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来源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韩非子》中记载:“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大意是:“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统治天下,称他为‘燧人氏’”。)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人类
A.发明文字,记载历史 B.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C.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D.风雨交加,环境恶劣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被尊奉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 C.黄帝和尧 D.黄帝和舜
4.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教人农耕,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5.他不仅是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他是
A.尧 B.舜 C.禹 D.炎帝
6.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它是
A.周朝 B.商朝 C.夏朝 D.秦朝
7.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下列朝代更迭的正确顺序是
A.夏、周、商 B.夏、商、周 C.商、夏、周 D.周、夏、商
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都与当地古代建立的诸侯国有关,“燕”、“齐”、“鲁”、“晋”、“楚”这些地名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9.《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大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巩固周王室统治
C.保证国家的兵源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0.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授民授疆土”,周王授予诸侯的主要是
A.土地和人口 B.土地和耕牛 C.人口和耕牛 D.封号和耕牛
1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说:“管仲成为齐桓公的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都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能得到他的好处。”)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晋文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勾践称霸 D.齐桓公称霸
12.战国七雄中,最后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是
A.魏 B.韩 C.赵 D.秦
13.右图《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时监制的一升容积的标准铜量器,这是为了推行下列哪一项改革措施
A.统一度量衡 B.承认土地私有
C.兴修水利 D.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14.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15.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就是强调实行“公平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下列最能说明孔子是“公平教育”的最早践行者的是
A.主张“有教无类” B.主张“以礼治国” C.主张“为政以德” D.主张“仁政”
16.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下列思想主张中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是
A.知己 知彼,百战不殆 B.争权逐利,兵戎相见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兼爱、非攻
17.孔子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意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时常复习已学过知识 B.虚心向他人学习
C.学习生活中各种知识 D.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18.郭沫若曾指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19.孟子说“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大意是:“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由此可见他继承并发扬了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学说
A.韩非子 B.墨子 C.孔子 D.庄子
20.“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蕴含了“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 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韩非子 B.墨子 C.老子 D.孙膑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连线搭配题:(每小题4分 ,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 展。请将下列思想家与其主要思想主张连接起来。(4分)
墨子 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
韩非子 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
(2)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历史典故。请将下列成语与其相关典故连接起来。(4分)
问鼎中原 晋文公信守诺言
退避三舍 楚庄王询问九鼎轻重
卧薪尝胆 孔子发展学生潜能
因材施教 越王勾践发奋图强
22 .填表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古代历史距今久远,但丰富多样的学习途径却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距离,去亲近这辉煌灿烂的文明。根据提示完成填表。
学史途径 案例 认识
考察遗址 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反映了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并非枯燥无味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研究文物 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叫(1)。它对研究(2)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阅读文献 《论语》是(3)学派创始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文化典籍。书中体现了他的思想主要是“(4)”和“(5)”两部分。
参观建筑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至今发挥重要作用。
23.材料解析题:(共12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一国推行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8分)
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2)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小客店准备住宿。小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对他说: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据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商鞅不得 以,只好回到他的封地。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之刑而死。
(3)结合商鞅变 法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说说如果这个小店主知道了商鞅的真实身份后,他会不会留住商鞅?简单说明理由。(2分。注意: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
22.(本题共5小题,每空格2分,共10分)
(1)甲骨文 (2分); (2)商 (2分); (3)儒家(2分);
(4)仁(2分); (5)礼(2分)。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而店主就是个商人。等等。2分)
●三句话就可以讲尽大荒的三位英雄——少年们都想做蚩尤,少女们都想嫁少昊,父母们都想有个青阳做儿子’。 ----桐华《曾许诺》
●落落何人报大仇,明珠岂肯作暗投?信手翻尽千古案,我以我血荐蚩尤! ----杰亚枫
●炎黄二帝斩蚩尤,尧舜二王让位贤。
帝辛杀臣三十名,殷商死民三十千。
文王拉车八百步,公保周朝八百载。
春秋战国乱悠悠,秦并六国称万世。
高祖月下杀韩信,项羽军前逐范增。
王莽中兴终成灰,刘秀迁都重振皇。
黄巾败,苍天亡,三国演义谁先残。
郭嘉死,诸葛出,司马家族后螳螂。
西改东晋迁建康,拓跋来分南北方。
南陈隋灭赢李唐,大唐改周武后皇。
安史黄巢乱残藩,十国五代舞后庄。
烛影斧声加黄袍,崖山靖康中国亡。
●蚩尤、项羽、吕布他们不是笨,只是不屑于用那所谓的谋略罢了,我喜欢这些所谓的失败者,最起码他们勇于承担失败!
●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明知道轰轰烈烈的生活后面就跟着轰轰烈烈的死,明知道勇敢这没意义的虚名让无数傻子悲剧地壮观过,为什么还要轰轰烈烈?为什么还要勇敢?胆小怯懦地过一辈子不也蛮好?至少可以躺在床上看见自己的太阳落山……
可妖精说得也对啊,老娘生下自己很不容易,只为了看见自己的太阳落山?为什么生存,又为什么死去?
蚩尤觉得头痛欲裂。 ----江南《涿鹿》
●先有鸿钧后有天,神魔更在仙佛前。 盘古挥斧开天地,鸿蒙初分日月现。 刑天争位丧性命,共工怒触不周山。 东皇太一御万妖,女娲炼石补穹天。 夸父逐日不可及,精卫填海何时完。 神农救世尝百草,燧人取火暖人间。 轩辕神剑斩蚩尤,定海神针镇海天。 仓颉灵心巧造字,嫘祖养蚕抽丝茧。 伏羲八卦称神数,后裔神弓千秋赞。 吴刚伐桂广寒宫,嫦娥奔月为仙丹。 三教共尊封神榜,西岐朝歌刀兵见。 楚王女神巫山会,王母宴帝昆仑山。 庄周梦蝶惹情思,望帝啼血化杜鹃。 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红颜一开颜。 老子一气化三清,佛陀舍身入涅盘。 隋侯救蛇得宝珠,卞和献玉躯体残。 神人相配遭天罚,孝子一怒裂山川。 灵石万载育心猿,三界震惊五行乱。 玄奘西行求真经,劫难历尽十四年。 修得
●相信我,相信一个男人的勇气。 ----《战神蚩尤》
●“蚩尤少君,我一直以为人是最无耻的,只要能活着,无论怎么样都好。即使逃避、磕头、被侮辱、委屈地活着,也要拼命过几十年不快乐的生活。一生梦想着长生,飞升成仙的却又少得可怜。人就是又可鄙又可怜,还不如魍魉那样做一个从没有离开树林的妖怪,至少在那里没有人可以欺负他。”魑魅说。 ----江南《涿鹿》
●有一个年轻人带领人类,向神发起了进攻,那场战役中天柱被撞断,昆仑离开了大地,人类几乎被毁灭,一些天女回到了昆仑,另一些疾病所污染的天女,就留在了人间,那场战役,以人类的失败而告终,神从海里调来了大量的海水,清洗了地上,洪水三年才退去,那个带领着众人抵抗昆仑的.年轻人蚩尤被砍去了头颅。他的灵魂还在,就是通过他的灵魂,神创造了冥界。 ----《灵魂摆渡3》
●混沌 鸿蒙 洪荒
太古 远古 上古
夏 商 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三国魏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民国 中国
盘古 鸿钧 三皇五帝 尧舜禹 封神之战 天庭
蚩尤 刑天 共工 涂山 青丘 夸父 精卫 愚公
女娲 妲己 妇好 玄女 织女 瑶姬 后羿 嫦娥
●只要不惜代价,傀儡可以远隔千里杀人取物,可那是为了权和利,而蚩尤不惜耗损心血,竟只为让西陵珩一笑。
●哪个少年不张狂,谁不想和蚩尤一样封侯拜将、纵马山河、肆意妄为?哪个少女不怀春,谁不想有个少昊一样的夫婿,风华绝代、名重天下、情深意重?哪对父母不渴望儿子青阳一样出息能干、恭敬孝顺? ----桐华《曾许诺》
●带着与生俱来的孤独的我,其实想要的并不多,只想抱着心爱的姑娘,仿佛天地间只要拥有彼此,一切都不再重要,天地俱白,天地俱老,成为我此心安处是吾乡般的归属,就像姬野,他想要的只是羽然,如同蚩尤,只有云锦能走进他的心。
●害怕从来都是生存的死敌。 ----《战神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