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还未在中国出版的时候,就有听说关于其中“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如村上春树这样的日本知名作家能够在作品中对这一事件进行承认和反省,必然是极好的。然而这本书并非是一本考察历史的书籍,就如作者所说的,并不深究屠杀40万与屠杀10万这样数字上的区别,但屠杀的恶的本质是不会改变。
也许艺术家与疯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接近的: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我,去描述一个近似一个玄幻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热爱抽象画的的画家,却因为生活所迫而画肖像画谋生,所幸精湛的技艺使他业界颇具名声。然而,毫无征兆的,妻子向他提出了了离婚(也许只是他神经大条未发现征兆)。六年始终如一的平静的规律的生活被打破,也许是生活上的不幸,但是也成为自己在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契机。在一段漫长的漫无目的自驾游旅行之后,他推掉了肖像画的工作,寄居在美大时候一位朋友父亲,著名日本画画家雨田具彦家里,位于偏僻的山上。彼时,雨田具彦因为年老痴呆,住进了疗养院。
一副画引发了“血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房间的阁楼上发现了雨田具彦的画,如本书的题目,雨田命名为《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的不可思议之处,引起了主人公的好奇,他开始试图了解这幅画的创作历史,和雨田具彦的平生。而以一个社交关系很少的画家,这无论如何都是极为困难的,这时候,出现了这本书的第二号人物,有奇特姓氏的免色先生。免色通过某种途径,花费足以使他动心的报酬,让他给自己画肖像画,于此同时,这位富有,偏执,而且同样充满好奇心和规划的'人,开始使故事变得复杂起来。
在这之前的故事还算是正常,直到在为免色画肖像画的某一天夜里,在某一固定的时刻,山上小庙的后面石头底下总会有铃声响起,这使得主人公深感困惑,在免色的帮助下,他们挖开了石堆,底下是一个高约3m的圆形石室,里面只有一个古铃。这之后,一个自称理念的东西,显现为骑士团长的模样,出现了。从这里开始,故事变得玄幻了起来。
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妖神,但是就算持有万物有灵的观点的人,也无法想象理念作为一个神灵这样的东西出现的吧,而这个自称理念的东西,有究竟是什么样的理念,他是否是主人公在转变画风风格的时候,出现在其大脑中的一种东西,通过精神病人的视野,将其描述出来呢,未可知。
雨田的经历不断被免色发掘出来——纳粹德国时候在维也纳留学的经历,弟弟在侵华战争时服兵役,退役后自杀的家族往事,似乎这幅画的背景渐渐清晰。而在这一线索的背后,另一条线索也在暗自发展。免色的计划,或者说他从未承认这是计划正在进行。免色委托了他第二幅画,画一个疑似自己女儿的13岁小姑娘秋川真理惠的画。总之免色也是一个有着怪异思维的人。
故事发展到第二篇流变隐喻篇,几乎没有看懂。主人公在痴呆的雨田具彦面前表演了杀死骑士团长,之后进入了另一维空间,在这个抽象的世界里躲过隐喻的吞噬,重新回到人间。隐喻是抽象画锁具有的特征,是否意味着作者杀死了自己新的理念,放弃抽象画的理想,对人生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通过这一旅程的而考验,救了溜进免色家的小姑娘。这段经历要说明什么,与找到失踪的秋川真理惠又是怎样联系的,总觉得不可思议。
故事最后,经历过这些的主人公与妻子重修旧好,又开始画肖像画。而免色似乎也达成了什么计划,秋川真理惠过着一如既往的生活。那幅刺杀骑士团长的画,与自己的白色斯巴鲁男子的画,在一场火灾中失去。
在这本小说中,同样看到了作者奇异的生活理念: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妻女友,通过情念让远方妻子受孕的想法,与1q84极为相似。
故事在某方面来说是稀奇古怪的,但作者总能通过节制的表达,使得句子变得十分有意味而不显得哗众取宠,在这一点上,令人敬佩。
1、你我都不可能摆脱时钟的束缚,彼此都已沦为社会这个时钟的齿轮,一旦少了齿轮,时钟就会出乱子。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周遭也不容许,我们虽然得到了安定,但失去自由也是不争的事实。——东野圭吾《嫌疑犯X的献身》
2、成长也许是学会真诚地敷衍,认真地说好听话,并且告诉自己这是种积极的态度。
3、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是动而失败总比坐而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4、曾经,一度灿烂地微笑着,坚强中透着不易察觉的脆弱。其实,很想找一个人好好地疼自己呢。
5、季莫欣上尉那因为受团长批评已弯下来的身子立刻又挺得笔直了,直的假如总司令再多瞧他几分钟的话就或许支持不住了。
6、高手你这是在俯视我吗?你能不能在优越一点,在高傲一些,然后将另外那半张脸也狠狠地撞向我的手掌。
7、是你让我理解了爱情的涵义;是你让我体会了人生的价值,我愿用一生与你相知、想守,我爱你——亲爱的老公。
8、你对我说分手,我嘴角勉强勾起一丝苦笑,向前走,没有再回头
9、嗜好美酒,贪杯误事;酒醉闯祸,后悔莫及。
10、处世和待人以低调为佳,但不要低到让人听不见你说话。
11、心思重的人多少都带着点酸腐气,出门倒个垃圾、去个超市什么的,都不忘揣着想象和期待,总觉得要阅人阅世发了感慨,才算逛出点名堂来。——猫某人《大梦》
12、马斯诺需求层次:西游记的5人团队分别代表了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 目的和价值观不一样,所以行为就很好理解。 八戒偷懒、沙僧撮合、白龙无闻、唐僧哭啼、悟空拼命。 你是哪一种? 人生哲学:一个人揣着一根牛毛就说拥有一头牛,那是吹牛;有一头牛展示一头牛,那是坦然;有九头牛把每头都拉出来遛一遍,那是炫耀;有九牛才露一毛,那叫低调;有个养牛场硬是假装没见过牛毛,那是城府太深。 吹牛令人同情,坦然使人亲近,炫耀惹人反感,低调让人诚服,城府予人距离。
13、经常打扫,可使环境清洁;经常沐浴,可使身体洁净;经常反省,可使灵魂纯洁。
14、"不管是骚扰还是恶作剧,写这些信给浪矢杂货店的人,和普通咨询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逐渐流失。证据就是,这样的人也一定会来拿回信,他会查看牛奶箱。因为他很想知道,浪矢爷爷会怎样回复自己的信。你想想看,就算是瞎编的烦恼,要一口气想出三十个也不简单。既然费了那么多心思,怎么可能不想知道答案?所以我不但要写回信,而且要好好思考后再写。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15、春风和煦,往往使恶草滋蔓;优柔寡断,往往使盗贼横行。
16、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情也断肠。
17、人人都会遇到挫折,老天爷不会优待谁。
18、梦想遥不可及也继续前行,风雨琳琅后面是晴空万里。
19、我认为科学和艺术的正途不仅不是去关怀弱势群体,而且应当去冒犯强势群体。使最强的人都感到受了冒犯,那才叫作成就。以爱因斯坦为例,发表相对论就是冒犯所有在世的物理学家,他做的很对。
20、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1、虽然我拒绝了本应有的'大学生活接受了提前进入社会,可是我要告诉大家我没有闲着我在用另一种方式做学生做人生功课。
22、跟舍友处好关系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考上个好大学很重要。
23、总以为春天是有门的,就如那爱你的心,一下子打开,青山绿水,万紫千红,那种妖娆,那种明媚,那种生命的力,顷刻间便倾泻出来。那种感觉,是铺头盖脸的,用两个字来形容,我想就是"掩埋"。被春天"掩埋",是一件幸福的事。被爱情"掩埋",则是无数不幸中的万幸了。
24、"金陵十二钗正册"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曹雪芹《红楼梦》
25、好像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因为包括金庸武侠在内的很多小说,都是原来在国内根本看不到的。图书馆里专门有一层楼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小说,我当时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小说。他们的图书馆是开架式的,借多少都没限制,我每次都提着旅行袋去借书,一次借一袋。我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我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
26、如果人生会有很长,愿有你的荣耀永不散场。
27、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而陷入无休止的忧虑之中,对事情毫无帮助,反而为自己凭添了烦恼。
28、有时候很你,更多的时候我爱你。——《原来你还在这里》
29、最美妙的感受就是当你看着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凝视你了。
30、忘了给手机缴费,它会罢工熄火;没有满足老婆的消费要求,她会拒绝做饭洗衣服。
31、只要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做一个左右逢源的人。
32、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33、禅心之中,何处有恨?其实,太遥的,不是烟霞,不是明月,是人心。
34、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病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我相信时间是最伟大的治疗师,它会治愈一切!
35、趁着我会喜怒你会哀乐唱几分钟情歌。
36、我是孤岛,你如飞鸟,天空,是我们最遥远的距离。
37、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38、时间过得很快,爸妈在不经意之间已经越来越老了,一年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希望爸妈身体健康。
39、我会珍惜每一个不喊我全名的人,因为我们不陌生。
40、毁一个家一夜之间,建一个家千辛万苦。
41、所有的失败都从表面显示出来,这并非真实。每一次的失败、摔倒、重蹈覆辙都能使你得到经验教训,从中获取一粒金黄的智慧种子,帮助奋斗的你朝远大的目标不断迈进。
42、在任何一种情感中,自爱都不如在恋爱中那样强烈。一个人总是更愿意牺牲恋人的平静而不是自己的平静。
43、想送你玫瑰可惜价钱太贵;想给你安慰可我还没学会;想给你下跪可戒指还在保险柜;只能发个信息把你追,希望我们永不吹。
44、第一次冲孩子发火,好像把孩子吓尿啦,晚上也睡不踏实。哎,初为人父,经验欠缺,以后发火需要逐渐升温,不可瞬间爆炸。
45、有冬日彻骨之寒,方知春之柔暖,若都是春天怕是也没意思了。
46、人生中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我们要坚强面对,因为,是风雨让这个世界充满着滋润,是阳光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
47、人生之路是自己的,没有谁能帮你走下去。
48、很多故事不就是因为没有结局才有了继续等下去的理由。——《盗墓笔记》
49、三叔说,文锦你在哪啊。我想你了。潘子说,三爷你在哪啊。我想你了。胖子说,云彩你在哪啊。我想你了。天真说,小哥你在哪啊。我想你了。我们说,小哥啊,你倒是出来啊,天真想你了。
50、还好,还好言希遇到阿衡,不是云衡,不是温衡,只是言希的阿衡,阿衡的言希的阿衡 ——书海沧生 《十年一品温如言》
51、骑士的使命是守候公主的幸福。
52、爱音乐的人是最漂亮的。
53、如果生命是一趟无法回头又无法循环的旅程,那么这一路我们迎着风,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微笑,起码在最后告别的时候,我们彼此留下的都是自己最好的样子。
54、有钱时不嘲笑穷人;没钱时不挖苦富人。
55、没有什么舍得不舍得,就看是不是更好的。
56、人生真的很短暂,或许每个人都会许多的无奈和不如意,而你越想忘掉它,却越不容易忘掉,那不如把它收藏起来吧。如一杯水,放得久了,就会有很多灰尘落在里面,但它却依然澄清透明,因为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底了。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就像水中难免要落入灰尘。还是把所有的烦恼都沉入心底吧。
57、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明明知道努力就会有收获,而我却迟迟没有努力。
58、人的一生何其的短,人的罪孽何其的多,而我总是在遗忘。
59、月媛说:"有什么不利便的?您带的是本身妻子!"不容陈廷敬再说,月媛又笑道,"免得您又带个侠女返来。"
60、岂论谁当权,我都稳坐垂纶船!
61、记忆犹新,必有一伤。
62、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63、市场往东你最好不要往西,喜欢和走势作对的人下场会很凄惨!
64、不愿意老跟你在一起的人都不值得托付。
65、曾经以为:山,是水的故事。风,是云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66、我们仍需生命的慷慨与繁荣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
《刺杀骑士团长》读完了,一直没有动笔写
第一句话就是,每当我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时,都会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创作欲,就像雷蒙德·钱德勒在读了大量小说后滋生出“这些东西我也能写”的想法,对于我未免有些狂妄,但这是真话。读村上其他作品时就隐隐约约有这种感觉,读《刺杀骑士团长》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而读纳博科夫的作品绝不会有类此轻薄之意)。
有人说村上春树的读者是这样一群人:一个人在天光微亮时去赶火车,没赶上,于是默默向前走,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没赶上火车的人,越聚越多,也默默地向前走。他们错过的火车是什么呢?就是书中那些和他们一样默默无言却又光怪陆离的人,以及村上难以概括的所谓书的“主题”。
如同吴秀波从《北京爱上西雅图》之后就没卸妆一样,村上春树所有小说里的人物(演员)都没有换过。主角必定是三十多岁被爱侣抛弃的性冷淡男子,其他人物如佛系成功人士和性早熟少女也一一反复登场。
村上春树的小说,总体来说给人一种“信口开河”的感觉,任意而为,随势而走,小说总归是虚构的东西,总不会走到“此路不通”的地步。村上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提过,他的脑子里存有一种构造复杂的抽屉,里面存放着他日常生活中突现的灵感碎片和写作材料,在创作小说时,他会从中摘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这也决定了他的小说具有“形散”的特点,汪洋恣肆,难聚其笼,主题难以概括。
我大致从《刺杀骑士团长》里拎出了以下几个作者想要谈论的主题:
第一个是关于生孩子的问题。这个问题真的好有趣,其一在于村上春树一生没有孩子,其二在于它恰巧在我违背了村上的丁克主义之后被他提及。村上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不能有孩子,我没有我父母那一代人的信心,认为这个世界会越变越好。
可以说,村上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第一次正面提及主角对于有没有孩子、要不要孩子的思考。书中的免色怀疑真理绘是他前女友在与他分手后生下的他的孩子,于是想方设法接近真理绘,“我”也鼓励妻子生下在未与“我”发生性关系的时间段怀上的孩子,并疼爱有加。村上春树一生没有生育,但到了晚年他不再对此持一种坚决的拒斥态度(大概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有所缓和),而是含蓄地表达了对孩子的爱,甚至使得书的最后充满了油腻童话故事般的温情。
但村上春树在书中的表述还是十分暧昧的:免色不去求证真理绘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愿意永远携带这种疑问来保持自己的平衡;“我”在物理上确实不是妻子孩子的父亲,但“我”似乎在超越现实的情况下“真真实实”地在那个时间与她交合,从而使妻子受孕。
这就要提到本书的第二个主题:现实与非现实。村上在许多作品中都试图探讨世界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1Q84》。在《刺杀骑士团长》中,“我”被妻子抛弃后寄居在著名作家雨田具彦的山中小屋里,其时雨田具彦已因老年痴呆被转移至护理机构,“我”发现了他藏于阁楼的一幅名叫《刺杀骑士团长》的画,又在小屋后面发现一个洞,从中释放出一个与画中骑士团长一模一样的小人,他自称“理念”,只对“我”显现,接着真理绘失踪了,“我”在雨田具彦的病房里进入一个叫“隐喻”的地下通道,穿过那里,来到了屋后密封的洞,最后被免色救出,真理绘也因为“我”的这一举动而被找到。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讨论的东西其实很多,理念啦,隐喻啦,非现实啦,等等。
村上所说的理念,不是萨特等一批哲学家所说的.原型、本质那类的形而上,而是狭义(我的理解)的创作理念。村上认为(创作)理念是创作灵感的自律(第1部288页),它不关注现世性(第1部332页),并且灵感(关联性)会在你写作时如水般自然流溢(第2部262页),这近似于天才作家的表述。我之所以时而生发出这种“我也能写”的狂妄,是因为它不需要现实的积累,甚至不需要构思,好像创作是空中楼阁啦生长旺盛的花朵。
作者也想谈论一些哲学范畴的本质与有无,书中的理念喜欢说“无有…”,喜欢称单数第二人称“你”为“诸君(你们)”,它把自己称为“接近觉醒的存在”,并且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我”在隐喻的通道里穿行,是穿过了“无与有的缝隙”,等等。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关于人的存在,村上的理解和我在其他地方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书中的理念(骑士团长)说,它这次暂且采用骑士团长的形象,但它下次采用什么形象,或者说它究竟为何物,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在佛学里说“诸法实相,般若无知”,万物都一样,“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打个比方,人是一支蜡烛,然后用这支蜡烛的火点亮了下一支蜡烛,人死火未灭,这个火就是“业”,佛家的“因果报应”也基于此;在物理学上有一个“反物质猜想”,费曼认为,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整个宇宙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全宇宙的庞大的空间、数不尽的星体和物质,其实都是这一个电子在不同时空的分身而已;在最近读的一本名为《生命:万物不可思议的连接方式》的绘本里也写道:所有构成地球生命的元素都来自太空,当我们凝视夜空中的点点星光时,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在亿万光年外的映射,我们身体里的某一个碳原子,也许曾经构成了贝壳和钻石。
因此佛家得道即是泯灭了差别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住异灭,成住坏空。
而村上春树关于“真相”的表述,也与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法异曲同工。村上说:“真相即表象,表象即真相。道理也好事实也好猪肚脐也好蚂蚁丸也好,那里一概无有。”萨特也说,普鲁斯特的本质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写作天赋”,而就是他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些“表象”就是普鲁斯特的“真相”(这种思想使存在主义不再令我着迷)。
但是村上所理解的永恒就有些争议了,书里写道:“永远是非常长的时间。”相比而言,我更赞同“永恒就是静止”的观点。萨特认为,自为“是其所不是”,自为即欠缺,这就凸显了自在的意义(自在只“是其所是”),即自在具有非时间性,永恒并不是绵延的无限性,而是绝对的静止;渡边淳一《失乐园》的主角选择在爱的顶点自杀死去,其实就是用死亡叫停了猖狂的自为,让他们的爱情凝固为永不变化的自在,从而实现永恒,“死亡是通过对整个体系的过去化而实现时间性的彻底终止,或者说是自在对于人类整体的再度捕捉(《存在与虚无》)”;佛语也云:涅槃无名。“涅槃”就是永恒,《心经》对涅槃的形容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外村上春树还想谈一谈战争,这个话题在《奇鸟行状录》里也有提及,但恕我直言,村上的文字堆砌出了一种精致而冰冷的人工感,就像他描写免色的豪宅,令人敬而远之,并无艳羡或向往之感(我又想说,如果是纳博科夫来写,想必是另一种温度),这就使得他笔下的战争也好,其他什么宏大的主题也好,都呈现出电影《犬之岛》里那种“地狱般美丽、神经质般工整”的道具布景的无机感。
敬佩村上春树的笔耕不辍,然而就作品论作品才是对作家最大的尊重,何况正如他所言:真相即表象。