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
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 三代:夏商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 三教:儒释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28.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9.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30.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31.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2.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3. 岁寒三友:松竹梅
34.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5.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6.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7.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8.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9.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40.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41.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2.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3.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44.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5.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46.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7.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8.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9.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50.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1.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句,字)
52.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53.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难忘的圣诞节
54.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5.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6.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7. 第一部
58.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59.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60.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61.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62. 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63.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4.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65. 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66.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67.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68.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69.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70.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71.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72. 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73.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74. 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75.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76. 商丘应天府
77. 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78.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79.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80.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81.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82. 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83. 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84.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85. 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86.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87.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8.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89.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90.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91.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92.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93.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94.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95.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96.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97.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98.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99.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100.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0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102.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103.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104.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10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106.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10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108. 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109.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10. 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111. 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12. 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13. 五音:宫商角徵羽
114. 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15. 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18. 五谷:稻麦黍菽麻
119. 五彩:青黄红白黑
1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21.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22. 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123.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124. 五官:耳目口鼻身
125.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126. 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127.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128. 五味:甜酸苦辣咸
129. 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130. 五脏:心肝脾肺肾
131. 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132.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133.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34.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135.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136. 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37. 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138. 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139.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140.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141.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
引证解释
1.诗的词句。 宋 梅尧臣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 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明 吴应箕 《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
2.诗和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基本含义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需要,诗词在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叶千华语录
词
简述
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上是同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成为一种词牌。
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大调亦称长调(91字以上)。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诗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完整运用,影响后代诗歌创作,形成创作传统。《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将源头追溯到《诗经》与《楚辞》。
特点
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内容是回忆江南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这样一来,词牌仅仅表示一种曲调而已,于是有的词人就在词牌之下另注明题目。如苏
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 传61字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贺新郎116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临江字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念奴娇100字
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普天乐46字
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园春114字青门引42字
如梦45字苏幕遮62字水调歌头95字
双双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
相见欢36字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谢池春66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谒金门45字忆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一斛珠57字玉楼春56字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雨霖铃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
诉衷情33字定西番35字
诗歌鉴赏知识点
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 古代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物象、意象)
2、 语言(炼字、诗眼、语言风格)
3、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行文结构)
考点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思想内容(忧国伤时、志向抱负、人生感受、思乡怀人、离情别绪)
2、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2 古代诗歌形象考点典例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一、 意象
1、《山居秋暝》王维
2、《北陂杏花》王安石
3、《次石湖书扇韵》姜夔
二、 物象
1、《石灰吟》于谦
三、 人物形象
1、 抒情主人公形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东坡》苏轼
2、 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江雪》柳宗元
《点绛唇》李清照
古代诗歌语言考点典例
一、 诗眼
《过香积寺》王维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二、 炼字
1、炼动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炼形容词 《早发白帝城》李白
3、炼副词 《闺怨》王昌龄
《宫词》吴衍
三、 语言风格
1、含蓄委婉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
2、婉约细腻 《雨霖铃》柳永
3、朴素自然 《山中送别》王维
《卜算子》李之仪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也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对于古诗词的发展顺序可概括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诗经:《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词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楚辞: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楚辞发展了诗词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汉赋: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词形式。
唐诗: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唐诗重在自身感情的迸发,文辞华美,故显得肥腴;而宋诗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显其瘦劲。北宋大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南宋出现了宋诗的顶尖的天才诗人陆游,酷肖李白的才华、强烈的爱国精神、多种的诗歌风格,使陆游成为宋诗第一人。同时期还有闲适自然的杨万里,后来南宋末出现松散的江湖诗人群。
元曲: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而人们通常所说的 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 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现代诗:“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诗词介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基本含义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需要,诗词在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叶千华语录
词
简述
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上是同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成为一种词牌。
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大调亦称长调(91字以上)。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诗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完整运用,影响后代诗歌创作,形成创作传统。《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将源头追溯到《诗经》与《楚辞》。
特点
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内容是回忆江南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这样一来,词牌仅仅表示一种曲调而已,于是有的词人就在词牌之下另注明题目。如苏
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传61字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贺新郎116字
减字木兰花44字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临江字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念奴娇100字
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普天乐46字
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园春114字青门引42字
如梦45字苏幕遮62字水调歌头95字
双双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
相见欢36字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谢池春66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谒金门45字忆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一斛珠57字玉楼春56字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雨霖铃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
诉衷情33字定西番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