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以凡人之心度佛家语录 正文

以凡人之心度佛家语录

时间:2025-05-05 06:20:56

1、不要把苛刻当做刁难,而当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训练;不要把他人的推卸当做负担,而当做机会。要乐意承担,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强。外境不是重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关键。

——学诚法师经典禅语

2、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觉醒法师经典禅语

3、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正慈法师经典禅语

4、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贤宗法师经典禅语

5、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领导;你在完成今天计划,他在策划明年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计自己利益,他在考虑对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脉。

——印能法师经典禅语

6、烦恼就是一扇门,像鱼儿要跳过龙门才能腾云驾雾,越不过去就是水中俗物。人也一样,越过烦恼这道门,就会自在、洒脱,就是位智者。

——妙一法师经典禅语

7、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

——果宁法师经典禅语

8、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贤书法师经典禅语

9、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理海法师经典禅语

10、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与承载。什么都想出人头地,会输了平常的幸福。学会留路?人,自己的天会更蓝。生命的大度在于,亏损失败我承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悟妙法师经典禅语

拓展: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生命无论长短,都要从容走过,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会成云烟,不要给自己郁闷的理由,不要给自己颓废的借口。下面给大家给大家分享最新佛教

最新佛教语录1

一、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二、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三、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四、人生何其短,何苦互相怨。不管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还是一百步笑五十步。自己走自己的风雨历程,何必再去伤害别人的孤独和零丁。

五、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七、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八、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九、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十、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十一、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十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十三、若是无法成就大事,就用伟大的方法,去做小事。

十四、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十五、人生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颗平常心,无处不是幸福。

十六、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十七、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十八、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我的感觉感受,正因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十九、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二十、生命是一树繁花,它注定会接受命运的洗礼,人生需要欣赏,抛弃想占有自己喜爱的一切东西的想法,不要奢望你能拥有很多,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一个人、一件事,就象欣赏一幅画一样,你会很快乐,也会很坦然。

最新佛教语录2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2、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

3、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6、一切皆为虚幻。

7、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0、生命像流水一样,我们每一个的生命就像是流水中的浪花,浪花虽然时起时落,但流水却在继续流淌。

1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2、人生无常,有得意,有失意,有顺境,有逆流,可谓悲喜交织,苦乐参半。品味了苦涩,方懂得甘甜的滋味;经受了苦难,才知道坚强的美丽。压抑了,那就换个环境呼吸;困惑了,那就转个角度思考;没路了,不妨回头,路在脚下,哪个方向都可以走;只要你不冲动不放弃不烦恼,其实天湛蓝、路很宽。

1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4、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5、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6、做最单纯的人,走最幸福的路: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们总说生活繁琐,其实是自己不懂得品味;我们时常业务繁忙,只是自己得不到满足;我们也总是争强好胜,其实是自己虚荣心太强。不攀比,心淡然,人生就那么简单。

17、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8、前世的五百年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9、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20、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1、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2、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23、一个人,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希望也只有自己。怨恨、嫉妒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无论成败,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喝彩!跌倒了,失去了,不要紧,爬起来继续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擦亮你的眼睛,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

24、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什么,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25、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经历多少苦难,只要心存希望,就总有一天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谁的时光,掌握在谁的手里,心若不动,世界无恙,人生静好。静,流淌出智慧,智慧丰盈着生活。静,让人看清世界,看清自己,看清未来的路。

26、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造福万物而不争名利。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学水之善,上善若水。

27、佛家说,净化心灵,贵在自我。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心灵家园的清洁工,只有敞开心扉,才能看见污垢;只有布局简单,才能有效地清理污垢。

28、淡然,是一种领悟,一种释怀;踏踏实实做事,踏实,是一种历练,一种沉淀。以小溪的姿态浅行,以高山的心怀沉静,这世界上,有许多事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学会瞭望,给自己一份坚定;学会回眸,拂去浮躁。风雨中,把头抬起;辉煌中,把心放低,淡泊岁月。

29、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30、心宽则不计较,能忍则不躁动,不计较,不躁动便是淡然。淡然不是麻木,而是内心的稳健。知道聚散都是缘,缘尽即散,了悟成败都是向前,成则继续,败则完善,不必大喜大悲。淡然,让人生超脱。看开,头顶一汪蓝天;看淡,心中一片花海。

31、了结,是一场放过。不管是从眉头还是从心头,放过了别人,不是对他人的恩惠,是对自己的善待。面对远去的,念念不忘,心中不舍,不过是一种自我的折磨。学会了放手,才是对自己的真正解脱。祝福自己的祝福,你终会发现,原来人生最美的是释然。

3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佛教高僧静心经典语录(1)

1.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2.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3.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4.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5.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6.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7.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8.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9.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10. 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11.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2.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3.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4. 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15.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16.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教高僧静心经典语录(2)

1. 道生于平和安静,德生于谦和大度,慈生于博爱真诚,善生于感恩包容,福生于快乐满足,喜生于健康成就,愿道德慈善福喜集您一生!新年快乐!

2. 日子像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愿您用一颗禅意的心来生活,修炼成一朵智慧的极乐莲花。新年吉祥!

3. 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4. 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当你的目光落在手机上,我的祝福就会在刹那间被你收藏,无论你身在何方,都愿您在新年里广种福田,清净身心,早证菩提!

5. 愿你的法喜如雨,带来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烧一切烦恼;愿你的道歌清凉,唱出慈悲心语!愿你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

6. 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春节快乐!

7. 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压力需要随时释放;没有必要给自己太高的要求,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是懂得放下!放下后没压力,你就会幸福生活开心工作。

8.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9.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10.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佛教高僧静心经典语录(3)

1. 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2.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4.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5. 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6. 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7.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8.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0.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一个五官端正的人。人生的真理只藏在平淡无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