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新世界》观后感一:
今天看了一部韩国片《新世界》,这片是黑帮卧底题材,整体剧情和很多细节都和无间道很相似,但关键性的不同在于,当卧底发现自己见不得阳光的工作要无限持续下去,而真正掩护自己身份的却是自己已经出卖的大哥时,他做出了和陈永仁相反的决定,这部片子,不错!
韩国电影《新世界》观后感二:
韩国电影人有骨气。
国内这几年上映的影片当中,尺度最大的是《毒战》,小学门口的枪战和直播死刑绝对让人怀疑片方是广电总局的亲戚。但最重要的一条底线还是不能突破:正义一定要得到声张,好人可以牺牲,但坏人都不能有好的下场。
韩国电影没有这个底线,除了直面血腥暴力的场景之外,新世界的故事给了一个全新的结局。
故事的第一个冲突来自原金门社团老大车祸死亡后,帮派内部的继位矛盾,卧底李子成(李政宰饰)的老大是社团的三号人物,第一继承人丁青(黄政民饰),和李子成一样是华侨,在当卧底的8年时间里和丁青解下了非常深的友谊,另一个是社团的4号人物李仲久,他对继位权野心勃勃。由于社团势利不断的扩张洗白,警方决定利用老大的死,利用继承人的问题引发社团内部两大团体的内斗。影片在第一个冲突上就告知了所有人,这是一个非常黑暗的故事,李子成作为卧底已经突破了卧底的底线参与了杀人,警方在社团老大死亡之后迅速制定了瓦解计划暗喻了是警察是社团老大车祸的幕后黑手。
已经当了8年卧底的李子成已经厌倦了卧底生活,当他得知还要继续之后,精神到达了奔溃的边缘,但上司姜科长却还是要求他置身在危险中继续执行任务,崔岷植在本片中的表现略让人失望,不是他演的不好,而是因为他的这个角色很容易让人想起《无间道》中的黄秋生,崔岷植演出了姜科长的老练,但没有演出姜科长的残忍,表演略显生硬。
故事中,姜科长利用李子成提供的资料,决定拉拢丁青除掉李仲久,并对李仲久实施了逮捕,丁青识破了警方的分化后不为所动,并彻查自己派系中的内鬼。而李仲久在被逮捕之后又被姜科长所刺激,决定展开内斗,除掉丁青。丁青利用中国黑客攻破了警察局的防火墙,获知了在派系中的所有卧底,得知丁青真实身份后的他下不了狠心杀掉和自己共患难这么多年的兄弟,当着丁青的'面杀掉了另外两名卧底,而另丁青意外的是:除了自己的围棋教室,上司姜科长竟然在自己身边安排了另外一名卧底用以监视自己,更令人意外的是,警察方面竟然想扶植社团内的失败者2号人物作为傀儡,接管整个社团。
导演在此处用多线齐头并进的方式进行了叙事,整个情节、冲突一环紧扣一环,并通过故事的演进进一步的揭露着各个人物的真实一面,看似粗线条的丁青比任何人都清楚事态的发展,他努力做着维系社团,维系与李子成关系的那个兄弟,而警察为了抢夺社团实际的主导权,冠以正义不断让自己的卧底牺牲,影片中,女卧底在被发现前的那句:你戒烟吧。在我看来,也是对上下级关系混乱的隐喻。
李子成没有选择,他只能作为一条缠网的鱼,服从上司。
李仲久的手下对丁青发动了攻击,血战之后,丁青重伤被送往医院,李子成又再一次被逼迫,需要让自己成为社团的实际控制人,在医院,洞悉一切的丁青告诉李子成:必要的时候,心要狠,然后拒绝治疗,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情节是整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丁青知道李子成的身份,但丁青从一开始就不想杀他,他希望和自己患难过的兄弟能靠着自己的庇护挺过去。但当他知道自己无法在庇护他之后,他做出了选择,他决定让李子成变成自己。而李子成在保险箱发现自己的材料之后,也在内心发生了改变。
最后,李子成收拾了所有残局,杀掉了上司,杀掉了李仲久。成为了整个社团的新继承人。影片的结尾,镜头切换到6年前,丁青和李子成还是小混混的年代,2个人在前往火拼的路上,李子成冷静和果断,丁青则显得犹豫和胆怯,但最后李子成砍完人的那个笑容告诉观众,骨子里,他也有暴力和黑暗的一面。
所有的故事和情节在最后讲的都是人性,《新世界》是继《无间道》之后,最棒的黑社会题材电影。今年这部影片和韩国另一部电影《恐怖直播》都非常出色,直面社会的黑暗面,让人性的展示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韩国电影《新世界》观后感三:
有必要先说明一下,本文不会拿港版《无间道》和美版《无间风云》来横纵对比,意义实在不大。导演朴勋政摆明了以“新世界”为题,指定不会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两位玉珠在前的前辈所束缚住了。同时也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韩国电影独树一帜的发展方向:少搞拿来主义,凸显本土化味道,用一股隐忍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厚积薄发,来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新世界。毋庸置疑,影片相当成功。
对于一个写出《看见恶魔》这类剧本的导演来说,《新世界》所唱的调子,除却血与泪这两板斧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第三板斧:缜密的铺垫。西装革履的精致、豪车豪宅的奢华、杀人火拼的污浊,这些都是面上必要的审美包装。低头是油光发亮的皮鞋,抬头是雅俗共赏的面容,每一次的鞠躬、问好都是不容置疑的虔诚,各个角度的镜头一齐上阵,很容易就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内心。不同于日式黑帮片,如北野武的《极恶非道》,这回没有什么歇斯底里的情感爆发,展现更多的是男主角李子成的那份敢怒而不敢言的妥协,从片头妥协到高潮,妻子遇险也好,同事遇难也罢,甚至是孩子都没保住。这里的铺垫,其高明在于几乎所有的转折性桥段都是由一个个铺垫催生出的,自然不留痕。可想而知,它们所达到的震慑效果, 是多么的叫人荡气回肠,捏了不知多少把汗。一直认为“孩子”应是影片所安插的一个落俗的符号,实则转念一想,都被那个兔崽子给蒙骗了。
一黑到底的基调,让结局整个处理起来变得有些一发不而可收拾。李子成再怎样有仁有义,不管他对着丁青流多少泪,都掩盖不了他成疯成魔的必然性。丁青这人很值得拿出来晒一晒,他是所有人物形象里最具韩国本土化气息的。浑身的痞气,乍看上去就是个草包;但偶尔的大智若愚,做人做事拿得起放得下,俨然又是一副深藏不露的大哥模样。拿得起自己的宿命,却放不下兄弟的末路。他其实是老虎,一句心要狠一点,恰恰是惊醒了沉睡着的狮子,而千万别以为李子成只是一只得了狂犬病的疯羊。
常态的卧底,倒不用去深究这其中的构架,做卧底就是一幕不用打草稿的悲剧。难得的一次,没把韩国警察抹得太黑,大环境下的体制不去改变,其余的线线圈圈、条条框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要么一起活,要么一起死,都是夹缝求生中的人,还能想怎么样,姜科长已经讲得再明白不过了。所有的人物,都围绕着一个无形的、见不得光的中心点旋转着,操盘不了自己的命运不打紧,关键是要看能不能让他人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是,究竟是要杀多少人才能回家?
到头来,大抵还是“家”算是个符号吧。影片一共出现了三次“家”的场景,第一次是女警察暴露之后,被抓住干掉;第二次是李子成妻子中埋伏,惊吓过度导致流产;第三次是李子成整装出发,踏上扫清一切劲敌的不归路。很显然,“家”已经失去了普世价值观的一般意义,而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的地,或者说是终点站。李子成几次要求放弃任务,携妻子逃离,但得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坚持下去的指令。9年的卧底生涯,他丢失的生活,反倒是在丁青身上找回来了。正如结尾的那两只一大一小,不知还是不是国产山寨货的手表。由此,在丁青死后,他人生头一回审视自己应得的命运,而不愿再做一辈子的傀儡。他的手上几乎没有沾血,但事实上,所有人都是被他的选择所直接或间接干掉的。
《新世界》给当下的香港电影扎扎实实上了一课,香港电影颠峰时期有的东西,人家现在都有,并且还一再儿再而三地加以革新。光辉褪去后,暴露出的是陈旧与沧桑。至于剩下的那些满满的情怀,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吓唬吓唬人是不错的,若真要真刀真枪操起家伙办事的时候,拿身体去抗么。什么时候,咱们也来一回电梯里狂拼短刀嘛。
《新世界》的结构松散地饶有趣味性,开头一段卧底拷问卧底,到最后的两段渊源,这正如一部小说的“序”和“跋”。李子成那标志性忧郁的表情叫人难以读懂,仿佛是在打心底里盼着旁边的跟班说:“会长,回家吧。人是杀不完的。”
《阿修罗》一部最直白讽刺韩国政坛的电影。下面是讽刺电影《阿修罗》
讽刺电影《阿修罗》观后感一:
电影《阿修罗》讲述了一个为了在宛如地狱的世界里生存下去,恶人不得不相互疯狂厮杀的故事。故事主演是由韩国中坚戏骨郑雨盛和“千万票房保证”的黄政民,尚未上映就已经引得一众粉丝们翘首期盼了。
韩度京(郑雨盛饰演)为了取得成功而不惜为无恶不作的市长朴成裴(黄政民饰演)的各种犯罪活动做善后,并从中收取报酬。持续暴露在罪恶之中的韩度京得知妻子身患癌症后,以筹措医疗费用为借口,赚钱不计手段,渐渐偏离了警察的职业道德,走上歪路。负责特种案件的检察官金车仁(郭道元饰演)手里攥着韩度京的弱点,刑警调查队队长都昌学(郑万植饰)也为了获取朴成裴的犯罪证据而威胁韩度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的紧紧扼住韩度京咽喉的检察官和朴成裴。处于台风眼的韩度京被后辈刑警文先模(朱智勋饰演)视如亲哥哥,他被韩度京派去打进朴成裴团伙做卧底工作。就这样,几个男人各自为了生存而疯狂厮杀,不撕碎别人就只能被撕碎的地狱之图缓缓展开。
讽刺电影《阿修罗》观后感二:
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所以阿修罗道又称非天界,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
上面的粗体字,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德薄而位尊”,或者“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的意思。
可见,导演的创作意图很明显,从头到尾都剑指政府官员。
韩国电影抨击自家政府的功力,随着《恐怖直播》等电影的大火,我朝吃瓜群众已经见怪不怪了。
然鹅,这部电影又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简单说,就是“黑吃黑”2.0版——“白吃白”。
同样没有所谓的正反派之分,《阿修罗》执行得比《新世界》还要彻底,因为在你肉眼可见的范围里,几乎所有人都是坏的,而且坏得各领风骚、千姿百态。
在印度佛教中,阿修罗被视为恶神,骄慢易怒,凶狠好斗,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为所动,虽听闻佛法,亦不能证悟。
而在电影里,你能看到每个人都很狂躁、焦虑,充满戾气,至死不回头,人间犹如修罗道场。
用影片开头的话说,就是——
主角韩度京(郑雨盛饰)表面是个刑警,背地里干的是拿钱善后的买卖。
自己不方便出面的,就让吸毒的瘾君子替他办,作为一名警察,仙人跳玩得比谁都娴熟,而且一言不合就打脸,哪怕自家狗腿子也不例外——韩度京服务的大boss,是本片最大的反派——安南市长朴成裴。
饰演朴市长的是黄政民,近年来备受好评,在《新世界》里已经示范过教科书级的流氓演法。
这回依旧演技炸裂,把一个狂躁、乖戾、两面三刀的政客,塑造得入木三分,比混混还像混混,流氓到了他面前都不好意思自称流氓。
对别人狠——
怀疑韩度京背叛了他,抽一半的烟直接朝对方额头摁去。
对自己也狠——
为了博取市民的同情,自己策划了一场“刺杀”闹剧,抓住刀就往脑袋划,眉头都不皱一下。
跟朴市长对着干的,是特殊监察支队的一名检察官金车仁。
演员是郭度沅,擅长演各种坏蛋,在《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里,就已经成功塑造过一个城府颇深,且极具耐心的检察官形象。
这回重操旧业,表现更上一层楼,堪称同类角色的典范。
看似是在守护正义,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采取的手段却阴狠、毒辣,无所不用其极。
偷拍19禁视频威胁人的伎俩,玩得不比韩度京差。
行使起暴力手段,眼睛同样一眨都不眨。
负责替他刑讯逼供的,是刑警调查队队长都昌学(郑万植饰),揍起人来轻车熟路,丝毫不带含糊。
导演金成洙说,这是他“首部没有太阳的电影”。
确实,从头到尾,这部电影的质地都很幽暗、很冷硬。
朴市长和金车仁代表的政府力量,是笼罩在这座城市上方最大的黑幕,所有人物都在这片夜色里挣扎、沉浮:
韩度京饰演双面间谍,在朴市长和金检察官中间摇摆不定,身心俱疲;
金车仁手下的一名女警,在正义与权力之间来回纠结、不知所措;
瘾君子竹竿,为了钱,哪怕在韩度京的铁拳下瑟瑟发抖,也不敢反抗、躲避;
准备出庭指证朴市长的李民燮,在竹竿的陷阱和铁榔头前痛哭流涕、濒临崩溃。
……
事实上,即便是像朴成裴和金车仁这样的`官员,也总是无可避免地陷入焦虑中。
朴成裴想要推动城市改造捞钱,却处处受到开发委员会的掣肘;
金车仁面对韩度京时气焰嚣张,可在部长检察官面前却又战战兢兢;
导演煞费苦心,勾勒出一副浮世图景,生动地展示了权力的压迫,是如何自上而下渗透漫延。
细心的观众,想必不难发现:
在这幅图景中,每个人都在承受着上一阶层的压迫,同时又把怒火与戾气转移到下一阶层。或者说得更直白赤裸一点,他们都不把底下的人当人看!
比如,金车仁用纸抽韩度京的脸,原因是他挑衅的眼神和随口的一句脏话——
再比如,替韩度京办事的瘾君子竹竿,不经意拍了他肩膀一下,立刻遭到他的拳头虐打——
这种戾气就像一种病毒,从上到下,在整座城市的每个角落肆虐扩散!
仅是如此,导演还不满足。
为了揭示这种力量是如何蚕食人性的,他专门设置了一个起初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也就是韩度京的刑警后辈,文先模。
文先模视韩度京如亲哥哥,在韩度京的指示下,他打进朴成裴团伙做卧底工作。
影片刚开始时,小伙子是个颇有正义感的刑警。
然鹅!
去朴成裴身边干了一段时间,身上的着装立刻换成了阿玛尼,腰杆也挺直了,和韩度京对话的画风变成了这样—
这段对话很露骨,生动地揭示了金钱与权力对人的腐蚀:
文先模:“我本来很讨厌搞政治的人,但实际一看他们还是蛮帅的,他们玩的局面真是……”
韩度京:“给了你不少好处吧?”
文先模:“吓了我一跳!我现在算脱胎换骨了……”
简直就是韩国版的刘邦大帝啊,就差没脱口来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了!
——不过刘邦大帝估计是不同意他cos自己的,too naive嘛,亭长什么局面没玩过?西楚霸王比他朴先裴不知高到哪里去,亭长和他谈笑风生!
这还没完!
韩度京担心文先模越陷越深,有意在朴成裴面前打压他,希望他不要参与太深,结果却被他理解为妒忌。
好不容易终于脱胎换骨,韩度京还老是把他当孩子,认为他幼稚,不成熟。
这下文先模不干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孩子,文先模终于豁出去玩了票大的——当着朴市长和韩度京的面,他把朴市长想要清理掉的人,开车撞死了!
事实上,这句话再度暴露了他的不成熟,一种孩子式的炫耀感,有种向家长求表扬、求点赞的意思。
不过,有道是“富贵险中求”,文先模这把还真赌对了。
朴市长对他很欣赏,立刻嘘寒问暖,笑着说,“我喜欢这类疯子。”言外之意,从此一家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搭上朴先裴这位老司机的顺风车,文先模从此在黑化的道路上奋起直追,后面杀起人都镇定多了。
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界的“人设”已经彻底崩塌了。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一个千疮百孔、藏污纳垢的世界,最后导演该怎么收场?
金成洙的办法很简单,归纳起来一个字:杀!
事实证明,这一套很有效。
我一位朋友开过玩笑说,韩国近几年大火的电影,总有一股“毁灭世界”的愤怒和欲望。
从《雪国列车》、《恐怖直播》、《新世界》,再到《局内人》、《釜山行》、《哭声》,每当镜头中的世界已经丑陋粗鄙到不能直视时,他们最习惯的做法就是,直接把它轰碎、杀光,统统彻底砸个稀巴烂!
《阿修罗》同样延续了这种风格。
高潮处,枪林弹雨+刀斧乱砍,看起来的确是很爽很带感。
具体如何,这里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朋友自行观看。
这里,我想重点赞扬一下韩度京和文先模火拼那段——
兄弟俩人反目,文先模拔出枪指着韩度京,几度想要扣下扳机,却狠不心来,眼里含着泪光,说:“这些都怪你,哥,你知道吗?”
韩度京表面很镇定,一直喊:“开枪吧,小子,开枪吧。”似乎对两人的感情很有信心。
可是,当文先模心理防线崩溃,坐在地上抱头哭泣时,韩度京表面上看似在安抚、劝慰他,实际上却一把抓住韩度京持枪的手腕——
这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周到,很符合人物的性格与心理。
意识到韩度京的真实用意,文先模再度暴起发难,争执过程中,韩度京开枪射中文先模的喉咙,鲜血喷得到处都是,韩度京慌了,抱住倒地的文先模。
“真***的糟透了。”——这句台词非常准确。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糟透了”,也可以理解为“当初追随朴市长的选择糟透了”,还可以理解为“走到生命终点的感觉糟透了”。
一句话,将文先模临死前的遗憾、追悔、绝望等复杂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说半天,这部电影难道没有缺点?
答案是:有,而且很明显。
首先,人物形象严重脸谱化,这是编剧的锅。
其次,郑雨盛的演技虽然也算合格,但跟另外几位戏骨——尤其是黄政民——比,还是差了不少。耍狠基本靠瞪眼+歪嘴+脸部肌肉线条,别说跟黄政民那种谈笑间翻脸摁烟头比,就是较之郭度沅那股皮笑肉不笑的阴狠劲,都略有不及。
再就是,文先模这个角色杀人前后的转变,缺乏挣扎感,太顺理成章,显得十分单薄。
(注:大家看电影里打打杀杀习惯了,好像杀人是件很普通的事,其实不是的。忘记哪位导演说过,真正好的导演都知道,杀人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里。)
以及,明显的套路化,剧情的发展,并没有突破韩国同类型电影的框架。
不过,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商业片,我认为这部电影还是很好地贯彻了一种精神,那就是——
好看+一点反思+表演精湛。
谈不上多么耐人寻味的内容层次,但基本也挑不出太多的硬伤。
虽然电影中到处充斥着无处安放的愤怒,但在时下这种举世一片失望的情绪里,确实很能引起多数观众的共鸣。
比起各种刷脸上线、毫无逻辑可言的国产片,本片的立意和勇气,至少已经拉开了一大截。
尴尬的话题不多说了。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伪·电影爱好者,还是认真地盼望一下电影分级制度尽快出台。
刷微博时看到对《恐怖直播》的推荐:这是一部对韩国政治抨击的作品,故事发生在一个简单的演播厅内,整部戏完全没有离开过。何正宇的表演几乎是神级的,全片几乎是他一个人的演出,他用表演撑起了整个剧情。
大背景,小空间,纯演技。我的菜呀,于是果断视频了。
然后,整个人就悲愤交加了。
悲愤的不是影片如何黑到骨子里,不是篇末男主的眼神如何悲壮,而是,我们永远不会拍这样的电影啊!不但拍不出,而且连剧本也不会有啊!韩国政治再怎么黑,人家还能让这样的影片问世,我们有那么多素材但是见光死啊!一想到这,简直是往悲愤的心上又捅了一刀。
为什么今天心情尤其悲愤呢,因为工资发放不到位啊,辛苦了一年却没有获得人类基本的待遇啊!旁人完全不知道我们和其他地区同等级别的人类待遇相差有多么大啊!搞笑签名档
看何正宇的演技。人的个性是综合的,自私、冷漠、胆怯、善良、无畏……不同的事件会激发出不同的个性,一旦拍成白加黑,就特别没意思。剧中尹英华每个时段的`表现恰到好处,不算帅的脸孔上有一种平民感,换一个演技稍差的演员,可能就演过了,整部戏就砸了啊。演技好的演员会让你完全投入剧情,不知不觉受剧中氛围的感染,而不会单独注意到他个人的长相或举止。有一些演员貌美而演技太逊,对剧的整体性表现是毁灭性打击。尽管剧中有几个Bug,但整体上一气呵成,让人屏气凝神,心情逐步压抑,最后释放的那一刻,压抑的心沉到谷底。
国内剧唯一拍得炉火纯青的是家长里短类,这个可以随便拍,没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