轴:通“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2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销:“销”通“消”,消散。
彩:日光。
区:天空。
彻:通贯。
〔23〕落
落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彩
日本遣唐使抄写版为:“落
最早实出自“夫
〔24〕渔舟唱晚,响穷彭
穷:穷尽,引申为“直到”。
彭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浦:水边、岸边。
第四段
〔25〕遥襟甫畅,逸兴
遥襟俯畅,逸兴
〔26〕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遏:阻止,引申为“停止”。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
〔27〕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睢园绿竹:睢园,即汉梁孝王
凌:超过。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即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曹植在此作《公宴诗》。
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光照临川之笔: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28〕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为时地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赏心、乐事为人事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
〔29〕穷睇
睇
中天:长天。
穷睇
〔30〕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
迥:大
〔31〕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吴会(kuài):秦汉会稽郡治所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云间:江苏松江县(古华亭)的古称。《世说新语·排调》:“陆云(字士龙)华亭人,未识荀隐,张华使其相互介绍而不作常语,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
〔32〕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南溟:南方的大海。事见《庄子·逍遥游》。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3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险关和高山。
悲:同情。
失路:仕途不遇。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4〕怀帝
帝
奉宣室,代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第五段
〔35〕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
〔3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37〕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3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
〔3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
〔4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东隅已逝,桑
〔41〕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第六段
〔4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4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
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
〔44〕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45〕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46〕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喜托龙门:《后汉书·李
〔4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第七段
〔48〕兰亭已矣,梓泽丘
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49〕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50〕敢竭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一言均赋:每人都写一首诗。
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
〔51〕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
【
【译文】
这里以往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瓯越。物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之间。因为大地有灵气,所以英杰辈出,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大洲像雾一般涌起,博学的人才,像
时当九月,季秋时节。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
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
巍峨高耸的
【作品介绍】
《
体裁属辞赋、
【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
王勃之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
【写作背景】
《
《新唐书·文艺传》记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据此推算,则当生于高宗永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
《唐
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
【题解】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
作为一篇优秀的
【赏
(一)、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
(二)、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
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封。”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三)、精彩语句揣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
2.“落
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
(四)、《
《
1.色彩变化之美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
【艺术特色】
《
(一)、文思细密,层层扣题
本文原题是《秋日登洪府
(二)、写景状物,手法多变
王勃在文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山绘水,将读者带入一种绝妙的佳境。1、景情结合法。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景,生动地展示了
(三)、含蓄委婉,述志言情
在大量的铺陈叙事之后,作者借含蓄委婉的笔法,腾挪跌
(四)、词藻华美,语约言丰
唐初的
总之,《
【借代和谦辞】
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
(l)
(2)
(3)仙人之旧馆:代
(4)帝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个读书人。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
“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
“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佳》,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
“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子虚赋》为司马相如所作,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4.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
“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言语》,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侄子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孟氏芳邻”之典见《烈女传·母仪篇》,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鲤对”之典见《论语·季氏》,孔子曾立于庭中,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教诲他应学习《诗》《礼》。“龙门”之典见《后汉书·李
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后附王勃《
王 勃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一)、[注释]
江:赣江。 帝子:指
(二)、[译文]
高高的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森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飒沓寒鸦,聊萧冻叶,西风压雪将低。卢沟南下,立马惜分携。
——[清]陈维崧《[满庭芳]送,吴初明南还秣陵》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唐]司空曙《峡口送故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唐]李冶《明月夜留别》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唐]王昌龄《重别李评事》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日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汉]蔡琰《悲愤诗》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徐熥《酒店逢李大》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唐]贾至《送李侍御赴常州》
雪满前庭月色间,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月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唐]李嘉佑《夜宴南陵留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唐]孟浩然《送朱大人入秦》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唐]王昌龄《送魏二》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十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