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比喻咏雪经典语录 正文

比喻咏雪经典语录

时间:2025-04-30 22:24:46

引导语:冬天来临,雪,盖满了屋顶,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阻塞了道路与交通,漫天飞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体。关于描写雪的而且带比喻诗句,与大家分享。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宋·周邦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宋·苏轼)

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名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 (唐·崔涂)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 (南北朝·范雪)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谢灵远)

 

古人描写雪的经典诗句和赏析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赏析:诗人在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咏雪》

唐·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赏析:俗中带雅,读来是否忍俊不禁?

《雪》

宋·张元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赏析:诗里没有一个“雪”字,但诗人却借助于神话的`浪漫色彩,奇思妙想,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被天兵天将杀败的玉龙身上脱落的败鳞残甲,让人不禁有种神驰天外、气势恢弘的感慨。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全词纯用简朴真切的白描语句,写得浑然天成,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咏雪》

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赏析: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形容高山雪景的诗句1

1、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2、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李世民《望雪》

3、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苦寒吟》

4、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孟浩然《南归阻雪》

5、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李颀《古意》

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7、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8、故教明月玲珑地。——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9、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1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1、朝京道上风和雪。——刘辰翁《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12、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13、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14、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晏几道《六么令雪残风信》

15、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16、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17、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8、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9、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20、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1、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22、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23、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24、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形容高山雪景的诗句2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5、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9、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10、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1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2、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13、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6、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1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1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9、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21、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2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23、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2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5、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26、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2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0、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观雪》

3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2、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33、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3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3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如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

⑴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⑻都(dū)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zhuó):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

⑼瀚(hàn)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惨淡:昏暗无光。

⑾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