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刘禅台词经典语录 正文

刘禅台词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5 23:41:14

1.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关羽麦城突围时

2.孔明曰:“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3.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关于挥泪斩马谡一事,诸葛亮语

4.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诸葛亮自表后主

5.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6.曹操兵近濮阳,下住寨脚。次日,引众将出,陈兵于野。操立马于门旗下,遥望吕布兵到。

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8.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0.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火烧兀突骨的蛮兵,诸葛亮语

11.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2.操即使典韦出马,直取侯成。侯成抵敌不过,回马望城中走。

13.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关羽借吕蒙口骂孙权

14.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5.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负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昭烈之庙,诸葛亮语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刘备对表语

18.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后世对孙策的评价

19.淮南袁术;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狐兔也--曹操语

20.恤军士,已经三年。粮草丰足,军器完备,人马雄壮,可以伐魏。今番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誓不见陛下也!--诸葛亮对刘禅语

2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2.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

23.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对陈宫的赞颂

24.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郑泰语

25.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不解释,名言

26.我有头否?--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27.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28.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29.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曹操误入麦田,割发代罚,以示惩戒一事

30.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天意而为,司马懿父子逃走,后世对此事的评价

31.曹操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张超自刎,张邈投袁术去了。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话下。

32.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33.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后世对华佗的评价

34.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35.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傅彤夷陵战死前语

36.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孔明肺腑之言

37.燕人张飞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桥头大喝

38.原来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进。曹操见两路军到,亦分了军势,不敢向前攻城。

39.司马昭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40.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后世对孙权的'评价

41.鸡肋!鸡肋!--曹操著名口令

42.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语

43.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44.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阚泽对孙权语

45.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对伍孚的赞颂

46.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南华老仙对张角语

47.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于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后世的评价经典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48.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诸葛亮对鲁肃语

49.说曹操见典韦杀出去了,四下里人马截来,不得出南门;再转北门,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

50.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王朗对帝语

51.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52.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汝各人安心而去,上覆仲达,早晚必为吾所擒矣!--诸葛亮对魏国士兵

53.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

54.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5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56.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赵云常胜将军出场台词

57.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58.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后世对的周瑜评价

59.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60.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华佗交给吴押狱的《青囊书》,被其妻所烧毁一事,后世的评价

61.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2.汝比那颜良文丑如何?--关羽过五关时

63.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田丰对狱吏语

64.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语

65.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6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67.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后世对关羽的评价

68.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诸葛亮语

69.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刘备三访诸葛亮,后世的评价

70.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关于杀伯奢一事,曹操对陈宫语

71.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72.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73.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后世对田丰的评价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名著,它运用半白话的形式,戏说把三国的历史表现出来,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好段,下面就是关于三国演义的好段,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关于三国演义的好段

1、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反?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

2、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诸葛亮对鲁肃语

3、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杨彪对朱儁语

4、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后世对诸葛亮和周瑜的评价

5、谢曹丞相赠箭!——诸葛亮借箭后令将士齐喊

6、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诸葛亮评论将帅之道

7、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于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后世的评价经典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名言

9、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汝各人安心而去,上覆仲达,早晚必为吾所擒矣!——诸葛亮对魏国士兵

10、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刘备三访诸葛亮,后世的'评价。

11、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对陈宫的赞颂

12、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煮酒论英雄

13、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孔明肺腑之言

14、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15、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傅彤夷陵战死前语

16、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诸葛亮对姜维语

17、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赵云常胜将军出场台词

18、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马超骂张飞

1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唱

20、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流传新野民众的歌谣。

21、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张飞对玄德、云长语

22、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23、我有头否?——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24、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田丰对狱吏语

25、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王朗对帝语

26、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诸葛亮语

27、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28、吾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今日乃我死日也。汝可努力死战——被关羽围困,庞德对顾成何语

29、先生若不出山,如苍生何也?——刘备三顾茅庐谓孔明语

30、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关于挥泪斩马谡一事,诸葛亮语

31、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32、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火烧兀突骨的蛮兵,诸葛亮语

33、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后世对华佗的评价。

34、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炜曰:“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融即应声曰:“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炜等皆笑曰:“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35、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诸葛亮语

36、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孙静对孙策语

37、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统御兵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图报效。奈死生不测,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鉴,瑜死不朽矣。——周瑜对孙权的遗言

38、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曹操语

39、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关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事,后世的评价。

40、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

41、谁敢杀我?——魏延最后一句

42、燕人张飞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桥头大喝

43、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后世对田丰的评价

44、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阚泽对孙权语

45、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关羽麦城突围时

46、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47、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曹操误入麦田,割发代罚,以示惩戒一事。

48、司马昭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49、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某。——童谣语。

50、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51、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徐庶对曹操语

52、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

53、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途经卧龙冈

54、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55、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56、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后世对刘禅的评价。

57、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途经卧龙冈,某人唱

58、恤军士,已经三年。粮草丰足,军器完备,人马雄壮,可以伐魏。今番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誓不见陛下也!——诸葛亮对刘禅语

59、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篇一:我眼中的诸葛亮

大家都喜欢看古代的小说或者是电视剧吗?我想觉得有喜欢的历史人物吧,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孔明!

记得小时侯,外公经常抱着我在电视机前看《三国演义》,稍大些时候,妈妈帮我买了三国彩色连环画,再大些到了读书的年龄,爸爸妈妈带我到影院看了《赤壁》,而在我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就有《三顾茅庐》这一课,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这部著作……就这样,我与《三国演义》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国演义》中最令我感动的人物,就是诸葛老师了。电视(影)上的诸葛老师容貌轩昂、鹅毛扇不离手,非常潇洒,运筹帷幄,有决胜千里的气势!通过对《三国演义》书籍的阅读,我更感到诸葛老师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是智慧的化身。我敬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我敬佩他为了天下黎民,放弃了平静的田园生活,陷入惊涛骇浪般的政治斗争中;更敬佩他大公无私,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不能为自己的一丝利益而不顾他人,不顾大局。

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诸葛老师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足智多谋;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气,“草船借箭”的故事至今仍令后人津津乐道。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我真是太佩服他了!另外诸葛老师还是一个大发明家呢,他发明了脚踏水车、木牛流马,为农民灌溉农田、军粮的运输解决了大问题!这些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诸葛老师一生为蜀国兴亡、为天下百姓鞠躬敬瘁,死而后已,最终积劳成疾,去世前不久还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为蜀国的未来殚精竭虑。看过之后,不禁为他感叹,惋惜,他高雅的气节,永远定格在了我的心中。他就像是天上的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我们的前途;他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将教导我们的一生!

诸葛老师,你让我感动!虽然我不能像您那样神机妙算、聪明过人,但我也可以有宽广的胸怀,远大志向,以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气节,与满身傲骨。

我一生的偶像:诸葛老师!

篇二:我眼中的诸葛亮

最近,因为实在闲得无聊又重新看了会《三国演义》。看到罗贯中将一个个三国人物写得跟鬼神似的还真的生出了“观关羽之忠而似伪,看诸葛之智而近妖”的感慨。虽然我也一直挺欣赏这个东汉“智绝”的,但是客观的评价诸葛亮还真的很难。都是那些个中国古代失意文人惹的祸,为了塑造几个精神偶像有谁能不把这个“鞠躬尽瘁”的楷模给大书特书呢?不过,在某些程度上还真是教坏了小孩子。所以演义演义,只能当个演义读。有能力又有空闲的话不妨读下《三国志》。下面我想发表下个人对诸葛亮的看法。

有才。无庸置疑,诸葛亮确实有才。刘备有了他,定荆州,收两川,平南蛮开三国之功业。但是有才的只是他的政治方面。定荆州的是关张,收两川的是魏严之到白帝托孤诸葛亮也只是个幕后的策划者。不过,单是这样也足以让诸葛武侯的名声流传千古。可惜啊,可惜。陆逊的一场连营大火不单烧得刘玄德命丧白帝也似乎烧糊涂了诸葛亮;又或许是先主的遗命让他心浮气燥,使他丧失了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应该有的冷静与审时度势。六出祁山,穷兵黩武,内无安邦定国治理朝政之良谋,外鲜克敌制胜攻城拔寨的方法。他在进退中矛盾,在得失中迷茫,一点一点地蚕食了自己的生命后不单给蜀国留下了个烂摊子,还隐约的制造了文武之间的矛盾。真是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无德。说孔明无德是因为他不会做人。一个丞相的职责是什么?“调和阴阳”。孔明在一手遮天的几十年里一直做的就是个“太上皇”的位置。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下“出师表”,当把他翻译成通俗点的白话文其中大意是向刘禅推举贤能顺带地褒奖了下自己在教育了下小刘。“我很强,你老子都三顾茅庐来请老子。我非常强,你个小屁孩只管乖乖的听我的话就可以了,叫你用谁就用谁,叫你打谁就打谁。所有的责任我抗着!”貌似这就是诸葛亮的潜台词。我当时一直很不解,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夺位或者不刘禅做掉。现在想来还是因为刘禅太白痴了,跟本不用夺位,孔明依然是老子。孔明还确实聪明,用人家的钱给自己投资买股票想搞个名利双收,刘禅想撤资返被又骂一顿——后出师表——真是可怜这个没爸的孩子。

哎,说了一大堆闲话不知道符不符和闲人的心态。对于孔明的看法还有很多,现在写了挺多了,以后有时间在写吧。

篇三: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她多愁善感,她看透人生,她苦笑面对,她,就是我心中的名人——李清照。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很多人敬佩她的才华,说她是才女。没有人可以复制她的经典,她留下了名垂不朽的诗与词,作为她的崇拜者,我似乎读出了她的苦与乐。她的悲哀与欣喜,她的幸福与不幸遭遇。

我敬佩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有欢喜的心情,真实的被表现了出来,语言朴实但又不乏高贵,没有一点点的做作,只是想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畅游湖上,不去考虑任何的事情,那时心中是一种怎样的释放与自由啊!望着平静的湖面,只想欣喜不想忧愁,简直是一种享受。而夜中寻湖更多了一份安静与神秘,不小心惊起了鸥鹭,多么惬意啊!也难怪诗人会发出那样的感叹啊!

北宋灭亡后,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的打击,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诉出了多少的对于生活不幸的概括,表现了她对于自己的不幸而自嘲似的安慰。写出多少的凄凉,多少的冷清啊!那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写出她多少年念旧、怀乡吊难的情感啊!

我喜欢她的羁放与无拘无束,我惊叹她对于苦难是那种坚定与毅然决然。她是永久的美神,是无法取代的。

虽然没有留下你的一张照片,但你的美却胜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高过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你的美无人可替。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你犹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篇四:我眼中的诸葛亮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对它印象深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有诸葛亮。

诸葛亮聪明盖世、神机妙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号称“卧龙”。这样一个明星般闪耀发光的人,历史绝不会任由他像小蚂蚁一样无声无息的生存着,所以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这段流芳千古的`故事。诸葛亮被请出山后,很快协助刘备建立了蜀国。

诸葛亮的聪明盖世体现在许多具体实例中,譬如,七擒七纵孟获。当时蜀国很多人都反对诸葛亮这样的做法,认为既然抓住了孟获,就应该立即斩首,以示蜀国国威。可那些人哪里明白诸葛亮的长久大计?若斩了一个孟获,南蛮还会有更多的“孟获”一辈又一辈、一次又一次的起来造反,那样,蜀国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与其那样,不如辛苦点,做的彻底些,让孟获真正心服口服,回去统领南蛮,从此永不造反。这体现了诸葛亮的大智慧。

诸葛亮忠心耿耿的精神更值得我敬佩。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如果他的儿子刘禅有本事统治蜀国,希望诸葛亮能竭尽所能辅佐他;反之,诸葛亮可以自立为王。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禅是位“乐不思蜀”的“安乐公”,他的智力和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但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无论如何都不肯自立为王,一直尽心尽力的辅佐着刘禅,直至命丧五丈原。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忠心耿耿、聪明盖世,一个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英雄。

篇五:我眼中的毛泽东

毛泽东是谁?他做了些什么?他代表了什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怎样的人?

毛泽东,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的雄才大略!名曰泽东啊!他是想拯救当时处于被统治的,贫穷的,落后的中国吗?他是想让中华人民从饥饿中,从痛苦中,从压迫中解放吗?他是这样想的吗?

在战争中,他沉着冷静,指挥作战。红军因他有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因他才迎来了光明与希望,中国人因他才有了尊严与未来!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人,是一个伟人啊!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他似乎无法自由的发挥,以至于在他光辉的历史中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无法遮盖的污点。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伟人也是允许失败的,但这并不能磨灭他在中国历史上所留下的光辉足迹,这样一个污点似乎将他从神的名义中拉了回来,使他与我们接近,也使我们意识到他也是人。

我钦佩他,敬仰他,因他带着他所拥有的豪情与志向给了我们自由的生活,因他所具有的心胸与见识给了中国人在国际的自信与骨气。

我眼中的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普通却又伟大的人。

篇六:我眼中的诸葛亮

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长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

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他足智多谋。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骑”之首的夏侯惇也落得狼狈而逃。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周瑜陷害他的美梦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他六出歧山,屡战屡胜,使魏军中首出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

他大智大勇。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闲地弹琴。为了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事业,他毅然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

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一个马谡,一个魏延。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为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延脑后有反骨”,总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乐公”,纵然他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泪满襟”的慨叹。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无奈的隐士,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一个不免留有遗憾的悲壮之士。

篇七:我眼中的麦迪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其中有伟人、科学家或是作家,当然,我心中也有自己崇拜的对象——他,一位在世界上都很有名的篮球运动员,虽然他的名气还不如前辈乔丹,但是,他也被人们喻为是乔丹的继承人之一,他就是如今NBA休斯顿火箭队的当家球星——麦迪。

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创造奇迹的那一刻——在火箭队和马刺队的一场比赛中,在比赛最后的35秒中的时间内连得13分,帮助球队扭转了败局。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关注篮球,关注NBA的。

我永远忘不了他连续两年获得“得分王”称号,永远忘不了他那精准的跳投,娴熟的运球,如入无人之境的突破,势大力沉的扣篮……更令人值得敬佩的是:他每年拿着高额的薪水的同时,也不忘给社会做贡献。他几乎每年都要举办慈善活动和赛事,将比赛的收入捐给需要资助的儿童,生活也比较节省。当今的美国,在很多方面比我们中国强,生活水平更是如此,可是,现在中国有一些有钱人花钱如挥土,他们难道没有想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有贫困山区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吗?所以,我建议那些有钱的人赶快把那大把大把的要浪费掉的钱捐给贫困的人吧。

火箭队今年战绩不尽如人意,麦迪也因伤缺席了多场比赛,他今年的表现也完全被另一位巨星——科比盖过了。但无论怎样,他都是我心中最崇拜的明星,他身上的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篇八:我眼中的诸葛亮

看《三国演义》时,我对一个人物记忆犹新,一个具有强烈传奇色彩的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这个上通晓天文,下熟知地理的的智者,把他智慧的结晶化作一场场精彩的智斗,和他那把常拿在手中轻摇的羽毛扇一起深深刻进每个人的脑海中。

他本是个平民,深居简出,清高脱俗,淡泊名利,才留下了“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烩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效忠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

虽然他不是一员猛将,不会跨在战马背上挥刀浴血杀敌,但他在蜀国有着不可一世的地位,不只因为他的才智,还有他的高尚品德。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不披铠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