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普利策获奖经典语录 正文

普利策获奖经典语录

时间:2025-04-30 09:31:44

1、我的时尚品位不被认可,有一年,我穿了一条特别品牌的泳裤,结果那个品牌的销量急剧下降。

——英国首相布莱尔自嘲曾导致一个品牌的灾难日

2、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应该为你的社会、国家和家庭服务,而这些并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你做了什么。

——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沙

3、检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看他工作时所具备的精神。工作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是“真我”的外部写真。看到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如见其人”了。

——美国著名学者莫尔谈到工作对人的重要性时如是说

4、无论你心里怎么想,你的言谈举止都应该谦虚谨慎。在许多国家,任何形式的炫耀都会被视为粗鲁无礼。

——美国国务院制定的“美国人海外旅行行为准则”之一

5、我们每天早上可能会从报纸上看到人类的各种悲剧,但是,我们真的听到这些人的呐喊了吗?我们真的义无反顾地倾力相助了吗?我决心这样去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6、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无愧父母,无愧兄妹,无愧夫妻,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弘一大师说佛

7、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话人格

8、我本人不在故乡做生意,家乡的利润,基金会一块钱也不取!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

9、商业道德是一种资产,而非负债。它可能会增加交易时间,但却减少了交易成本。

——印度首富、Wipro董事长阿齐姆·普莱姆基的理念

10、改良社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

——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名言

11、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美国当代作家哈尼·鲁宾

12、在生活这个令人费解的局面前,你最好保持足够的谦虚,尽管它不一定能够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定,但至少可以防止你去犯过分明显的错误。

——美国前财长罗伯特·鲁宾的回忆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的一句话

13、将诚实当成一门艺术,应加以很好的利用。

——海星集团董事会主席荣海如是说。他认为诚实就像一个种在地下的萝卜,平时,你总要不断地付出各种代价——松土、浇水……到了收获的时候,你才发现它是如此肥美

14、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其新出版文集的作品研讨会,但杨绛婉言谢绝

15、我很高兴做一个美国人,但要是非得在做美国人和做诚实的记者之间挑一个,我会做诚实的记者。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著名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

16、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

——易中天

17、正直。

——美国年度十大流行语榜首词汇

18、我总是记得人家给了我什么,却不记得人家没给我什么。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爱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后,有人问她没评上中国的`院士是否难过,李爱珍作了上述回答

19、也许善良无法使你在世俗的意义上获得更多,但它能给你良好的食欲、安稳的睡眠和如花的笑靥。

——岳强《善良是一生的功课》(2003年十大金句之十)

20、我曾经破产三次,但我不曾因此失眠过一分一秒。

——箭牌口香糖大王威廉说,成功缘于不惧怕失败

21、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快乐。我对他们说,他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

——上海的哥臧勤因为善于规划工作,每月收入超过了8000元,为此,他被微软公司请去给员工们讲了一堂MBA课程,臧勤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工作心态

22、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虽然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不敢迈步,就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

23、只看到杯子上面一半是空的,那是悲观;看到下面一半是满的,那是乐观。我就是乐观的。

——连战用“半杯牛奶”比喻两岸的关系

24、知识、创造力以及对环境的敏感自觉,左右着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能够成就事业的人,并不见得特别聪颖、能干,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分决心,即知即行,而且贯彻到底。

——台湾首富王永庆谈人生

25、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年轻的心理;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探索的种子;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孜孜不倦的动力。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蒋光宇《9个神奇数码》

26、别人都认为你不行,你偏偏去研究,完全陷在里面,感觉很孤独,但也很浪漫……在那种状态下很享受。

——周星驰在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交流时,回忆起早年钻研演技时的心境。那时,他是儿童节目主持人

27、只有你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时,你才能做成很了不起的事,成为别人眼中很了不起的人。

——成功源于自信

28、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

29、紧张时放松自己,艰难时善待自己,烦恼时安慰自己,开心时祝福自己,成功时犒劳自己。

——抚慰心灵

30、跌倒了,爬起来再哭。

——这也算一种坚强

31、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佚名

32、大使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人。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在离任招待会上说

33、一只小鸡吃玉米、喝水、吞下小鹅卵石,却还是抱怨自己没有牙齿。如果它有牙齿,它要吃铁吗?

——进取的人,总是要求自己有更高的能力

34、该做的就是抓住当下,为你的未来负责。你得有这点精神,敢于直面人所不见,追涉人所不逮——无论谁说不行,也坚持自己认定的路子。

——星巴克总裁霍华德

35、要开心,先“开”心。

——据心理学家分析,很多人的心理问题是由无法与外界交流造成的。不快乐的人,只要跳出自己设立的心灵圈套,心境立即海阔天空

36、现在就开始担忧,不会减少明天的忧虑,只会减弱今天的力量。

——佚名

37、勇敢者和普通人唯一的区别是,前者的勇气多持续了5分钟。

——佚名

38、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

——佚名

39、耐心过度,就是懦弱。

——佚名

40、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有适当不满或者牢骚,是健全的象征。如果一个企业里的员工鸦雀无声,很可能就是“哀莫大于心死”的写照。

——台湾企业家毛仲强

41、不得志时,没有人理你,还要理解别人;得志时,不但要知道自己是谁,还要认识自己。

——永远别迷失自己

42、对付自私的人,不是恨他,不是不理他,而是渐渐远离他,从心底远离他,然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他去找别人,那么你会发现,很多人都远离了他。

——不要用恨他人的方式来惩罚自己

43、倒霉是一种永远也不会错过的运气。

——乐观一点好

44、把生活当成戏的人,可以处变不惊;把戏当成生活的人,容易抑郁成疾。

——心态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45、你可能会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但你也可以找个借口让自己快乐。

——快乐都是自找的

46、我自己整个成长的过程,其实是慢慢学会了欣赏自己。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

47、用快乐美容,绝无副作用。

——最好的美容方法

48、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一扇窗。

——不要为一时的失利而灰心

49、要做斗士,就必须在别人不信任你的时候信任自己。

——佚名

50、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门,没有外面的锁,只有里面的闩,别人在外面怎么使劲踹,也不如里面的人自己轻轻一拨。

——庞永力《青黄》

1.我可以遗留的东西少得可怜。其实我们比人更聪明,不会将乱七八糟的东东藏在仓库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储藏金钱上,更不会为保持现有的或得到没有的东西,扰乱自己的睡眠。除了爱和信赖,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留给他人。《一只狗的遗嘱》

2.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

3.无论在什么时候,如果你们到我的坟前看我,借助我与你们相伴一生长久、快乐的回忆,请以满怀哀伤而欢欣的口吻对你们自己说:“这里埋藏着爱着我们和我们所爱的朋友。”

4.不管我睡得多沉,依旧可以听到你们的呼唤,所有的死神都无法阻止我对你们欢快地摇摆尾巴的心意。《一只狗的遗嘱》

5.我的悲伤来自于即将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而非死亡。《一只狗的遗嘱》

6.我已享受到充裕的爱,这里,将是我最完美的归宿。

正方:

吴亮(先锋文学评论家):

“迪伦从来没有过时!诺贝尔奖的评委老爷们终于想起了他。我在《朝霞》里仅仅提到了两位美国摇滚歌手,梦幻的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一个鲍勃·迪伦,另一个就是大卫·博伊。后一位去世了,另一位得了诺奖。”

黄昱宁(上海译文编辑,文学翻译):

“其实老头在名单上也已经好多年了,只是太多人把这个当笑话看了。很多摇滚、民谣甚至说唱的歌词都是绝妙的、冒着活气的、随时可以从舌尖上绽放的现代诗,嗯,比很多诗更像诗。瑞典的老头们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他们还是与时俱进的。”

孙孟晋(乐评人):

“他的歌词写的很好,他的回忆录《编年史》也很好,在非虚构文学里是典范。在中国,好像只有作家协会的写小说

李黎(书评人):

“迪伦当然是作家。作家或诗人身份不是官方或机构授予的玩意儿,写作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继承与发扬、传统与变革。写作的本质是对一切的冒犯,重点是冒犯上一代。鲍勃·迪伦的写作确实是为了唱,技术上追求流畅、现场感,但他一出手就摸到了写作或诗歌的本质所在,演唱和演出只是他所处时代的一个容易选择的文化方式而已。”

萨尔曼·拉什迪(《午夜之子》作者,布克奖得主):

“从《俄耳甫斯》到巴基斯坦作家法伊兹,音乐和诗歌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迪伦是吟游诗人伟大传统的杰出继承者。选得真好!”

郭强生(台湾小说家、剧作家)

“凡以文字表达出思想与灵魂的,都是文学创作;能诵唱的文学,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反方: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美国作家,诺奖热门人选之一)

我被问到迪伦获诺贝尔奖有啥感受,我的评语是:鼓舞人心,眼光独到。他的音乐与歌词令人难以忘怀,从深层次看来,还是很有文学性的。如果要找一个准流行音乐偶像的话,有趣又大胆的诺贝尔奖也可以选择颁给甲壳虫嘛(或者别的谁?),他们也应该拿这个奖。人们应该成立一个针对杰出流行音乐的国际大奖,更确切点儿,是针对那些显得很流行但又超越了流行的音乐。我想起来了,鲍勃·迪伦之所以取名为“迪伦”,是为了向20世纪伟大诗人迪伦·托马斯致敬——那个本可以得诺奖却终究没得诺奖的诗人,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诗人)一样。

周敏(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唐·德里罗译者):

“Shame!这对于美国文学来说,其实更像一次羞辱,1993年以来好不容易轮着了,没人,那就弄个唱歌的吧。”

吴文忠(恩古吉·提安哥译者):

“感觉评选偏大发了,这里含有政治因素,可能有巴结美国的意思,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不应该把诺奖看得太重要,诺奖更多是西方的兴奋,诺奖是为英语世界宣传,就算take it for granted吧。”

林俊颖(台湾作家):

“我根本不在意诺奖谁得,但是给鲍勃·迪伦?有没有搞错!迪伦的歌是有意思,很多我很喜欢,但给他文学奖,是乱搞。起码给文学留些尊严吧。”

黄小邪(专栏作家,芝加哥大学电影系博士):

“本来想缄口,还是凑了个热闹。这结果很讽刺,无论从文学成就还是社会意义。不过说到底也许我们不必太在乎某奖的 ‘权威性’。当过几次电影节评委后对这点

北村(作家):

“说是阿多尼斯的时候,我有些遗憾,我个人对诺贝尔级诗人的标准如果不是里尔克级的,至少也是策兰级的,结果给了个鲍勃狄伦,眼镜真是碎了……瞎颁!诗歌,如果追溯歌的传统,只会想起荷马,不会想到狄伦。”

王周生(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自此,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艺术奖。”

中立派:

毛丹青(旅日作家):

“刚才日媒分析,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鮑勃・迪伦与瑞典学院的常务秘书有关,因为这位带有朋克风格的女性是瑞典学院200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常务秘书,她从去年的出现对评委界定文学等议题也许起到了作用,但不知这一分析是否靠谱。”

方方(作家):

“蛮喜欢诺奖评委的思维方式:就是不按人们预设的思路出牌。文学就该开阔再开阔些。诺奖评委经常做这种开拓式工作。比鲍勃·迪伦诗好的人一定有,但给了你们这些作品完美者有什么好玩?评奖本来就有游戏色彩。这不,今年的诺奖就玩得很嗨。把全世界闹炸,而大街小街庙堂草庐一律响起诺奖得主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