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有名的
1、有些人,有些事,看清了,也就看轻了。
2、如果你想走的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那么就一起走。
3、爱,使你不会因别人的过失而不愉快,但会因为真相而喜悦,要一直准备着去原谅,去信任,去希望,还有去忍耐。
4、这个世界有时候硬邦邦的,有时候软塌塌的。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总唱着一首歌,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5、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已经够多了。
6、那么多当时你觉得快要要了你的命的事情,那么多你觉得快要撑不过去的境地,都会慢慢的好起来。就算再慢,只要你愿意等,它也愿意成为过去。而那些你暂时不能战胜的,不能克服的,不能容忍的,不能宽容的,就告诉自己,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7、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钥匙往往就藏在寂寞的口袋里。
8、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白岩松
9、无论下多大雨,最后都会有彩虹,无论你有多悲伤,要相信幸福在前面等候。
10、每个爱情里的女人,不仅要为两人的幸福努力经营,同时也要为自己留一条退路,这条退路不是别的,正是保持自我,保持清醒。任何一段正常的感情,都不会没有退路,除非是你自愿截断。
11、最好的爱情,让你不断完善自身,却不用丢了自己。
12、人生不过几十年,似水一样流淌,不可遏阻。一场轮回的时间,能遇见一场烟火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即使结局是烟花熄灭,但终究在天空中绽放了笑脸。我们在哪一年可以用一个决定让一生改变,谁都算不出流年。过好每一年、每一天,俗物养人,平凡是真。
13、不吵不闹不炫耀,也不需要别人知道,安安静静做自己就好。
14、我们后来怨的,常是最初爱的。东西没变环境变了,景色没变眼睛变了,别人没变自己变了。只是当我们怨的时候,如果能回头想想当初为什么选他、爱他、欣赏他。他如果依然是当初的那个他,就让我们用年轻时的眼睛,试着再看看吧。
15、婚姻的一大好处是,当你们不爱了还能够在一起,直到重新相爱。
16、其实人生需要很少很少,一杯水,一碗饭,一句我爱你。但是这杯水,他希望是那个爱他的人端给他的,那碗饭他希望是爱他那个人给他做的,那句我爱你他希望是那个爱他那人亲口对他说的。
17、对自己好一点,不需一直期待着以“努力”和“牺牲”交换爱,你可以先爱自己。爱自己也爱别人,爱才不会枯干。
18、任何事情都应该去尝试一下,因为你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事或者什么样的人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19、不要那么相信回忆,里面的那个人,不一定会怀念你。
20、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一座城,一城山色,半城湖光,总有几分姿容,清浅于笔墨,安然于心中。生活得久了,便也习惯了繁星黎明,不息泉水。
人之于城,与山为邻,以水为伴,花开有心,落叶含情。纵横的街道,错落的楼宇,暮暮朝朝,氤氲一丝念想,荡漾一诺感动。
一座城,延展一段故事,漫上心头的是依泉浣纱的易安春闺秋怨中的物是人非,深入人心的是凭栏远眺的稼轩梦回连营后的国恨家仇……故事总有结局,推杯换盏间千年易逝,而今莺飞草长,已然清寂于湖畔,长留在眼眸。
人之于城,熟悉了太多的景致,依恋着过多的情感,进与退便再也没有那么简单。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劝说即将离开这座城的朋友,意图他们再给予这座城几年的时间,可是最终都只是徒劳,便也渐渐地知晓了其中原委。不同的人对于一座城会有不同的感受,无论繁华与否,总敌不过那一份情感,一份与对自己家乡截然不同的情感。
生活于这座城,如同淡淡清欢的泉水,自有她的流向和姿态,波澜不惊却又向往弹指之间的壮阔,涓涓细流却又渴望积水成渊的气魄。或许平淡的工作与生活淡化了最初的梦想,消磨了曾经的壮志雄心,让我们安于既定的路线,安于最直接的得与失,渐渐地疏远这座城市。可是,当我们穿梭于人群车流,放眼延伸的道路,漫步于护城河畔,聆听泉水的叮咚,却总有一丝想念让我们倔强地不肯低头。
这座城,时光具象成钢筋铁骨,寂寞孤独,迷失其中,并不知晓一直坚定着的信念、秉持着的慷慨正义会在哪一刻土崩瓦解,城市的吞噬力或许超过了个体正常的想像范围,而也正是这种无情的吞噬,让我们感知了人情的冷暖与世道的沧桑。
这座城,时光具象成无尽喧嚣,马达轰鸣,人也浮躁,少了彼此的言语,轻浮了路上的脚步,一切是那么的匆匆,当黑夜贴近地面,霓虹登上城市的舞台,我们才有思考的安静,而这一切也正是对于逝去时间的慰藉,更让我们懂得去思考与珍惜,时间便因此有了质感。
这座城,没有家乡的田野绿光、虫鸣蛙叫,没有满树的桃花争艳、梨花斗芳;这座城,车水马龙,华灯璀璨,巨幅的广告牌、无数的信号灯,戴墨镜的盲人算命先生、喋喋不休争执的路口商贩……我从不试图去做一些比较,也从不愿意将自己的情感进行分割,时间久了,每一次工作出差后再回到这座城,总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是从这座城回到了我的'家乡。
一座城,需有人懂得,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每一寸肌肤都应是我们细心描摹的一笔。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所有的情致,都应了然于心。要去发现城市的美,体验城市的动感,感恩城市的赋予,让我们伴随着喧嚣,漫随在沿途如画的季节,感念生活的光怪陆离。城市的每一处,都应是经纶大展的舞台;人生的每一站,都应有洗髓伐毛的领悟。之于城市,之于人生,浅笑如初。
漫步四季,依旧喜欢举起相机捕捉这座城的光和影,在日记本上记录青葱岁月的斑驳痕迹,岁月便平添一份沧桑厚重。并不知晓,这座城会以怎样的一种面貌展现在未来,只愿光阴清浅而行中,一切安之若素。
记忆渐行渐远,曾经的那座城市里被时光隐匿在尘土里的气息,是关于幸福的惦记。而家,就是一座城,住着群山峻岭。
——题记
1
八月末,夜色中的郑州比我想象的要热闹的多,从二七广场过来,看见满大街都是人,他们拥挤在一起,车辆通行缓慢,从西四环到火车站这段路程,公交车用掉了比白天多很多的时间。还好有所准备,提前了一个小时出门,才不至于让自己因为堵在路上而耽误了回家的火车。当我一个人背着背包站在郑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时候,火车站依旧灯火迷离,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各色各样,男女老少,有欢喜跳跃的人群,也有因离别而感伤的人们。他们三三俩俩的进站,三三俩俩依靠在站前广场的围栏边,三三俩俩的走来走去,拎着行李或是挽着心爱的人。
四周始终都是热闹而繁琐的,耳朵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来,有的清晰,似是在大喊大叫着,有的却弱如蚊莹。夜色中的郑州,清风袭面而来带着微微凉意,站在广场前,仰起头能够看见广场的大屏幕里正在重播着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项目的颁奖仪式,看着林丹意气风发傲然的模样,觉得似曾相识。
记忆里这样意气风发的模样,属于八年前,属于雅典奥运会时的刘翔。看着现如今的盛况,内心里不免有些感伤,曾经已经成为过去,而现在依然代表不了未来。只是面色依然平静,记忆中曾经欢喜的模样,如今已经仿若出尘居士般古井无波。
我站在广场上仰着头,眼睛盯着大屏幕看了看,而后低下头来,看着从身边经过的人群,两只手的大拇指始终钩在背包的肩带底部。然后就在这一刻远处有焰火腾空,瞬间照亮了夜色,也照亮了火车站上空的一切,灯火迷离的夜空再一次华丽的绽放出属于他的模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习惯一个人从这个车站到那个车站来来往往的日子。这几年以来几乎每次坐火车都是一个人,似乎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回家还是远行,总是一个人。渐行渐远的旅行,一个人看着窗外,一个人躺在卧铺车厢,去这里,去那里……不急不缓,不燥不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旅行中的自己已经开始变的如此安然。从来都不是一个豁达的人,却已经变的如此静逸,似是这所有的离别和旅行,再也激不起内心的怦然。一个人走走停停的时光里,记忆变得简洁明了,从这里到那里,一年、两年,回家,远行……
这是第几次从郑州离开,已经记不清楚。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存储太多的记忆,它们充斥在脑海里,变的繁复斑驳,不清不楚。只是还是会有很多的事情慢慢地变成了习惯,比如,每次都是夜里离开,再比如,每次都会在“真功夫”吃晚饭,然后坐在那里静静等待着远行的列车到来。
也许这会在许多年以后变成我想起郑州时记忆里最先冒出来的东西。
偶尔也会遇见觉得特别的人,有时会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有时会默然着在一旁观察,沉默不语。而这很多个特别的人里面,阿丁是我用着记忆中很大的篇幅来记住的一个人。曾经在自己的日志或是散文里面很多次提到过他,一个乞讨的小男孩。和阿丁在餐厅里相识,彼此打过招呼也聊过很久的天,弄丢了有他名字的笔记本,也几乎快要弄丢了他在我脑海里储存着的模样。从此我再也不知道他姓字名谁,从何而来,有过什么期许……这些都被埋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只是,关于他带着期许微微躲闪的眼神和他看着其他小朋友时所带着的艳羡的眼神,我却始终都无法忘记。在这样的夜色里,在很多个这样的夜色里,我却再也没有见过他。
希望他安好如初。
2
每次都会在临近检票的时候才会进站,可能是不太喜欢候车大厅里面乌烟瘴气的模样吧。喜欢一个人呆在快餐店里面或是呆在广场上,看着有可能是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最后的记忆,那些关于火车站关于夜色中最后的城市记忆。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离开家乡小站时的那种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模样,一个人呆头呆脑的模样似乎现在还有迹可循,那是第一次离开一座城市,去往一切都还是未知的陌生地方。虽然有着远房亲戚在那陌生的地方等待着,可还是第一次因为离别而不争气的落了泪。一个人坐在候车厅的座椅上,边上放着偌大的行李包,一个人蜷缩在座椅上,双手环抱着双膝,头埋得很低很低。而后打扫卫生的阿姨拿着大大的拖把拖着过道,到我身边时,毫不客气的对我说:“喂,行李拿起来一下。”我慌忙擦了擦眼泪,装作若无其事的将行李拿起来,而后那个阿姨面无表情的推着她的拖把从我身前走过。
似乎就这样开始了旅途。
那一年,南方下起了大雪,在即将过年的时候。大雪已经下了很多天,也下的让人从心旷神怡变到忧心忡忡,大雪封了路,也封了回家过年的可能。那一年春节前夕,和同事一起徘徊在火车站和汽车站之间,却始终都没能买到回家的车票。
如此,离开家门的第一年便没有回家过年。
和同事一起留在南方的那座城市过年,初始还有些新奇和期待。看着漫天地鹅毛大雪一直一直的飘落在地面之上,这是在家乡也不曾见到过的大雪,听当地的老人讲,他长那么大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雪。那一年,那位老人刚刚过完八十大寿。
初始的新奇和期待,慢慢地被母亲打来的一个又一个询问的电话所掩盖掉,似乎在那个时间里,所有人唯一想做的事情便是回家、过年。不知从何时起,内心里有着一种似是早已根深蒂固犹如信念一般的东西,从心底蔓延而来,很容易便将自己建立起来的心里防线撕扯的溃不成军。
3
而对于这场被很多新闻报道称之为“灾难”的大雪,自己是从内心里,从一开始的喜欢到慢慢变得厌恶,可是这场大雪对于这座城市里的孩子来讲,这几乎百年不遇的大雪给了他们第一次可以堆积起他们也许只是在童话故事里才看见过的雪人的机会。那段时间里,我每天清晨出门的时候都能看见房东的儿子——小格子。
当时的小格子是个八岁大的小男孩。那天下雪的时候,小格子站在我的身边搓着手,然后伸手整了整他羽绒服上带着的小帽子,抬起头一脸稚气地问我:“叔叔,这雪会一直下么?”
小格子是个很安静的小孩。一点都不像是个男孩子的样子,倒是有些像他的姐姐,有着一种安然而恬静的`状态。我和小格子的交集其实并不算多,因为每天上班早出晚归的缘故,所以几乎算是少有交集。那时上班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而且并不是礼拜天休息,而是轮休,所以每次轮到礼拜天休息的时候才能见到小格子。当然寒暑假除外。那天下雪的时候,小格子正处在放寒假的时间里,而我也正好休息。一鼓作气帮着小格子堆出了属于他的第一个雪人,而后看着小格子围绕着雪人欢喜跳跃的模样,一个人站在边上虽无多少表情,但是内心里还是起了波澜。记忆就这样被拉扯着回到了很多年很多年以前。
儿时的春节是一年之中自己最最期待的节日,其实并不是因为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也不是因为可以放假呆在家里,最主要是因为在那样的时间里,一家人才可以聚在一起,才会留下很多完整的记忆。还记得每年春节前夕的几天里,整个村子里面都会很自然的热闹起来,鞭炮声更是声声不绝于耳。记忆中最深的是每次临近春节时,会在某一个清晨,不经意间睁开眼睛的时候就能够看见窗外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白雪闪着光,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明亮,那样的日子里是最不会赖床的,会早早爬起来,跟着哥哥姐姐拿着扫把撮箕去堆雪人,或是将雪团成团丢在哥哥的衣领里面,看着他活蹦乱跳的想将雪团从衣服里面蹦出来,而后我和姐姐躲在一边笑得猖狂。而后哥哥会毫不客气的拿起雪,三个人便打起雪仗来……
可是,这所有的经历和记忆的延续都在自己第一次离家之后的春节里变得戛然而止。我抬起头看着小格子,他似乎很享受这场雪给他带来的惊喜,他总是伸出手来,在地上拿起雪团,然后捏成冰块,拿在手里把玩着,而后小手被冻的通红。小格子的奶奶看见小格子的手,而后慌忙跑出来,扔掉小格子手里的雪团,然后用着埋怨的语气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
4
在得知自己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的时候,其实自己还是有着很倔强的想法的,它们在那段时间里支撑着自己:“即使不能回家,即使一个人过年又怎样?”内心里开始倔强的以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关于思念和记忆里的东西。
可是,这样的倔强,在除夕夜到来的时候,变得再也不值一提。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声,似乎永无停息的一次次响彻夜空。和同事一起窝在宿舍里吃年夜饭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而后便再也忍不住的泣不成声。
熬到大年初三,路况稍好一些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买了回家的票,那一年的记忆里,第一次没有出现全家福的画面(哥哥大年初二便离开家,上班去了)。
在家里呆了三天,假期就已经结束,不得不再次离家。记忆里很多次关于火车的记忆都是很清晰的,从第一次离家,到第二次离家,他们清晰的曾经让我一度觉得恐慌,火车的轰鸣声,带着回忆和感伤,撕开黑暗,去往陌生却有着光明的城市。18岁的年纪里,第一次经历了离别和伤感,第一次独立远行,第一次倔强的成长。内心里有过期许和盼望,只是生活很多时候都会开着不折不扣的玩笑,调动着内心最原始,最渴望已久的一次真实意义的远行。第二次离家之后的那个四月里,梧桐树和洋槐树都盛开的高大伟岸,绿荫遮盖了一片又一片春意盎然的天空,在那样的时节里我一个人从南方的那座城市离开,带着倔强和近乎和整个世界决裂的姿态,经历和去往真正意义上完全陌生的一座城市,横跨上千里的路程。带着寂寞和倔强。
那时候,总以为自己已经成长到足够抵御所有外在的风雨,一个人游离在陌生的城市里,看着花谢花开,然后追寻着自以为是的梦想。很多年之后的现在,一个人站在回家的站台前,在即将踏上开往家乡的列车之上时,我才明了,曾经的自己是真的自以为是。四年,已经改变了太多的东西,断裂的伤口已经缝合上,虽然依旧有着触目惊心的疤痕,但好在一切都已经缝合上。没有裂口,只有原谅和被原谅。
5
八月的夜色中能够感受到微微的凉意,在凌晨时分,缩着膀子踏上回家的列车。而后寻找到自己的座位,列车上空调开的很足,不得已只能打开背后的背包将一件稍厚的T恤拿出来,铺盖在自己身前,而后背靠座椅闭目遐想。
耳朵里塞着齐秦的声音《夜夜夜夜》,想问天你在哪里?我想问问我自己……
音乐的美好让我觉得内心里开始延伸着一种无迹可寻但真实可见的感觉。那是一种情绪,一种蔓延周身的情绪,心揪在一起,而后酸意盎然,一个人,那么久的漂流,终于再一次踏上了回家的车。那是一种幸福么?归家的孩子,终于可以再一次拥进母亲的怀里,终于可以安然的栖息在森林里,就像是迁徙的候鸟终于看见了温润的南方重叠的山河湖海。
记忆渐行渐远,曾经的那座城市里被时光隐匿在尘土里的气息,是关于幸福的惦记。而家,就是一座城,住着群山峻岭,而我是一只漂泊的候鸟,一个人迁徙,去远方,荆棘密布,而今终于可以回到属于我的山河,终于可以背靠着大山,肆意的遮风挡雨。
母亲的电话打来,问了明早到家的具体时间,而后她说准备一桌子我喜爱的饭菜等我,并让哥哥来车站接我。那一刻忽然觉得四年的时间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母亲的关爱从始至终从未离开过,即使曾经我们之间有过长达一年的冷战,即使曾经我们言辞激烈的争吵过。即使我说过再也不会回去,这样混账的话。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开,阳光便迫不及待的出现,照亮了这一整片天空。清早忙碌的人们一群接一群的从身边走过,而后在我抬起头的时候,便看见了刚刚下车而来的哥哥,我猜想他一定是坐了第一班赶到县城的班车。
哥哥第一眼便看见了我,他向我走来的时候,手臂挥舞着,我冲他微笑,而后他向我跑来。
我知道,我再一次拥有了一座值得我永久停留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