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先生广州报告会演讲全文
稻盛和夫:
我是刚刚承蒙介绍的稻盛和夫,“2011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广州报告会”,有这么多的中国企业家参会,还有许多来自日本盛和塾的书生,对此我真的深表感谢。
在讲演之前,请允许我为筹备这次报告会做出辛勤努力的广州盛和塾以及相关各位表示由衷的感谢,大家辛苦了!
参加这个报告会,听到中国企业家们的精彩的经营体验发表和相关的讲演,同时看到全场的中国经营者们一字不漏地、认认真真地听讲的样子和神态,我觉得非常之感动。中国的企业家们如此认真地经营企业,如此热心地学习如何更好地经营企业,对此我想把自己通过半个世纪的经营实践所体悟的有关经营的一些思维方式和方法,系统地来告诉大家。
其实这件事情从去年就已经全面展开了。首先在去年6月份,举办的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上,我就以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为题目,讲到了这些内容,其中说到,企业经营哲学必不可少,为此经营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性。
接下来又在去年10月份举办了一场经营哲学青岛报告会,在青岛报告会上我把自己思考的经营要诀归纳为十二条原理、原则,当时以经营十二条为题,逐条地进行了讲解。
通过这两次讲话,我想对于在企业经营中哲学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原理、原则,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因此今天我的讲演就围绕经营的实学来展开,就是讲解阿米巴经营。这是我自己独创的一种管理会计的体制。在日本常常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中小企业就像脓包一样,变大了就会破掉。就是说,组织越是肥大,就越难以掌握企业的实态,越难以弄清楚企业损失浪费的情况,也就无法下手进行必要的经营改善。而且,还会在经营方向的决策上发生错误,因此会使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企业陷入到衰退状态。
这样的例子是层出不穷的,我以小食品店的经营来说明。比如说有一家夫妻经营的小食品店,他们卖蔬菜、鲜鱼、筋肉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食品,在这种店里面,往往只是进行笼统的核算,对于究竟哪种食品赚了多少钱,他们大多是不太明白的。可是即使笼统计算是赚钱的,但实际上可能结果会是只是筋肉赚了钱,蔬菜还是亏损的。如果明白了一点,就会对蔬菜的经营从根本上进行改进。同时扩大筋肉的规模等等,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经营,这样就能够促进行商店的健康发展。
从这个思路出发,在京瓷迅速成长,组织日益扩展的时候,为了更加有效地经营企业,我就想到要把组织分享,在每个小的组织当中,对每个月的销售额和费用的明晰能够迅速而明确地把握,我努力致力于构建这样的管理体制,并且付诸实践,这就是我下面要讲到所谓的阿米巴经营。这是我创立的一种独特的管理会计体制。
所谓管理会计与把经营信息向有关厉害方面公开的财务会计,与为纳税而做的税务会计都是不一样的,管理会计是经营者为了掌握企业经营的实态,为了正确地决策,为了进行业绩管理而采用的一种会计手法。阿米巴经营是在经营实践当中产生的,这是经营者为了更加有效地经营企业而采用的一种管理会计体制。
阿米巴经营不只是在京瓷和KDDI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巨大的原动力,从去年开始,我致力于代表日本国家形象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破产重建,从今年春天开始,日航也导入了阿米巴经营,这个时候发生了空前规模的东日本大地震,导致旅客人数大幅下降。尽管如此,在随后的第四期决算当中,日航仍然确保了赢利。我想说的是阿米巴经营在日航的经营改善中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不仅是我所在的企业集团实施了阿米巴经营,而且许多企业也要求引进阿米巴经营。为了帮助他们,我们开展了引进阿米巴经营的资讯事业,至今已经有400多家企业导入了阿米巴,其中有不少的企业已经成功上市或者准备上市。另外,响应社会的要求,我把阿米巴的要点
归纳成了书,于2006年正式出版发行,在日本国内很快就成为畅销书,现在还不断地再版,销售量已经达到了约20万册。在中国2009年出版以后,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经营者具备强烈的`愿望,充沛的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断创新,企业就能够成长并且发展。然而,由于企业急剧成长,组织肥大化,无效和浪费难以看得清楚,往往会陷入盖浇饭式的糊涂账,企业也由此而步入衰退状态,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常见的。因此,企业要发展,要长期、持续地繁荣,那么就必须要确立清晰的管理会计的体制,即对各个部门的经营事态能够即时掌握,并且迅速地采取应对和措施。
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中国企业的业务内容和组织飞跃性地进行了扩张,在这种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里,我认为引进正确有效的管理会计体制是一个紧要的、不可回避的课题。正是因为如此,今天我就以阿米巴经营带来企业持续发展为题来进行讲演。
首先,在理解阿米巴经营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阿米巴经营的目的,也就是说为什么需要阿米巴经营。我就先从这里开始跟大家讲起。
我认为,阿米巴经营有如下三个目的,第一,确立于市场直接挂钩的分部门的核算制度。第二,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第三,实现以经营哲学为基础的全员参与的经营。
就刚才说过这三个目的,我下面来一条一条地逐条展开来说明。
首先,第一个目的是确立于市场直接挂钩的分部门的核算制度。谈到这一点,我想就要不得不谈起阿米巴经营诞生的经过以及其原委。
我大学毕业之后,最初供职的企业名称叫做松风工业,…是一家制造输电绝缘的企业,当时我从事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后来我开发成功了精密陶瓷新材料,成了使用这种材料生产产品的部门的负责人,又要搞生产,又要搞销售,但是会计处理只是在财务部门在做,我是看不到经营数字,也不知道部门的收支情况。
在京瓷创建以后,有一位和我一起创业的人,在松风工业的时候,他曾经是我的上司,在成立京瓷之后,京瓷的财务就由他来负责。这位先生认真细致地核算产品的成本,几个月之后会向我报告,说这个产品的成本是这个样子的。我每天忙于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我实在没有空去看那些已经过去了的数字。但是因为这位先生过于热心地向我讲述关于产品成本的事情,我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不起,你说的这些已经成为过去的成本计算了,对于现在的经营没有什么作用啊。”我还对他说了这样的话,我作为经营者,这个月我想做出这么多的利润,为此,每天都在采取这样的措施,三个月之前成本是这样,因此利润是这样,你把这些话在三个月之后的今天太讲给我。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采取措施来补救,何况在产品的价格、品种都在不断变化的状况当中,听三个月以前某某产品的成本如何,对于我来说、对于现在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我对他这么说,事实上次创业时与电子产品相关联的零部件的价格总是急剧地下降,上个月的订单是这个价格,到这个月的时候客户就会说请降价10%。经营不能不跟上时刻变化的价格,这个时候即使理解三个月之前的成本,也没有任何意义。
在产品被要求大幅降价的今天的商业环境当中,我想情况也是一样的。工业产品通常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成品,在各个阶段的制造过程当中,需要加上原材料费、人工费、折旧费、光热费、杂费等等,产品的制造成本就是各道工序费用的一个合计,但是另外一方面,产品的销售价格却与这种叠加的成本没有关系,而是依照市场的原理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你只能依照客户要求的价格来销售。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出利润,只能用低于市场价格的成本来生产产品。而且,市场价格天天都变动,如果产品的价格在不断地下降,而你事先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或者你的对策失误,那么不但做不出经营者预期的目标利润,而且会很快地陷入亏损,所以事后的成本计算没有意义。对于经营者来说,这种事后的成本计算不过记录了几个月之前采取了什么经营措
施而得出的一个结果罢了。经营者需要的是告诉我现在企业处于何种状况,现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获得这样一组活生生的数据。后来京瓷就邀请了经验丰富的财务专家来指导会计工作。
这个时候我产生了如下想法:我向这位财务专家询问,这个月的决算结果如何?他总是用一些难懂的会计术语向我解释,我也总是不得要领。这样的问答反复多次之后,我就断言说:“好了好了我明白了,简要地说,所谓经营就是要做到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就行,这样利润就会随之而增加。”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销售最大、费用最小这就是经营的原则。从此以后,我就遵循这条经营原则,在千方百计努力做到销售最大的同时,彻彻底底地削减所有的成本。
但是作为企业领导人,我要把握整个公司的销售和费用,我可以按照销售最大、费用最小的原则来开展经营,可是在员工人数占了公司一大半的制造部门,每道工序的销售额他们是不知道的,虽然在费用的削减上面他们可以做出努力,可是对于增加销售额他们是既不关心,也不负什么责任的。按照销售最大、费用最小的原则,各道工序也必须努力做到销售最大,为此必须让各道工序的领导人切实感受到自己道工序的销售额是多少,这个销售额又是怎么发生的。为此,我就考虑把整个的生产过程分割成小的工序作业单位,借以明确各道工序的收支核算情况。我考虑构建这样一种管理体制,比如在精密陶瓷的制造部门,我就把它分割成为原材料工序、成形工序、烧制工序和精加工工序这4个作业单位。在各个作业单位之间实行公司内部的买卖。也就是说,原材料部门向成型部门卖原料就像这样,如果各道工序的半成品卖给下面一道工序,工序之间形成买卖关系的话,那各道工序就完全可以像一个独立的中小企业一样,成为独立的核算单位。而且这样一来,销售最大、费用最小这一经营原则就在每个作业单位都没有得到之间。同时,这样的作业单位并非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事业的发展,只要将它像单细胞生物阿米巴一样进行分割或者增值就可以了。在京瓷,这样的作业单位被称为阿米巴,这也就是阿米巴经营这个说法的由来。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800字1
阿米巴经营不仅是一种改变企业运营体系的经营方法,更是一种改变员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阿米巴经营理念是一种企业管理的理念,也是一种自我管理的理念。
从企业管理方面来说,阿米巴经营的核心是明确部门功能、职责、利益,通过每天都更新的结算表让各个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和经营头脑,同时也提高员工的职业伦理道德和个人素质。当员工以老板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员工们的潜力就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任何一项体制的改革前期首先要让员工从意识上接受这种改革,这样改革才能事半功倍的执行下去。日航能通过导入阿米巴经营成功实现重建工作,得益于前期稻盛先生不厌其烦的组织日航员工学习和交流。只有达到思想上的统一,才能将具体的细则执行到位。
公司要求每个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首先要做到岗位职责明确。书中提到的几个濒临危机的公司,他们在导入阿米巴经营之前都被诊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岗位职责不明确,跨部门之间缺少系统性的沟通。很多员工平时的状态是做的多,想的少,他们看似非常敬业,默默完成领导交给他们的工作和任务,但是很少会去想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做这些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有些领导人觉得员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格局不够,实际原因却不仅是格局的问题,还和公司的整个统筹管理有很大关系。职责不明确,目标不明确,工作没有目标感,很容易让员工在工作中陷于被动的状态。完善体制下的统筹管理更容易让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
阿米巴经营理念对于个人来说也是突破自我,成长为人上人的自我经营哲学。六项精进是精髓。六项分别是: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这六项的内容看来是如此的熟悉,简直是成功人士的六大总结。成功就是不断的坚持努力,成功的时候不骄傲,失败的时候不气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利弊。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为他人着想,这样也更有利于和他人的沟通。
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并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理念,但是只有自己接受其中的理念并付诸于行动,才能真正感受到阿米巴经营理念的强大。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800字2
读罢森田直行的《阿米巴经营(实战篇)》,稻盛和夫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让我深感敬佩。这不单纯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经营哲学,一种生活态度。它既有严格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让我对阿米巴经营有了一种粗犷的认识。
阿米巴的名字诞生于一种单细胞原生物,能够根据环境变化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建立经营哲学。稻盛和夫的理念和管理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当自己团队创立的企业出现了问题之后,他经过思考和多次管理创新,才有了后来的京瓷。而经营哲学就是稻盛和夫的经营法宝。
2.内部结算制度的建立。其实这是阿米巴经营的核心,最初我以为就是类似于一种内部的工序间的市场关系,但实际上比这后者要严格和清晰的多,更重要的是与企业整体经营实绩相结合。
3.销售定价来自于生产环节。这是稻盛和夫所倡导的“定价为经营之本”的具体体现。这不同于常规企业的定价权在销售部门,生产只是服务于销售。而是在生产严格把握成本的基本上,计算出产品定价。
4.单位时间附加值。这是阿米巴经营进行结算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说白了,就是一个效率的问题。用赚到的钱除以总的劳动时间。这是许多企业忽视的问题。这个指标排除了许多表现的东西,让价值真正体现。
5.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实际上,客户关系就是建立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来自于客户服务的效果。客户包括外部客户与内部两部分。建立信赖是每个经营参与者的必备技能之一。
6.培养具有经营意识的人才。阿米巴讲究自主经营核算,这对阿米巴的负责人有很高的要求,包括任职资格、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经营思想等。所以内部培养尤为重要。现实中,许多企业想做阿米巴,常常因为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而不得不搁置。
7.全员参与经营。阿米巴是需要全员参与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阿米巴当中,同时又与其他阿米巴有着种种联系,每个人的收入来自于自己所在阿米巴的经营情况,所以,你不努力,别人就需要承担你的工作。
以上几点是我在阅读本书时感觉比较重要的几个点。还有很多重点的知识点,我没有归纳,比如管理会计,票据必须根据物品移动,采购的随用随买精神等。其实,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很难用几个点或几句话能说的清楚。让我们慢慢感悟吧。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800字3
《阿米巴经营》是被称为日本的“经营至圣,人生之师”的稻盛和夫的力作。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由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所谓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订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稻盛和夫先生在最初创建京瓷公司时,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件事:招收了10名刚从高中毕业的新职员,他们在工作了一年左右,开始熟悉工作的时候,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而且还写了血书,提出了强硬的要求――——“如果不保证我们的将来,我们就辞职”。可稻盛和夫刚开始经营,对经营还没有建立自信,如果为了留住员工而答应“保证将来的待遇”的话,那是在撒谎。所以稻盛说“为了将来的待遇能比大家要求的更好,我会竭尽全力”。但年轻的员工根本听不进去。
最后稻盛先生最后一搏,对这些年请员工说:“你们如果有勇气离开公司,那为什么没有勇气相信我呢?我用我的生命作赌,为了大家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二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此话一出,最终使10名欲辞职员工回心转意,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京瓷公司。
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员工愿意把自己一生托付的公司,稻盛和夫先生能够在40年时间,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阿米巴经营大致有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
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
第三个目的是“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由于稻盛先生在初期对经营一窍不通,不具备人们常说的常识,稻盛先生就以“做人何谓正确”这一基准作为公司经营的原理原则。它表现为公平、公正、正义、勇气、诚实、忍耐、努力、善意、关心、谦虚、博爱等,这类全球通用的普遍价值观。这反而让稻盛先生找到了经营中的最重要的原理原则。
正是这种经营中最重要的原理原则,给京瓷公司和稻盛先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200字1
阿米巴这本书读完后,相当于看了一部关于京瓷的经营史。阿米巴经营的核心思路有三点:结合市场确立部门成本核算制度;将部门负责人甚至员工培养成有经营意识的人才,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经营中。
成本核算是每个公司必须进行的工作,通常来看,很多公司有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专业人才干专业事情,这样一来成本核算人员会在整个生产和制作环节对成本进行把控,通过成本控制达到产品质量监督。阿米巴的模式恰恰是不需要一个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或者说成本核算本门是渗透到每个部门的。这两种成本核算机制都有利有弊。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200字2
阿米巴经营的本质就是“追求销售额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在我们通常的认识里,收入成本是业务部门的事情,对于具体的比如报关仓库等操作部门则认为只是纯粹的成本中心,经营更是公司领导的事情。
在阿米巴经营里面,每一个阿米巴都是独立的核算单位,每一个阿米巴都需要追求销售额的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实现自主化的经营。如何划分阿米巴组织?在目前天津空运公司的.实际运行中,独立的阿米巴组织(SBU)是出口部,进口部和报关部,而对于其他职能部室以及靠垄断经营的商检查验中心则未成立为独立的阿米巴。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200字3
人员培养肯定是跟着经营理念走的。阿米巴的经营模式里有点类似把每个部门都看做是子公司,那么人才培养战略自然而然就是让每个人成为有经营能力的。而传统企业里,大家都在培养领袖,这样的人是团队精英,人才专业化。
京瓷企业能把成本进行单元核算的关键在于,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经营中,让所有人有主人翁意识,产生团队的凝聚力,这样的团队是很难被拆散的。传统企业中,有很多行业老板本身就不愿意让员工参与到经营当中来;在就是一些企业中培养员工的岗位能力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远比培养员工经营意识更多,而且岗位培训的难度更低一点,人员的业务能力更好提升一点。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200字4
阿米巴的经营思路是非常好的,但不能生搬硬套阿米巴的模式。我认为部门众多;非多元化;生产链条长的企业可以尝试使用阿米巴的模式。而且阿米巴模式必然是伴随的企业的成长而贯彻下去的。
我们的企业如果生搬硬套阿米巴肯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成本核算单位时间的标准问题,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具备经营思维所以很难具备成本单元化意识,还有就是阿米巴模式对于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有一定的破坏性。
阿米巴带给我们的是一整套结合企业发展的历程的经营理念及思路贯彻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讲作为一面镜子的意义远比效仿的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