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曾国藩
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1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11、轻财足以聚人,艏鹤阋苑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
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15、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16、【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17、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8、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9、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20、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21、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22、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2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24、"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25、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26、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27、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8、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曾国藩
29、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
30、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曾国藩《致吴竹书》
31、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曾国藩
3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33、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35、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36、人生莫惧少年贫。――曾国藩
37、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38、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曾国藩
39、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41、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曾国藩
42、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43、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4、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5、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曾国藩
46、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47、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48、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4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50、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1、智慧愈苦而愈明。
2、人以气为主。
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无好小利。
5、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6、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8、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0、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1、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1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13、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14、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15、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6、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17、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18、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9、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0、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2、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3、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2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25、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6、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27、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8、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9、人生莫惧少年贫。
3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2、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33、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34、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35、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36、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37、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8、心至苦,事至盛也。
39、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40、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41、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42、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43、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44、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45、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46、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47、广其识则天下大。
48、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50、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51、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52、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53、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5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5、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56、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57、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58、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59、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60、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61、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62、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63、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64、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65、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66、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67、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68、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6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70、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7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72、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73、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74、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7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6、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77、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78、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9、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80、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2、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 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3、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
4、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5、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7、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8、 曾国藩
9、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
10、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
11、 轻财足以聚人,艏鹤阋苑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
12、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
13、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14、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
15、 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
16、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 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 子;第 三,看 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曾国藩
17、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
18、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9、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 下古今 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 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
20、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
21、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曾国藩 《曾文正公家训》
22、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曾国藩
23、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曾国藩
24、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曾国藩"
25、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 《诫子书》
26、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27、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28、 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曾国藩
29、 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曾国藩
30、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致吴竹书》
31、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曾国藩
32、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33、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 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 《曾国 藩家书 》
34、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
35、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曾国藩
36、 人生莫惧少年贫。 ——曾国藩
37、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曾国藩
38、 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曾国藩
39、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0、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曾国藩
41、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
42、 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
43、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4、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5、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曾国藩
46、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国藩
47、 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曾国藩
48、 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曾国藩 《战天京》
49、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国藩
50、 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