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四把驴当成爹的事,传到了村里,引起了村里人嘲笑,让麻四好长时间抬不起头,于是他决定离开村,去外地打工。
这天,麻四上了去深圳的火车,到晚上吃饭时,却发现,裤兜里的300元钱没了。麻四急出一头冷汗,就带这么点钱,什么时候被偷了都不知道,正在着急上火的时候,一个乞丐走了过来。
这个乞丐能有50多岁样子,头发蓬乱,衣服都是补丁,但很干净。当他把手伸向麻四的时候,麻四气哼哼地说:“我的钱都被偷走了,晚饭还没着落,我还想从你要饭呢,哪有钱给你啊。”说着把手里的提兜在座位上顿了一下,里面一瓶北大仓白酒露了出来。
那乞丐看到了麻四提兜里的白酒,眼睛一亮,说:“兄弟,钱丢了?还没吃饭吧?走,咱们去餐车,我请你吃饭。”他的话不但麻四一愣,就是周围旅客也很奇怪,乞丐不要饭了,还能请人吃饭。
麻四迟疑着,还是站了起来,跟着乞丐走去。一边走,问乞丐,“你有钱请我吃饭吗?”乞丐告诉他,你就跟着我,一会饭钱就有了。
正走着,麻四看见乞丐伸出了一只手,对一位年轻的姑娘说:“帮帮忙吧!”只见那位姑娘很紧张地掏出五元钱,看也没看地送给了乞丐。麻四很奇怪,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
麻四听见前面传来一阵女士的笑声,好象很开心的样子,细看,是一位男士正和邻座女士聊天,聊的很开心。这时乞丐又把手伸向了那位男士,“先生……行行好,给点吧。”又冲那位女士说,你也帮帮忙吧。只见那男士拿出10元钱,冲乞丐一摆手,不耐烦地说:“这是我们俩的,去去!到别的地方去。”
麻四所在车厢离餐车隔2个车厢,他发现,这个乞丐一路要下去,居然要了100多元。进入餐车后,乞丐拉麻四坐下,要了四个菜,说:“你那瓶酒拿出来吧。”麻四心想,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心里也释然了,那瓶酒也不能当饭吃。
两人开始吃喝起来。“真是好酒啊。”乞丐喝得很高兴,话匣子也打开了。“兄弟,你是不是很奇怪,我这个要饭的.活得很滋润,吃喝不愁?”见麻四点头,乞丐继续说,“别看我是个乞丐,可我和别的乞丐不一样,你看我,头发很乱、衣服很破、手很瘦,但都不脏,这就是我与其他乞丐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我乞讨的时候,就没有人反感我。更重要的是,乞讨的时候,要讲究科学方法,定义好你的客户,就是要饭对象。”麻四一听,问道:“不就一个要饭吗,怎么那么多说头?还科学方法,定义客户?”
乞丐说:“当然了,我主要在短途火车上乞讨,一列车基本是13节车厢,去掉餐车,还有12节,每节车厢110人左右,就是1320人,加上中间上下车的,要有1500人次以上,如果每人给我一块钱,来回就是3000元,当然,这是理论上计算的。实际没有这么多。有50%的效益就不错了。”麻四听的胡里糊涂,没想到要饭也要有这么多学问啊。
乞丐喝了一口酒,又说道:“乞讨的时候,选择好对象很重要。首先,看衣着打扮,是老板的,有经济基础,出手就大方,要作为首选对象。另外还有那些情侣,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不丢面子也会大方施舍。其次,独自一人的漂亮女孩可看作潜在客户,因为她们害怕纠缠,所以多数会花钱免灾。你看我刚才乞讨过程,就是证明啊。”
“另外,年轻人容易给钱,尤其学生、年轻女孩;中年人尽量少惹,有时还会骂人;老年人多抠门,不过也有例外,如果他带孩子过来,你走旁边装着不小心碰下他们脚,引起注意。有孩子在,老年人图表现,一般都是5块、10块的给。现在,我在城里有三处楼房,连小孙子的楼都准备好了。”麻四听后,直觉得热血沸腾。
乞丐小酒一喝,谈兴正浓,大谈乞讨经验,突然听见“扑通”一声,是麻四跪了下来,对乞丐大声说:“师傅,你收我当徒弟吧。”
就真的好比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与一个根本不疼你的人,诉说痛苦
就是用冷水泡茶无动于衷。
你在乎对方,但不代表对方也在乎你,
你心里装着对方,也许对方心里根本没有你,
你把对方当作唯一,也对你在对方的眼力只是之一,
你把对方视作珍宝,也许在对方眼里你只是一根小草。
用十分的热换不来一分的暖,
就别再去强人所难;
用百般的好赢不来一次的疼爱,
就别再去期待。
永远记住:
每个人的感情都很珍贵,
没有谁应该一直卑微 ,
不属于你的一往情深,你要狠心;
不属于你的相偎相依,你要转身。
乞讨来的感情,永远不值钱;
卑微得到的怜悯,永远没温暖。
你要走,我不留,
强留不会撑太久。
你辜负,我放手,
真心不再付水流。
能为你挡风遮雨的人,
绝不会给你风风雨雨:
能让你依赖依靠的情,
绝不会让你伤心哭泣。
把爱留给,值得的人;
把真留给,懂你的心。
不是你的爱,别去依赖;
不是你的情,别去稀罕!
在我的记忆里,娘一直是个慈善的人。娘也一直告诫我们,遇到有难的人要帮人一把。娘是个有爱的人,她一辈子行德积善。娘总是自豪地说:“看我们一大家子,儿孙满堂,这么平安。这都是我行好行的。”我们也都随和她说,让她高兴。娘的爱真如冬日的暖阳啊! 可我遇到的事情,又让我心存疑惑,娘这种爱心错了吗?
就在昨天下午,在我们单位门口,一位陌生人示意我停下。我以为是到我们单位找人的,结果,来人说:“大哥,我是外地人,孩子逃学,我们出来寻了,给口吃的吧?”那口音确是外地人,那穿戴不像乞讨之人。在单位上班10年,我还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乞讨的。一旁的同事,催我要开会了,我匆匆而去。
我想起14年前,在北京长安街我跟表弟闲逛。一会出来一个孩子,一下就抱住表弟的腿了,“叔叔给点钱吧!我爹妈都死了!可怜可怜我吧!”表弟很有经验,掏出工作证,“我是警察!”那孩子一溜烟跑了。
我真的感慨,这世道真是变了。连乞讨都成为一种职业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在农村,整天有成群结队的要饭的。他们有的母女结伴,有的`父子同行。穿得破衣烂衫,拉着个细长的杆子,我们都叫打狗棍。到各家各户讨饭。每听到大门口狗叫,我们就知道来要饭的了。我们家的“大黄”很警觉,看门护院很终于职守。可我这伙计,对我们亲戚、邻居都很熟悉了。来人给它招呼一声,它就不叫了。可陌生人来了,它绝不放过,没命地叫。每到这时候,妹妹总是很高兴,“娘,来要饭的了。”于是就拿着一块煎饼或是几片地瓜干送出去。
母亲从来就是一位慈善的人。遇到赶脚问路的,她老人家总是给人家倒碗热茶,派我们送到好远的地方。遇有要饭的,不仅给人家吃的,还给倒碗粥水什么的。那个时候的人,家里有吃的,谁能拉着打狗棍出来要饭呀。乞讨的人,只要吃的,别的不要,不像现在非得要钞票不可。那个时候,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穷得叮当响。要别的,我们哪有啊!有年冬天,有个妇女带着孩子到我们家要饭。天很冷,娘就说,你们娘俩别走了,就住在我们家的“锅屋”吧。“锅屋”就是今天的厨房,里边有不少麦草,躺在上面睡觉,还很暖和。娘给她们吃的,还把妹妹的衣服,给那小孩一件。临走,这母女对我娘真是千恩万谢。
可现在,这些乞讨的人,走到你跟前,哪有一个是乞讨的样子。他们真的是有苦有难的人吗?我感觉他们真的都像“公司运营”般的乞讨团队。唉,啥时候起,连乞讨都成了专门的职业了!
不仅如此,我善良的娘亲还受过骗呢。那是我参加工作后,有个汉子到我们家,这汉子说是出来寻妻,身上没钱了,只有一个元宝,要卖给我娘。实际上,穷苦人出身的娘,一辈子也没见过元宝。我娘慈善惯了,娘就把平时积攒的钱都给人家了。我回家一看,哪是什么元宝啊?简直就是一铅蛋。娘还安慰说,就当我行好,打发给要饭的了。
我时常想起娘教给我的话:“要行善积德,遇到有难的要帮人一把。”从小我就接受娘给的爱的教育,也是按照娘的教导去做的。到城里上学的时候,遇到背着粮食赶集的老人,我也总是帮他们背一路子;遇到一块走着的小女孩,也总是用自行车把她送回家。那时候,这些人从没有谁怀疑过我的真诚。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农村出来的孩子,不会骗人,只会帮人。
从媒体上经常看到,有“碰瓷”的,有行骗的。这个社会,怎么会有这么多这样的人。有些孩子去搀扶跌倒的老人,还被诬告为撞人的人。每每遇到这样的人,我们还有那胆量去做好人吗?爱的暖阳,温暖的是有苦有难的人。我就想,连我母亲这样一辈子行善积德的人,都被骗。我们的善行义举,难道错了?
每谈及此,娘总说:“坏人有多少?还是好人多。”我就想,我的娘亲真的是伟大啊!被人家骗了,却说算是帮人家了。我们多么希望,我们这个社会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欺骗。我真的希望像我母亲这样有爱的人,她那爱的暖阳能真的能照到真正饥寒的人身上。
但愿那些真诚而有爱的人,他们的爱心能不被利用,不被欺骗,他们的爱能得其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