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低调,是因为我不会高调。
2、KTV里的佳丽说我很帅,我笑着给她200块说“眼睛治治吧”
3、早餐喝一瓶,神经一上午。营养快泻!
4、其实我知道,你的世界没有我,我何必将我埋葬在你的世界。
5、有的时候,我多希望
6、你是疯儿,我是傻,缠缠绵绵蹦悬崖。
7、我把睡眠丢了,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
8、凡事拿得起,就要有扔得出去的态度。
9、人世间最快乐的事就是看着你慢慢变老,而我依旧青春年少。
10、现在特别适合拍一个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冷。
11、失败是成功的学费,成功是失败的成绩单。
12、别跟姐说白头偕老,姐要永远黑发飘飘。
13、人类的发型有两种,一种是方便面,一种是挂面。
14、月老,麻烦你下次给我牵红线的时候能换成钢丝吗
15、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看到他们我真想吐。
16、人生自古谁无死 早死晚死都得死
17、数学就是把简单的题给复杂化再让我们简单化神经病吧
18、头像最好还是别用自己照片,不然下线了多不吉利。
19、上辈子一定居无定所,这辈子才会“宅”得那么厉害。
20、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吾日行一善。
21、面对油价贵,房价高,交友难,宅是最低的消费水平。
22、有一种情侣状态叫做:不见不散。——不见,也不散。
23、若想人不知,除非小心点。
2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这么多,不妨再拖拖
2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袋是心灵的窗台。
26、提前交卷的唯一原因是周围的人没有利用价值了。
27、肚子真幸福,多少人为它辛苦为它忙,可它从来都不知足。
28、众人寻他千百度,他在你内衣的最深处。
29、最简单的长寿秘诀: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30、夏天来了,我才发现,“哪凉快哪待着去”真不是一句骂人的话。
31、我不想知道你有病,别表现的那么明显。
32、就这句话最经典;你知道我长短,我知道你深浅。
33、本地恋费时间,异地恋费话费,没人恋的费流量。
34、“我爱你”其实是句省略句,它的完整版本是:“我爱你的钱”。
35、《泰囧》的票房已经突破十亿,说明人们大都喜欢看别人出糗倒霉。
36、男人就像校园食堂里的菜:虽然不好吃,但要是去晚了,竟然还没了
37、有一种期待叫等外卖,有一种依赖叫拧瓶盖。
38、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
39、红杏不出墙,坚决拽出来。
40、掐指一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我又要过光棍节了。
41、就算我是一只癞蛤蟆,我也坚决不娶母癞蛤蟆。
42、我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43、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从上课憋尿憋到下课老师还拖堂。
44、我的房间,永远都像是刚刚发生了世界大战。
45、老板用你的时候你就是人才,不用你的时候就变成裁人!
46、想有许多许多的爱,如果没有,就想有许多许多的钱。
47、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
48、不要崇拜哥,不然你嫂子会让你变成传说;不要迷恋姐,否则你姐夫会叫你吐血;不要爱上妹,妹会让你憔悴;不要惦记弟,弟会叫你心碎;不要嫉妒爸,爸只是个神话;不要小看妈,妈当年是村花;不要羡慕爷,爷只开保时捷;不要忽略奶,奶还是那样拽。大家新年快乐,天天开心。
49、你想发财吗?你想交桃花运吗?你想当官吗?你想一夜成名吗?你想永葆青春吗?——不要瞎想了,好好学习吧!
50、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
51、听君一席话,圣斗士念书。
52、没人牵我的手,我就揣兜里。
53、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
54、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
55、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
56、你都老大不小了,有些事该让你知道了!天,是用来刮风的;地,是用来长草的;我,是用来证明人类伟大的;你,就是用来炖粉条的~~
57、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58、出生时你哭着,所有都笑着;离去时你笑着,所有都哭着。
59、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啊,你们凭啥要我有工作经验!
60、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文天祥的父亲凭借诗文起家,育有三子,文天祥为国捐躯以尽忠,文陞的亲生父亲和叔父则为尽孝而保全自我。那么《狱中家书》大家了解哪些?
《狱中家书》
文天祥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批付男陞子:
汝祖革斋先生①以诗礼起门户,吾与汝生父及汝叔同产三人。前辈云: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吾与汝生父俱以科第通显,汝叔亦致簪缨。使家门无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人生之常也。不幸宋遭阳九②,庙社沦亡。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吾二子,长道生,次佛生。佛生失之于乱离,寻闻已矣。道生汝兄也,以病没于惠之郡治,汝所见也。呜呼,痛哉!吾在潮阳闻道生之祸,哭于庭,复哭于庙,即作家书报汝生父,以汝为吾嗣。兄弟之子曰犹子,吾子必汝,义之所出,心之所安,祖宗之所享,鬼神之所依也。及吾陷败,居北营中,汝生父书自惠阳来,曰:“陞子宜为嗣,谨奉潮阳之命。”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传云:不孝,“无后为大。”吾虽孤孑于世,然吾革斋之子,汝革斋之孙,吾得汝为嗣,不为无后矣。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汝性质闿爽,志气不暴,必能以学问世吾家。吾为汝父,不得面日训汝诲汝。汝于“六经”,其专治《春秋》。观圣人笔削褒贬、轻重内外,而得其说,以为立身行己之本。识圣人之志,则能继吾志矣。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礼》:“狐死正邱首。”吾虽死万里之外,岂顷刻而忘南向哉!吾一念已注于汝,死有神明,厥惟汝歆。仁人之事亲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汝念之哉!岁辛巳元日书于燕狱中。
【注】①革斋先生:文天祥父文仪,字士表,号革斋先生。②阳九:指厄运。
《狱中家书》参考译文: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书付嗣子陞儿:
你的祖父革斋先生以读书起家,我和你的生父及你叔父三人都是他所生。前辈们说:兄弟在最初的时候,是源于一个人的身子。我和你生父都是由科举考试而官居显要的,你叔父也做了官。假如家中不出意外,兄弟们会互相保护,都爱惜好先人留给我们的身体终老于家中,这是人生的纲常道义。不幸的是宋家王朝遭遇到灾殃,宗庙社稷沦丧了,灭亡了。我身居宋朝将相的显位,道义上不能不为国献身;你的生父和叔父姑且保全身体以延续宗族的祀典。我和他们在忠孝问题上选择点不同,各行其志吧。
我的两个儿子,大的叫道生,小的叫佛生。佛生在战乱中走失,不久听说已死了。道生是你的哥哥,因病死在惠州州府,你是看见的。啊,多么令人伤心啊!我在潮阳听到道生的噩耗,在庭院里哭,在家庙里又哭,马上写家信给你的生父,商量把你作为我的嗣子。兄弟的儿子叫做犹子。我的嗣子一定是你,这也符合道义,我也因此安心了,祖宗因此可以得到祭祀,我作鬼神因此才有凭依。当我兵败被俘拘留北兵营中,你生父从惠阳寄信来说:“陞儿适合做你的嗣子,我恭谨地遵照你在潮阳来信的意思办。”等到他来广州与我作死别时,又重申这话。经典上说:不孝的最大罪责“就是无后嗣”。我虽然在世上孤苦伶仃,但我是革斋先生的儿子,你是革斋先生的孙子,我得到你做嗣子,就不算无后嗣了。我献身于国家,又可逃避不孝的罪责,全靠这件事了。
你生性乐观豪爽,意志心气都平和,将来一定能够凭学问光耀我们的门庭。我身为你的父亲,不能够每天面对面训导你教诲你。你在修习“六经“的时候,要特别用心研究《春秋》,探究其中所记载、所删除的内容、所褒扬和贬损的人事,所轻蔑和重视的东西以及对内外的分置,求得书中的精粹,把它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认识到圣人的志向,就能够继承我的想法了。我是罗网中的人,想自杀都办不到,还不知道死在哪天呢。《礼记》说,狐狸死的时候一定要把头向着巢穴所在的山丘。我即使死在距离家乡万里之外的地方,哪有一时一刻忘记回到家乡呢!我的'一切意念都已倾注在你身上,如果死后有神明存在,一定只歆享你的供献。仁人君子侍奉父母,对待死者就像对待生者,对待亡者就像对待存者,你要牢记啊!辛巳岁正月初一日于燕山狱中。
至元十九年……把文天祥召进宫中告诉他道:“你还有什么请求?”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蒙受宋恩典担任宰相,怎么可以侍奉第二国?希望赐我一死就足够了。”但(元世祖)还是不忍心,马上挥手让他退下。谏官极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听从了他们。不久又下诏书阻止他们,但文天祥已经死了。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情结束了。”向着南方拜别以后就义。几天后,他的妻子欧阳氏前去收尸,文天祥面色如生,享年四十七岁,他的衣带中写有赞文说:“孔子教导我们成仁,孟子教导我们取义,只有尽了道义,仁德才能实现。我读圣贤之书,所学到的难道是别的什么吗?从今往后,差不多可以无愧于圣贤的教诲了。”
《狱中家书》练习题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汝叔亦致簪缨 致:获得
B.使家门无虞 虞:预料
C.其专治《春秋》 治:研究
D.则能继吾志矣 则:就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人生之常也。
——都爱惜先人留给我们的身体终老于家中,这是人生的纲常道义。
B.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
——等到他来广州与我作死别时,又重申这话。
C.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我献身于国家,又可逃避不孝的罪责,全靠这件事了。
D.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
——我是罗网中的人,想被放出是办不到的,今天还不知道死在哪天呢。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天祥的父亲凭借诗文起家,育有三子,文天祥为国捐躯以尽忠,文陞的亲生父亲和叔父则为尽孝而保全自我。
B.文天祥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道生,次子叫佛生,道生因病死于惠郡治所,佛生在战乱中与家人走失而不知所终。
C.文天祥失去两个亲生儿子后,写信给弟弟商量把文陞过继为自己的儿子,他被捕后,弟弟两次亲自来商定这件事。
D.文天祥认为文陞性情乐观豪爽,心气平和,叮嘱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取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
21.文章提到《春秋》和《礼》,这两部书与、、及《乐》合称“六经”。(3分)
22.文中引用的“狐死正邱首”,意思是“狐死后头部向着自己巢穴的山丘”,作者的引用有何目的?请简要说明。(5分)
《狱中家书》阅读答案
18.B [虞:忧患](3分)
19.D [“想被放出是办不到的”应为“想自杀都办不到”。] (3分)
20.C [“两次亲自来”错。] (3分)
21.《诗经》《书》《易》(3分。一空1分。)
22.答案示例:用狐死后头部向着自己巢穴所在的山丘作比(类比),表达自己被囚系时的思乡之情和希望归葬家乡的愿望,表现自己毅然赴死的坚定信念。
(5分。比喻,1分;情感,3分;语言,1分。)
《狱中家书》
文天祥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批付男陞子:
汝祖革斋先生①以诗礼起门户,吾与汝生父及汝叔同产三人。前辈云:“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吾与汝生父俱以科第通显,汝叔亦致簪缨。使家门无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人生之常也。不幸宋遭阳九②,庙社沦亡。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吾二子,长道生,次佛生。佛生失之于乱离,寻闻已矣。道生汝兄也,以病没于惠之郡治,汝所见也。呜呼,痛哉!吾在潮阳闻道生之祸,哭于庭,复哭于庙,即作家书报汝生父,以汝为吾嗣。兄弟之子曰犹子,吾子必汝,义之所出,心之所安,祖宗之所享,鬼神之所依也。及吾陷败,居北营中,汝生父书自惠阳来,曰:“陞子宜为嗣,谨奉潮阳之命。”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传云:不孝,“无后为大。”吾虽孤孑于世,然吾革斋之子,汝革斋之孙,吾得汝为嗣,不为无后矣。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汝性质闿爽,志气不暴,必能以学问世吾家。吾为汝父,丌得面日训汝诲汝,汝于“六
经”,其专治《春秋》,观圣人笔削褒贬、轻重内外,而得其说,以为立身行己之本。识圣人之志,则能继吾志矣。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礼》:“狐死正邱首。”吾虽死万里之外,岂顷刻而忘南向哉!吾一念已注于汝,死有神明,厥惟汝歆。仁人之事亲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汝念之哉!岁辛巳元日书于燕狱中。
(取材于巴蜀书社《文天祥诗文选译》)
【注】①革斋先生:文天祥父文仪,字士表,号革斋先生。②阳九:指厄运。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汝叔亦致簪缨 致:获得
B.使家门无虞 虞:预料
C.其专治《春秋》 治:研究
D.则能继吾志矣 则:就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 ,人生之常也。
——都爱惜先人留给我们的身体终老于家中,这是人生的纲常道义。
B.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
——等到他来广州与我作死别时,又重申这话。
C.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我献身于国家,又可逃避不孝的罪责,全靠这件事了。
D.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
——我是罗网中的人,想被放出是办不到的,还不知道死在哪天呢。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文天祥的父亲凭借诗文起家,育有三子,文天祥为国捐躯以尽忠,文陞的亲生父亲和叔父则为尽孝而保全自我。
B.文天祥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道生,次子叫佛生,道生因病死于惠郡治所,佛生在战乱中与家人走失而不知所终。
C.文天祥失去两个亲生儿子后,写信给弟弟商量把文陞过继为自己的儿子,他被捕后,弟弟两次亲自来商定这件事。
D.文天祥认为文陞性情乐观豪爽,心气平和,叮嘱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取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
21.文章提到《春秋》和《礼》,这两部书与 、 、 、及《乐》合称“六经”。(3 分)
22.文中引用的“狐死正邱首”,意思是“狐死后头部向着自己巢穴的山丘” ,作者的引用有何目的?请简要说明。(5分)
【选文二】
至元十九年……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取材于《宋史·文天祥传》)
23.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4分)
24.结合选文一和选文二中文天祥《衣带赞》的内容,谈谈你对文天祥的“志”的理解(5分)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v四年(1256)高中状元。德?v元年(1275),奉召起兵万人勤王。南宋降,以右丞相兼枢密使往元营谈判被拘,后脱逃。至福建募集将士,仍拜右丞相,组织抗元。祥兴元年(1278),被元兵击败俘获;移囚大都(今北京市)三年,始终不屈,遂被杀于柴市口。《宋史》有传。其诗文哀愁伤感,激楚苍凉,处处洋溢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的斗争精神,其《正气歌》、《过零丁洋》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有《文山先生全集》;今人辑有《文天祥全集》。
轶事典故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场的那天。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又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