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君王霸气语录
1. 我将举世荣华换一纸书,阅尽后但含笑临风不回顾
2.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3. 我自问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唯独你一人却成了我此生最大的败笔
4. 你已相思成疾,我又怎舍离去。
5. 杯酒释兵权,图穿匕首现。
6. 我于你是王,却未必是郎
7. 天下之大,舍我其谁?
8. 如若能留你在我身旁,弃了这君临天下、半壁江山又何妨
9. 你是我共老白头的良人,黄泉碧落,七世三生。
10. 我若灭你,挥手之间;你若找死,自当成全
11. 我笑你青丝成雪两鬓白发,你笑我脊背佝偻满口坏牙。
12. 你不过我红尘陌路,我不过你笑忘成书
13.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4. 天道,天道,天以失道,我等战天
15. 一虎怒时出万狼,霸业奋起天下亡。挥指雄狮三千万,踏平天下我最狂。
16. 用我万世千秋,换你风华绝代。
17. 自作多情皱墨眉,不料梦魇摧素魂。
18. 雄鹰下山,猛虎冲天,谁主沉浮,唯我王帆。
19. 谁的眉眼念了谁的笑靥如花,谁的容颜乱了谁的家国天下,谁允了谁江河万里山川如画,谁弃了谁陌路红尘一丈天涯。
2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古风唯美霸气帝王句子
1. 天若负我,我便逆天,神若阻我,我便弑神
2. 脚踩生灵,手掌生死,传说不朽,王者不败。
3. 许我浮生一世安,还你笑颜承你欢。
4. 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
5. 守你一捧黄沙,陪你君临天下。
6. 与生俱来人中首,唯吾与天同齐寿;双脚踢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7. 你早已三宫六院佳丽三千,我还在长亭苦等掌灯门前。
8. 天下苍生,与我何干,若为不从,且战何妨!
9.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10. 君若离去,请赐我百年无忧,允我此生无虑,可好?
11.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永远不过一场繁华。
12. 如是你爱,如是我在,金口纵开,只为伊改。
13. 你若活得凄凉我定笑得猖狂
14. 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15.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古代帝王的唯美霸气语句
1. 愿为你负了满朝文武,弃了黎明苍生,舍了君临天下,丢了九五之尊,此后千夫所指,万死不辞
2. 平生最可笑的事便是爱上了你,结识了她,然后看着你们白头共老,举案齐眉,权倾天下
3.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蝉儿敢作声。
4.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5. 踏月色而来,天地入我怀。乘风临山河,把酒话慷慨
6.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7. 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绝无生机。
8. 我要用满城枯骨,万里黄沙,来报复这害你含冤而死的帝王之家,所谓天下
9. 有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逆天,唯我独尊
10. 谢你赐我的一丈红绫,让我自此摆脱,忘却曾经
11.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12. 只怪你那日惊鸿一瞥,艳了我的难舍难别,自此便应了我永生永世的情劫。
13. 雾里看花,究竟是谁苍老了等待。楼台望月,到底望不到地老天荒。
14. 曾经为我而笑的面庞,而今成了何种摸样。
15. 谁人哭泣谁人离,谁人自此无可依。
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3、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4、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5、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6、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9、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10、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1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1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5、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16、远馋佞,近忠良。
17、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8、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9、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20、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21、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22、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24、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25、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
26、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27、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8、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29、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3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31、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32、今人习《孙子》者,但诵空文,鲜克推广其义。治力之法,宜遍告诸将。
33、会须杀此田舍翁!
34、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35、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36、朕闻以德下人者昌,以贵高人者亡。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当无罪,是其狂也。譬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遮日,何损于明!
37、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3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9、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40、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41、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42、甲兵之设,义在止戈。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孟子》
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轲
4、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 《孟子》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离娄下》
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7、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滕文公》
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子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轲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轲 《孟子·告子下》
1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
1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轲
16、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孟子
17、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孟子 《孟子》
1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孟子》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2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
2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
25、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26、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轲
27、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孟子
2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29、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30、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31、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孟轲
32、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
3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34、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35、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孟子
3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轲
37、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
38、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39、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孟子
40、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41、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离娄篇》
42、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孟子
43、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 《孟子》
4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4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 《孟子·离娄篇下》
46、“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
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8、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孟子
4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50、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孟子
5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轲 《孟子》
52、志,气之帅也 ——孟子
53、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无敌。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孟子》
54、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轲
55、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孟子
5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轲
57、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孟子 《孟子》
58、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
60、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孟子
6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轲
62、告子上 食色,性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孟子》
6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孟子
64、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轲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轲
66、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
67、夫志,气之帅也。 ——孟轲
68、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 《孟子》
6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70、离娄下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
71、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孟子》
72、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孟子
73、梁惠王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孟子 《孟子》
74、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孟子
7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7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
77、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孟子》
78、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孟子
79、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80、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孟轲
81、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
82、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 ——孟子
83、尽心下 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孟子 《孟子》
84、尽心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孟子 《孟子》
85、“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轲 《孟子·离娄上》
8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